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 资源ID:30427546       资源大小:50.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1、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寒砧装帧箴言缄默无言B横槛监生间接华佗再见C驽马弓弩妻孥奴颜婢膝D群氓牛虻萌动蒙混过关解析A缄jin,余读zhn;B.见xin,余读jin;C.弩n,余读n;D.全读m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纠葛蛾眉不易捉磨穷边涯际B招徕干燥黄浦军校点铁成金C斟酌注销自命不凡攻城略地D洗练流弊套语烂调能言善辨解析A不易捉磨摸;B.黄浦军校埔;D.套语烂调滥,能言善辨辩。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2、A原定于3月2223日在博览广场举行的2013春季汽车展示会,延期至3月2324日举行,这一日之长让车连颇为失望。B从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深情呼唤,到“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抗战宣言;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到驰援芦山地震灾区的青春足迹,一代代青年用无所不为的奋斗,锻造着时代的精神气质。C全省对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了禽类H7N9亚型禽流感监测,同时对2 918名禽类接触高危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均未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请大家不要谈虎色变。D故宫宫廷部研究馆员郭福祥介绍,因游客徒手击碎窗户玻璃而跌落受损的翊坤宫正殿展室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将在修复后改头换面出

    3、现在游客面前。解析本题A项“一日之长”,指才能比别人稍强,也是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的说法,句中望文生义致误。B项“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句中望文生义致误。C项“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句中符合语境。D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句中用错感情色彩。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3年五一小长假将至,商家早早地打出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在其首页上已经展开了打折促销。B最近,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受到热捧。该片票房已经突破3.5亿元,而记者发现与西雅图相关的产品也大卖。C莫言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真诚投入同样值

    4、得人们尊重,莫言的作品与他们创作出的优秀作品在文学成就上也难分伯仲。D只有综合国力提高了,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水平提高了,一个国家才有能力建造航空母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肯定的说,航空母舰大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解析本题中,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宣传”。C项,语序不当,将尾句改为“他们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与莫言的作品也难分伯仲”。D项,不合逻辑,“肯定的说”与“大概”矛盾。答案B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B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

    5、之所以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解析A项句末的句号应置入引号内;C项的第二个问号应改成分号;D项的括号整体移到引号外。答案B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_更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

    6、,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下面,已出现“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隐约着青春的消息”。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百花更艳,春色更骄,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在花丛中深情微笑。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BC D答案D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 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明初输饷辽东、北平,亦专用海运。洪武二十

    7、四年,河决原武,绝安山湖,会通遂淤。永乐初,河海兼运。海运险远多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于是命礼及都督周长往治之。 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使无南入洸而北归海。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所谓水脊也。因相地置闸,以时蓄泄。自分水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置闸十有七,而达于卫;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置闸二十有一,而达于淮。凡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蠲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是年,帝复用工部

    8、侍郎张信言,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使河不病漕,命礼兼董之。八月还京师,论功第一,受上赏。 明年,以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复自德州西北开支河一,泄水入旧黄河,使至海丰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海运经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于是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罢海运。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宋礼传)注丁

    9、忧: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蠲:除去,免除。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汶绝济 绝:截断B属之卫河 属:连接(集中)C因相地置闸 相:交互D帝命俟秋成后为之 俟:等待解析本题C项“相”应为“察看”。答案C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的一组是(3分)()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A BC D解析本题筛选指向为“表明宋礼治河有方”。句是说会通河在元朝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的前情。句是工

    10、部侍郎张信的建议。含此二句的项排除。答案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礼主要从事水利工作,并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亲丧事,皇帝也不同意他回家守丧,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B由于会通河淤滞,永乐初年,河海兼运。海运路途险远物质易失,而河运要抽调壮丁,也周折劳顿,所以皇帝下决心治理会通河。C要治理会通河,宋礼认为首先要解决会通河水源补给问题,他采用筑坝的方法,引汶(水)入卫(河)。宋礼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D宋礼认为海运劳民伤财,上言请求改用河运。会通河、卫河修浚后,河运昌盛,可运输大量物资。永乐十三年,海运终止。解析本题A项“最终他积劳成疾

