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求生技巧论文.docx

    • 资源ID:30047843       资源大小:31.1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求生技巧论文.docx

    1、求生技巧论文天 津 农 学 院求生技巧论文院 系: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 班 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学 号: _08* * * * 成 绩: 任课老师: 任 健 遇险求生技巧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寻求刺激和浪漫,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遭遇险情和不幸的事件就会不断增多。因此,探险及遇险后如何求生就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目前,全球旅游人数增幅巨大,尤其是中国旅游人数的增加,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大量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大量的中国游客涌出国门。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城市旅游,而开始涉足雪原、沙漠、

    2、丛林及高山大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几十次空难事件和几百次海难事件,遇难人员因此而散落到不同环境。于是,人们亟待了解:一旦遇险,该如何自力脱险或等待救援,遇险后又该如何求生?事实上,人类在面临各种险情时,只有12-25的人能镇定自若,而50-70的人会发生“心理性休克”。为什么同样在恶劣环境中,有些人精神崩溃、手足无措,有些人则临危不惧、死里逃生?这就是“野外生存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当然,这里的关键就是有否掌握生存的技巧,有没有强壮的体魄和坚定的求生意志。“野外生存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有10种:饥饿、缺水、严寒、酷暑、热辐射、缺氧、动物伤害、中毒、疾病、负伤。人们必

    3、须掌握的主要生存技巧有12种:行、住、食、生火、取水、漂浮、急救、联络、定向、自卫、狩猎、捕鱼。这些生存技巧包含了环境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理、化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野外生存学”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探险旅游的开展。第一章 行的技巧一旦遇险,应该怎么办?这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离开还是等待。我们首先要判断是否会有人前来营救。估计不会有人来营救,或确有把握找到附近居民点等安全地带,就应该自力脱险,尽快离开现场。但是,离开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定行进方向、路程,估略地画一张草图,并复制一份留在现场,以供后来人营救之用。同时,将所有物品归拢起来,选择必需品,如:

    4、粮食、饮水、火种、指南针、急救物品等,总重量控制在15-20公斤。记住:每行进一段距离,还得制做一个路标,以示前进方向。步行是一种消耗体力的劳动,合理的负荷与速度,合理的休息与饮食,防寒、防暑都是能否脱险的关键。“胜利决定于脚下”。省力的走路法步行的技巧应有以下四个标志:1、不把体力消耗在与步行无关的动作上;2、负重步行不感到疲劳;3、步行后没有伤病;4、到达目的地时仍有较充沛的精力。为此,必须选择合理的负荷、速度等。徒步探险旅游时,若不是为了赶路(有时必须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赶回营地),一般情况下,步子不宜太急、太大,以不感气喘为合适,这种速度被称之为“经济速度”。因为它是不浪费热量的速度。我们

    5、在步行时,每走50-60分钟,应休息约10分钟时间,以调整呼吸、整理行装。小休息时可将背包卸下,将两脚抬高,坐下或躺下。第一次小休不必饮水,在行程一大半的地方(步行20公里左右),大休一次,大约2小时。此时应对自己作一次全面检查,如果发现无力、大汗不止、气喘、脸色发绀等现象,则应放弃后半段行程。当然,休息的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并不是绝对的,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背包的重量与每个人的体力有关,一般以不超过体重的三分之一为合适(即20公斤左右)。重量分配要左右平衡,右边略重于左边,背部重量多于胸前重量。背包里,衣服等重量较轻的东西要放在下面,重的东西及常用物品放在上面。曾有人测算,在提、抬、顶、

