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685.docx

    • 资源ID:30453508       资源大小:287.53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685.docx

    1、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685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组织引导者:茹茉莉教学目标:1.在故事情节的回顾中进一步巩固“盆、位”等12个认读字。能够区分“花种”、“种”花的读音,结合板画理解“一盆”与“一盆盆”的不同。会写“分、选”等2个生字。2聚焦两个重点句“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在句子中理解“一丝”的意思。并以此为线索理解第二三自然段,能够较有感情地朗读。3.通过聚集重点句探究国王不高兴和高兴的原因,懂得雄日因为诚实才赢得了做国王继承人的机会,理解诚实是才是做人的美德。重、难点

    2、分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富含哲理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理解水平相对低下,且故事长,内容多,未必能轻而易举读懂。尤其是文中雄日手中的空花盆,是一个与文本内涵紧紧相连的焦点,它隐含了雄日对人生的选择:宁可放弃做继承人,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份诚实是多么沉甸甸呀!如何使学生也能体会到,这是本课一个难点。本课设计试图突破低年级孩子学习长课文的困难,采用快速聚集中心问题,在老师引导下重组学习板块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理解水平。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两种表情的国王头像手模。2、多媒体课件。预设教程:(一)多元复现词,直奔故事焦

    3、点1、在复习词语中回顾课文内容:挑选、王位、花种、种花、宣布、盛开、一盆鲜花、一盆盆鲜花、煮熟、发芽。(出示卡片:一面是词语,一面是花盆图案,花盆图案既作为读词的奖励,又贴作板书)2、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国王来了(手模:国王不高兴的头像),他从美丽的鲜花前面走过,表情怎样?(手模反一面:国王高兴的头像)突然,国王看见了这个空花盆,表情又变得怎样了?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哪个句子告诉我们国王很高兴,哪个句子又在告诉我们,国王不高兴?4、反馈交流。(二)聚焦“盛开着鲜花的花盆”,理解国王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出示: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1

    4、、同桌合作读,齐读。2、理解:“丝”在句中的意思。(1)看实物,说说“一丝”有多少?(2)小结:是啊,“一丝”几乎看不见,那么“没有一丝高兴”就是?3、讨论:这一天,展现在国王面前哪只是这么几盆花呀!那时每个孩子都手捧最美的鲜花,每一盆都是那样地鲜艳夺目、那样的芳香扑鼻!谁见了谁都会喜欢啊!可偏偏国王脸上却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这是为什么?4、插读句子: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5、小结:孩子们,这些花儿虽然美丽,但每一个盛开着鲜花的花盆都好像在告诉国王,这些孩子不诚实,像这样的人,如果做了继承人,国王怎么能放心让他继承王位、管理国家呀?这就是不高兴的原因呀!

    5、6、指导读出国王的不高兴。(三)聚焦“空花盆”,感悟“诚实”的可贵出示: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雄日对培育花种都做了些什么?2、交流,并感悟:十分用心。3、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感悟雄日的“诚实”。(1)师:让咱们也十分用心地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再十分用心地体会体会雄日种花的经过吧!(课件配乐出示:有个孩子叫雄日,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2)师:是呀,因为雄日跟每一个孩子一样也是多么地想成为国王的继承人啊。可是(出示: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课件:空花盆特写)师:这时,看着空空的花盆,雄日想过去用别的办法去

    6、换来像他们一样美丽的鲜花了吗?(3)师:没有,他是这样做的(出示:他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课件:空花盆特写)师:可种子也没有发芽,这时,看着空空的花盆,雄日想过用别的办法去换来美丽的鲜花吗?(4)师:还是没有。接着读(出示: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课件:日历翻动空花盆特写)师: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雄日的花盆一直都是空空的,离国王规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明天就是国王规定的日子了,孩子们,这时的雄日看着这空空的花盆,心情会怎样啊?(5)师:是呀,因为雄日雄日深深记着国王宣布的话再读:谁能用这些种子种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6)今天,摆在雄日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

