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docx

    • 资源ID:29529811       资源大小:34.4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docx

    1、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诊断学教案教 师:岳新荣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单位:湖北职院医学院诊断学教案课程名称:诊断学 专业:临床医学 授课人:岳新荣 班级:2004级7班和9班 总学时:108学时 理论课:74学时实践课:34学时课程目标:学习诊断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的初步阶段,然而这个开端十分重要。因为诊断学既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诊断学不是一个阶段、一次性教学就能完全达到目的的,而是要反复学习和训练,将其内容贯穿于临床各科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如下:能独立进行系统的问诊和

    2、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能使用规范的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熟悉临床常用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了解超声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初步诊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细心、耐心、关心病人的职业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诊断学的考试方法和范围:理论考试70分,其中常见症状和问诊15分,检体诊断30分,器械检查10分,实验诊断15分,临床常用穿

    3、刺技术及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5分;操作考试30分:主要考体格检查的有关操作,体格检查评分标准附后。使用教材:卫生部规划的专科教材 诊断学第五版 邓长生主编。诊断学教学参考书目录1.诊断学第五版 陈文彬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内科学第五版 叶任高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3.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 陈灏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4.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三版 邝贺龄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5.发热疾病的诊断与病例分析 林兆谦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6.实用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 关训良 王庭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 张树基 罗明绮 科学出版社8.中华内科学 陈敏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4、临床生化检验 王继贵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0.现代血液病学第一版 万明达、裴雪涛 人民军医出版社11.消化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萧树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2.儿科学第五版 王慕荻 人民卫生出版社13.临床心电图图谱 黄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4.实用临床免疫诊断学 罗明泉 吴旭琨 海洋出版社15.全身体征诊断彩色图谱 Zatouroff编著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6.内科病皮肤表现诊断彩色图谱 Savin Hunter Hepburn编著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一、 课程基本要求:(一)、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

    5、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仔细了解患者所存在的体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器械检查,来揭示或发现患者的整个临床表现。学习获取这些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这些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提出可能性的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诊断学课程学习主要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临床见习。然后在实习中进一步作临床诊

    6、疗实践,将教材上学到的理论、技能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来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如下:1、 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2、 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3、 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图象分析。4、 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文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本教材所推荐的表格病历。5、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

    7、析提出诊断印象或初步诊断。二、 教学内容(详见具体章节)三、 教学计划:(一)、教学方法:课堂系统讲授、自习、见习、临床实习。(二)、教学安排:诊断学的教学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堂讲授与临床见习,总共为14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80学时,二者之比为1:1.3。1、课堂讲授:60学时。2、自习:30学时,每周2学时。3、临床见习:80学时。绪论授课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度到临床的桥梁过程,是临床个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技能的关键学科。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检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

    8、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教学内容:1、 学习临床诊断的意义。2、 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3、 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病例编写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近展。4、 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常见症状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理论授课:以临床常见症状为代表,讲述症状的临床表现及机体的病理生理或病理解剖学改变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特征、临床意义。2、见习:通过见

    9、习,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使学生充分了解症状分析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作用;并学习如何围绕有关症状进行问诊。基础知识要求:器官解剖位置,肝脏的生物化学(胆汁、胆汁酸、胆色素的代谢),血液的生物化学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相关病理生理知识。教学内容: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与咯血、胸痛、紫绀、水肿、恶心与呕吐、腹痛、腹泻、呕血、便血、黄疸、头痛、意识障碍。一、 发热1、发热的概述:定义、发生机制。2、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4、临床表现:发热分度,临床特点,常见热型的临床意义,常见伴随症状及意义

    10、。二、咳嗽与咳痰1、了解其发生机制2、病因:呼吸道及胸膜疾病;心脏疾病;中枢神经因素。3、临床表现:要从咳嗽的性质、发生规律、音色以及痰的量和性状判断。4、要掌握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二、水肿1、水肿的发生机理、病因、分类及特点;2、心原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三、 呼吸困难: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1、肺原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2、心原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3、其它原因(如代谢性、神经精神性等)。四、 咯血1、 掌握咯血的定义2、 咯血和呕血的鉴别要点3、 病因:支气管、肺疾病,心脏疾病,血液病等4、 伴随症状和意义五、 紫绀1、 定义、发生机制2、病因:

    11、注意鉴别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3、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六、 疼痛1、 病因: 2、 临床表现:注意发病年龄、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以及影响因素。伴随症状提示相关可能疾病诊断。七、腹泻1、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2、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七、 恶心与呕吐1、定义及发生机制2、常见病因:消化道疾病、中枢性呕吐、神经性呕吐3、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意义八、 黄疸(一)黄疸概述(二)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九、意识障碍(一)意识障碍的发病原因;(二)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教学时数:大课讲授10学时教学方法:一、 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5-6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其他症状,供实习

