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29276640       资源大小:41.08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4一、项目提要 4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项目综合评价 5第二章项目背景 5一、项目的由来 5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6(一)产业发展的要求 6(二)市场发展的要求 6(三)环境改善的要求 7(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7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7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7二、项目功能分区 8三、项目目标 9四、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9五、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0第四章园区定位 10一、项目SWOT分析 10(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0(二)劣势(Weakness)分析

    2、 10(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1(四)威胁(Threat)分析 11二、目标定位 11三、市场定位 12(一)市场类型定位 12(二)消费层次定位 12(三)客源定位 12(四)游客职业定位 12第五章项目建设计划 12一、项目建设地 12(一)建设地地理位置 12(二)建设地自然情况 12(三)建设地旅游基础条件 13二、项目进度安排 13第六章 项目运作原则 13一、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13二、生态性原则 13三、经济性原则 13四、参与性原则 14五、特色性原则 14六、多样性原则 14七、适宜性原则 14八、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14第六章文化旅游项目环保、节

    3、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15一、环境保护 15(一)项目污染源及防治 15二、节能 16(一)建筑 16(二)电气 16三、安全 16(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16(二)确定消防安全的岗位责任人 16(三)做好宣传工作 16(四)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17(五)器材、设备管理 17(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设置符合同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17第七章项目投资估算 17一 投资估算依据 17二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7三、资金使用和管理 19第八章项目效益分析 20一、经济效益 20二、生态效益 20三、社会效益 20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20一、资源风险 20二、农业生态恶化 21三、自然

    4、风险 21四、市场风险 21五、防范风险措施 21(一)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 21(二)市场调节机制 21(三)资金投入机制 22(四)科技创新机制 22(五)推广应用机制 22(六)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 22(七)人才培育机制 22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23(一)方案总体评价 23(二)结论与建议 23附件 24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二)项目的承办单位:连城县星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三)项目的主管部门:(四)项目建设地点:龙岩市连城县文亨镇(五)项目建设规模、目标:三江源农业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养殖、会展、旅游休闲、教育

    5、培训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3500余亩,力求打造福建省最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龙岩市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六)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包括旅游道路、供电、给排水、电信通讯,停车场等。农业建设(已建成):包括各类果树,名贵树种,名贵花卉等。旅游设施建设:包括园区景点、观景台、观光绿道、民俗风情等服务设施建设:包括餐饮服务、旅游购物、豪华宾馆、别墅、生态木屋、休闲娱乐项目等。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七)资金构成:项日估算总投资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 万元。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

    6、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公司财务报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项目总投资万元xxxx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流动资金万元年均收入万元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年均营业成本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万元年均所得税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万元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净现值(所得

    7、税后)万元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前)年(含建设期X年)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后)年(含建设期X年)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年均投资利润率%年均投资利税率%盈亏平衡点%2、项目综合评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

    8、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龙岩市农业结构调整。第二章项目背景一、项目的由来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

    9、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

    10、倍。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晕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集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目前,龙岩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省级“水乡渔村”7家、省级“森林人家”示范点2个。1-9月份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我市

    1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力突显,所以发展农业生态态旅游势在必行。而连城县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因此连城县星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文亨镇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会展、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3500亩。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产业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12、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立足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二)市场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三)环境

    13、改善的要求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

    14、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星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星光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一、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生态农业观光是从20付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米的。它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农业观光的定义有两个: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

    15、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括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问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

    16、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狡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丁,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

    17、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之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二、项目功能分区三江源农业生态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见表2.1):1、观赏区

    18、: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人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表2.1观光

    19、农业园功能四分区方案场所分区占规划面积构成系统功能导向例注观赏区 %- %1)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区2)珍稀树种区3)花卉茁圃 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珠海蝴蝶公园、随州银杏公园示范区 %- %1)农业科技示范2)生态农业示范3)科普示范范(配研修所)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东莞年丰山庄,桑基鱼塘休闲体验 %- %1)乡村民居2)乡村活动场所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空间,参与体验并实现精神交流井冈山的农民客栈与公社食堂产品区 %- %1)可采摘的直销果园2)乡村工艺作坊3)乡树集市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并以亲切的交易方式回报乡村经济东莞年丰“动手果园”三、

    20、项目目标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

    21、。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四、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行、游、住、食、购、娱”,围绕任何一点,生态农业观光都可以有所作为。生态农业观光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它为农业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市场,竖起了一个新兴产业。它从另一种角度去挖掘我们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开拓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市场。在这里,农民表现得主动、活跃、有创造力,而不必听命于机械的需求。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对于缓解目前农村经济难以突破的几大矛盾,都有不俗的表现:一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生态农业观光园产品,大多都在当地销售,农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现金收入,而