    6、拉、背等方式携带重物时,背所消耗的能量最少。所以,为了节省体力,步行时应该将背包用双肩背在背部,并紧贴后背。步行时还要注意的是:应尽量保持轻松的姿势,避免肩膀用力,腿不要抬得太高,以免消耗过多的能量;鞋子不宜过大、过紧,袜子要平整、大小合适;步行时如有砂石进入鞋内,应及时取出。过河时,尽量选择水流缓慢的地段,先用木棍或树枝试探水深。如果遇到沼泽、悬崖、深谷时,应尽量绕道而行。步行常常会使脚部受伤,最常见的是脚泡、扭伤、骨折和皲裂。脚泡应及时用头发、烧红的针,沿泡底穿过引流,切勿撕去或剪掉泡皮,以防感染。脚部扭伤,则可以用松节油、樟脑酒精揉擦,并做局部按摩。发生骨折,尽可能上医院去治疗,如果在野

    7、外无法及时入院,应先停止步行,用树枝、木板等将伤部固定好。皲裂,可以先用热水清洗患部,然后涂上动物油脂。在探险旅游中,平时就应该对脚部进行保护,经常用热水洗脚,剪趾甲,鞋袜也要及时晾干。第二章 住的技巧扎营的地点和方法营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野外的生寸的时间。营地糟糕,甚至会招致灾祸,如倒塌的石壁、洪水的袭击、野兽的攻击、生火时的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严寒、酷暑、虫咬所造成的伤病等。因此,慎重地选择安全可靠的营地,十分重要。选择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地势要高,而且干燥,地下水位高,地面由砂土或砂性粘土构成;(2)阳光充足,空气新鲜;(3)靠近水源,水质要好;(4)处于避风向阳之处;(5)容易

    8、得到燃料,譬如附近地方就能捡到树枝、干草。当然,在各种气候情况下,营地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在寒冷的地方,应把防风与保暖放在第一位;在干燥炎热地区,应着重注意烈热暴晒和夜间防寒,而在丛林地带,首先要考虑的则是防雨和防蚊叮虫咬。此外,再考虑是否隐蔽、是否舒适。选好营地,就可以架帐篷了,最好能赶在天黑之前架好。方法是:先清除石块、杂草,把凹凸不平的地方铲平后,铺上一块大垫子,然后,固定主绳位置,将前后主绳挂起来,再用支柱把帐篷撑起来,这时应注意把帐篷的出入口设在下风向,将帐篷四角用营钉固定在地面上。营钉必须左右均等,并呈对角形,如图3-5所示,压紧边缘的帐布,使地面与帐布之间没有空隙。帐篷架好

    9、之后,还必须在帐篷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天进水。平时,营地的养护也是很重要。天晴,应打开入口处,经常保持通风,以免帐篷内潮气过大;下雨时不要将雨水带入帐篷,避免碰到帐布;黄昏时应关闭入口,防止虫子进入,并防湿气进入;同时,还得严防帐布内的火种(尤其是蜡烛);不要在固定帐篷的绳子上挂东西等等。夏季,为了降温,帐篷上还可以覆盖一些树叶和稻草。但是,住进帐篷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在野外最好还是白天睡觉,晚上守夜,并且点燃火堆。在遇险等紧要情况下,身边不能携带现成的帐篷,这就必须靠遇难者的智慧了,这时可运用身边的材料,搭建临时的应急住所,树木、石块、山坡、厚雪以及身边的塑料布、雨伞、雨衣等都是很好的材料

    10、。第三章 食的技巧在野外,要想得到食物,狩猎和捕鱼是直接的途径。一、狩猎因为遇险者、探险者有时要乡得到动物,而动物中的豺狼、虎豹会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危险,所以,进行狩猎不能马虎;(1)应该仔细观察动物的足迹和粪便,倾听动物的叫声,以次判断动物的大小几行踪。我们知道:刚经过的动物,其脚印应该是边缘光滑、略有光泽;在潮湿的地方,脚印往往微有凹陷,并有水迹。(2)要量力而行。如果没有武器或体力较弱,就应该把狩猎对象局限在小动物身上。(3)捕捉大动物应该用制作陷阱的方法。陷阱应布置在道路狭小、送外必经的地方,同时要做好伪装,放置诱饵。陷阱边上必须备石块,以便及时击毙动物。(4)对付小动物,如:兔、松鼠、

