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

    • 资源ID:30168564       资源大小:26.9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

    1、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王雅蔷一、教材分析:这组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二、学生分析: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

    2、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三、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4、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

    3、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5、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1课时17.可贵的沉默 2课时18.她是我的朋友 2课时19.七颗钻石 2课时20*.妈妈的账单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3课时17、可贵的沉默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教学难点:体会抓住人物神态、动物进行描写的方

    4、法;体会沉默的可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三、检查自

    5、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读课文,理清条理。(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四、学习本课生字。

    6、1、自由学习生字。2、重点交流。3、书写本课生字。第二课时一、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

    7、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课件出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

    8、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8)“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三、总结。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四、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

    9、什么启发?(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五、课堂练习。完成语文作业本板书设计 17、可贵的沉默热闹 沉默 热闹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教学反思18、她是我的朋友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

    10、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2、揭示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1、检查朗读2、教学生字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3、再读课文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2

    11、、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出示课件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板书:举 放 举 犹豫)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4、出示课件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

    12、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板:啜泣、捂)5、出示课件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板:呜咽、掩盖)6、出示课件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7、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五、人物评价

    13、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六、课堂练习1、书写生字2、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阅读提示”,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一)交流自读情况与感受1、交流一:你知道他献血时是怎么想的吗?你是

    14、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这个环节教师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2、交流二:把你画出的小男孩献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并简要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这个环节教师也不作深入的启发和讲解,而是让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了解学生对小男孩内心活动变化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重点品读作好铺垫。(二)品读重点词句,揣摩小男孩内心活动的变化(1)出示导读题: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据你所画的表现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交流。例:一

    15、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2)集中品读:联系第12自然段体会阮恒“沉默”是在犹豫,“颤抖”“放下去”是因为对献血、对死亡很害怕,“又举起来”是要坚持献血。然后以朗读体味加深感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小男孩是怎么说的呢?(3)小组讨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这样说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想到了什么?体会小男孩为朋友愿意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有感情朗读,体会小男孩的内心变化与奉献精神四、回顾升华文章思想感情自由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五、课堂练习完成语文作业本板书设

    16、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阮恒输血迫在眉睫举放又举朋友教学反思19、七颗钻石学习目标: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爱的神奇力量。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

    17、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3、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三、认字1读准字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2开火车认读。3记忆字形。4组词竞赛。5开火车认字组词。四、写字1重点指导:(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

    18、)“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2学生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学生齐读七颗钻石。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了七颗钻石讲的是有关北斗七星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2、教师激情描述第一段的内容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死亡的威胁中,我们的故事发生了 一天夜里,小姑娘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一路上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先是(学生汇报回答) 3、多么神奇的水罐,多么动人的故事。那么是什么让水罐发生着一次一次变化的,这节课

    19、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二、自主合作探究,体会“爱”的真谛: 1、教师引导体会水罐第一次变化: (1)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水罐第一次发生变化的内容? (“一天夜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小姑娘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体会小姑娘的心情 (高兴、激动。用课文中的词“喜出望外”。) (4)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这生命之水,她是多么高兴呀!此时的她嘴唇干裂,又累又渴,她真想 指名读“小姑娘喜出望外,” 评读 (5)学法小结: 学生汇报找出读懂第一次变化的方法是先找句子,边读边想;再抓重点词,理解体会;最后就找到变化的原因。2、“小组合作运用这种

    20、学法,理解水罐第二、三、四、五次变化。(1)教师引导一:看来水罐的变化不在于水罐本身,而是在于得到水罐的人是怎样对待它的,只要用“爱”来对待它,水罐就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完成板书“爱”和“连线”) (2)教师引导二:既然她这么渴,她为什么还要让水给素不相识的人?她心里会怎样想?完成句式想象的打写练习,“小姑娘想但又一想,于是”,写完后邻座合作说说。 指名练说。 (3)教师引导三:(情境质疑)。 昨晚,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五岁的小女儿,她提了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帮她解答。“小姑娘是那么渴,瞧,她嘴唇干裂,喉咙冒火,她不能自己先喝一口,或者和过路人分着喝吗?” (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质

    21、疑) (生问:这个过路人是神仙吗?要不水罐为什么能跳出钻石,涌出泉水?) (5)教师小结: 是的,是爱让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这正是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呀!三、拓展阅读,汇报感受 1、个人自读 2、学生汇报读后感四、习作交流,总结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 孩子们,“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像钻石般珍贵,那七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斗七星”。(完成板书) 2、同学们,是啊,爱心像钻石,像星星,照亮着每个人的心灵。我想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一定也留下了许多闪亮而美好的东西。那就请你把它写下来吧,写下你最想说的

    22、话! 3、作品交流。4、教师总结: 孩子们,你们写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爱”的诗篇,“爱”的真谛呀!我想以后当你们再仰望天空,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四、课堂练习:完成语文作业本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缸水找水分享水分享快乐 分给小狗 变成银罐 母女推让 变成金罐 分给过路人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关心他人、有爱心教学反思20*、妈妈的账单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

    23、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2、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

    24、(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2.引导补白:“读着读着”说明什么?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投影出示: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

    25、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五、小结、布置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儿子按劳取酬(60芬尼) 羞愧万分 妈妈默默付出(

    26、0芬尼) 慈爱、原谅 不求回报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学习目标: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教学准备: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

    27、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一)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小组交流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介绍。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二)全班交流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

    28、笑呢。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三)模拟采访,学生交际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

    29、别的同学的父母。 2、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交流,感受亲情之爱。(四)作业:回家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第 二 课 时习作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

    30、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第 三 课 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一)我的发现1.自读两组句子。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2.交流自己的发现。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3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二)日积月累A读读认认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大部分字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