    11、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错,其中的“积劳成疾”和“在工部”于原文无据,且有悖于文中“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之意。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4分)译文:_ (2)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6分)译文:_解析本题(1)句关键点为:“任”,承受;“终”,直到元亡;“元世”,元代。(2)句关键点为:“有司”,有关官员;“科派”,摊派(赋税,徭役);“病”,受害。答案(1)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2)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

    12、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参考译文】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身份被提拔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因(办事)机敏干练,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七年遭逢母亲丧事,但是皇帝下诏让他留任处理政务。永乐九年皇帝命令开修会通河。 所谓会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间,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引汶水并截断济水,连接(集中)到卫河,形成转运漕粮的河道,名叫“会通”。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要比漕运多。明朝初年运输粮饷到辽东、北平,也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口,断绝了安山湖水流,会通于是淤滞。永乐初年,河运海运并行。海运艰险遥远物资多有失亡,而河运则从长

    13、江、淮河到达阳武,征调山西、河南的民夫,沿岸牵引一百七十里入卫河,经过八个递运所,百姓觉得非常辛苦。于是命令宋礼和都督周长前往治理会通河。 宋礼认为会通河的水源,必须依靠汶水(输送)。于是在堽城和戴村筑坝,横亘五里,遏止汶水的流向,使汶水不向南流入洸水而向北流入大海。又汇集几处泉流,都从汶上流出,到达南旺后,又分为二道水流,十分之四的流水向南连接徐、沛,十分之六的流水向北到达临清。南旺地势高,开口引水,往南往北都注入水流,就称作水脊。借此观察合适的地方设置水闸,根据天时节令蓄水放水。从这里分水北边到达临清,地势降低了九十尺,设置水闸十七处,而后到达卫河;向南到达沽头时,地势降低了一百一十六尺,

    14、设置水闸二十一处,而后到达淮河。总共派遣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工三十万,免除租税一百一十万石有余,二百天疏浚工程完成。这一年,皇帝又采用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恢复黄河旧河河道,用来削减水势,使黄河不再危害漕粮运输,命令宋礼同时监管这项工程。八月回到京师,评论功劳属于第一,受到上等奖赏。 第二年,因为卫河水患,皇帝命令宋礼前往筹划治理。宋礼请从魏家湾开挖支河两条,泄水放入土河,又从德州西北开挖支河一条,泄水放入旧黄河河道,让水流从海丰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到秋收后开工。宋礼还提出:“海运经过艰难险阻,每年船只往往损毁,有的还漂失沉没。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

    15、也都不够坚固。统计海船一艘,用一百人运一千石,这笔费用可以办理河船装载二百石的二十艘,每船用十个人,可以运载四千石。据此分析,利弊很明显。请调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计一百万石,从河运供应北京。”于是河运得到极大便利,漕粮运输越来越多。永乐十三年终于停止了海运。永乐二十年宋礼因为衰老患疾被免除了早朝参拜,有事奏请可让侍郎代办。永乐二十年七月死在官任上。三、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阅读是一种孤独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

    16、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少了,但要求渐渐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能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老寿星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

    17、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大为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

    18、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

    19、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藏之深山传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

    20、。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选自我的人生笔记)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阅读有些

    21、像吃,假如脑袋装得满满的时候,是不宜阅读的,对于阅读名著更不适宜。B我们小时候阅读,由于缺少阅读经验,把一本书读完,才知道其中没有精华。C阅读是一种精神按摩,当你心绪不好或者有病痛的时候,读一读名著,当你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你就会又生机盎然。D阅读时,我们常常用我们的思维与作者争辩,往往想寻找出作者的破绽,可我们经常是以失败告终,而作者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更加强劲了。E真正的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享受,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在其中你可以得到属于你自己的感受。解析本题C项中“或者有病痛”理解有误,D项中“作者的思维力度”概括有误。答案CD12文章说“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又说“我们在较量中