    7、就是明天手捧空花盆去见国王,一种那就是像这样孩子一样另想办法去找一盆美丽的鲜花。雄日心里应该十分清楚:明天只有选择手捧美丽的花,才有可能成为国王的继承人。(在鲜花上贴“继承人”卡片)他心里也应该十分明白:明天,如果选择空花盆?那就等于选择了什么?5、激情小结:尽管雄日是多么着急、伤心、难过,尽管雄日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国王的继承人,可他还是选择了空花盆。这就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啊,他宁可选择不做继承人,也要选择做一个诚实的人(板书:诚实),这种诚实是多么的可贵呀!6、再读高兴句。(把“继承人”卡片移到“雄日”的旁边)(五)作业写一写:分、选咕咚教学预案组织引导者:茹茉莉教学目标:1从课题“咕咚”

    8、两个字中发现识字规律,复习带口字旁表示声音的词。能结合插图,在故事情节中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等词语,能读好儿化音“小猴儿”、“大伙儿”,并懂得“大伙儿”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2通过异同点的比较,理解小动物们“叫”的句子,明白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往往会让事情越传越变样。在此理解的基础,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叫”句子。3以“听听猜猜”为铺垫理解兔子判断事情的错误所在,接着通过句子异同的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等,探究事情进一步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最后从野牛的身上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地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

    9、的聪明人。教学过程:一、听听猜猜,引入揭题1师:上课了,老师想先考考你的耳朵。(板画:耳朵)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容易混淆的声音,猜一猜。2师:耳朵虽然能帮助我们判断许多事情,可是,有时如果我们光凭耳朵,却也常常会出错。今天,咱们学习的故事中就有小动物因为光凭耳朵听,而闹了笑话呢!3看老师写故事的题目:咕咚,读一读,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4像这样的口字旁的字以前的课文中我们学过很多哦!出示(配相应课文的插图):这是雨声哗哗哗(要下雨了),这是青蛙的叫声呱呱呱(荷叶圆圆),这是小蚂蚁的哭声呜呜呜(夏夜多美),这是小路上苍蝇的叫声嗡嗡嗡(美丽的小路)。发现了吗?这些带口字旁

    10、的字都跟什么有关?5那咱们故事中的“咕咚”也是声音吗?6配乐配音配图引入:故事得从湖边的一棵木瓜树说起,这一天啊,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发出“咕咚”声该是怎样的?)个别读、齐读。二、初读课文,结合插图在整体回顾中读词读句1这“咕咚”声到底闹出了怎样好笑的故事呢?请把书翻到163页。按你平时最好的读书习惯,认真读读课文,努力做读得正确、通顺。2结合插图,在整体回顾中读词读句。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学习习惯真好!(1)出示插图一:看,故事中,首先听到“咕咚”声的是?他被吓了一跳后指名认读:拔腿就跑。(2)出示插图二:接着被吓坏的小动物有?指名说。那么多小动物合在一起用一个词

    11、儿说就是认读儿化音:大伙儿。正音:小猴儿(这也是个儿化音,咱们要注意,再一起读)读句: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这些小动物后面加了语气词,谁能再来读一读,咱们一起读。)像这样带有语言词的句子,还有两个,咱们也来读一读。大家快跑哇!快逃命啊!(3)出示插图三:就连大象也跟着跑,只有谁跟大家的表现不一样?幸亏他把大家认读:拦住。(4)出示插图四:最后才让小动明白了事情的真象。齐读:最后两段。出示四幅插图:一声咕咚竟然引发了这样一个有趣、好笑故事,故事中还有这样一个词儿认读:热闹。(1)四幅图中你觉得哪一幅最热闹?为什么? (2)你又觉得哪一幅最安静呢?为什么?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兔子光凭耳朵

    12、听到的声音判断事情的错误咱们就先读读写兔子的这一段,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兔子当时的害怕了?1学生自由读。2、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读出了兔子的害怕?(1)拔腿就跑:仔细看看图,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样的跑吗?(一溜烟、水花还溅起着),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句。(2)可怕极了:听到这声音兔子也许以为是?你能读出小兔的慌张害怕吗?指名读(点拨:兔子不是聊天,他是在喊叫呢!慌张的兔子会叫这么慢悠悠吗?)齐读。3当时兔子能回头看一眼,这个好笑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看来,兔子出错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呢?4小结:是啊,因为胆小的兔子连看都不敢一眼,光凭着耳朵来判断事情,所以才被吓得拔腿就跑。(贴图:兔子,板书:跑)四、学习

