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资源ID:29154894       资源大小:441.7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节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学习目标:1.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影响。2.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影响。一、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2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地震发生时某一地区地面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3原因及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生地区

    2、。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我国地跨两大地震带,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是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4影响(1)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2)地震还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较长。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2)产生条件: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度差。(3)发生区域: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4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2泥石流(1)概念: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产生条件:地形陡峻、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3)发生区域:山区沟谷。(4)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造成人员伤亡。1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答案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2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共同条件有哪些?答案地势起伏大;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植被覆盖较差等。探究点一地震灾害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

    4、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提示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危害巨大。1地震的概念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其发生过程是:岩石圈破裂地面震动(地震)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地震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2地震构造(1)震源: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注:震源愈深,影响范围愈广,但地表效应愈小。震源往往是一个点,但也可以成线状或面状分布。(2)震中:与震源相

    5、对应的地面上的点。(3)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4)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3地震的分布规律(1)规律: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2)分布: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和北缘的岛弧带上,新西兰、菲律宾、我国台湾、经日本到阿留申群岛,以及东缘的美洲西海岸。这一带内约占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大量的深源地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例1】(多选)a、b两地距c地分别为300 km、200 km。当c地地下15 km处发生地震时,可能存在的现象有()Aa、b两地烈度不同Ba、b两地烈度相同Cc地居民会感

    6、觉先水平摇动,后上下颠簸D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于地面审题指导此题考查对地震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地震强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震级越高,烈度越大。解析对于同一次地震,距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A、B两项均为正确选项;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速度比纵波慢,所以c地居民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故C项错;由于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向四周传播,故当地震波传到a地时,其方向可以垂直,也可以斜交,故D项错。答案AB震级与烈度(1)震级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7、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2)烈度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受到地震影响的强弱或破坏程度。它与地震震级大小有关,还与震中距离、震源深浅、当地的地质、岩石、土壤、地下水及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等条件有关。(3)关系震级与烈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探究点二滑坡和泥石流材料我国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影响,滑坡、泥石流多频发。问题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什么地区?提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1概念及危害概念危害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

    8、,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的特殊洪流泥浆石块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粘聚力,所以在大雨后和地下水丰富地区容易发生滑坡。(4)斜坡坡度介于2040之间也较易发生滑坡。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

    9、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1)在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大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厚层的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2)有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3)在中、上游地区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充沛的水源。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爆发。【例2】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_和_地带。日本位于_带,意大利位于_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处在_板块同_板块、_板块之间

    10、。(3)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从图中分析,你能看出的问题是_。(4)我国也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且分布广泛的国家,这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近些年来,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这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_。审题指导答案(1)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2)亚欧非洲印度洋(3)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交界地带,东部、南部和西部地震频繁(4)我国山区面积大,占国土面积的2/3人口增多,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在山区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日趋增多分析一个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一般思路(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1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

    11、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发生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解析台风和洪涝不是地质灾害;地震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泥石流灾害经常发生在山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答案D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解析地震时震源并不是破坏最严重的地方,震中一般是人们感觉最强烈、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些地震发生

    12、在海底,或震级较小,没有破坏性。大部分地震属于构造地震。答案D3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峭的沟谷山区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解析陡峭的沟谷山区,地势陡峻,大量泥石物质在暴雨诱发下易形成泥石流。答案A4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解析植被覆盖率越低,泥石流发生的频率越高。答案A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沟谷流动的特殊洪流,叫做泥石流。其中固体体积一般超过15%,最高达80%。材料二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1)从地形上看,我国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原因是_。(2

    13、)我国西北地区泥石流少,原因是_。(3)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除云贵高原外)泥石流少,原因是_。(4)我国主要地震带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有明显的相关性,原因是_。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形成原因以及地震与泥石流的相关性。答案(1)山地坡度大,重力作用强(2)降水少,不易爆发洪流(3)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坡度小,地壳稳定,山体断裂少,碎屑物质少(4)地震多发区的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课后作业(十六)一、单项选择题读“全球17502010年达到一定强度的某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回答12题。1该自然灾害是()A火山 B海啸C滑坡 D台风2该类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

    14、A欧洲 B北美洲C南美洲 D亚洲解析由图示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周围,最有可能是火山或地震。答案1.A2.D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34题。3该类灾害主要是()A地震 B滑坡、泥石流C水土流失 D崩塌解析该类地质灾害在云、贵、陕、青、冀、川等地区出现次数最多,主要是滑坡、泥石流灾害,B对;陕、冀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灾害少,A错;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C错;冀是河北,崩塌灾害少,D错。答案B4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解析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横断山脉和秦岭

    15、,位于图示地质灾害分布最多区域内,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A对;雪峰山、巫山不在图示地质灾害区内,B、C错;祁连山在甘肃南部,地质灾害少,D错。答案A2018年3月29日台湾省南投县发生里氏4.8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观测,最大震度是南投埔里及台中大肚,均为4级。根据地震测报中心地震报告,这起地震发生在上午8时17分,震中在南投县政府东偏北38.8公里,深度为5.2公里。除埔里及大肚4级震度外,南投市、台中市、彰化员林、彰化市、云林古坑、云林牛六震度都是3级,其它地区除屏东外,分别有1至2级震度。根据材料回答56题。5材料中的“里氏4

    16、.8级”和“震度”分别指的是()A震级,烈度 B烈度,震级C震级,震级 D烈度,烈度解析本题考查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材料中里氏4.8级指的是震级,表示地震大小,震级数字越大,表示地震愈大,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系,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震度是指受破坏程度,即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A正确。答案A6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A地核 B上地幔C软流层 D地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台湾岛,深度为5.2公里,陆地地壳的厚度在几十千米,5.2公里处属于地壳,故此次地震发生在地壳,D正确。答案D读某段纬度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

    17、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回答78题。7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四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BX地离a引发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C四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abcdD四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8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生长边界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解析a、b虽然震源浅,但是

    18、震级不一定高;虽然X地离a最近,但是还要考虑到震级的大小。该地震带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7.D8.C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911题。9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C武夷山区 D东北山区10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A天气状况 B地质地形条件C大型施工活动 D水系特征11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A49月 B10次年3月C611

    19、月 D12次年5月解析读图可知,目前在秦巴山地发生灾害的频率较大。集中的降水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国的降水集中在49月份,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答案9.A10.A11.A12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陆路交通完全中断。引起汶川陆路交通完全中断的直接原因是()A火山活动 B震级、烈度C断裂构造运动 D滑坡、泥石流解析地震引发了滑坡和泥石流,造成道路中断。答案D二、非选择题13读图表,回答有关问题。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1)表中h和Ms分别表示_、_;试分析烈度与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2)图中A地位于震中,假如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以8.0千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那

    20、么位于B处的某海轮将于地震发生后多长时间内有震感()A20秒 B30秒 C40秒 D50秒(3)本次强震诱发了海啸、滑坡和火灾等灾害的发生,这说明人类面临的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_性。认识这一特征,对_有重大意义。(4)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分析说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原因。(5)(多选)下列地震地区与日本北海道位于同一地震带内的是()A土耳其地震 B厄瓜多尔地震C阿富汗地震 D西雅图地震解析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板块的运动产生的,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应该加强对地震的研究,做好防护工作。答案(1)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大小与震源深度(h)呈负相关,与震级(Ms)大小呈正相关。(2)C(3)关联减灾防灾(4)

    2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板块的相互碰撞造成地壳活动比较剧烈,诱发地震的产生。(5)BD14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题,本题注意“红层地貌”、“外力作用”、“自然原因”,结合相关材料回答。第(2)题,注意“红层地貌区”、“简述”、“主要危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