    12、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二、结合典型病例示教或视听教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 理论授课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3)、了解正确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意义。2、 见习通过见习,临床观摩病人,学生之间互相练习,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方法;熟悉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基础知识要求:熟悉人体各部位的解剖学特点。教学内容:1、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2、 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3、 系统体格检查的概念。4、 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

    13、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5、 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6、 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淤斑、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及临床意义。7、 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变化的临床意义。重要知识点: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 熟悉一般状态包括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6学时。2、 见习:学生互相检查,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手法的反复练习,或在技能实

    14、验室通过教具反复练习,逐步掌握。2学时。考核检查:1、 考核要求: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熟悉一般状态包括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2、 执行检查:1)、理论技能操作考核。2)、自学问题提问记录。头、颈部检查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 理论授课1)、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2)、了解正常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 见习通过见习,临床观摩病人,学生之间互相练习,熟练掌握头颈部的检查方法和顺序;了解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基础知识要求:熟悉头颈部的解剖学特点。教学内容:1、 头颈外部的一般检查。2、 眼、耳、鼻检查。3、 口腔检查:唇、口腔黏膜、牙及牙龈

    15、、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重要知识点:1、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2、了解正常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3学时。2、 见习:学生互相检查,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手法的反复练习,或在技能实验室通过教具反复练习,逐步掌握。2学时。考核检查: 1、 考核要求:1)、掌握头颈部的基本方法及顺序。2)、熟悉头颈部包括的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2、执行检查:1)、理论技能操作考核。2)、自学问题提问记录。胸廓、肺部检查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 理论授课: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

    16、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症状及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2、见习:通过见习,临床观摩病人,学生之间互相练习,熟练掌握胸廓、肺部的检查方法和顺序;了解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基础知识要求:1、 胸廓、肺部的解剖学特点。2、 呼吸系统重要的生理功能。3、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教学内容:1、 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2、 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3、 肺部的检查:1)、视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2)、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廓语颤的特点。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

    17、直接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4)、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特点及分布。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罗音的产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湿性罗音:大、中、水泡音,捻发音。干性罗音:哨笛音、鼾音。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重要知识点: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2、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18、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5学时。2、 见习:3学时。学生互相检查,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手法的反复练习,或在技能实验室通过教具反复练习,逐步掌握。考核检查:1、 考核要求: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在胸部的具体应用。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症状及体征的临床意义。2、执行检查:1)、理论技能操作考核。2)、自学问题提问记录。心、血管检查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理论授课:1)、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2)、掌握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3)、掌握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常见原因、

    19、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4)、熟悉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5)、熟悉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6)、掌握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2、见习:通过见习,临床观摩病人,学生之间互相练习,熟悉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能比较准确的叩出心界。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熟悉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基础知识要求:1、 心血管系统解剖。2、 心血管功能

    20、的重要生理特点。3、心血管常见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教学内容:一、心脏:(一) 视诊、 心前区外形、 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二) 触诊、 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三) 叩诊1、心脏叩诊方法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四) 听诊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3、心率与心律。4、心音的变化:(

    21、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5、心脏杂音(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2)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3)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二、血管:(1) 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2) 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3)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4) 水冲脉及奇脉、毛细血管搏动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重要知识点:1)、心脏各种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2)、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

    22、及临床意义。3)、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4)、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5)、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6)、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6学时。2、见习:3学时。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心脏及血管的检查方法。通过临床见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取心音及心脏杂音。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教具(如心音模拟器及心脏杂廛的录音)逐步深入掌握心脏及血管常见的体征及其临床意义。考核检查:1、 考核要求:1)、心脏各种震

    23、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2)、正常心界的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3)、各个心音的组成、听诊特点、临床意义;熟悉第二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种类、常见原因、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临床意义。4)、心脏杂音的常见原因、产生机理、听诊特点、临床意义。5)、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临床意义。6)、周围血管征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临床意义。2、 执行检查:1)、理论技能操作考核。2)、自学问题提问记录。腹部检查单元目标授课目标:1.理论授课:(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2)掌握腹部分区划分范围,了解分区范围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2.见习:分正常腹部检查

    24、见习和异常腹部检查见习。在正常腹部检查见习期间,要求学生正确掌握腹部望、触、叩、听诊的检查法,重点为肝脾触诊。在异常腹部检查见习期间,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腹部病理体征的检查和判断临床意义,及独立书写腹部疾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基础知识要求:腹部脏器的局部解剖部位,基本检查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授课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二、腹部检查:(一) 视诊:1、视诊方法;2、腹部外形;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曲张;5、蠕动波;6、皮肤及其他。(二) 触诊:1、触诊方法;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尤其是Murphy征;肿块;肝、胆、脾、肾的触诊。3、液波震颤、振水音(三)