    13、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其它小动物们光凭别人的话,盲目跟从的错误师:(出示插图二),瞧,兔子这一叫,吓着了一连串的小动物,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读读当时的场面。我读黑色部分,小朋友读等下变成彩色部分的句子。好吗?发现了吗?红色部分的句子,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板书:叫)兰色部分是在写小动物们怎么?(板书:跑)咱们就先读读写他们“叫”的句子,你能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出示: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咕咚”来了,大家快逃命啊!出示:“咕咚”来了。 “咕咚”来了。自由读、交流(点拨:“咕咚”在他们心里还是一种普通的声音吗?)小结:看来,小动物们都跟兔子一样,把咕咚想象成了可怕的东西。这就是

    14、相同的地方。4咱们再来比比这些话中的不同之处吧!(1)我们先拿小猴儿的跟兔子的比一比: 出示:“不好了!” “不好了,不好了!”说说你的发现!是啊,连用两个不好了,使事情变得更可怕,更危险了!男女分读。(2)咱们再来比比小猴儿跟大伙儿的话:出示:“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你又发现了什么不同?看来,这话传到后来是越来越严重啊!咱们想读好这些话,就得注意读出这种事情越来越严重的味道。5训练分角色朗读。6小动物们为什么会跟兔子一样,把“咕咚”想象得那么可怕,而且还越传越可怕呢?让咱们回过头读读写他们“跑”的句子,找找答案。出示: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

    15、起来。(1)齐读。(2) 听到别人的叫声,他们是怎么做的?(贴图并板书:小猴儿 跟;狐狸 山羊 小鹿 跟;大象 跟)你找到原因了吗?(3)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都是光凭听到别人的话就跟着跑了,(板画板书)这种盲目跟从的做法才使他们对事情作出越来越可笑的判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因为盲目跟从,使事情越传越玄乎的事情还不少呢!哈尔滨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资料介绍:哈尔滨水危机谣言)我所说的事情发生哈尔滨,由于松花江的上游有被污染的现象,政府决定全市停水4天,进行检修。当时,有人在网上散播谣言说:松花江的水已经全被污染了,四天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于是许多正在上班的人都从匆匆忙忙地赶到超市买矿泉

    16、水,大家能买多少是多少,瞧,都几箱几箱的搬回家。等政府部门多次详细地把事情解释清楚时,许多超市里的水已经被抢购一空。这件事给人们的生活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五、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明白道理这样的人啊,真得学学咱们故事中的野牛啊! 1跟同桌一起读读野牛和大家的对话,然后讨论讨论,野牛跟其它小动物有哪些不同?出示: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儿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大伙儿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2自由读,讨论:野牛的表现跟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3交流反馈。(要点引导:野牛拦住他问:“”。野牛没有跟着

    17、跑,而拦住了大家问(板画:嘴巴)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生接说“看见了吗?”,野牛不相信耳朵听到的,更相信眼睛看到的?(板画:眼睛)野牛跟大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光凭听到的叫喊声就盲目地跟着跑,它遇事能冷静地用心思考。板画:心)4师: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象,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结合教师的小结,在黑板上,将耳朵、嘴巴、眼睛、心合成一个“聪”字)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聪明”的“聪”送给大家,希望你们遇到事情,不要盲目地听,盲目地跟,而能够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请小朋友们拿起

    18、笔,把“聪”认认真真地写在这个故事的题目旁边写两边。5拿好笔,注意写字姿势。第一个聪,一边听老师说一边认真写:遇到事情,我们不仅要会用耳朵听,写个窄窄的“耳”,还应该用眼睛看,写“两点”,用嘴多问,写个“口”,更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写个“心”,这样不盲目地听,不盲目地跟,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第二个聪,你能这样一边说一边认真写吗?板书1:咕咚 小兔图小猴图狐狸图跟从山羊图小鹿图大象图板书2:小兔图 小猴图狐狸图 聪山羊图小鹿图大象图野牛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组织引导者:茹茉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 “又( )又( )”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正确

    19、认读后面带“子”的轻声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懂得做事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课前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师: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一则有趣的故事。故事里都有什么呢?我从袋子里找找哈!看有?指名学生在袋子里拿,有?(贴在黑板上)师:这个袋子里啊,藏着他们的名字。(师摸)读,哦!我把玉米贴在它旁边。(生摸)试贴,读。师:这些都是咱们熟悉的事物,可要读准它们的字音也不容易哦!先读最简单的:玉米。其余三个咱们请一位小朋友读。师:你发现了什么?(轻声)正音,齐读。师:除了这些,故事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

