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评卷8.docx

    • 资源ID:29620930       资源大小:66.5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评卷8.docx

    1、测评卷8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化学高效测评卷(八)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1上海高考)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是()ANa BHCO3CFe2 DCl解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因此碳酸氢根离子对人体血液的pH起平衡作用。答案:B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溶于水:NaHS=NaHS,HSH2O H3OS2BKH2PO4溶于水:H2PO4 2HPO43CHF溶于水:HF=HFDNH4Cl溶于水:NH4H2O NH3H2OH解析:H2PO

    2、4电离是分步的,H2PO4 HHPO42,HPO42 HPO43,B错。HF是弱电解质,应用“ ”,C错。D是NH4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答案:A3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将水加热煮沸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向水中通CO2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A BC D解析:将水煮沸,仍呈中性,不符合题意;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故不符合题意;向水中通入CO2气体抑制了水的电离,不符合题意;向水中加入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水解促进水电离,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不符合题意;向水中加入

    3、NaHSO4固体,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不符合题意。答案:D4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为ZnS,而黑色沉淀为CuS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解析: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Cu2结合了ZnS溶解产生的 S2,生成了比ZnS更难溶的CuS,同时也说明了ZnS的Ksp大于CuS的Ksp。答案:B5(2012合肥质检)向NH4Cl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许X物质,其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

    4、变化如下表所示(溶液温度不变):微粒HOHNH4NH3H2O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则X物质可能为()A氯化氢 B氢氧化钠C蒸馏水 D氯化钠解析:向NH4Cl稀溶液中加入氯化氢,c(H)增大;加入蒸馏水,c(NH3H2O)减小;加入氯化钠,表中各微粒浓度不变化。答案:B6.25 时,氢氟酸的Ka6.8104,醋酸的Ka1.8105。如图表示25 时氟化钠和醋酸钠溶液的浓度和Y的关系。则Y可以表示()A溶液的pH B水解平衡常数C水解百分率 D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之和解析: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水解平衡常数不变,水解百分率降低,阴离子浓度之和增大。显然,B、C不符合题意

    5、。而D项应该是正比关系,即直线关系,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A7某温度下,CO2饱和溶液的浓度是0.03 molL1,其中1/3的CO2转变为H2CO3,而H2CO3仅有0.1%发生如下电离:H2CO3 HHCO3,则溶液的pH约为()A3 B4C5 D6解析:c(CO2)0.03 mol/L,c(H2CO3)0.01 mol/L,c(H)0.01 mol/L0.1%1105 mol/L,pH5。答案:C8一定温度下,Mg(OH)2在下列液体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50 mL蒸馏水;20 mL 0.5 mol/L MgCl2溶液;100 mL 0.5 mol/L NaOH溶液;30 mL

    6、 0.2 mol/L NaHSO4溶液;60 mL 0.2 mol/L NH4Cl溶液。A BC D解析:首先,溶解度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其次,以蒸馏水为中轴,Mg(OH)2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s) Mg2(aq)2OH(aq)。显然、可以降低Mg(OH)2的溶解度,根据Ksp的表达式容易知道OH的影响更大;、能促进Mg(OH)2的溶解,但NaHSO4的影响更大。答案:B9(2012郑州质检)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正确的是()解析:A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pH应减小,A错误。B中醋酸的电离

    7、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所加水的多少无关,B错误。C中发生反应:3Ba(OH)2Al2(SO4)3=3BaSO42Al(OH)3,2Al(OH)3Ba(OH)2=Ba(AlO2)24H2O,C正确。D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不大,D错误。答案:C10对于0.1 molL1的Na2S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S2)c(OH)c(HS)Bc(Na)2c(S2)c(OH)c(HS)Cc(Na)c(S2)c(HS)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解析:在Na2S溶液中,S2发生水解:S2H2O HSOH

    8、,HSH2O H2SOH,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S2的水解程度很小,所以A项中的阴离子大小关系正确;B项中等式前面加上c(H)之后就是电荷守恒式;C项既不是电荷守恒式,也不是物料守恒式,不正确;D项碱的存在会抑制水的电离。答案:A11常温下,用甲、乙、丙、丁四种酸进行下列实验:pHa的酸甲与pH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的pH7,且ab14乙与NaCl溶液不反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向浓度为103 molL1的丙溶液中滴加甲基橙试液,溶液变成黄色将丁溶液的体积在一定条件下稀释为原来的100倍,其pH增加了1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中,可以用来判定是弱酸的是