    11、旱獭等,可以用绳子做成套换或砖、木陷阱。至于鸟类,我们利用树枝分叉,扎上橡皮筋(可以拆下内裤里的橡皮筋)做成弹弓几可以了。野外的小石子是最方便的弹丸。同时,还可利用树干做弓箭,在树干桑缚上铁钉做成箭头,对付其它动物,在鸟类,海鸟是比较难抓的,我们可以用5厘米左右的三角形木块,外面包上鱼皮或内脏,让它浮在水面上,当海鸟吃到时立即收紧钓线。因为青蛙只能看见活动的目标,而看不见静止的东西。利用这个特点,我们用树枝钓上鱼钩,在青蛙面前晃动,几可以钓到青蛙了。鱼钩可以用铁钉或曲别针、硬铁丝制作。活捉蛇应该用捕虫网,也可以用较大的塑料袋。抓到后要用开叉的树枝、竹子夹住头部,或者用手抓紧尾部,将蛇摔到空中或

    12、石头上,将它击晕。在野外,最安全的觅食是采集昆虫食用。昆虫的模样很可怕,但大多都是可以食用的。世界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把昆虫和一些软小动物列入食谱。例如,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居民常把晒干的蝗虫同其它蔬菜、肉类一起拿到市场上去卖;苏丹的商人常以炸白蚁和炸毛虫作为出售食品;在法国巴黎,人们不仅喜欢吃一种用甲虫的蛹做成的烤馅饼,而且也喜欢吃蜗牛。美国有些地区的居民非常喜欢吃蚯蚓,并把它制成食品罐头/所以我们也应该克服胆怯的心理,勇敢地去食用。野外最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蝉、天牛、蜂、蝗虫、金蜣(金龟子)、蜗牛、蜻蜓等等,包括它们的幼虫和蛆。捕捉的方法是;白天在树枝上涂一些糖水、蜂蜜等,然后在下面铺一块

    13、白布或衬衣,昆虫就会自动落到布上。天牛总是在树上挖洞居住的,只要向洞内灌水,它就就会出来;如果用盐水灌,效果更佳。二、捕鱼鱼有海水鱼和淡水鱼之分。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此外,贝类、虾、蟹等,也是很好的食物。鱼类一般都是鱼钩来钓,鱼钩可以用大头针、曲别针、铁钉、刀子、鱼骨(刺)、小木块等制作。鱼线可以用鞋带、细布条等代替,有条件还可以做一个网兜。钓饵宜用捞起的小鱼或挖到的蚯蚓以及鱼的内脏,也可以用红布条、头发纽扣代替。钓鱼最好的时机是早晨或傍晚,只有阴天才能在白天钓鱼。夜晚用手电筒照射水面,鱼便会集中到光圈之中。如果没有手电筒,用白衬衣反射月光来照射。钓鱼是一门知识很光的技术,需要了解季节

    14、、天气、水温、水密度对鱼的影响,也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如果在小溪、河流湖泊或海滩边,就不用垂钓了,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用树枝等插进水下泥土,围成迷宫式的鱼陷,开口要稍大些。然后在外边用石块惊吓鱼群,当语游进迷宫后就很难游出去了。在有些小浜里,用泥土将两边堵上,然后华干里面的水,这样剩下的就是鱼虾了。除次之外,我们还可用鱼网来抓鱼抓虾。螃蟹可以在晚上,用树枝寻觅,引诱其咬住树枝而被获。至于捕获海鲜,我们可以学习“赶海”的经验,即:海水退潮后,在裸露的礁石群和沙滩上,挖蛤蜊、蛏子,抓小螃蟹,凿取附在礁石上的海蜊子等。在海滩上挖蛏子,应先用铁锹铲去一层沙,如果发现一个扁圆形的洞后,就撒入一点盐,洞里的蛏