    20、角色呢?看老师写它的名字!(板书:小猴子)谁来读?这个故事的题目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有人举手就试说,如果没人知道,啊呀,没人知道啊,那看老师来写)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下山” )生:齐读课题二、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熟悉程度,初读课文师:有人读到过这个故事吗?生:有/没有师:请你来跟我们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呀?生:说(评价:恩,看过的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老师觉得你很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有点忘记了是吗?没关系,老师觉得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已经很棒了,谢谢你!)预设A:(有人听过,能大概讲一讲)师:从刚才这些小朋友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大概知道,小猴子下山经过了许多好地方,看到了许多好东西

    21、。(板画)这个故事啊,就在咱们课本的第166页,认真听老师先讲一讲,一边听,一边记,小猴子下山先来到哪里,再到了哪里,最后怎么样?预设B:(没有听过)师:没听过啊!想听吗?这个故事啊,就在咱们课本的第166页,先认真听老师,边听边记,小猴子下山后,先后来到了哪些地方?师讲述故事师:故事听完了。题目也出来了,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先后顺序排进小猴子下山的路线图中吗?师:真棒!同意他的排法吗?看来刚才大家都听得非常仔细。师:这么有趣的故事,想自己读一读吗?那就赶快打开课本,翻到166页,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有不认识的字马上请教拼音,边读边标一标自然段。生:自由读课文三、积累词语,迁移运用(一)积累“

    22、又( )又( )”的词语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并学会运用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投入啊!看,故事中的小猴子出来了,发现了吗?它的表情?指名说。师:你知道它为什么那么高兴吗?师:是啊,它下山来看到都是些好东西啊!课文中就用了许多好词语,为什么说是好词语呢?因为只要用上了这些词语,小猴子不告诉我们,我们一读就能知道它看到的东西有多么好了!比如,说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其它的呢?你能快速找到吗?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说小兔子也能改成这样的又( )又( )的形式来说说吗?指导读好“又()又()”的词语师:小猴子下山,碰到这么好吃好玩的东西,难怪它会那么高兴啊!能带着小猴子那样高兴的

    23、心情读好这些词语吗?指导读词师:原来词语也是可以读出感情的哦!咱们也来读一读。抄写“又()又()”的词语在课本相应的插图上师:你们看,这么多的好词语,想不想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那就请你挑选一个最喜欢的词语,认认真真地把它写在课文相应的插图上,那么这个词语啊就是你的了。生:自由选词语抄写(图画这么美,老师相信你的字一定也能写得很美!)(二)积累动词,学习生字学习“掰”师:那么多好东西等着小猴子,咱们赶快跟他一起下山吧!看,他先来到了哪里?出示第一自然段: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指名读师:真能干,把句子中的两个生字都读得这么准确。师:(出示卡片“掰”)你来带大家读

    24、读这个生字吧!组成词语也来读一读。(反面词语“掰玉米”)(板贴“掰玉米”)师:小朋友们,你能看着这个字来做一个动作吗?是呀,用两只手把一样东西分开就是掰!来,咱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再读读这个字。学习“扛”师:(出示卡片“扛”)这个字请你来读!你也来读读!(快速读字)师:谁也来做做这个动作?(板贴“扛”)生:做动作师:(紧接着问)小猴子,为什么要扛着玉米往前走啊?(因为玉米很大很重)原来是这样啊!师:孩子们,能得到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时的心情一定(生接说)很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生快速找其他动词,交流认读师:小猴子看见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朋友,像掰和扛这样表

    25、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啊课文里还有很多呢!大家赶快到第二至四自然段找找吧!找到了用笔圈一圈。比比谁的眼睛最亮,找得最快!生找动词师:请你说说找到了哪些会动的词语?指名说(随机贴)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课文中这些会动的词语都跟咱们见面了。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吧。(打乱放在黑板上)师:这些词语你也能帮它们贴到合适的位置上吗?先说摘,摘什么?师:摘可以说是摘桃子,我们把它贴到桃子旁边。摘还可以说是摘西瓜,我在西瓜旁边再写一个摘。范写:摘东西得用手,摘是提手旁,右这样写,注意里面是个古。师:其它的词语呢?谁来贴?指名贴,说理由。课中操(结合儿歌认生字、回顾课文)师:看,几个动作躲进了一首儿歌里,它们想邀请