    22、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这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是理解这种语句的关键。“我们被征服”是指书中作者思想的伟大,“蓬勃了自身”是从书的作用角度来说的。据此分析即可。答案不矛盾。“我们被征服”意指在阅读中我们折服于作者的思想,接受作者的观点,受到作品的感染。“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意指我们在阅读中,有了新的思考,提高了思辨能力,精神得到升华。13结合全文内容看,读书有什么要旨?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章的第二、三、五段中可以归纳出读书的要旨。答案要虚怀若谷,只有这样才易于

    23、接受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要选择好的书读,只有读好的书,才能获得享受,才能有收获;要勇于同作者争辩,对话,多思考,多想象,悟出真谛。14文章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有人认为阅读不是一种孤独,请你从两个方面为后一种观点阐述理由。(6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探究发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然后对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思考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作者认为读书是一种孤独,是因为读书是灵魂之间的交流,是穿越时空的对话,需要安静的场所和冷静的心灵。这是从读书的状态来说的。如果从读书的感受来说,阅读未必是一种孤独。答案阅读是与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是在接受人类的智慧,

    24、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阅读可以使我们认识、熟悉书中的形象并与之为友,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质,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开阔我们的视野,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理由正确,分析得当即可)四、记诵与表达(15分)15补写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2)秋月照层岭,_。(吴均答柳恽)(3)雨中黄叶树,_。(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4)柔条纷冉冉,_。(曹植美女篇)(5)叶密鸟飞得,_。(萧纲折杨柳)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2)寒风扫高木(3)灯下白头人(4)落叶何翩翩(5)风轻花落迟1

    25、6中国古诗词的句式因要适应格律等的要求,常常需要倒装重组。这种诗词语句的组联法,在西方诗歌里是不可思议的。如辛稼轩的词有一句说是:“用之可以尊中国”,不解作“用他可以尊敬中国”,而解作:像某某这样的人才,你让他得到了真正的任用,他能使中国的国威大为提高,使别国对他倍增尊重!那么,怎样理解苏东坡“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一句?是否那“江柳”竟然“动摇”了一座村庄呢?(4分)答:_答案作者的意思是:由于春寒,已十多天没有外出了,某天出村,蓦地发现江边的柳树已经泛了新芽,那柳条儿如油绿绿的美人的长发,已在村口乍暖还寒的春风中摇曳生姿了。“不知江柳已摇村”是不知道江柳已摇于村(外)之意。17观

    26、察下面题为“有所侧重”的漫画,完成后面各题。(6分)(1)用简洁的文字介绍这幅漫画。(4分)答:_(2)试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答:_答案(1)示例:画面上两间教室,分别挂着“普通班”和“实验班”,一个教师模样的人穿透邻墙,把下身留在“普通班”,上身放在“实验班”,而且在捧书讲授。普通班学生不戴眼镜在茫然地看,实验班学生戴着眼镜在专注地听。(2)示例一:对普通生要蹲守,对优秀生要讲授。示例二:揭露讽刺轻视普通生、重视优秀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五、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围棋世界冠军。他的棋下得极其稳健、冷静,很少

    27、出错,常常使对手感到无懈可击。问他获胜的原因,他说:“我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1%,只此,为什么却是世界第一呢?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是一材料作文,命题材料为现实故事,材料的核心点是围棋世界冠军李昌镐的获胜经验,即每手棋追求51%的效率,也就是每个回合只想,比对手多得1%。由此我们可以有如下立意:(1)注意过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成功之道。(2)积小胜为大胜。(3)进攻与防守是辩证的。当然也可立意为:(1)欲速则不达(2)量变到质变(3)前进与冒进。


    注意事项

    本文(名师一号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