    15、子抗不住刺激,将上身伸出洞外,此刻就迅速捏住它,不燃它就会下潜,逃之夭夭。不论狩猎还是捕鱼,得到食物后都要考虑如何吃法的问题。但是必须指出:在人们缺水的情况下,千万不可食用这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免引起尿量增多,而使人体内丧失更多的水分。这时我们可以把鱼肉、禽兽肉切成肉片,在阳光下晒2-3天,袋水源充足或下过大雨后再食用。有趣的野炊美味的烧烤在野外,一旦捕获动物,在它未死或死后不久就应该立即加工、洗涤,以免变质、发臭。剥兽皮的方法可按图4-6所示,细心剥离,皮上的肉和油脂要清理干净,防止细毛粘在肉上。内脏及吃下的骨头等不要丢在营地附近,最好在下风向几百米以外埋掉,以免把禽兽引来。在海上,白

    16、天也不要将鱼的内脏随意丢进海里,应该在晚上丢弃,以免把鲨鱼、海豚引来。另外,巧妙的方法还可以将地上挖一个与锅差不多大小的坑,先放一层绿树叶、青草或湿布,然后放进肉块、小动物等,再盖上一层2厘米厚的沙子,在上面火。半小时后,食物就可烧熟。利用“烧石”(用火加热的石头)来烹调,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据说,目前,波里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的一些居民仍在用这种方法烧饭煮菜。具体做法:先挖一个洞,放入树叶、石块,并燃烧,然后放入食物,加200毫升左右的水,上面在盖一层“烧石”,再盖一些树叶,最后上面压一块大石头。不久,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好了。日本人的名菜“煮哇怕”,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的。如果把“烧石”放进碗里或杯

    17、子里,则可煮出一碗热腾腾的鲜汤。就餐结束,倘若吃不完,应该用纸或布将剩食包好,放在树上,防止其它动物吃掉。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用塑料布包紧,放在水里保存。还可以用纸包好后,在地上挖一个坑,将食物放进去,然后用树叶等盖紧满载压上大石头。第四章取水技巧如何寻找水源自然界的水源主要有地面水(江河、湖泊、溪流等)、地下水(井、泉、地下蓄水池等)、生物水(仙人掌、鱼的眼睛等)和降水(雨水、雪水、露水等)。只要找到水源,就可以解决饮水问题。然而在野外,并非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找到水源,这不单靠运气,更需要找水的技巧。这些技巧主要是:1、首先将目标放在植物上。若地面较潮湿,长有芨芨草、水紫萼、梧桐树等喜水植物的

    18、地方,附近一定可以找到水源。在生长芦苇的地方,向下1-5米往往也有地下水;2、根据动物的习性来找水源。如:在蛇、青蛙、水蛭等经常出没的地方,可以找到水源,跟踪动物的足迹也能找到水源;3、在周围高、中间低的洼地或干枯的河床也能挖到水源;4、在牧民废弃的牛羊圈附近也常有他们使用过的水源,牧民们常常习惯在有水井的附近山顶上用石头叠高作标记;5、高山上的“万年雪”、浮冰是很理想的水源。岩石缝中的溪水、泉水等都是很好的水源,能遇到是很幸运的。除上述方法之外,如果找到仙人掌、竹子、旅人蕉等,可以直接放进嘴里,吸收水分。另外,还可以用塑料布等来收集雨水、露水,收集露水的方法是,将塑料布放在树下抖落露水,或平

    19、铺在地上,收集夜露。在雨天,就应该尽可能喝足水;倘若缺水太久,不可一下子喝太多水,可将收集到的雨水贮备起来,但存放时间不能太长。在海上,海水虽多,但不可饮用。因为遇险缺水时,喝海水的人比不喝海水的人死亡率高得多。若此时要想喝水,必须先将海水淡化。同样的道理,在沙漠里找到的苦涩水,也应该先进行过滤,然后才可饮用。巧得饮用水饮用水应该是无色、无臭、无异味、不浑浊、无污染。自然界中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淡水主要是江、河、湖泊的水以及地下水。雨水、泉水、井水、山涧溪流可以直接饮用,地下水也比较清洁,由于经过了地层的渗虑,也能直接饮用。而流动缓慢或静止的“死水”,因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微生物,甚至是病原微生物,