    26、小朋友们一起来念一念呢!(出示儿歌和音乐:“小猴子,下山来,掰玉米,摘桃子,捧西瓜,追兔子,见了一样扔一样,空着双手往家走。”)师: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吧!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师:咱们还可以边拍手边来念呢!(生:集体拍手念)四、朗读课文,回归整体。(一)选择喜欢的段落,指导朗读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故事,认识了词语,还念了儿歌,现在让我们再有滋有味地来读读课文,好吗?第一自然段咱们刚才已经读了,现在啊请大家从2、3、4三个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认真地读一读,待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二)结合板书,回顾课文,指导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师:(出示最后一幅画面)瞧,此时小猴的心情会是怎

    27、样的呢?生:伤心、难过、后悔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好课文最后一段吧!指名读,齐读。师:孩子们,那么多的东西,就因为小猴子看到一样丢一样,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从小猴子那难过的表情中,我们相信他一定明白这一次的教训了,我们从小猴子身上也一明白了这个教训,是吗?(三)看插图,配乐说话或读文以前如果发现有这样的小伙伴,你就可以给他讲讲这个故事,现在还有点时间,咱们就看着书上的插图,用你自己的话先试试着讲一讲吧!生:自由练说故事(有时间的话请个学生来讲一讲)邮票齿孔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组织引导者:刘科慧教学目标:在回顾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认读文中12个生字,并在学习相关段落时进行进一步巩固。

    28、会写“英、票”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通过学习2、3自然段,感受“这位先生”的聪明。初步懂得在生活中应善于动脑、乐于思考。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一)通过对“黑便士”的介绍,学习“枚、齿、刀、裁”四个生字。师:小朋友们,刚才咱们一起去欣赏了各式各样的(生说)邮票。(看老师写“邮票”,票是咱们今天要写的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上面写个扁扁的西,下面一个示,注意短横在横中线,第二横长一点),用手指在桌上写两个“票”,一起读读这个词语。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枚非常特殊的邮票,想看看吗?(注意学生的精神状态)(出示“黑便士”邮票)它就是咱们世界上的第一

    29、枚邮票,人们叫它“黑便士”。邮票上的这位就是当时英国的女王陛下。师:那么这枚邮票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来,自己读读这段介绍,注意读准这里的两个多音字和四个生字。(四个生字带拼音,显红;多音字显蓝,拼音)(出示第一自然段作为资料形式介绍)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出示“枚”)你来读!(反面出现词语“每枚邮票”)组成词语也来读读(读得好请他领读)板贴(出示“齿”)这个请你来!(出示“齿孔”)(男、女读)(出示“刀”)这个字简单,一起来读。组成词语也来读读。(出示“小刀”)(出示“裁”)谁来读?你来

    30、!读读词语。(出示“裁开”)师:读准了生字再读这段话,相信就更容易了。生:齐读文字介绍(二)结合现行的邮票认识“齿孔”,揭示课题师:读了这段介绍,你觉得现代的邮票跟以前的邮票最大的区别在哪里?生答:随生答上下出示“一大张现在的邮票” 和“一大张黑便士”师:是的,你们看,现在的邮票连接处都有这样一个个小圆圈,我们把它叫做“孔”,(一起叫)裁开后,像牙齿一样突出的这部分,咱们就叫它“齿”。连起来叫叫“齿孔”。而最早的邮票四周没有齿孔,每枚邮票都连接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引读句子)师:孩子们,关于这个邮票齿孔的发明啊,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看老师写课题)来,一起把课题读一读。生:齐读课题(“的”是轻声,读课题时也能把词语和词语之间连得紧一些,那就更好了。)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一)初读课文,检查反馈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62页,按照你们平时的读书习惯开始读课文吧!注意读准没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师:第一自然段啊刚才我们已经读过了,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读2、3、4三个自然段。咱们班上谁的朗读水平最高?请你来读第二自然段!(生指名)你来推荐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吧!你想请谁读第四自然段呢?其他同学啊有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认真听这三位同学读,听听你认识的字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听听你不认识的字他们是怎样读的?生:分段朗读(师随机正音)(二)


    注意事项

    本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68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