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 资源ID:30209116       资源大小:32.25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1、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 槐乡的孩子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流连童年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通过描写槐乡的五月槐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八月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快乐,表现了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就在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是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的。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着甜甜的槐花香,也带有浓浓的乡土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3. 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词

    2、析句、透过文本展开想象、谈体会的读书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质。重难点分析: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热爱劳动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结合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本课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谈谈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从而受到熏陶。课前

    3、准备:1.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2. 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3. 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槐树、槐花的图片) 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课件出示课题)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二、初读课文,感知槐乡,认识槐乡的孩子。(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4、。1.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2. 边读边思考: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3.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二)检查自读课文情况。1.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2. (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3. 学生交流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4. 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2. 课文重点介绍了五月和八月的槐乡。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槐乡五月。第二部分(第五至十自然段):槐乡八月。3. 读句子(课件出示)。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

    5、的季节。”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的语言美。(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二)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三)请你的同桌来评价。四、指导写字。(一)重点指导:咸、蒜、炒、惹、钩、碌。(二)用钢笔描红。五、布置作业。(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一)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二)谈话导入,继续品读课文。二、走进槐乡五月,体会槐乡、槐乡孩子的美。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一)槐乡的孩子生活在美景里。1、课件出示介绍洋槐。2. 教师为学生描绘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3. 槐乡五月的景色美吗?你是从课文中

    6、哪些语句发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课件出示句子:“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1)指名读。(2)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槐花“多”、“白”。)(3)真美,一起读感受槐花的美。课件出示句子:“有的槐花抱在小辫儿。”(1)指名读。(2)从这两个比喻句,想象像玉雕的圆球和小辫似的槐花。(3)抓住“抱、挂”等词语让学生体会。(4)联系实际,大胆想象,补充完成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那 的槐花像 ;那 的槐花如 ;那 的槐花似 4. 指名读这段话。5. 自由地试着读读这段话。(二)槐乡孩子沉醉在槐乡的美妙意境里。过渡:槐花的美让人陶醉,让人看了之后流连忘返,

    7、槐花的香也吸引住了我们。1. 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出示句子读。(课件出示)2. 发挥想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3. 仔细品读下面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这时候的槐乡连风花丛中”。(课件出示)(1)指名读。(2)谈体会。体会“浸”字用法。(3)多香的槐花呀!同学们都快要陶醉了!指名读,齐读。(三)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1. 从哪里看出槐乡孩子很好客?2.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好客的槐乡一顿槐花饭。” “临走时,的槐花蜜。”3. 槐花饭是怎么做的?4. 槐花饭有咸的、有甜的,口味多种多样,难怪槐乡孩子请他吃上一顿!5. 指名读。6. 齐

    8、读。(四)槐乡孩子生活的自由、自然美。1. 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外表美、心里美。2. 联系前文体会槐乡的风情美,懂得槐乡的孩子也是槐乡美丽的风景。3. 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你认为“五月,是槐乡孩子什么样的季节?”试着填一填。五月,是槐乡孩子 的季节。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三、走进槐乡八月,全面认识槐乡的孩子。为什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采收槐米)(一)走进槐乡八月。1. 槐乡八月是什么样的?2. 找出描写槐米的句子。3. 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二)全面认识槐乡孩子。你认为槐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1. 槐乡的

    9、孩子是勤劳懂事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槐乡孩子从小体谅父母的辛劳,靠采收槐米换学费。2. 槐乡的孩子是吃苦耐劳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句子读一读。天气炎热、午饭简单、劳动时间长可以看出槐乡孩子是吃苦耐劳的。(课件出示)3. 槐乡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欢快的劳动场面中、满载而归时欢快的歌声里、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表情中。(2)想象那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三)与槐乡的孩子对话。此时,你想对槐乡孩子说些什么?小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四、深化感悟,升华情感。(一)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二)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

    10、了槐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小结: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五、课外拓展。(一)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二)欣赏槐花做的美食。(课件出示)(三)选择描写槐乡五月或槐乡八月的段落背诵下来。2 捅马蜂窝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流连童年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冯骥才,本文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少年时代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冒失行动: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我”不顾爷爷的反对捅了马蜂窝,结果遭到马蜂的反击,差点儿丢了性命,通过

    11、这件事,“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并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捅马蜂窝”是“我”在淘气的年龄时干的淘气的事,作者把儿时的小事写得一波三折。每一次转折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是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内容浅近,思路明晰。叙事生动,语言活泼,在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会写12个田字格里的生字。2. 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文中“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语的意思。3. 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4