    20、饮用后会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传播(特别是疟疾),所以必须净化过滤后才能饮用。净化过滤的最简便方法是:先在铁罐底部打几个小洞,然后在罐内放几层纱布或卫生纸,上面再放些砂子,做成一个简单的过滤器,然后过滤。为了得到饮用水,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脏水过虑法:将饮料瓶(如:可乐瓶)的底剪掉,倒过来就像一个漏斗。如果没有塑料瓶,只有玻璃酒瓶,可以先将底部割掉。方法是将绳子或布条在油里浸一下,然后扎在瓶底切割线上,或用锉刀锉出一圈切割线,用火烧绳子或切割线,嗣后立即放入水中冷却,瓶底就轻而易举地被割掉了。在简易漏斗里,先放一层小碎石,然后放一层木炭,再放一层河沙,最后上面放一层麻绳或卫生纸即可。2、化学

    21、净化法:饮水当然最好能煮开后再喝,但是,没有煮水条件,用一些化学的办法来除细菌,也能达到煮水的目的。方法是在水里加1-2滴碘酒,30分钟后即可消灭细菌,此时水就可饮用;如果时间充裕,用明矾沉淀水中的杂质也是一个办法;再有用漂白粉,漂白粉在水中释放出氯气,可以消毒杀菌,效果很可靠,但必须控制好加氯量,一般以每升水加2-3毫克漂白粉为好(类似城市自来水的加氯量)。另外在水中加木炭煮开,再用纱布过滤后也能饮用。3、野生植物助凝法:先将有粘质无毒性的植物捣烂成浆,配成1%的胶液,按每升浑水加1毫升的比例加到浑水中,充分搅拌,待其沉淀后即可。植物助凝剂很容易腐烂变质,应注意新鲜度。常见的植物有:仙人掌、

    22、榆树皮、木槿叶、贯众根木棉树皮、芙蓉叶、川桂叶等。4、日光蒸馏法:在地上挖一个直径1米、深0.5米的凹坑,底部中央放一容器(杯子、头盔等),周围洒一些脏水或放一些植物,用一块塑料布盖住整个坑口,并用土或沙压紧,以隔绝空气,在塑料布中央放一块小石头,并轻按使塑料布向下凹斜,倾斜度大约为25-40度为佳。日光透过塑料布将土坑晒热,水分蒸发后就凝结在塑料布內侧,凤在塑料布外测吹过使之冷却,内侧便有冷凝水滴下,并沿倾斜的布面流入容器。这种方法每天可收集1.5升左右的洁净饮用水。5、结冰淡化法:此法很适合冬季或极地,当你能轻易得到海水或苦涩水时,先用杯子装满,等到其中三分之二的水结成冰后,将余下的水倒掉

    23、。如果冻冰仍有咸味,可以将冻冰融化后,再结冰至三分之二水量,弃去余水。这种经两次结冰后的冰块,水质已经淡化,融化后可以直接饮用。有了饮用水,还必须严格按饮用方法喝水。遇险的最初24小时内,一般可以不饮水。以后每天以500毫升为宜,若缺少水源,则可以限制到每天100毫升。限制饮水的同时,必须限制饮食(特别是蛋白质)。遇险时,首先必须把所有的淡水分成三份,其中三分之二从遇险次日到预计获救之日逐日分配,另三分之一留待万一在预计之日不能获救后再用。每天的饮水还应再作三次分配,即早、中、晚分别饮用。饮水时不能大口大口地一下子喝完,而是微量饮用,先将嘴唇湿润,嗽口,含一会儿再慢慢咽下。第五章生火技巧原始的

