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理工大学高频实验指导书.docx

    • 资源ID:29309828       资源大小:67.6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理工大学高频实验指导书.docx

    1、河南理工大学高频实验指导书目 录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1实验二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5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7实验四 石英晶体振荡器10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试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二、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描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毫伏表 5、万用表 6、实验箱三、 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3、试验电路中,若

    2、电感量L=1uh ,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 试验电路见图1-1 (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连接电源。2 静态测量试验电路中选Re=1K,R=10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表1.1实测实测计算根据V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原因VBVEICIeVCE是否 *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3. 动态研究(1) 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选R=10K,Re=1K。把高频

    3、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入电压幅度最大。此时调节Vi由0.05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Vo电压,并填入 表1.2。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表1.2Vi(V)0.050.10.20.30.40.50.60.70.8Vo(V)Re=1KRe=500Re=2K(2) 当Re分别为500、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 表1.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3) 用扫描仪调回路谐振曲线。仍选R=10K,Re=500。将扫描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

    4、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位置),调回路电容点CT,使f0=10.7MHz。(4) 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200mV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发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1.3。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表1.3f(MHz)8.79.29.710.

    5、210.711.211.712.212.7V0(mV)R=10KR=2KR=470计算f0=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5) 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470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3。比较通频带的情况。(二)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 实验线路见图1-2(1) 用扫频仪调双回路谐调曲线接线方法同3(3)。观察双曲线回路谐振曲线,选C=3pf,反复调整CT1、 CT2使两回路谐振在10.7MHz。(2) 测双回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按图1-2所示连接回路,将高频信号输出200mv接至电路输入端,选C=3pf,置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10.7MHz,反复调整CT1、

    6、CT2使两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高频信号繁盛期输出电压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对应的输出功率f和电压值,并填入表1.4。表1.4f(MHz)8.79.29.710.210.711.211.712.212.7V0C=3pfC=10pfC=12pf2 改变耦合电容C为10pf、12pf,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1.4五、 实验报告要求1 写明实验目的。2 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3 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4 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1) 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

    7、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2) 双调谐回路耦合电容 C 对幅频特性,通频带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找出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的优缺点。5 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多少(放大倍数下降1dB的折弯点V0定义为放大器动态范围),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实验二 : 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1、实验目的1.了解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2.了解电源电压V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2、预习要求1.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原理能特点。2.分析图2-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的作用。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扫频仪3.高频信号发生器 4.万用表 5.实验板

    8、1四、实验步骤1. 实验验电路见图2-1 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 ,(如要调节谐振点,将A、B两点短接,利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出厂调节在6.5MHZ左右。)2. 图2-1 功率放大器(丙类)原理图图1图表 1图1加负载电阻50,测I0电流(直流电流档5mA,在CD接入,红表笔接C点,黑表笔接D点)。在输入端接fi=6.5MHz,Vi=200mV信号,测量各工作电压,同时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峰值电压,将测量值填入表1内。(注:VE、VB、VCE、I0、IC=VE3/R10用万用表测量) 注:R10=10 表1(注:VB VE VCE输出级的静态工作点。)fi=f0实测实测计算VB(mV)VE(

    9、mV)VCE(V)V0(V)I0(mA)ICPiP0PaVC=12VVi=200mVRL=50RL=75RL=120Vi=100mVRL=50RL=75RL=120VC=5VVi=200mVRL=50RL=75RL=120Vi=100mVRL=50RL=75RL=120表1 其中:Vi:输入电压峰-峰值 V0:输出电压峰-峰值 I0:电源给出总电流 Pi:电源给出总功率(Pi=VCI0) (VC:电源电压) P0:输出功率 Pa:管子损耗功率( Pa=ICVCE)3. 加75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1内。 4. 4.加120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1内。5.改变输入端电压Vi=100mV,

    10、同2、3、4测试并填入表1内。 6.改变电源电压VC=5V,同2、3、4、5测试并填入表1内。5、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C、 Pi、 P0、.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3.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那些要求.实验二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一、 实验目的 1、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电路设计及电参数计算。 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二、 预习要求 1、复习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分析图3-1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

    11、元件的作用,并计算晶体管工作电流C的最大值 (设晶体管的值为50)。 3、实验电路中,L1=3.3uh,若C=120pf,c=680pf,,计算当CT=50pf和CT=150pf时振荡频率各为多少?三、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频率表 3、万用表 4、实验箱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电路见图3-1。实验前根据图3-1所示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关器件及插孔并了解其作用。1、 检查静态工作点 (1)、在实验板 +12v 插孔上接入+12V 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 不接,C接入(C=680pf),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 注意连接C的接线要尽量短。(3)、改

    12、变电位器Rp测的晶体管V的发射极电压VE,VE可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计算IE值 IE= 设:Re=1k2、振荡频率与震荡幅度的测试 实验条件:e=2mA(VE=2V,调节Rp改变)、C=120pf、C=680pf、RF=110K(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并填入表3.1。(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相应振荡电压的峰值Vp-p,并填入表3.1。表3.1CTF(MHZ)Vp-p51pf100pf150pf3、测试当C、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ER的关系(CT=100p,R=110K) (1)、取C

    13、=C3=100pf、C=C4=1200pf,调电位器Rp使EQ(静态值)分别为表3.2所示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幅度Vp-p(峰-峰值),并填入表3.2表3.2EQ(mA)0.81.01.52.02.53.03.54.04.55.0Vp-p(v)状态1状态2状态3 (2)、取C=C5=120pf、C=C6=680pf和C=C7=680pf、C=C8=120pf,分别重复测试表3.2的内容。4、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1)、回路参数固定时,改变并联在上的电阻使等效值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CT=100p时,C/C=100/1200pf、EQ=3mA(VE=3V)改变L 的并联电阻R

    14、 ,使其分别为4.7K、10K、110K,分别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3。 注意:频率计后几位跳动变化的情况。 (2)、回路LC参数及Q值不变,改变EQ对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CT=100p时,C/C=100/1200pf、R=110K,改变晶体管EQ时期分别为表3.2所示各值,此处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4。Qf 表3.3 IEQf 表3.4IEQ(mA)1234F(MHz) R4.7K10K110KF(MHz)五、 实验报告要求1、写明实验目的。2、写明实验所需仪器设备。3、画出实验电路的支流与交流等效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以EQ 为横轴,输出电压峰值Vp-p 为纵

    15、轴,将不同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制成曲线。5、说明本振荡电路有什么特点。实验四 石英晶体振荡器一、 实验目的1、了解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二、预习目的 1、查阅晶体振荡器的有关资料。阐明为什么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回路元件就能使 振荡器的频率大大提高。2、试画出并联谐振晶体振荡器和串联谐振晶体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并阐述两者在 电路结构及应用方面的区别。3、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4、实验箱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见图4-1 1、测振荡器静态工作点,调图中RP, IE= 设:Re=1k 测得IEmin及IEmax。 2、测量当工作点在上述范围时的振荡频率及输出电压。 3、负载不同时对频率的影响,RL 分别取110K、10K、1K,测出电路振荡频率, 填入表4.1,并与LC 振荡器比较。RLf 表4.1R110K10K1KF(MHz)五、实验报告 1、写明实验目的。2、写明实验所有仪器设备2、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以IEQ。为橫轴,输出电压峰峰值V为纵轴,将不同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绘制成曲线。5、说明本振荡电路有什么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理工大学高频实验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