    12、. 朗读课文。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说“我”的情感变化。2.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实践中了解不伤害别人的意义,引发人和动物如何相处的思考。重难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读懂文章充满情趣的语言,了解“我”情感的变化。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然后抓住表示“我”在捅马蜂窝之前、捅马蜂窝之时、捅马蜂窝之后不同心理的重点词句展开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相关词句,结合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帮助学生梳理情感线索,体验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

    13、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是本课教学难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力图围绕学生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在静读默思、解疑悟情的过程中实现这个对话过程,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课前准备:1. 查找有关马蜂的知识。2.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了解马蜂。(一)交流课前搜集资料,说说对马蜂的了解。(二)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课件出示关于马蜂的介绍资料。(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冯冀才的童年生活,和他一起体会“捅马蜂窝”。(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五)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一)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

    14、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相机正音。(三)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四)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五)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一)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文章脉络。(二)师生交流。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9自然段):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15、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原因:奶奶的叨念和好奇心。经过:“我”去捅马蜂窝,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结果:“我”被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第二部分(1019自然段):写“我”听了爷爷的述说,后悔自己捅马蜂窝,盼望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第三部分(2021自然段):写捅马蜂窝的启示: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第二课时一、回忆内容 巩固认知。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牵出情线,初步感悟(一)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写批注。(二)指名读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课件出示)(三

    16、)说一说作者的情感变化。老师适时板书:好奇、胆怯、愧疚、期望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好奇”三、品味词句,深入领悟。(一)激情朗读,体会“好奇”1. 课件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读。2. 马蜂窝是什么样子?读文填空:这里,( )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3. 对于这个壮观的马蜂窝,奶奶总为他生气,时常埋怨道,爷爷却连连摇手,警告说,我站在一旁,心里却。4. 对于捅马蜂窝这件事,家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找出家人对于捅马蜂窝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爷爷:捅不得,会蜇死人的。奶奶:生气 请人来捅()妹妹:害怕我:有趣、

    17、渴望、(课件出示)5. 我对捅马蜂窝产生了截然不同想法,联系其他家人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来说说,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吗?语言训练(课件出示): 因为 ,我心里涌起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6. 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归纳梳理学生的随机发言:淘气、好奇心极强、喜欢探险。7. 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8. 引读第七小节相关内容,了解“我”在捅马蜂窝前的准备:(1)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 ,自己也是全副武装 ,并配备了武器 ,最后还和妹妹有了约定 。(2)看来我是有备而来,对捅马蜂窝这件事是志在必得。带着这种雄心

    18、壮志,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七小节。过渡:这一捅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胆怯”有关的句子。(二)想象朗读,体会“胆怯”。1. 认真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看看人物内心是怎样变化的?(1)归纳梳理:迟疑-好奇-惊呆(2)理解:“迟疑”,联系上下文了解迟疑的原因。(3)揣摩心理,合理想象说话。(课件出示)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我想 。 2. 再读这段话,用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内心情感,选择一个地方写下来。(1)课件出示:当我的竿头触到关在门外。我心想 。我一回头,使我惊呆了,我心想: 。(2)交流。第一句:抓住“我”的动作“触、顶、摇撼、扔、跑”,体会“我”捅马蜂窝时

    19、的紧张。抓住马蜂的反应“轰、一团、腾空而起”,感受马蜂数量之多及其受惊时的慌乱。第二句: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哪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战斗机。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3. 结合板书,抓住我的动作和马蜂的反击,根据作者内心的变化说说我捅马蜂的过程。4. 捅马蜂窝的结果怎样?(三)读中感悟,体会“愧疚”。1. 这是一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马蜂,却因我而 !2. 因此作者说: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3. 朗读、感悟。(四)情景设置,体会“期盼”。1. 字词

    20、训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课件出示)盼望 希望 渴望 失望那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一年过去了,我天天( )马蜂却没有来。转年开春,当我看到有两只马蜂在窗檐下转了转时,不禁心中充满了( ),它又飞走了。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 )极了。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我( )它们能回来。2. 过渡:你们看,作者的心情被描写得多具体呀!从盼望马蜂归来到仿佛看到了希望,接着又是大失所望,在结尾,作者的渴望,似乎打动了马蜂,它们又回来了。望着这一切,作者暗下决心,他说:“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1)课件出示句子:于是,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2)思考:从题目来看更应该是不再

    21、做一件伤害马蜂的的事,那怎么作者又说是: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小组讨论。小结:每一只马蜂都是富有激情的生命,来到世间的生命都有无限的生机,人与人要和睦相处,才能有和谐的关系。三、与文本对话,触摸心灵。(一)结合“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情发生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二)学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三)想一想,演一演:(课件出示)1听了爷爷的话之后,“我”梦见了英雄马蜂,设想一下“我”与英雄马蜂的对话。2“我”与马蜂的儿子“小马蜂”的对话。四、与生活对话,联系现实。(一)你做过、见过或听说过随意伤害生命的事吗?学了本文之后,你怎么看这件事?(二)你知道像马蜂这样誓死捍卫家园的英雄吗?五、作业