    9、()A BC D解析:ab14,说明c(OH)c(H),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说明酸的浓度大于其中c(H),可知酸甲没有完全电离,为弱酸;乙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只能说明乙的酸性比H2CO3酸性强,不能确定其是强酸还是弱酸;若丙为强酸,则103 molL1的丙溶液的pH3,甲基橙试液应呈红色,故丙为弱酸;若丁是强酸,稀释为原来的100倍后,其pH应增加2,故丁为弱酸。答案:A12(2011宁波质检)25 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弱酸CH3COOHHCNH2CO3Ka1.81054.91010K1:4.3107K2:5.61011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pH

    10、关系:pH(NaCN)pH(Na2CO3)pH(CH3COONa)Ba mol/L HCN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C往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D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c(Na)c(H)c(OH)c(HCO3)c(CO32)解析:A项,酸越弱,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结合表格的数据可知pH大小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故不正确;B项,若ab,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N溶液,而CN水解也能使溶液中c(Na)c(CN),故不正确;D项,

    11、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有c(Na)c(H)c(OH)c(HCO3)2c(CO32),故不正确。 答案:C13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Ksp(CaSO4)91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对应的图中位置由d点变到c点B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C常温下CaSO4饱和溶液中,c(Ca2)c(SO42)的值不唯一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解析:曲线上各点均达到溶解平衡。A项,蒸发过程中溶解度增大,溶液中c(Ca2)和c(SO42)均增大;B项,a点和c点在同

    12、一曲线上,即温度相同,则其Ksp相同;C项常温下,CaSO4饱和溶液中c(Ca2)c(SO42)即为Ksp,是定值。答案:B14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氨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水电离出的(H):C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c(NH4)c(Cl)c(OH)c(H)解析:NH3H2O为弱碱,HCl为强酸,NH4Cl溶液呈酸性(NH4水解),则同浓度时溶液pH的大小关系为,A正确;NH4Cl促进水的电离,同浓度NH3H2O、HCl中电离出的离子NH3H2O少,则NH3H2O中水的电离程度

    13、大,应为,B错误;同浓度同体积混合后溶质只有NH4Cl,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可得c(H)c(OH)c(NH3H2O),C正确;NH3H2O、NH4Cl混合呈碱性,说明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即c(NH4)c(Cl)c(OH)c(H),D正确。答案:B15某二元酸(H2A)按下式发生电离:H2A=HHA;HA HA2。现有下列四种溶液:0.01 molL1的H2A溶液0.01 molL1的NaHA溶液0.02 molL1的HCl溶液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0.02 molL1的NaOH溶液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关于上述四种溶液的说

    14、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HAH2O H2AOHB溶液中有:c(HA)c(A2)c(Na)C溶液中有:c(OH)c(H)c(HA)2c(H2A)D四种溶液中c(HA)大小:解析:由题意H2A第一步为完全电离,NaHA不能发生水解,A项错误;0.02 molL1的HCl溶液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HClNaHA=NaClH2A,根据物料守恒,c(HA)c(A2)c(Na),B项正确;0.02 molL1的NaOH溶液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NaOHNaHA=Na2AH2O,但H2A第一步为完全电离,根据质子守恒得c(

    15、OH)c(HA)c(H),C项不正确;由于中H抑制HA水解,故c(HA),D项不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9分)(2012广州质检)已知在0.1 mol/L的NaHS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SO3)c(SO32)c(H2SO3)。(1)则该溶液中c(H)_c(OH)(填“”或“”),简述理由(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_ _。(2)现向NH4HS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NaHSO3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根据题给信息c(SO32)c(H2SO3)正确判断其

    16、水解程度比电离程度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只有HSO3反应。答案:(1)在NaHSO3溶液中,存在HSO3的电离平衡:HSO3 HSO32,还有HSO3的水解平衡:HSO3H2O H2SO3OH,由c(SO32)c(H2SO3)可得出,其水解程度比电离程度弱,所以可确定c(H)c(OH)(2)红色NaOH溶液滴入NH4HSO3溶液中变为无色HSO3OH=SO32H2O17(9分)以下是25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难溶电解质Mg(OH)2Cu(OH)2Fe(OH)2Fe(OH)3溶解度/g91041.71061.51043.0109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