    24、取火方法钻木取火原始的取火方法,是运用了物与物之间的摩擦或敲击生火的原理,由于选用材料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方式。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也会创造出许多取火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锯木摩擦法:将木棍或下树枝架起,用另一根在上面来回锯木运动。 纹路摩擦法:也称“火犁取火法”。将一头削尖的木棍在一块木版上来回划刻,最好先用石块将木版划出一条细槽,然后用尖头木棍在细槽来回划刻。钻木取火法:先将木板打一个洞,将木棍插入洞内,然后用双手来回旋转木棍,类似钻洞。此法也可制成自动捻钻器来钻木取火。以上方法十分简单,有时摩擦半天并不生火,只是冒烟而已,对此我们事先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如果取火容易

    25、的话,古人们就不会崇拜圣火了,普罗米修斯也不必去窃火种了。当然取火也有技术问题,如:选择什么树木材料?木版的厚度,木棍的粗细多少为好?一般来说,木棍最好选用松木、梧桐、竹、无花果木以及桑木等,粗细以6-13毫米为佳。太粗了不易起火,太细了容易磨断或磨穿。木版最好用松木板,杉木板,厚度最好在7-15毫米之间。此外,火石取火和日光取火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火石,又称燧石,主要有因晶制石英组成。外观似玉髓,色暗淡无光彩,一般为浅灰至褐色,通常成结核状或致密块状,断裂口极象贝壳,主要产在石灰岩中。使用时只要将其敲击黄铁矿石或其它铁块,就会迸发出火星。日光取火只能在晴天使用,利用凸透镜(放大镜或望远镜等)

    26、将太阳光聚焦成一个小点,将易燃物放在焦点上即可。野外取火,首先要准备依然的树叶、干草、羽毛、废纸或衣服的绒团等,待点燃后再加干木、树枝或其它燃物(动物的粪便、脂肪,含油的沙土也是极好的燃料)。生火还必须选好地形,如:利用自然界现成的沟沟坎坎、破墙边,有可用石块、泥土垒成平台、挡风墙或在地上挖洞,这样即可防止火星四处飞散引起火灾,又可将热量反射到隐蔽所。同时,要注意:白天认识的烟雾、晚上火堆的火光,这些都是极好的求生信号物,倘若有的话及时利用;在寒冷地区,点几堆小火,比点一堆大火更取暖,而且燃料损失也少。雨天也能生火吗?在野外,有时刚生好火,天下雨了。更另人头疼的是雨天生火。其实,雨天也能生火,

    27、窍门是隔绝地面潮湿和雨水。我们可以做一个水床,选用石块或较大的木块垫在下面,然后依次放上干草、树枝、树叶、木块等,上面最好盖写报纸挡雨。雨天生火的关键是一下子能燃起大火,应该用汽油、煤油或柴油等助燃物。同时,要添加的树木、木块、木条等放在火堆边,及时烤干后添加。新鲜的绿色树木当然也能燃烧,只是需要劈成小块;潮湿的木块因为中间往往是干的,也能燃烧。第六章各种信号的制作求救信号的制作与施放不论是夜晚还是海上或陆地,探险着和遇难者都可以利用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进行呼救:白天可以吹笛、燃烟、或用镜子、金属片、罐头盖子等反射太阳光线;晚上可以生火、吹笛、大声喊叫等。信号发布的时间是:一分钟6次,休息一分钟

    28、,再一分钟6次。受信的信号发布是:一分钟3次,休息一分钟,再一分钟3次。在海上或沙漠、荒原的开阔地上,将金属物体高高悬挂起来,为营救雷达提供目标(船上可挂在最高的桅杆上,荒漠里可用树枝、竹竿高悬)也是一种办法。此外,还可以利用国际民航机构的对空信号,在地面上用石头、树枝等拼成一定的标记;也了用脚踏雪地的方法,或将青草割成一定的标志。必须注意的是:标志的每条边不少于10公尺。当飞机开始接近时,遇险者还可以用体示信号进一步联络。路标的作用与制作路标是一种“追踪信号”,营救人员可以根据遇险者制作的路标,迅速找到遇险者。路标可以用草、石块、树枝、树桩、布条等制作,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信号应制作

