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一册自然教案.docx

    • 资源ID:30626413       资源大小:77.99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一册自然教案.docx

    1、第十一册自然教案 1.动物和环境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2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若干、干土、湿土。2挂图热带草原上的动物、热带森林中的动物、南极动物、其他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学生准备:捉蚯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我们在自然课里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动物?(2)讲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动物的生活方面的知识。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必

    2、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1)看图:课本第4页插图。(2)提问:图中有什么动物?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多在树林、草地、花丛)它多在白天活动还是夜里活动?蛾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草地、稻田)它多在什么时间活动?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水里)离开水鱼能生存吗?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沙漠)在高山、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中有骆驼吗?猴子多生活在什么地方?(树林)在草原、海洋、沙漠等自然环境中有猴子吗?白熊生活在什么地方?(北冰洋)北冰洋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温带、热带的自然环境中有白熊吗?(3)讨论: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子多在夜间活动;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4)

    3、讲解:以上事实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等,其中有的是动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空气、水,离开这些条件动物就不能生存;有的对动物生活、分布等有很大影响。各种动物所需要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有的相差很大。例如,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光线充足的白日,有的动物只在夜里出来活动,还有的终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有的动物必须生活在水中,有的动物却可以生存在干旱的沙漠里;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炎热的地方,有的动物适宜生活在寒冷的地方。2指导学生认识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1)讲述:课前,同学们在野外捉了很多蚯蚓。下面,我们就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2)讨论:根据你以

    4、往的观察说一说,蚯蚓需要什么样的环境?(3)讲解: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4)实验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讲解:首先研究蚯蚓是适宜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怎样实验呢?如果想办法创设两个在某方面不同的环境一个适宜蚯蚓生活,另一个不适宜蚯蚓生活,其他方面的环境条件相同,把蚯蚓放在两种不同环境的交界处,通常蚯蚓会爬向适宜它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根据这个想法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多数蚯蚓会爬向黑暗的一边。)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5)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讲述:下面,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观察蚯蚓

    5、是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讨论:怎样实验才能达到上述实验目的?讲解:要观察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可以这样实验:找一个长、扁的纸盒,在盒底铺一块塑料薄膜,在盆底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隔开一段距离,造成温度、亮度相同,干湿条件不同的环境。把5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用玻璃片盖在盒子上。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爬进干土的有几条?爬进湿土的有几条?(多数蚯蚓会爬进湿土中。)讨论: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6)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7)总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

    6、、潮湿的环境中。(8)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1)讲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2)出示挂图热带草原上的动物。(3)提问: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草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热带草原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草原?(4)出示挂图热带森林中的动物。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森林)这里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热带森林生活着什么动物?除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热带森林?(6)出示挂图南极洲上的企鹅。(7)提问: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南极)这里

    7、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寒冷)在南极生活着什么动物?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海狮、海象、海豹等海洋动物?巩固应用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2提问:动物生活与哪些环境条件有关系?举例说明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布置作业1观察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2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些小动物,观察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2.植物和环境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选择甲、乙两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乙盆用纸盒盖严

    8、。把两盆豆苗都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天浇一次同样多的水。(此实验应在上本课前5天准备。)2将甲、乙、丙三盆生长情况相同的绿豆苗放在向阳的地方,甲盆不浇水,乙盆适量浇水,丙盆多浇水。(此实验应在上本课前10天准备。)3挂图沙漠中的植物、池塘中的植物、热带森林中的植物。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l)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哪些方面?(2)青蛙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猫头鹰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2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板书课题)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l)出示挂图、或看课本中的插图。(2)提问:柑橘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南方)苹果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我国北方)在北

    9、方有柑橘树吗?南方有苹果树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沙漠)莲(荷花)生长在什么地方?(河湖、池塘里)把仙人掌种在水里、把莲种在沙漠中行吗?沙漠与池塘、河湖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月季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向阳地方)玉簪种在什么地方生长得好?(背阴地方)这两个地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3)讨论: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4)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等。2指导学生认识绿豆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1)讲述:阳光、温度、水等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但是各种植物对阳光、温度、水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例

    10、如有的植物喜光,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喜水,有的植物喜干;有的植物喜暖,有的植物喜寒。(2)讨论:根据你的经验,绿豆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它是否需要阳光?对水的需要量怎样?(3)实验l绿豆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讨论:要弄清绿豆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应该怎么办?(实验)怎样实验?阅读实验,明确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讨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要比较的条件是什么?(有光与无光)如果绿豆生长需要阳光,实验结果会怎样?(不扣纸盒的生长得好,扣纸盒的生长得不好,甚至会死亡。)如果绿豆生长不需要阳光,实验结果会怎样?(与前面的实验结果相反)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这组实验。(