    17、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Mg(OH)2,充分反应,过滤结晶。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效果,Fe2、Fe3都被转化为_而除去。(2)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为宜。(3)中除去Fe3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下列与方案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

    18、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E在pH4的溶液中Fe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解析:中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加入氨水使Fe3沉淀,而不能用NaOH溶液。中根据溶解度表可明确Mg(OH)2能较容易转化为Fe(OH)3,因此在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可除去Fe3,然后将沉淀一并过滤。中利用高价阳离子Fe3极易水解的特点,据题意可知调节溶液的pH4可使Fe3沉淀完全,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因此可使用CuO、Cu(OH)2、CuCO3等调节溶液

    19、的pH。答案:(1)氢氧化铁(2)氨水(3)2Fe33Mg(OH)2=3Mg22Fe(OH)3(4)A、C、D、E18(10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硫酸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铵醋酸铵硫酸铵硫酸氢铵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2)五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3)将和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已知t 时,KW11013,则t (填“”“。综合以上信息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等体积混合后为等浓度NaCl和NH3H2O的混合液,故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Cl

    20、)c(OH)c(NH4)c(H)。(4)t 时,KW11013,大于常温下水的离子积,故t 25 。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故c(H)102,得。答案:(1)(2)(3)c(Cl)c(Na)c(OH)c(NH4)c(H)(4)9219(9分)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0.01 mol/L CH3COOH溶液;0.01 mol/L HCl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01 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

    21、程度相同的是_;(2)若将、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_(填“”、“”、“。(4)pH12的NaOH溶液,其c(OH)0.01 molL1,当改变温度使pH10时,c(H)1010 mol/L,故KWc(H)c(OH)11012,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则有:c(Na)c(CH3COO)c(OH)c(H)105 mol/L107 mol/L。答案:(1)(2)(3)(4)1012(105107)mol/L或9.9106 mol/L20(10分)已知:25 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ClO)3.01

    22、08,Ka(HF)3.5104,Ka1(H2CO3)4.3107,Ka2(H2CO3)5.61011。回答下列问题:(1)25 时,将10 mL pH1的CH3COOH溶液和10 mL pH1的HF溶液分别与10 m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混合。画出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反应结束后所得的两溶液中,c(CH3COO)_c(F)(填“”、“”“”)。(2)25 时,将少量CO2通入足量NaClO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3)0.18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为_。解析:(1)由于Ka(CH3COOH)Ka(HF),即

    23、HF的酸性强于CH3COOH,故pH1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pH1的HF溶液,它们与NaHCO3溶液反应时,开始时速率相等,后来CH3COOH的速率大,但两者都过量,最终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反应后,两溶液中c(CH3COO)大于c(F)。(2)由于Ka2(H2CO3)Ka(HClO)(2)CO2H2OClO=HCO3HClO14.3(3)921(8分)物质AE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各物质从1 mL稀释到1 000 mL,pH的变化如甲图所示,其中A与D反应得到E。请回答:阳离子NH4、H、Na阴离子OH、CH3COO、Cl(1)根据甲图中各物质的pH变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

    24、学式:B._,D._。(2)甲图中a9的理由是_。(3)另取浓度为c1的B溶液25 mL,向其中逐滴滴加0.2 mol/L的D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c1为_;G点溶液呈中性,则加入D溶液的体积V_(填“”、“”或“”)12.5 mL;常温下B、C溶液的pH分别是a、b且ab13,则将B、C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B、C溶液的体积比VBVC_。解析:(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A、B呈碱性,E呈中性,C、D呈酸性,B物质稀释1 000倍后,其pH从12降低到9,所以B为强碱NaOH,C物质稀释1 000倍后,其pH从2升高到5,所以C为强酸HCl,A、D反应得到中性物质E,则A为NH3H2O,D为CH3COOH,E为CH3COONH4。(2)氨水为弱


    注意事项

    本文(测评卷8.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