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刘凤霞二年级《到郊外去》教学设计069.docx

    • 资源ID:29363479       资源大小:43.39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刘凤霞二年级《到郊外去》教学设计069.docx

    1、刘凤霞二年级到郊外去教学设计069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本单元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重点学会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阶段目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好,听完了音乐你就会知道了。1、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2、 问:你听到了什么?(3-5名学生回答) 听完

    2、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二、回音游戏1、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2、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1 2 3 1 2 3 5 4 3 2 5 4 3 21 师: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 。生: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 。 三、学唱歌曲阶段目标:会唱歌曲,并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1、教师范唱。教师重点指导歌曲中的第三、四乐句。 1 2 3 4 5 6 6 5 师:啊 1 2 3 4 5 6 6 5 生跟唱:啊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

    3、,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学生分组演唱,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模仿回音。5、请两位同学演唱歌曲。(学生评价,并发激励卡)。四、歌曲创编阶段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师:除了山谷能听到回音,还有什么地方能听到回音。1、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歌词。2、各组展示表演。师:同学们创编的歌词非常有新意。3、 让我们跟着音乐把歌曲再演唱一遍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教学反思在教唱歌曲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置身于大自然中。在演唱形式上,我设计了一呼一应的对唱形式,模仿出山谷回音的效果。唤起了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音乐

    4、教案设计课题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设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与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重难点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听变出发与放风筝在音乐手法和情绪的差异。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人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春天吸引着人们到郊外去,我们聆听音乐,了解一下一群苏联的少先队员是如何出发到郊外的。提出间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

    5、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间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着音乐律动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教学过程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改变,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

    6、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我国各地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放风筝,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一些,以供大家欣赏。介绍歌曲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或教师的范唱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

    7、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3.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4.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教师总结本课。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设计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2.学唱歌曲的歌谱。3.认识小节、小节线。本课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小节,小节线,学唱歌谱教具准备竹竿、电子

    8、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精巧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带有小牛的激励卡片和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引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教师出示激励卡(小牛)引出新授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阶段目标: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1、教师范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2、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教学过程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3、教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方法:教唱法(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4、完整地演唱歌曲。三、音乐知识阶段目标:学习小节线、小节。1.教师出示竹竿提问:这是什么?有几节?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

    9、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学唱歌谱阶段目标:通过学唱歌谱,帮助学生认识歌谱,建立音准。教示范唱歌谱,学生模唱歌谱。五、结束本课。教学评价: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节和小节线,还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啊!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设计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本课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演郊游的情景。教学重点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

    10、景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阶段目标: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师:美丽的春天来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做上火车去郊游,高兴吗?1、1、师生律动,教师范唱旋律,学生做模仿火车行走的样子。2、教师宣布目的地到了。二、学唱歌曲郊游。阶段目标:学唱歌曲,体会情绪。1、听教师范唱。2、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三、音乐活动,创编郊游的动作。教学过程阶段目标: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几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

    11、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五、结束全课。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不但学会演唱郊游,还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景,老师希望你们要好好学习,真正感受郊游时的心情。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3.大致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历史变革。本课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能跟着录音学唱第一声部。2.打击乐器练习,为出旗伴奏。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进行曲特征,熟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及出旗音乐创设出旗场景,并进行鼓谱

    12、及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练习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历史。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此步象可略)。4.跟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学过程5.边轻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奏韵律。6.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像。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争1 3 5四个音。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队号的动作,也可

    13、模仿演奏队鼓及擦的动作。10.边唱出旗的乐谱几,边列队走出教室。教师下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不但能跟歌曲演唱,还学会了简单的打击乐器,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战胜一切学习中的困难。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2.在音乐活动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本课教学内容1.唱歌(小号手之歌。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教学重点感受的音乐形象;创编动作;启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歌曲氛围中,感受小游击队员勇敢、坚强的革命精神。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节奏练习图片教学过程一、 故事导入

    14、阶段目标:简要了解歌曲小号手之歌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1、 讲述小号手的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小英雄为了翻身的解放,小小年级。2、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教师小节:小号手之歌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曲。小号手这部动画。教学过程二、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阶段目标:完整演唱歌曲,把握歌曲情绪。1、教师范唱歌曲小号手之歌(1)歌曲中模仿了什么乐器的声音?(2)节奏练习。(学生边打节奏边读歌词)出示图片: 的 的 的 哒 的 的 的 哒 的 的 的 哒 的 的 的 哒 2、教唱歌曲(采用跟唱法教唱歌曲)3、学生随琴用“拉”模唱歌曲。4、学生随旋律轻声歌唱歌曲放声

    15、唱。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三、根据不同的内容创编不同的动作。阶段目标:进一不熟悉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创遍动作练习。1、出示实物投影图片,组织学生观察。(教科书5幅插图)2、把学生分成5组。3、各组任选一张图片,讨论练习4、各组展示表演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表演各种动作(如举红旗、吹军号、挥大刀等),也可边唱边行进。5、复习出旗的音乐。教学过程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也可由部分学生唱或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如在电子琴上模仿小号的音色弹奏则效果更好)。6、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

    16、唱出旗的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或作徒手模仿动作,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我们不但学会演唱小号手之歌,还再现了当年英勇坚强的小游击队员的精神风貌,又一次感受进行曲风格的乐曲,老师希望你们要向小游击队员学习,学习他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战胜一切学习中的困难。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本课教学内容1、复习小号手之歌。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3、节奏听辨练习。教学重难点1、