    22、。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让你将“捅马蜂窝”这部分拍摄下来,再现当时的情形,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镜头,把它具体地描写下来(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3* 颤抖的羽毛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流连童年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我”为了制作一个漂亮的毽子和同学一起捉鸡拔翎,把大公鸡逼进了水池,可怜的公鸡因为逃脱,差点丢掉性命。后来,我自悟到了错误,于是加倍呵护大公鸡,在我的关爱下,公鸡逐渐恢复了对我的信任的事。让我们体会到,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2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略读课文时,要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1. 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2. 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重难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让学生透过文本去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体会人物的品格,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将教学的重点用在学会重点探究,深入感悟上,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课文,完成对人物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的难点是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

    24、会到,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毽子,谈话导入。(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踢毽子的游戏吗?(图片出示)出示毽子(二)这个毽子是什么做的?(羽毛)(三)板书:羽毛。(四)通常我们说什么样的羽毛?美丽的、轻盈的、好看的。(五)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叫颤抖的羽毛。(六)看到这个题目,你有疑问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 二、自主读悟,交流收获。(一)初读课文。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 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明确起因、经过和结果。2. 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边读边勾画相关

    25、的语句。3. 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主读悟。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点停顿正确。2. 对照阅读提示边读边勾画相关内容。3. 确定文章的线索,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弥补(课件出示)4. 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号。(三)交流收获。1. 小组交流。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 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三、抓住重点,赏读品味。(一)细读品悟。再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大公鸡真 !我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课件出示)(二)发表见解。对于“大公鸡真 !我真 !”这个话题,教

    26、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1.“大公鸡真漂亮!我真幸运!”(1)漂亮之处:它尾巴上的翎毛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2)幸运之处:有了这样的翎毛准能做出最漂亮的毽子。(3)想想如果大公鸡会说话,对制作“鸡毛毽”这件事它会怎样说?2.“大公鸡真痛苦!我真淘气!”(1)痛苦之处:孩子们七手八脚地乱拔翎毛,有用的没用的定是一大把,该有多疼呀!(2)淘气之处:孩子们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根本不顾及大公鸡的感受。(3)如果大公鸡会说话,它会怎样说?3. “大公鸡真可怜!我真后悔!”(1)可怜之处:掉进水池上不来,羽毛湿透奄奄一息。(2)后悔之处:心里着急想救它;心里央

    27、求别死了;端水端饭、捉蚂蚱原谅我。假使时间能够逆转你想作者会怎样做?4. 还有“大公鸡真 !我真 !”随学生自己说,只要能讲清原因就行。(三)抒发感受。请用一句话来表述或抒发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四)赏读品味。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1. “这一天,我约了逃出了包围圈。” “围、缩、扑”是抓鸡的过程;“伸长、竖起、腾空而起”是大公鸡全力抗争的过程。2. “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1)“它”指谁?为何颤抖?(2)带着这种愧疚,读这句话。3. “我总是很偏爱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1)从“偏爱”、“单独喂”,你体会

    28、到什么?既是弥补自己在拔毛事件上的错误,又是在安慰自己的心灵。(2)“我”为什么从不让大公鸡看到那只毽子?一是觉得自己对不住大公鸡,二是怕再次伤害大公鸡。四、总结升华,伸展延读。1. 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是羽毛在颤抖吗?那是什么在颤抖?颤抖的原因是自己所做的错事给大公鸡带来了伤害,心灵受到了谴责,令自己愧疚,令自己难忘,内心充满了负罪感。2. 从文中看,“我”有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自悟、自省。3. 你觉得大公鸡应该原谅“我”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小结: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宽容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因为我们的错误伤害到了别人,我们就应该及时真诚地想办法

    29、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五、小练笔。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练写:1. 说说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过让自己惭愧、后悔的事,当时你有没有及时、真诚的弥补呢?如果再给你机会,你打算怎样做?并把它写成文章,当作课后小练笔。2. 大公鸡,我想对你说4 少年闰土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流连童年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故乡,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11个田字格里的生字。学习3个多音字“行、供、佛”。2. 能够

    30、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仿佛、祭祀、如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 品读对闰土外貌、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感受那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2. 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体会 “我”与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感悟闰土鲜明的个性特点,是本文的重点。少年闰土的形象以及他的这些故事对少年的鲁迅是陌生的是向往的,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应让学生品读语言体会特定环境下人物的特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根据课标所提倡的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