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29234357       资源大小:38.90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来源: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1组 教学主题:我们的课余生活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

    2、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练读、小组

    3、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等词语。 2、通过老师范读、自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12个生字,自练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认清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二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1、ppt课件出示“坪坝、穿戴、打扮、词。 欢唱”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

    4、全体听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初读课文 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 主要内容。 活动一 找出描写顺序并指导朗读:要突出各民族孩子的团结友爱;突出环节三 名族小学的美好情景。 朗读感悟 活动二 理清脉络 1、通读这篇课文,体会描写窗外的安 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表达效果。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民族小学的的? 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江潮的变化过程简要概述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能体会出都成了好朋友的意思。 1、读出大潮的声势非凡。 2、理清文章的顺序。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目

    5、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活动一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温故知新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我们的民族小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导入新课

    6、 学。 活动二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孩子们在民族小学的一天的?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初步各民族孩子的团结友爱的。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有的?有的?还有的”等词语的内涵。 2、准确把握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二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抓住重点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奇观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

    7、生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三 借助同桌互背、小组互背、男女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民族小学领悟写法 的? 积累运用 2、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场雨景。 附: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美丽 团结上课时:安静欢乐 祥和 下课时:热闹 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段落,进一步感受孩子们的欢乐。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练习按照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对于民族小学的特殊之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小动物们的到来感到很新奇,在课堂上大家都积

    8、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样一所民族小学是十分令人怀念的,在那里读书也是十分幸福的。 在读书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情感基调,课文读得有感情,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 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 2金色的草地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课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用普通

    9、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指名

    10、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3个生字的字音,。2、通过老师范读、自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会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来介绍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13个生字,自练读准13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检查预习 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形。 导入新课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标一) 活动一

    11、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学生能抓住要点,根据课文各段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顺序,整体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把握文章大意。 内容。活动一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环节二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初步感自主学习 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受金色的草地。 精读感悟 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 的理解和感悟。 1、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盛开、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交流的句

    12、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假装”等词语的内涵。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2、准确把握情感,感受大自然的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神奇。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 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一 环节三 1、为什么说草地是会变色的金色的草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总结提升 地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拓展延伸 2、阅读抄到的资料,了解与课文内容情。 相关的背景资料。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使劲、绒毛、假装 课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

    13、作用。 诵读课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环节一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时间、地点、人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温故知新 物。 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导入新课 活动二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草地会变色的?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

    14、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环节二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抓住重点 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奇观 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三 借助同桌互背、小组互背、男女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草地的? 领悟写法 2、模仿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写。 积累运用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早晨 中

    15、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体会草地的“神奇”。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一本正经”等词语的内涵。 4、准确把握情感,恰当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段落,进一步感受草地的可爱。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练习按照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我 们 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课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

    16、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教材分析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

    17、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自练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11个生字的字音,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等词语。2、通过老师范读、自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ppt课件出示11个生字,自练读准1

    18、1个生字的字音,认清读,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 方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环节一 活动二 导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峰顶、似乎、忽然、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检查预习 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词。 勇气”等词语,学生认读。 2听写词语,个体学生演板,全体听 写后,同桌互改,纠正。 活动一 1、学生自朗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说文章的环节二 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活动一 整体把握 1、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 现出了我和老爷爷的勇气? 2、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我和老爷爷的? 学生

    19、能抓住要点,根据文中作者的经过,简要概述文章大意。1、能体会出“白发苍苍的意思,理清文章的顺序。 课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目标 1、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我和老爷爷的勇气。 3、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

    20、流。 3、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运用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活动一 温故知新 作者爬天都峰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导入新课 样? 活动一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第一次看天都峰时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教师提示、同桌互助的方式背诵。 环节二 活动二 抓住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第一次看到天 精读感悟 都峰时的感受的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

    21、,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3、通过自背诵、小组互助的方式背诵。 活动一 环节三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我的心情的 领悟写法 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一处场 积累运用 景描写。 附: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我老爷爷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能找出认为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通过自读和背诵,感受爷爷的勇气。 通过讨论交流和背诵,感受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进行场景描写。 互相鼓励 互相学习 4* 槐乡

    22、的孩子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课时: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23、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运用部分词语。 目标 1、通过指名读、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读准字音。 2、通过老师范读、自朗读等形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槐乡的孩子劳作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会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孩子们劳作的画面。教学过程 教

    24、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一 环节一 ppt课件出示5个生字,自练读,检查预习 同桌互助,观察比较,全班交流等方式,导入新课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活动一 环节二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助,指名正初读课文 音,把课文朗读正确。 整体把握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说文章主要 内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环节三 自主学习 精读感悟 环节三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活动一 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教师口述自学要求:“选择你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活动二 1、同桌交流,描写精彩的相关语句及自

    25、己的理解和感悟。 2、全班交流,ppt课件相机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3、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活动一 1、作者从哪些方面生动地描写槐乡的孩子? 2、引导学生描述想象中的劳作的画面。 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语句,通过自读,感受孩子们的勤劳。 通过讨论交流和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准确把握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学习作者从颜色和形态描写事物的方法。 2、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劳作景象,体会作者赞美槐乡孩子的心境。 附:板书设计 槐乡的孩子 早晨一天的劳作睡梦的香甜 语文园地一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

    26、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课时:第一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2.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安排,理解课文所描写的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特点,读中感悟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感叹自然的思想感情。

    27、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教学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要结合课文教学,交流各自的课余生活。 目标 1、通过小组互助、全班交流等形式,说清楚要介绍的景物的特点。2、通过指读习作形式,能明白习作要求,安排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评价任务 1、景物的特点说清楚,要给人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具体。 2、要写出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美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 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 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学 唤起对某一景物的表象。 习有关孩子和丰富的课余生活你留下了深

    28、刻的印象? 活动一 1、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精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 2、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 学生和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 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作出点评。 3、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 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 4、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环节二 交流互动 积累素材 环节三 明确要求 完成习作 环节三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活动一 启发学生说一说,准备写什么课余生活,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

    29、,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活动二 作中指导,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拨。 活动一 作后指导,选几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指名学生交流,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 3、选有代表性的三篇习作,再次明确习作要求。 课时:第二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2、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能有感情地朗读“日积月累”,并背

    30、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并了解有趣的语文知识。 评价任务 1、回顾总结本单元的读书方法,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日积月累”。 3、积累有趣的语文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回顾课文 总结方法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 回顾本单元学到的读书方法,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明确学习重点。 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 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能找出回文联的特点,通过自读和背诵,感受语言节奏美。 活动一 1、自读,扫除读音障碍。 环节二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日积月

    31、累 3、通过教师提示、同桌互助的方式背诵。 4、你还积累了哪些有趣的对联? 活动一 1、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 通过朗读和积累感受汉语的环节三 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趣味。 趣味语文 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 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掌握本单元生字和个词语。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在阅读教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上期语文全册基于标准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