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30402109       资源大小:26.2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1、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科目:数学 五年级 备课人:李小雷 执教人: 第二单元总课时 2节课题因数和倍数对比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意义、找的方法以及计数等几个方面对比,进一步理清因数与倍数的区别于联系,准确把握因数与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对比。教学难点用准确语言表达。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正补记(一 )基础训练【口答】下面的说法对码?如果不对,请改正。(1)324=8,所以42是倍数,4是因数 (4)60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2)12的因数只有2、

    2、3、4、6、12 (5)5一共有10000个倍数(3)1是1,2,3,的因数 (6)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解答题】因数能否数完?倍数呢?(二) 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分别找出16的因数和倍数2.仔细想想,找出16的所有因数和倍数的感受相同码?不同方面联系意义寻找方法个数有无最大与最小因数乘数乘法有限有最大也有最小倍数积乘法无限只有最小3.填表。(三) 巩固练习(10题)【基础练习】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面算式中能表示63是7的倍数的算式是( ) 79=63 638=77 6321=3(2)9的因数有( )个 2 3 4 (3)不能够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算

    3、式是( ) 193 = 61 246=4 174=68【提高练习】1. 按要求写数 6的倍数(写出5个) 32的所有因数 120的所有因数 【拓展练习】1.填数。(练习二第6题)2.五年(1)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要植树24棵,如果要求每行植树的棵树相同,有几种不同的植法?如果要50棵树呢?(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1.24的因数有哪些?2.36是哪些数的倍数?板书设计不同方面联系意义寻找方法个数有无最大与最小因数乘数乘法有限有最大也有最小倍数积乘法无限只有最小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科目:数学 五年级 备课人:李小雷 执教人: 第二单元总课时 3节课题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课时课型新课教学

    4、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类推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教学重点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正补记一、复习准备1、提问。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

    5、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

    6、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

    7、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2、练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

    8、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 、5 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科目:数学 五年级 备课人:李小雷 执教人: 第二单元总课时 4节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

    9、与能力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数是3的倍数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正补记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

    10、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

    11、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我发现“

    12、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

    13、一定是3的倍数。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三、巩固练习:完成p1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科目:数学 五年级 备课人:李小雷 执教人: 第二单元总课时 5节课题质数和合数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14、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正补记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

    15、。(指名说一说)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

    16、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2、

    17、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3、集体交流方法。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题。四、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作业设计教学后记科目:数学 五年级 备课人:李小雷 执教人: 第二单元总课时 6节课题分解质因数课时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如何分解质因数教学方法目标教学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修正补记一、 质疑

    18、课题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生自由发言)你感觉这节课与哪些知识有关?学生可能会说出:与质数和因数有关,因为质因数可能是质数与因数的合称。你真聪明。这这可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二、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分解质因数今天的课我们先不忙着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出示游戏规则:(1) 把老师呈现给你的数写成两个数或几个数相乘的形式,连乘的因数越多得分越高。(2) 只能用自然数。(3) 不能用1。(4) 每正确写一个乘号得一分,写错一个扣一分。最后以得分高低排序。这几条规则读明白没有?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游

    19、戏开始:出示以下几个数:3= 6= 21= 48= 53= 50= 75= 97=小组活动。 交流展示,并根据实际情况评出最优小组。按照我们的规则,为什么有的数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有的数就不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学生自由回答)小结:(1)只有合数才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 (2)取胜的小组写成了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回到课题。你认为那种写法更符合我们的课题?学生会回答应该把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思考:为什么刚才的规则要求“不能用1”?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不是质数,所以也不能作为一个数的质因数。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刚才我们以游戏的方法进行了分解质因数,很麻烦,你们能不能找出一种更为

    20、简洁的方法,来分解质因数?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交流成果。(如果学生不能顺利的用短除法,可以在总结学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引出短除法)示范一个。如把24分解质因数。小结短除法分解质因数:(1) 把要分解的数写在短除号里。(2) 用这个数的因数中的质数去除,一般从最小的质数开始。(3) 直到商是质数为止。(4) 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三、 巩固应用1、基本练习用短除法把下列几个数分解质因数。18、25、28、57、60有时间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 回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板书设计分解质因数3= 6= 21= 48= 53= 50= 75= 97=作业设计教学后记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