    29、在显而易见的地方; (2)地形复杂的地方,以及山地,应缩短信号的距离; (3)路标要牢固,不会因刮风、下雨而消失; (4)清除路标四周容易引起误会的东西。狼烟信号的制作在野外遇险,点狼烟求救是比较方便的。据说烧狼粪可使放出的烟笔直上升,但遇险者不一定能捡到,所以可以用树叶、草来代替。如果要烟多,可以用新鲜的树叶或薪草。先烧好火堆,然后加盖厚厚的一层绿叶,这时会冒极多的青烟,然后盖上帆布或帐布,在布上按需要的扎洞,烟便由洞内向外冒。除此之外,在夜晚,按需要还可点燃不同堆数的伙堆,用作对外联络,例如:报警(危险)是三堆火等等。焰火信号 在海,救生艇、救生筏中都备有焰火信号,探险旅游者也有备带焰火信

    30、号的,这样在遇险求救时,就可以发放信号求救了。焰火信号主要有红星火箭、降落伞火箭、红星信号、黄烟信号等。一、红星火箭 这是发射到150米以上高空爆炸,并能发出红色信号的一种火箭。使用时,先拔出塞在纸管上的火柴杆,并撕去火箭底部的引信药撕签,使点火引信药露出不可弄湿)。再把2米长的专用木杆的一端,扎在了栏杆的铁管里。然后用火柴杆在引信药上猛擦一下,人员立即离开2米以外。火箭点燃后,底部喷火,推动火箭向空中射去。其亮度为20000支烛光以上,燃烧发光时间为8-15秒。二、降落伞火箭 这也是发射到空中后,自行爆炸、发出光亮的一直红星火箭,但有特制降落伞控制其下降速度(约4.5米/秒)。使它能在空中停

    31、留较长时间(燃烧发光约40秒),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被救助人员发现。亮度为20000-40000)支烛光。从发射形式上来分,有擦火式和压环式两种:擦火式:先打开发射筒的铁盖,该底部的弹簧回将火箭头顶出筒外。然后拉开火箭头上的撕签,使引信药露出,并取下附在火箭头部的火柴杆。左手紧握发射筒下部(手不要越过黑线),右手用火柴杆在引信药上剧擦一下后,左手即将发射筒举过头顶,火箭射向天空。压环式:先打开发射筒上下盖,使火箭头部和底部拉环杆露出,再将拉环杆向上翻转,双手握着发射筒举过头顶,火箭对准天空每人后用手心将底部拉环杆向发射筒,使撞针撞击火药,火箭射向天空。三、红星信号 这是一种手持式火焰信号,动人后发

    32、出火焰高于600支烛光,持续燃烧时间为1分钟。它无爆炸危险,可作为求救时引人注目的信号。红星信号的构造形式有几种,有带手握木柄的,有外套筒的。 使用带长手握柄的红星信号,应先拉去撕签,并将上不的纸套撕掉,取出木盖,上面有发火药。施放时左手握住木柄,右手拿住木盖,用发火药在火药筒上的引火药上剧擦一下后,便能发出红色火焰。 使用无木柄红星信号时,先把底盖旋开,其上有发火药,然后将其内筒抽出。内筒顶端有引火药,这时应将内筒底部的螺帽,套在外筒的螺杆上旋紧,使内外上下接成一体。施放时,左手握住外筒,在下风向高高举起,右手那底塞,用发火药在内筒上的引火药上剧擦一下,于是,火药燃烧,发出红色火焰。四、黄烟信号 这是白天使用的求救信号,它能发出橙黄色浓烟,时间长达5分钟,能见距离约5海里。使用时,先打开药罐的旋盖,内


    注意事项

    本文(求生技巧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