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30170265       资源大小:32.7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

    1、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9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阶段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仰视: ;俯瞰: 。 (2)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沉默呵,沉默呵!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

    2、比,周敦颐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5)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一)课内文言知识检测(9分,每题3分)2.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共其乏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要项伯D沛公起如厕令将军与臣有郤秦武阳色变振恐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穷而匕首现(穷尽)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贫穷)B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所以)C不得持尺兵(武器)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D顾笑武阳(回头看)终已不顾(理睬)4.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3分)A此天子气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军战河北(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

    4、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

    5、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

    6、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毋妄言族矣 族:一族人B又不肯竟学 竟:努力,加倍C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 壁:壁垒D以故事得已 故事:旧例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梁与籍俱观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7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7、(3分)A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B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C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D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8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

    8、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梁在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后来有一人没被任用找到他,他就说出了让大家信服的理由。B项羽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他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和舞剑,而是喜欢兵法。C项梁感到项籍很不一般的原因是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D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以上文段。项羽的具体做法是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现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9把文中画横

    9、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3分) (2)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小题。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系裙腰”是这首词的 ;上阕“霜蟾”指的是 ;下阕“题叶字”指的是 。(3分) (2)下阕写到荷,是如何巧妙地与词人要表达的情感联系起来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

    10、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段,完成1114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

    11、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 A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B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11将“落寞、清闲”这两个词分别填入下面横线处。(2分)A: B: 12“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细数”、“静对”写出作者观景时怎样的心态?(2分) 13作者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你如何理解? (3分) 14“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

    12、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听觉、 觉和 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 的特点。(3分)(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季羡林听雨,完成1519题。听雨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

    13、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

    14、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

    15、。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

    16、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

    17、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95年4月13日)【注释】季羡林:1911年出征于山东临清。北大

    18、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醍醐(t h):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15.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3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6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内容,把这样的语句编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请从文中摘选出一个

    19、这样的引读句。(2分) 17文章围绕“听雨”分三个层次展开。请将作者的写作思路梳理出来。(3分) 18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从文中可看出季羡林先生有着怎样的精神境界?(5分) 四积累与运用(20分) 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眸(mu) 倩影(qin) 独处(ch) 鹢首徐回(y) B宁静(nng) 悄悄(qio) 曲折(q) 妖童媛女(yun) C脉脉(m) 霎时(ch) 乍看(zh) 缕缕清香(l) D羞涩(s) 煤屑(xi) 踱步(du) 参差斑驳(c) 2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0、是( )(3分)A论语是儒学的精华和源头,是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语录体的典范,句子富有变化,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点到即止。B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程度。C课文鸿门宴的精彩描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郭沫若将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准确定位。D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包含了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的“半自传体”的小说。读者会从天真无邪的少年主人公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22.依据所给拼音,在相应位置写出汉字。(4分,每空1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

    21、草效张芝,楷祖钟繇,技臻“贵越群品,古今莫二”之境。他屏弃行笔滞重、结体稚拙之风,ru( )意革新,超凡脱俗,使楷书匀chn( )俏丽,挺b( )多姿;草书笔势酣畅,颇富韵致;行书wn( )转灵动,俊逸妍美。奠定了一代书圣之崇极地位。23在下面横线上仿写,要求举出两个以“一”开头的成语,并对其中蕴涵的情趣或理趣,作简要的说明。(4分,每空1分)“一”字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一个字,也是使用极广的字。带有“一”字的熟语,往往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或理趣。比如“一帆风顺”,形象地表现出做事非常顺利,毫无阻碍与挫折;再如“ ”,形象地表现出 ;又如“ ”,形象地表现出 。24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

    22、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例如:刃、本、末、上、下都是属于 的造字法;休、牧都是 字;草、泥、村都是 字;日、月、井、网都是 字。(4分,每空1分)25. 请在句子括号处,分别填入最确切的一项(填序号)(2分)岳阳楼上的一名联:“四面( )归眼底,万家( )到心头。” 湖山 河山 忧乐 苦乐 五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60分)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这是包含忧伤的泪光。 张韶涵在你的泪光中唱道:“我应该是带着爱

    23、的希望,快乐的为你飞翔,不想再将伤心绑在身上,回应着你的泪光,我有个愿望,只想快乐不想悲伤,眼泪我会擦干,只留幸福在我脸上”这是追求阳光般温暖快乐的泪光。 泪光中折射着行为的价值,泪光中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不同境遇的人看到他人的泪光体会各不相同。而对泪光蕴涵的意义的理解,则是人与人沟通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以“你的泪光”为标题作文。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大田一中高一阶段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名篇名句默写(10分)1(10分,每空1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

    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一)课内文言知识检测(9分,每题3分)2.(3分)D3.(3分)C 4.(3分)D(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 分)5(3分)D(A项,族,动词,族灭,灭族。B项,竟,最终,终了。C项,壁,军营。)6(3分)B(A项,就是;当时或当地。B项,均表被动,被。C项,于是,就;才。D项,连词,和;介词,同,跟。)7(3分)A(从各选项来看,几处断句主要涉及句子的主语问题。而对句子主语(名词)的识别,是断句的重要手法之一,可根据文意来确定。这个语段的意思是说,到楚军攻击秦军时,那些诸侯军的将领都躲在壁垒上观战。楚

    25、军战士没有不是用一个来抵挡十个,楚兵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颤栗恐惧。与是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军营之门时,没有谁不是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这样就可作出判断了。)8(3分)A(B项“他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错,是项羽的叔父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为了报仇”,是无中生有。C项项梁感到项籍很不一般的原因的说法错误,而是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可以取代秦始皇项梁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D项,“渡过黄河”错,应是渡过漳河。)9(1)(3分)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注意这几个词的翻译:裨将,副

    26、将;徇,巡行;下,占领。)(2(3分))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 (注意翻译好“益”与“畏”这两个词:益,增加;畏,担心)。【附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

    27、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悦)阳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齐)狱掾(yu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

    28、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

    29、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沛公、项羽离开外黄去攻打陈留,陈留坚守,攻不下来。沛公和项羽一块儿商量说:“现在项梁的军队被打败了,士卒都很恐惧。”就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撤退。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边,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边,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

    30、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0.(1)词牌名;月亮;书信/思念之情(3分)(2)“问何日藕、几时莲”运用谐音双关,“耦”音

    31、同“偶”,“莲”音同“连”或“恋”,巧妙地和词人要表达的思念之情联系起来。(3分)【解析】(1)“系裙腰” 三个字与内容无关,可见其为词牌名。古人指月亮为蟾宫。题叶字是曲故,指在红叶上写字,随流水流出。(2)古代诗歌作品中常有“莲子清如许”等词句,通过谐音表达思念之情。本诗也是如此,所以答题时要重点分析“问何日藕、几时莲”这句。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11A清闲; B落寞(2分)12悠闲、惬意。(2分。答“清闲”、“恬静”、“平静”、“淡泊”等也可得1分)13“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颜色素淡),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与作者追求的“清”“静”相符。(写出蓝色白色的特点,联系周围环境,联系作者心态,各1分,共3分)14嗅觉 触觉 静 (各1分,共3分)(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