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29695747       资源大小:138.1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

    1、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年秋季高2017级高二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在下列哪一唐诗中得到反映A. 云烟转辽海,粳稻来东吴B. 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唐朝时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一定影响;结合选项可知D项提及“山用火耕田”,即放火烧山客观上对自然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故D项正确。A项

    2、中“辽海”即渤海,“粳稻来东吴”是指晚熟而不黏的稻来自东吴,与材料强调影响生态平衡的信息不符,A项错误。B项是指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与材料不符,故错误。C项是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与材料不符,故错误。2.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

    3、说明政府对官营手工业者进行严格控制,严禁收徒和私自生产,这种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创造力的发挥,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防止手工工艺外传,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身份的变化,排除D项。点睛: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的优势表现在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但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只是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以及

    4、超经济剥削手段,容易激化矛盾。3.在南宋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今开封)的旧俗,在门前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这表明北方人南迁A. 带来先进生产技术B. 带来生活习俗交融C.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D. 促进政治中心东移【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强调了北人南迁影响了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习俗,材料中没有涉及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信息,故A错误;由材料“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可知,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故B正确;材

    5、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故C错误;材料只是强调了北人南迁影响了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习俗,无法体现政治中心东移,故D错误。4.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说明A. 明朝跨区域贸易的繁荣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又回到北方C. 明朝区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的改变【答案】A【解析】“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是说明代我国北货南销,而“蛮海、闵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是说南货被商人北运,故上述

    6、材料反映的是区域间长途贩运,故选A;明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南方的,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商帮,只是反映的区域间长途贸易的史实,所以排除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5.张謇出任中华民国农商总长,在任职宣誓时说“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则经营”。这说明张謇主张A. 兴办国营企业B. 发展民营企业C. 创办实业救国D. 建立预算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

    7、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则经营”,可以得出张謇主张发展民营工业。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观点不符。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6.“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

    8、料中“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说明了建国后民族资本家愿意接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的特征不符。考点: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7.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大

    9、跃进运动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运动D. 真理标准大讨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舟称瓜反映了浮夸风,这是大跃进期间的漫画。故选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排除B;“文化大革命运动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国家严重损失的内乱,排除C;真理标准大讨论是要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大跃进运动8.上图是创作于1947年的美国漫画。篮球上写“Marshall Plan”,篮框上写着“European Recov

    10、ery”。按照篮球术语,球员斯大林在这一局势中的应对“战术”是A. 接力传球B. 发出篮球C. 接球投篮D. 防守反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相关内容美苏冷战。根据关键信息“Marshall Plan”、“European Recovery”,即美国针对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明显不符合史实,与苏联无关;B项不正确,应该是美国“发出篮球”。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

    11、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与苏联的应对9.某国际金融组织2017年12月12日在巴黎发布公报说,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该组织在2019年后将不再向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提供贷款。同时表示,最贫穷国家的那些能让贫困人口受益、且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天然气项目仍将获得资金支持。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A【解析】根据“最贫穷国家的那些能让贫困人口受益、且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天然气项目仍将获得资金支持”,结合所学,世界银行致力于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A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向国际收

    12、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中、短期贷款,不符合题意,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机构,欧盟是区域经济集团,不符合“国际金融组织”,排除CD。10.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B. 孔子的地位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 战国时期各家思想渐趋相似【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人们的思想活跃,所以为各流派塑造孔子的形象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孔子的地位受到人们普

    13、遍认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相对自由,然后结合所学进行选择即可。1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 都主张“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

    14、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排除A;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C;儒家主张“礼”、“法”并用,排除D。12.易中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A. 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且拱之。C.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答案】D【解析】易中天的“蜂蚁社会

    15、”的描述是指君主专权,臣子和百姓都安心听从君主的统治,这符合法家的主张,故选D;A体现的是墨家“尚贤”的主张,B则是儒家的“德治”主张,C是道家的思想,故排除ABC。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3.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三“新”就是其中的代表材料一美国之“新”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

    16、的产品课以重税。罗斯福新政材料二苏俄之“新”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新经济政策材料三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的作用。(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国家建设要关注农民利益”的观点,结合俄国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相关措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该观点。(3)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呈现出不断发展深化的趋势。依据材料三所提示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答案】(1)措施:强制农民

    17、减产;国家给予补贴;农产品定额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 作用: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的恢复(2)论证: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发展工业,压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的发展后劲不足。(3)叙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19791980年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经济特区,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

    18、新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题干材料“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概括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作用:根据所学从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概括回答。(2)结合俄国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和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即可。(3)根据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1978年”“1980年”“1992”“2001”,结合教材所学改革和开放的重大事件回答即可

    19、。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

    20、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三“现代经济”是指运用现代科技于生产活动的经济社会,在现代经济展开以前的经济称为“传统经济”。中国之采用现代科技从事生产活动,始自19世纪中叶之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及与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诚属不幸;但就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放较多的口岸与外国贸易也使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借此与西方接触的增加,也使西方的现代科技得以传入,而用之于中国工矿交通各方面的发展。清末70年的经济也因而得以较快速地转型。尽管此一时期的一切活动距“现代经济”的目标仍然甚远,但毕竟跨出了一步。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据材

    21、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3)围绕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1)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或国际贸易准则确立);全球公司出现。(2)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列强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示例论题:西方的冲击与晚清经济的近

    22、代化阐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传统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迈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总之,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中华民族也逐渐觉醒,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过程中,经济也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其他论题:西方的侵略与晚

    23、清经济的转型;西方的冲击与晚清经济和世界市场的联系;【解析】【详解】(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贸易体系”、“全球公司”可以概括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2)依据材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可以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方式及其作用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3)这一题属于提取论题类开放性试题。首先要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论题,如“西方的冲击与晚清经济的近代化”、“西方的侵略与晚清经济的转型”、“西方的冲击与晚清经济和世界市场的联系”等;然后要根据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与自己提取出的论题相关的内容再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中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阐释过程应该包含西方如何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中国面对冲击如何应对以及应对措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变化及结果来分析;最后是总结陈词,得出相应的结论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