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十三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复习必修三.docx

    • 资源ID:29975073       资源大小:339.9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十三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复习必修三.docx

    1、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十三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复习必修三第二十三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4)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从经济常识看:(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

    2、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2)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从哲学常识看:(1)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

    3、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3)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常识看:(1)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3“双百”方针的内涵和现实意

    4、义(1)内涵: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而言,“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现实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背景、内涵和意义方面的不同。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

    6、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

    7、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5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4)从本国国情出发;(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6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类 别时 间 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两弹“一星”20世纪60年代仿制近程导弹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1964年第一颗原子

    8、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技术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1983年“银河号”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首次合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单元质量评估】一、选择题:1.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

    9、一“事实”指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东方红”1号卫星发设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因此选D。2. (2010广东省深圳市高三模拟)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A.杨振宁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解析】:选D。袁隆平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水稻良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世

    10、界人口的吃饭问题。3.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I号” 计算机成功研制【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2003年,B项1964年,C项1970年,D项1983年。符合题中“21世纪”要求的只有A项。4.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人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选D。其他三项都不是领先于世界的,只有D项

    11、符合科技世界之最。5.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临之际,某市如果举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你认为下列历史场景可能入选的是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统一招生考试 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A. B. C. D.【解析】:选A 。该题目为创设情境的组合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成就的掌握。组合选择题首选用排除法解答。改革开放30周年即从19782008这30年,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水稻“南优2号”是在1973年,因此将含有的选项均排除,即可得出正确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是在1998年,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是在197

    12、7年。此题迷惑性极大,选择时尤其注意。6.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解析】:选B。 从题中信息“中国在太空轨道升起”“美国在太空的对手不仅有俄国斯,还有中国”这些信息,提示是中国首次遨游太空,而且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符合这些信息的显然是B。7.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

    13、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哪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1号发射成功【解析】:选C。 提取信息:“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指的应该是“神舟”5号发射成功。8. (2010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 B传统名剧的再现C舆论的大力宣传 D文化教育大跃进的推动【解析】:选A。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艺的发展。9. 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

    14、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解析】:选C。A是1966年,BD不符合实际。10. 奖章、徽章、证章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右图为湖北省“黄陂县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证章,这枚证章应制作于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末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选A。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1. 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

    15、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解析】:选A。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B的说法不正确,对传统文化不存在全面清算的问题,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双百方针提出于1957年。12.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B.建立职称评定制度C.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解析】:选

    16、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13.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对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富国强兵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潮实业救国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建设祖国第五次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创业立业A 多选择留学欧美等西方国家 B以留学苏联、东欧国家为主 C涉及机器、水电等技术领域 D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解析】:选A。 新中国初期中国派留学生主要是赴苏联学习。14.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多达570多万

    17、。参考人数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A“文革”时期出生人口多 B高校扩大招生吸引大量考生C“文革”十年对高等教育的严重破坏 D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文革”十年,高考被取消。15. 毕业证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的证明,同时也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图所示的毕业证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解析】:选A 。从图片中光绪字眼可知是清朝;从中华民国35年中可知是国民党时期;图是文革时期;图是改革开放后。16.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关于新中国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60年代末,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B、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上扫除了青

    18、壮年文盲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D、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解析】:选A。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17. “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解析】:选B。紧扣“1977年”和“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知这是指1977年底恢复高考,故B项正确。18. 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此图不能反映A高等教育越来越受

    19、到民众重视B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教育C文革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招生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解析】:选D。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不断,说明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也说明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但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与高校招生和报考人数多少无关。19. 2008年5月18日,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四川省绵竹县遵道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落成。该学校的落成体现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20、”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选A。希望工程的启动,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0.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主要经过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对应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战略是A科技为政治服务的战略 B以“大科技”发展为主的战略C调整和重建中发展阶段 D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解析】:选D。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选D项。二、非选择题:2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选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 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21、。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

    22、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4分) (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2分)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答案:(1)19世纪以前,发明应用在前,科学相对滞后。19世纪以后,科学在发明应用之前,并且推动发明和应用的发展。 (2)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周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

    23、;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 (3)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呈现出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22. 材料一 20世纪初长沙著名中等学府创立表学校建校时间校训学校性质中路师范学堂(第一师范)1903公、诚、勤、俭公立学校明德学堂(明德中学)1903坚、苦、真、诚私立学校长沙府中学堂(长郡中学)1904朴、实、沉、毅公立学校周南女校(周南中学)1905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

    24、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私立学校雅礼大学堂(雅礼中学)1906公、勤、诚、朴教会学校省立一中(长沙市一中)1912公、勇、勤、朴公立学校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颁布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学制分初等教育(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36年)。其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级中学分普通科和职业科(有师范、商业、工业、农业 、家事等科);普通科以升学为目的,又分为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均分公共必修、分科专修、纯粹选修3部分,各科课程以学分计,以修满150学分为毕业。改革确立7项标准,十分重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

    25、人的个性发展,第七条还特别提出“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一再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新学制新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形式。”摘编自王丽温故壬戌学制等材料三 现时影响中国教育的所有各种力量之中,中国文艺复兴所施加的影响最为深刻。这个运动作为“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当时运动的领袖胡适博士和陈独秀先生宣称:文言已经过时,白话乃是合法的继承者。为中国人重新发现一种活的语言,已经使中国能够产生适应新时代的新文学作品,彻底革新小学读物及教学法,并使普及教育运动得以继续扫除文盲的计划。 陶行知1924年世界教育年鉴(中国篇)材料四 新中国教育大事年表(节选)195

    26、1年教育部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中共八大提出:争取在12年内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60年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在十二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4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长沙中等教育兴办的

    27、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壬戌学制”中中等教育的特色及背景。(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所做的努力。(8分)(4)根据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历史的认识。(6分)答案:(1)办学形式多样(公立、私立、教会);受到国家形势的影响(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学校特色多样(师范、女校、中学);倡导文明学风(公、诚、勤、朴等校训)。(2)特色:分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中学文理分科;课程分必修、专修、选修;实行学分制;兼顾服务社会与发展个性;弹性灵活。背景:民国建立,社会日益近代化,出现“教育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3)目标:普及基础教育,扫除文盲。 努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就提出普及教育与扫除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为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而作不懈地努力,最终在20世纪末基本完成普九和扫盲的战略目标。(4)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进行学制探索,建立教育体系;积极推动教育普及和扫盲;教育普及充满艰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办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注意事项

    本文(版历史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十三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复习必修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