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30573103       资源大小:30.3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docx

    1、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41、行业管理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4二、行业发展概况及规模61、行业基本情况.62、行业规模8三、行业进入壁垒.151、技术和人才壁垒.152、原材料供应壁垒.163、资质壁垒.164、规模壁垒.17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81、有利因素.18(1)产业政策的扶持将积极推动行业发展.18(2)活性炭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主要下游行业快速增长.18(3)上游行业原料价格波动也推动表面活性剂行业产品更新和结构优化.192、不利因素.20(1)国家对企业安全与环保提出更多监管要求,导致相关运营成本增加.20(2)

    2、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20(3)行业竞争环境亟待改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0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21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212、行业区域性特征.213、行业的季节性特征22六、行业上下游的关系.221、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22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与不利影响.23(1)上游行业.23(2)下游行业.24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1、行业管理我国对活性炭制造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对活性炭制造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具体业务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具体而言,公司所处行业主管部门如下

    3、表所示: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行业主要会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工业行业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此外,产品主要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因此也会涉及部分水处理行业的管理规范,具体如下: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的规定,对“涉及饮用水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市场监管,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或进口,并在上市前通过检验等手段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取得企业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并取得企业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涉水产品卫生行

    4、政许可。而煤质活性炭制造行业由于符合目前的环保发展趋势,且其下游行业污水处理行业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亦有较多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行业及其下游行业主要政策则如下表所示:二、行业发展概况及规模1、行业基本情况活性炭是一种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功能型碳材料,其耐酸、耐碱、耐热,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且在使用失效以后可方便再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特别是被应用于液相吸附中的石化、冶金、印染、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

    5、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饮用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等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活性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从活性炭制作原料上,活性炭可分类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和其他原材料活性碳三大类。其中,煤基活性炭作为以优质煤炭为原料生产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煤炭深加工产品,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及优良的吸附性能,广泛用于国防、宇航、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治理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随着我国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环保力度的深入,木质活性炭的可用原材料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与此同时,煤基活性炭制造工业蓬勃发展,生产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

    6、普遍的重视,以煤为原料生产活性炭的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得活性炭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增加导致活性炭企业的规模以及数量逐渐增大,有效促进煤基活性炭产品性能提高、产量增加、应用领域扩大。根据活性炭的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和物理法活性炭。将木质原料于化学活化剂混合进行加热碳化和活化制取的活性炭称为化学法活性炭。而煤质活性炭是以水蒸气、二氧化碳、空气为活化介质,在高温下进行活化制取的活性炭称为物理法活性炭。煤质活性炭主要采取物理法生产,孔隙较化学法生产的木质活性炭小,更多的应用于液相吸附中的污水处理等行业领域。2、行业规模从煤基活性炭的国际情况来

    7、看,自20世纪初投入工业生产,生产活性炭的国家已有50多个,其中生产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使得活性炭工业有了更快的发展。我国活性炭工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高速发展,现已经拥有基本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至2007年,我国活性炭企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家增加到500余家,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到100多种;2007年我国活性炭总生产能力达到约50万吨,相应地,我国活性炭总产量也由原约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6万吨以上。2013年全球活性炭总产量总计20

    8、0万吨,中国活性炭总产量约为70万吨。截止2010年,中国活性炭年总产能超过60万吨,其中煤质活性炭产量超过50万吨。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环保要求的加大,国内活性炭的需求量快速增加。据有关数据表示,21世纪的前5年,我国活性炭的需求量以年均14%-15%的速度增长,今后几年预计年需求量也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共有各类活性炭生产企业200多家,主要集中在山西、宁夏、内蒙、河南、福建等地区。其中煤质活性炭集中在山西、宁夏和内蒙;果壳活性炭生产以河北省为主;木质活性炭生产集中在福建、江西、浙江南部及东北地区。近年由于环保法律法规日益严格,国内对活性炭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增

    9、长。同时,由于我国煤炭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为煤基活性炭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而且我国人力成本相对便宜,使得我国中、低档煤基活性炭产品在国际活性炭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活性炭生产用原料煤主要分布在山西和宁夏,因此在山西和宁夏形成了我国两个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基地。在山西,煤质活性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同和太原周边地区,主要以大同烟煤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生产原煤破碎活性炭、压块破碎活性炭和粉状活性炭等,产品主要用于水处理和各种液体净化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活性炭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宁夏北部,主要以山西无烟煤为原料,采用物理活化法,生产柱状活性炭,产品主要用于气体净化和水净化。目前我国80%左右的

    10、煤基活性炭产品用于出口,特别是近几年出口量都在20万吨以上,煤基活性炭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据海关统计,2014年6月份我国进口活性炭总量为1,918吨,出口活性炭总量19,221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煤基活性炭产量及质量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化工等领域。从国内外活性炭应用结构来看,活性炭在国内外的应用结构大体一致,其中水处理和食品饮料是活性炭的两大主要应用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活性炭需求量约为25.68万吨,其中水处理领域需求占比最大,达到了32.52%,其次是食品饮料领域,需求占比