    22、且可以最直接地得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对产品进行开发或改进,实现增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大小批量部有市场,小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在生产作为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时无法显现优势,在这里却能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人多数农副产品部供大于求,追求品质成为主流。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发展地方特色品种为主导,这些品种往往产量相对较低,不为人们重视,一些传统优良品种近乎消亡。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发扬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之长,生产“有滋有味”的农产品。由于生态保护的需要,生态农业观光园拒绝使用有害投入品,这样一来,农民无论在逃择品种还是选择生产方式上,品

    23、质成为惟一目标,其产品大面积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工农业产品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是最大的出路。而在农村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应该是最大的第三产业,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关行业就可增收4. 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生态农业观光园效益显著,它能使农业经济结构再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调整,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创造新的增收模式。龙岩市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文景舰与自然景观共生,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自然形态明显,旅游物价平,

    24、亲和力较强。五、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休假日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还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益。龙岩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观光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能够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并与生态农业、林业等的建设结合起来考虑。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保护体现文化多样性的种种要素,并注意保持现存的民族群体文化特征。三江源生态园的

    25、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其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这才符合连城县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章园区定位一、项目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区位优势位于武夷山南段东侧,介于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地处国道205线旁,距城区9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仅3公里,距冠豸山火车站10公里,交通便利,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

    26、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2.政策优势响应政府“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连城”的口号,园区已经被列入连城县2013年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重点建设项目。3.自然资源丰富园区被大面积原始森林包围,天然山泉水和小溪贯穿整个园区。园内种有多种水果(杨梅、琵琶、水蜜桃、葡萄、梨、柑橘等)供游客观光采摘,同时栽培各类名贵奇特植物(无患子树,铁皮石斛等)。(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连城县总体经济水平不高 连城县与省内外发达县区相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产业规模不大,城市经济的资源依存度高。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对拉动第三产业消费、结构转型难度也较大。2.信息化水平低,宣传不够 连城

    27、县还没有实行旅游电子商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旅游促销、支付、服务对于连城的传统旅游企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农业生态旅游在福建省内是新兴产业目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在福建省内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的同时不难发现,各个所谓的农业生态园区质量好坏,服务优劣,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就是缺乏完善的综合式的管理,在这点上,“三江源农业生态园”力求打造福建最大农业生态观光园,从游客满意度出发,切实做到优化自身,服务大众。2、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成为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

    28、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3.高铁开通以及机场班次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生态园的潜在客户的发展2012年8月份,龙厦高铁的正式通车标志着龙岩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

    29、的时代,高铁的开通,从厦门到龙岩只需要短短的四十分钟,这样便使得更多较发达城市的游客来岩游玩、参观;冠豸山机场开通至全市5个县(市、区)机场客运快线,“连城上海”航班旺季加密为每天一班。这些为三江源农业生态园提供了大批的潜在客户。(四)威胁(Threat)分析 1.来自省内旅游发展的威胁 福建作为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都将会是三江源农业生态园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2.水土流失 虽然三江源致力于水土流失防治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并不够完全,只要有一寸土地的水土流失,都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这对游客的安全是不利的。 3.人

    30、才的威胁 连城县作为发展中的中小县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这对于连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个严峻的挑战。连城县需要在旅游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上下功夫。 二、目标定位(一)打造福建省最大规模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二)成为龙岩市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三)打造龙岩水土流失保护示范点三、市场定位(一)市场类型定位以原始风光,生态农场,户外项目,垂钓品茗,休闲度假等为主题客源市场。(二)消费层次定位以中档为主,中档消费以农家乐,观光游览,商务旅游等游客为主;逐步向高档休闲度假消费转变。(三)客源定位龙岩、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福建省内主要城市的自驾游旅客;其他省市以及入境市场以团队出游的旅客。(四)游客

    31、职业定位主要为私营企业家,白领阶层及公务员和专业人士、工薪阶层、大中小学校师生。第五章项目建设计划一、项目建设地(一)建设地地理位置位于武夷山南段东侧,介于北纬25132526,东经1163211710。地处国道205线旁,距城区9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仅3公里,距冠豸山火车站10公里,交通便利,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二)建设地自然情况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万物茂盛。园内年均气温13.819.5之间,县城为18.9;年平均雨量173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7小时,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梅雨期,其次为春季;年平均水汽压18.2百帕,相对湿


    注意事项

    本文(连城三江源农业生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