    11、乙盆扣住的纸盒不要打开,到下一步观察时再打开。)观察:这是5天前老师准备的实验,实验方法与刚才大家讨论的相同。下面请大家观察,甲、乙两盆豆苗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甲盆的绿豆生长良好,绿而茁壮。乙盆绿豆生长不好,可能高一些,但不茁壮,黄而纤细,也可能会枯萎。)讨论:以上实验说明,绿豆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小结:绿豆适宜生长在有阳光的环境里。(4)实验2绿豆生长与水的关系讨论:要弄清绿豆生长需要水的多少,应该怎样实验?阅读实验2,明确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讨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实验方法?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要比较的条件是什么?(水量很少、水量适中、水量很多。)如果绿豆适宜生长在水量很少

    12、的环境中,实验结果会怎样?如果绿豆适宜生长在水量适中的环境中,实验结果会怎样?如果绿豆适宜生长在水量很多的环境中,实验结果会怎样?出示教师课前准备的这组实验。观察:这是老师在课前准备的实验,实验方法与刚才大家讨论的相同。请大家观察三盆绿豆苗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讨论:以上实验说明,绿豆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小结:绿豆适宜生活在水量适中的环境里。(5)提问:通过以上研究,你知道绿豆适宜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6)总结:绿豆适宜生长在有阳光、水量适中的环境里。(7)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1)讲解:因为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不同的环

    13、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2)出示挂图沙漠中的植物。(3)提问: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沙漠)沙漠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干旱、少雨)在沙漠中有什么特有的植物?(仙人掌、骆驼刺等耐旱植物)(4)出示挂图池塘中的植物。(5)提问: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池塘)池塘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水多)在池塘中生长着什么特有的植物?(莲、水草、浮萍等喜水植物)(6)出示挂图热带森林。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热带森林)热带森林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炎热、多雨)热带森林的植物生长有什么特点?(高大、茂密、长绿)(8)看课本中的插图沼泽中的植物。(9)提问:图中是什么自然环境?(沼泽)沼泽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泥泞

    14、、多水)在沼泽中生长着什么植物?(多是喜水的草类)巩固应用1教师简要概括本课教学内容。2提问:(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2)举例说明,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布置作业实验:选择一株花或野草,通过实验研究,它适于生活在砂质土中还是粘质土中?3.食物链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分析、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能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挂图课本第10页的5种动物,第11页的8种动物。(为方便教学,不画出表示食物关系的箭头。)2挂图食物链、食物网。(采用覆

    15、盖式,底图是课本中的几种动植物,覆盖链环、箭头图后,形成食物链或食物网。)3写有课本中几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卡片可以贴在黑板上排列交换位置,也可以在之间填画箭头,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上面三种教具作用相同,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二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讲述: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动植物的生活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提问:动物、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哪些方面?3讲述:动物、植物的生活环境,除了阳光、空气、水、温度以外,还包括它周围的其他动植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各种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1)出示挂图鹰、水稻、青蛙、稻螟虫、蛇。(2)提问:图中是什么

    16、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食物?你能按顺序说出“谁”被“谁”吃吗?(3)发言后,将这几种动植物的名称,按着“谁”被“谁”吃的顺序,填在第10页课文图中。(水稻稻螟虫青蛙蛇鹰)(4)讨论: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种动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食物关系。你能给这种关系取个形象的名字吗?(5)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据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形象地叫做“食物链”。(板书课题)(6)提问:在这条食物链中,哪些自己能制造“食物”?哪些吃动物?哪些吃植物?(7)讲解:在这条食物链中,水稻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地利

    17、用水稻(绿色植物)制造的营养物质。食物链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终止。(8)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从什么生物开始?到什么生物结束?2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网(1)出示挂图鹰、蛇、蝗虫、麻雀、鼠、高粱、小麦、狗尾草。(2)提问:图中有哪些动植物?(3)讲述: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将八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不同颜色的箭头表示出来。画的时候要注意:每条食物链必须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终止。(4)学生用铅笔在课本的插图中画食物链。(5)汇报。(在黑板上,按课本插图的安排,写出这8种动植物的名称,或贴上写有这8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本上画的

    18、,在黑板上画出来。每人画1条3条,直到全体同学认为画完为止。)(6)讨论:数一数,我们一共画出了多少条食物链?检查一下,这些食物链是否符合要求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结束?是否合理?(即它们之间是否确实存在食物联系?)这些条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食物链构成的形状像个什么?(7)教师小结:这八种动植物的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就会有很多食物链。由于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具有食物联系,因此很多食物链就会彼此交错,成为网状。人们把自然界中多种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形象地称做“食物网”。(板书“食物网”)(8)提问:用你