    11、约为28.16%。前瞻产业研究院活性炭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水处理作为活性炭的传统应用领域,虽然过去发展速度较慢,但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有望提速,这将为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在食品饮料和医药领域,受益于行业自身的高成长,活性炭在上述领域的需求增速也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活性炭行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发达国家的导入期花了近50年的时间,而成长期约为40年。我国活性炭工业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活性炭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仍处于行业的成长期。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活性炭品种几十个,牌号达到100多种

    12、。随着我国活性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相关的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活性炭产出水平也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活性炭产量约为38万吨,到2012年,我国活性炭产量提高至52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8%。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即使活性炭在我国成长期的时间缩短,其在我国的成长期仍可持续20年左右,因此未来5年我国活性炭行业将仍处于成长期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活性炭行业研究小组保守的测算,预计到2017年,国内活性炭总需求量将达到45万吨,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环境污染加剧,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为此也带动了活性炭需求的急剧增加。活性炭是水处理市场不

    13、可替代的主要材料。水处理市场一直是活性炭消费的巨大市场,约占活性炭应用市场的7080%,市场需求巨大。煤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应用领域广泛,全球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到目前尚未找到取代活性炭的更好的净化剂和吸附剂。而公司生产的煤质活性炭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属于水处理行业的上游材料相关行业,因此水污染处理行业的发展对公司业务也是直接利好。随着经济及工业的发展,我国污水排放量呈现逐年攀升趋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的一项预测显示,中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污水处理分为工业废水处

    14、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两大类,其中生活污水是污水处理的主体。从近十年的情况看,中国呈现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比持续上升的态势。2003-2012年,中国污水排放量由459.26亿吨上升至84.30亿吨,年均上涨幅度为4.5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复合增长0.48%,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复合增长7.22%;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亦由2003年的53.78%上升至67.62%。未来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仍将继续平稳增长,成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持续较快增长的生活污水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水污染源,成为目

    15、前及未来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的重点需求领域。2010-2013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由2832座增加至3513座;污水处理能力由1.25亿立方米/日提高至1.49亿立方米/日;全年污水处理量由343.33亿立方米上升至444.60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9.00%;平均运行负荷率由78.95%上升至82.60%。(数据来源:前瞻研究院)但与之相对应的是,2010-2012年,中国污水排放量由617.26亿立方米增长至684.30亿立方米,远高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其中,仅生活污水排放量就由379.78亿立方米增长至462.70亿立方米,2013年进一步增至507.30亿立方米,年均增幅达10.

    16、13%,污水处理规模与污水排放规模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缺口,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65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9.1%;有1341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占县城总数的82.6%。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引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截至2013年底,全国新增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已完成50.5%,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完成58.9%,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已完41.3%,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规模已完成43.4%,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模已完成29.9%(数据来源:前瞻研究院)。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项

    17、目资金管理办法,经两部核定的各地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共约6.9万公里,相应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已经基本到位。据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支持的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已完成约3.7万公里,占“十二五”规划任务量的52.7%。总体看,对照“十二五”建设规划,实施期限已经过去3/5,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尤其是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进度并不尽理想,为了完成规划目标,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资有望快速增长,处理设施将集中投产,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支持作用: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联同两部委日前印

    18、发了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该方法指出,污水处理费将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进行,办法还鼓励各地区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第三方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体系基本形成;第三方治理业态和模式趋于成熟,涌现一批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

    19、综合信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到2020年,第三方治理业态和模式趋于成熟,涌现一批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综合信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公司。2015年1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应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地区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要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的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2016年底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非居民不低于1.4元;

    20、县城、重点建制镇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85元,非居民不低于1.2元。已经达到最低收费标准但尚未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应当结合污染防治形势等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未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市、县和重点建制镇,最迟应于2015年底前开征,并在3年内建成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此外,从饮用水处理方面,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不断恶化,饮用水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尤其是2013年以来一系列与饮用水相关的事件频繁发生,让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多了一份担忧,人们对于安全饮用水的需求使得饮用水水处理领域出现越来越大的增长空间。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出了106项水质指标,主要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

    21、物、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水质标准提升和成本下行会使得饮用水处理市场不断释放,截止2013年,全国供水能力约4.21亿吨/日,预计18年将达到4.76亿吨/日,为饮用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公司活性炭产品亦可用于饮用水净化处理,因此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益。上述政策均有利于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下游行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三、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和人才壁垒煤质活性炭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属较小行业,无完整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技术水平差异大,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大小。由于煤质活性炭在生产、精制、研发过程涉及

    22、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因此活性炭企业要生产出高品质、低成本、多品种的活性炭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研发和掌握一系列核心技术,如连续自动化生产技术、能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炭化活化过程的控制技术、活性炭新产品开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掌握需要活性炭生产企业培育和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技术的积累和人才的储备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技术和人才成为进入煤质活性炭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2、原材料供应壁垒煤质活性炭行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煤质活性炭的生产中,煤是制造煤质活性炭的主要原料。煤在生产过程中,内部形成了极微细的毛细管和孔隙,这些毛细管和孔隙数量大,分布深而广,内