    17、感受乐曲的童话色彩2、通过编队、创编动作,表现乐曲雄壮有力 而又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具准备手偶、大鼓、双响筒、响板、三角铁、铃鼓、沙锤、串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教师讲述故事:有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她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胡桃夹子娃娃。可是,。其教学过程它小老鼠也都吓得四散奔逃。随后,胡桃夹子变成一个漂亮英俊的王子,和小玛利成为了好朋友。三、欣赏乐曲、感受乐曲形象。1、播放进行曲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乐曲形象。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四、欣赏土耳其进行曲1、播放土耳其进

    18、行曲,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提问:你听了乐曲之后,感觉怎么样?乐曲是什么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小组讨论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吧!(学生讨论:行军、整齐的步伐、一起向前进)。教师小结:大家的感受是正确的,这首乐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当时在德国住着许多土耳其人,贝多芬就是从他们那里得到的灵感,创作出这首名曲。3、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挥拍或原地踏步,还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为其伴奏。4、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教学过程五、用乐器伴奏学生共分三组练习A乐段:(大鼓、三角铁)(双向筒、响板) B乐段:(铃鼓.串铃) 教师小结:今天

    19、我们一起感受了了一曲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同学们课堂上的表现,使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生龙活虎的小士兵,行进在大路上。老师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小士兵。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设计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附点节奏的旋律进行。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本课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3、初步总结进行曲的特点。教学重点通过律动、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教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各种卡通动物的图片、米老鼠头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

    20、,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名新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出示米老鼠卡通图片引出课题。)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米老鼠进行曲。教师头戴米老鼠头饰,随音乐节拍表演。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学过程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2、进行曲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3、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4、简介芭蕾舞剧。舞剧是舞蹈者以

    21、动作配合音乐来叙述故事的表演形式,起源于欧洲,已有四百多年历史。19世纪初有的舞蹈演员开始用脚趾尖跳舞,这种舞剧就称芭曹舞剧。5、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米老鼠是学生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动画形象之一,学生对它的了解有可能超过教师,所以教师不妨让学生议论一下,从而引人歌曲教学。这首歌曲的难点是连续的附点进行和一字对一音,使吐字不易清晰,另外多处出现的同音进行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多听赏几遍歌曲的录音,再让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在学生难以掌握连续附点音符的进行时,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连续附点音符的认识:6、如场地允许,可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

    22、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7、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之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本课教学内容1.歌曲劳动最光荣。2.歌曲森林中的铁匠。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教具准备

    23、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人劳动最光荣(可用谈话或引导学生看书上插图,或播放VCD等形式引人)。2.播放范唱录音。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教学过程5.学生随伴奏录音或老师伴奏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6.小结、谈话导人理发师(如简短地小结劳动最光荣歌曲的含义后,以“外国的小朋友们是怎样看待别人的劳动的呢?”之设问导人)7.创设情境,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紧接上面的设间,教师请一同学作为理发的顾客上台坐下,老师扮作理发师,为顾客披

    24、上围巾后,随录音伴奏作表演唱)。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注意把学生的观察引导至感受音乐的情绪和了解歌词及内容上来。如设计提问:刚才表演的小品中出现的两个人在干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感到理发师工作时非常愉快呢?等等)。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可结合词中的“喷雾”,引导学生就自己对理发过程的了解作介绍,教师给予评价、鼓励和归纳)。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11.跟随伴奏带演唱。12.引导学生作表演唱(可先请两位善于表演的同学扮作顾客与理发师表演一遍后,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扮作顾客和理发师,全班一齐进行表演唱)。教师小结:略 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

    25、学设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本课教学内容1、歌曲风车依呀呀。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擂人演唱作伴奏。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结束句的演唱技巧(53 313 316 332 0313 166)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组织教学1、律动入室风车依呀呀,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2、师生问好。二、学习歌曲1、播放录音歌曲风车依呀呀,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

    26、容和情感(“你知道歌中演唱的小朋友生活在什么祥的环境里吗?歌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忙些什么?”。小朋友又在干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呢?”“什么地方表现了小朋友乐呵呵的心情呢?”)。教学过程教师板书课题风车依呀呀2、教师范唱风车依呀呀3、学唱歌曲风车依呀呀师教唱歌曲,学生模唱一、二乐句,听唱三、四乐句,师范唱第五乐句,学生跟唱。师:请同学们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和符点音符。4、学生跟琴模唱歌曲风车依呀呀5、生齐唱歌曲6、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三、歌表演1、分组排练,教师巡回指导。2、各组展示,排练结果。学生评价,评选最佳小演员。你认为谁跳得最棒,就站到谁那里去。3、各组代表表演,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

    27、伴唱结束。音乐教案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本课教学内容1、欣赏狩猎波尔卡。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教具准备电子琴、磁带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人狩猎波尔卡)的欣赏(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的事物,将学生的听赏引导至“音乐能够表现人们生活、劳动中的情景”)。2.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为便于学生欣赏,可针对狩猎的一般环境及常用物品,分别

    28、以图画、卡片等出示森林、猎人、猎枪等卡片或彩图)。3.组织讨论、引导思考。让同学们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4.引导聆听,再次听赏。由于本曲中模仿猎枪的射击声很鲜明, 教学过程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谊听赏。5.随音乐作即兴律动或表演。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6.引导听赏,导人(森林中的铁匠)欣赏。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


    注意事项

    本文(刘凤霞二年级《到郊外去》教学设计069.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