    19、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食物网?3指导学生认识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1)讨论:人的食物可以分为几类?人的食物种类很多,既有植物又有动物,在动物中既有吃植物的动物又有吃肉的动物。你认为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可能是什么样的?(也会形成食物网)(2)讲述:下面,我们要画出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网。可以这样画:在第一行填写“人”。想一想,在人的食物中,哪些是吃肉的动物,选择2种3种,把它们的名字填在第二行;哪些是吃植物的动物,选择3种4种,把它们的名字填在第三行;哪些是植物(粮食、蔬菜等),选择3种4种,把它们的名字填在第四行。然后用箭头把这些动植物与人连接起来,箭头指向人。想一想,已填上的那些吃肉

    20、的动物分别以什么动物为食物;看一看,第二、三行中有没有它们的食物,如果没有,选择1种2种填在第三行;然后用箭头把有食物关系的两种动物分别连接起来,箭头指向吃肉的动物。如果新填的这些动物有的也是人的食物,也用箭头把它们与人连接起来。再想一想,已填上的那些吃植物的动物分别吃什么,在第四行中有没有它们的食物,如果没有,可以选择1种2种填在第四行;然后用箭头把有食物关系的植物、动物分别连接起来,箭头指向吃植物的动物。(3)学生用铅笔在课本插图中画人与动植物之间的食物网。(如果教师认为这项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明白怎么画,也可以采取边讲边画、分步完成的方法。)(4)汇报:数一数,你画出了多少条与人有关

    21、系的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否构成了食物网?(5)讨论:看了以上食物网,你有什么想法?(6)教师小结:从这个食物网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动植物之间有复杂的食物联系。人的食物种类很多,因此与人有关系的食物网,实际上要比我们画的复杂得多。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动物、植物之间的联系。2提问:(1)动植物之间有什么联系?(2)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用什么词说明?(3)什么叫食物链?什么叫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网有什么关系?(4)在写食物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布置作业思考: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假如有一种动物死光了,会带来什么结果?4.我国珍稀的动植物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以及保护珍

    22、稀动植物的意义。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挂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2我国珍稀植物的枝、叶标本。三、学生准备每人搜集一二种珍稀动植物的图片或资料。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动植物的资料或图片,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扬。2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植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板书课题)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1)认识大熊猫出示大熊猫的挂图。谈话:这是什么动物?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谈话: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事?讲述:大熊猫又叫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

    23、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2)认识朱鹮出示朱鹮的挂图。谈话:你认识这种鸟吗?观察:朱鹮是什么样的?谈话:关于朱鹮,你知道哪些事?讲述: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以蟹、蛙、小鱼、田螺为

    24、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3)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扬子鳄、金丝猴、白头叶猴、羚牛、白鳍豚、黑颈鹤等。(这几种动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4)认识银杉出示银杉的挂图。谈话: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观察:银杉是什么样的?谈话:关于银杉,你知道哪些事?讲述:银杉是一种高达20米的树木,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

    25、“带子”闪闪发光,所以人们称它做银杉。它是世界上珍稀的植物,仅生存在我国,目前只有2000多株,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5)认识水杉出示水杉的挂图。谈话: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观察:水杉是什么样的?谈话:关于水杉,你知道哪些事?讲述:水杉是一种高达35米的树木,叶淡绿色,在树枝上排成羽毛状,非常好看。它也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的植物。(6)按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植物银杏、珙桐、人参等。(这几种植物的形态详见参考资料。)(7)提问: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有哪些珍稀的植物?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植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2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

    26、1)谈话:你知道这些动植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2)讲解:这些动植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3)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1)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呢?(2)讲述: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砍伐珍稀植物的人,要进行法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

    27、然环境,使珍稀动植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破坏珍稀动植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珍稀的动植物。2提问:(1)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2)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3)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3讨论: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应该怎么办?布置作业调查: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5.保持水土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水土流失的原因、保持水土的意义及方法。2

    28、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种树的方法。3向学生进行保持水土的环境教育。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两个水盆、两个小喷壶、两个大烧杯、水、土、草皮。2挂图黄河水、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植树的方法。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你在电视或画册中看见过黄河的水吗?黄河的水是什么样的?(2)关于黄河水你有什么问题?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推想黄河水是黄色的原因(1)出示黄河上游以及黄土高原的挂图。(2)介绍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考察资料(同课文)。(3)分组讨论: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黄河水中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长此下去,这种现象会产生什么后果?(4)汇报讨论结果。(5)教师小结:大家认为,黄河水所以那么黄,是因为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很可能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被雨水冲进河里来的。如果长此下去,黄土高原上的土会越来越少,黄河水中的泥沙会越来越多,河道中积存的泥沙也会越来越多,河道会越来越浅,水大时就会泛滥成灾。这些推测是有道理的,黄河在历史上也确实曾多次泛滥成灾。2指导学生做水土流失情况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一册自然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