    23、部结构复杂,是其能够吸附各种气体和液体的内在原因。活性炭的碳类物质是无定型碳,不易石墨化的炭是制造活性炭的最好原料。大同弱粘性烟煤,化学活性好,是唯一不需要特别加工就可直接生产优质破碎活性炭的原料煤种。大同侏罗纪8号煤,以优异的品质蜚声海内外,不仅煤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运输方便,而且具有低灰、低硫、易洗选、活性好等优点。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一般必须贴近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煤种优良地区,以便以合理的成本保障优质原材料供应。同时,由于煤炭品质对活性炭产品品质影响较大,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还需要在长期的采购积累中建立起一批稳定的供应商和一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原材料供应体系,这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

    24、要打破目前的供应格局,建立自己的供应体系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原材料供应渠道也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3、资质壁垒目前,煤质活性炭除用于油气回收等新兴应用领域以外,其主要应用于水质处理、饮用水深度净化、高纯水制备、气体净化等,这些行业因为涉及饮用水卫生或生命健康而多数具有行业准入资质:比如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分类目录的规定,对“涉及饮用水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市场监管,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在上市前通过检验等手段证明其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取得企业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

    25、随着我国对饮用水安全等相关领域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相关资质审核标准日趋严格,因此对新进入或尚未取得上述资质的活性炭生产企业而言,上述生产资质构成了一道较高的准入壁垒。4、规模壁垒煤质活性炭行业属于煤化工行业,虽然相对于其他化工行业来说投资规模较小,但仍具有化工行业普遍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特征。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小型活性炭生产企业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在技术研发、新型生产设备上投入巨额资金,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要么在规模经济以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被市场所淘汰。同时,随着我国对环保政策的日益重视以及对煤炭化学品生产和销售标准的日益严格,提高了煤质活性

    26、炭生产企业的环保成本及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投入。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各种成本投入的要求逐步提高,不具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小型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因此,企业投资规模构成进入本行业的壁垒。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产业政策的扶持将积极推动行业发展煤质活性炭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以水处理行业为主的环保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改)中,污水处理被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产业,被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商务部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煤质活性炭首先对应于第四类“新材料技术”中的第(五)大项“精细化学品”,具体属于其第2小项“新型催化

    27、剂技术”中的“催化剂载体用新材料”范围和第5小项“功能精细化学品”中的“环境友好的新型水处理剂及其它高效水处理材料”范围。同时也对应于第七类“资源与环境技术”中的第(一)大项“水污染控制技术”,具体属于其中第6小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中的“饮用水有机物高效吸附剂”范围和第3小项“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中的“高效长寿命的吸附材料”范围。活性炭所在行业被列入高新技术领域,对推动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2)活性炭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主要下游行业快速增长目前煤质活性炭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特别是被应用于液相吸附中的石化、冶金、印染、污水处理等工业领

    28、域。而煤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全球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到目前尚未找到取代活性炭的更好的净化剂和吸附剂。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对于环保污染治理重视程度的提高,活性炭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主要下游行业在政策和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将会快速增长。因此,对活性炭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活性炭行业及时进行产品创新、技术改进,满足不断拓宽的应用领域以及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需要,从而促进本行业的产品结构优化。(3)上游行业原料价格波动也推动表面活性剂行业产品更新和结构优化近年来,煤炭作为煤质活性炭的主要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在对行业造成成本压力的

    29、同时,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从不同角度推动了表面活性剂行业的提升,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波动促使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量的大型活性炭企业开始发展上游行业,规划原材料煤的采掘、洗选业务,使得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原料价格的上涨也使得原有的众多不具备核心技术与必备生产条件、凭借低价低质冲击市场的中小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而少数设备先进、工艺完备、管理精良的优势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推动行业内优胜劣汰与兼并整合,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集中度,改善竞争环境。2、不利因素(1)国家对企业安全与环保提出更多监管要求,导致相关运营成本增加政府有关部门在加强活性炭制造行业的规范管理,在规范市场

    30、环境的同时,对行业内的企业提出更多监管要求,例如,增加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的投入,选择更安全、更环保的工艺等,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2)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煤质活性炭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煤炭。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上升趋势引起了煤炭需求增加,而由于资源储量与生产周期的制约,煤矿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的政府出于地方经济保护,对煤炭的产量会有适度的控制,使得煤炭的供给价格弹性小。综合以上因素,导致了近年来煤炭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并持续波动。这使得活性炭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给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3)行业竞争环境亟待改善

    31、,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从事活性炭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超过200家,但是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低质低价产品冲击市场;而具有规模与技术优势的企业数量较少、市场份额仍不够高。上述局面不利于整个行业通过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耗与污染、提高盈利水平,也不利于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但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活性炭产品的产业化推广。未来随着优势企业利用专业化与规模化优势不断做优做强、市场份额显著提高,其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盈利能力。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由于煤质活性炭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为水处理产业,因此受水处理的周期性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污水处理行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行业周期性不明显。2、行业区域性特征煤质活性炭的行业区域性特征同样取决于其以水处理行业为主的下游行业,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区域性特征。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江浙沪地区,由于当地政府财政实力强、对环保重视程度高和投资力度大,对于活性炭的需求也相应的更高,而其他经济较落后地区,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


    注意事项

    本文(活性炭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