    25、叩诊:1、叩诊方法、力量、顺序2、肝脾叩诊及膀胱、肾区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四) 听诊:1、听诊的顺序方法;2、肠鸣音;3、血管杂音。见习、实习内容:一、视诊:(一)腹部之形态、大小、局部隆起或凹陷(腹围的测量方法)。(二)腹部体表分区的两种划分法、四区法和九区法,与各区所包含的脏器。(三)皮肤情况,皮疹、出血斑、疤痕、妊娠纹、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并注意其部位和判定其方向。(四)有无胃肠蠕动波,注意其部位;有无搏动,注意其部位,有无脐疝及分泌物。二、触诊:(一)病人的体位。目的在于能使病人舒适和腹肌得到最大的松驰,便于医生检查,可采取以下体位:l、直立体位:病人直立身体稍向前。2、仰卧体位:

    26、为了使病人腹肌达到最大松驰,可同时令病人头和肩稍高,髋关节和膝关节稍弯曲。3、右侧卧位:对脾脏触诊有帮助。(二)医生的位置:病人取直立位时,医生置于病人之右侧,病人取仰卧位时,医生应在病人之右侧,病人取右侧卧位,医生们位于病人前位(三)触诊时应注意:1、医生的手应温暖灵活指甲应剪短。2、触诊的动作要尽可能轻柔,手插人时应逐渐插入,利用病人呼吸运动,训练病人行均匀而深的腹式呼吸,当呼气时手插人腹腔深处,吸气时随腹壁运动。3、神经兴奋性增高的人,需要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腹肌的紧张。(四)练习腹部各种触诊法(先作示教,以后同学之间相互练习)。1、浅部触诊法;2、插入触诊法;3、双手触诊法;4、冲击触

    27、诊法(浮沉触诊法)。(五)腹部触诊的内容包括:1、腹肌紧张或痉挛。2、压痛点:包括墨菲氏(Murphy)征。(又叫胆囊点)、麦氏点(McBurney)(又称阑尾点)、输尿管上段点、输尿管中段点、肋脊点、肋腰点。3、腹腔内脏:肝、脾、左肾、胃,乙状结肠、盲肠、阑尾小肠、右肾等部位。特别是要掌握肝脏和脾脏、肾脏触诊法和描述。4、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三、叩诊:(一)叩诊腹部各个脏器的部位,注意肝、脾的界线、特别要注意胃泡鼓音区(Traube)氏区。(二)移动性浊音。四、听诊:(一)肠鸣音,正常45次分,增强(或亢进)I0次分,减弱1次/35分。(二)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重要知识点:视诊

    28、:外形,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腹壁静脉;触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触诊方法和描述;叩诊:肝脾浊音界,肾区叩痛,膀胱叩诊;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腹水的检查。肝脾肿大的常见原因。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4学时。多媒体教学,同时放映相应录影带示教各种检查方法。 2.见习:2学时。分正常腹部检查见习和异常腹部检查见习。在正常腹部检查见习期间,通过带教老师的规范示教操作,以及放映正常腹部检查内容的教学录影带,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做检查,或在模型人上反复练习,正确掌握腹部望、触、叩、听诊的检查法,重点为肝脾触诊。在异常腹部检查见习期间,反复放映教学录影带相关腹部病理体征的检查内容,以及床旁观摩见习典型病人

    29、,在病人情况许可和知情同意下或利用模型人学生逐一操作,带教老师旁边指导,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腹部病理体征的检查和判断。对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组讨论,写出腹部疾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考核检查:1. 考核要求: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腹部分区划分范围;腹部诊察项目: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型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肝、胆、脾、肾、膀胱脏器检查;腹部包块;腹水检查。2. 执行检查:1)、理论、技能操作考核。2)、自学问题提问记录。心电图授课目标:1、理论授课:1)、熟悉正常心电图各级的基本图形正常值及其意义。2)、初步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3)、掌握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

    30、要点。2、见习:通过见习,临床观摩病人,临床典型心电图图谱示教、考核,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的阅读、诊断。基础知识要求:1、心血管系统解剖,特别是传导系统解剖。2、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特点特别是心电生理特点、心脏电生理的描记。教学内容:一、 心电图基本原理二、 心电图测量:心率、时间、振幅的测量。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P波、P一 R问期、QRS综合波、S一T段、Q一 T间期、T波。四、心房肥大:右房肥大、左房肥大、双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五、心室肥大: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双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六、心律失常:各种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分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七、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重要知识点:1、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2、各种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3、心房纤颤的心电图表现。4、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6学时。2、见习:床边观摩病人并为病人行


    注意事项

    本文(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