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方文化讲义.docx

    • 资源ID:30629924       资源大小:114.73KB        全文页数:1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文化讲义.docx

    1、西方文化讲义 第一讲 引论文化判断力 1人们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判别、取舍、整合的高级认识能力。2来源于对不同层次文化的理性认识,是人的自我建设的社会性表征,是社会文化开放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判断力1面对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多元文化的大交汇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新要求,发展和提高文化判断力具有时代性。2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3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标本兼治中的从“本”治理。文化判断力的重要性1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穿透力。2要成为情操高尚心灵丰富的人,提高文化判断力至关重要。3“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4人之所以能抵御多种多样的诱惑,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判断力往往起决定性

    2、作用。文化判断力的重要性1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提升思想,陶冶情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2学会鉴别优劣,区分美丑,崇尚健康、高雅,鄙弃低俗、污秽。文化判断力的重要性1垃圾文化时常披着乱人耳目的外衣,悄悄地污染心灵,诱发缺乏判断力的人背弃伦理道德,乃至形成扭曲的人格。2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愚昧的人之所以区别于聪明的人,根本在于他不具有判断力。学者的忠告1最愚蠢的一代作者、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研究部主任马克.鲍尔莱因教授痛心于如今的美国青年-“有最好的机会和资源成为最聪明、最博学的一代,却没有善加利用。2他奉劝自己的学生适当远离电视机、远离电脑网络,不要成为“数字技术的奴隶”。

    3、3他要求自己的学生通过背诵经典诗歌积累词汇、锻炼记忆、丰富想象、提升境界。学者的忠告他认为“需要有一些东西使学生慢下来”,在没有图像、没有视频、没有声频的安静世界里,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使用自己的头脑思维,依靠自己的想象完成“二度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内存、丰富自己的想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否则,很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湮灭在“技术进步带来的黑暗无知”中。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1西方学者尼葛洛庞帝提出: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而应该掌握的是“关于信息的信息”。所谓“关于信息的信息”,就是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文化,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

    4、有较强的文化判断能力。 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1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对人文教育有所忽视,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不高。所以现在的教师普遍存在文化判断力不强。不仅对西方文化认识不清,而且对本民族的文化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1文化判断力不强带来的后果是当学生在接触各种文化的时候,得不到老师的正确指导。所以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把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作为时尚。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判断力,首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文化判断力。 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1广博的知识基础2正确的价值取向3文化的研究者何谓“文化”?1中文中的含义:“人文化成”。2“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

    5、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3“文”就是一切的形象或现象,“天文”指自然的形象或现象,“人文”指人对自然的形象或现象,经过认知、重组、改造和利用。4英文中的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原意为“耕耘”、“培养”等。“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狭义地指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文化”的定义 文化(culture)是一个民族或一种特定人群普遍自觉认同的观念和规律系统,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一定

    6、的艺术、结构、符号、风俗、习惯、信息、价值和理念、一个民族文化中显露的、蕴藏的内涵决定着自己本民族的存在方式,而这一生存方式是牢固的,也是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定义1台湾出版的辞海:人类社会由野蛮而至文明,其努力所得之成绩,表现于各方面者,为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其综合体,则谓之文化。2Culture: The ideas, customs, skills, arts, etc. of a given people in a given perio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1985)“文化”的定义 本课所指的“文化”是一种“

    7、大文化”概念,即广义上的文化,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科学、社会生活等领域。因此,在本课中,“西方文化”一词的内涵基本等同于“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文化”的定义1音乐、建筑等艺术的总称2一个民族的历史、习惯和风俗的总称3知识、品格和道德的融合4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龙应台Civilization Civilization is often used as a synonym for the broader term culture in both popular and academic circles.

    8、 Every human being participates in a culture, defined as the arts, customs, habits. beliefs, values, behavior and material habits that constitute a peoples way of life. Civilization In its most widely used definition, civilization is a descriptive term for a relatively complex agricultural and urban

    9、 culture. Civilization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cultures by their high level of social complexity and organization, and by their diverse econom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文化的三个层面文化的分类1 H. H. Stern(1992)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10、 c)。文化的分类2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3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2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文化的分类1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2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

    11、地理、历史、等知识;文化的分类3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4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文化的内部结构1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2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3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文化的内部结构1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2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三个层

    12、次1高级文化(high culture)2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3深层文化 (deep culture)文化的三个层次1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2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三个层次1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2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13、Western culture 1Western culture (sometimes equated with Western civilization or European civilization) refers to cultures of European origin.2The term “Western culture” is used very broadly to refer to a heritage of social norms, ethical values, traditional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sys

    14、tems, and specific artifacts and technologies。 西方文化1定义: 西方人为适应自然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的总合,其功能是确保西方人的生存和发展。 2地域: 主要指欧洲,18 世纪以后,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西方文化1源头: 主要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罗马的法律。 2主流: 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哲学思潮。 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导致障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哲学、信仰、伦理、心理乃至政治等诸多因素确定了在该国的文化中,社会交往必须遵循其特

    15、定的规范。对于一个讲母语的人来说,本国的这些约定俗成的规范已经成为其日常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不熟悉这一文化背景的外国人而言,就会形成一个文化障碍。文化差异的指标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1不确定性避免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3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 4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 versus short term orientation) Culture shock The an

    16、xiety produced when a person moves to a completely new environment. This term express the lack of direction, the feeling of not knowing what to do or how to do things in a new environment, and not knowing what is appropriate or inappropriate. 文明冲突论 哈佛大学教授Samuel. Huntington (19272008)1993年提出了“文明冲突论”。

    17、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1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1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crossing 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1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

    18、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 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1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

    19、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 )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案例 1:中美研究国际问题的现状余秋雨 希腊哲学家坐在爱琴海边思考人和爱情的关系,印度哲学家坐在恒河边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坐在黄河边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1922 年,西方学者约翰. 布坎说过的一段话:“ 中国有几百万最好的头脑,却被空洞花哨的玩意儿闹得毫无创意。所有的努力加起来都是一场空,因此全世界都在耻笑他们。 案例 2: 1773-1782案例 3:航海案例 4:四大发明遗产的继承孙子兵法与经商理念从三国演义学习社会管理 权谋从清宫戏学习现代政治智慧案例 5:对“体育”的认识(中国)1

    20、 强身健体 2 奖牌、名次 3 奥运会 4 亚运会 5 全运会 对“体育”的认识(西方)1 社会和生活的灵魂 2 一种超越阶层和行业的语言 3 大部分社会规则都蕴涵在体育的规则中 4 体育的真谛是要从竞争中寻找人的精神 5 通过体育要教给人们基本的竞争规则和人生哲学 第二讲古希腊文明(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希腊1位置:希腊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大陆部分三面临海。2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3人口:1035万,98%以上是希腊人,其余为穆斯林人。4宗教:居民多信奉东正教。5官方语言:希腊语。6首都:雅典。 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在其

    21、年出版的诗集前言中宣称:“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古典文化的特征 1自由、乐观、世俗、民主2理性与理想共存而不矛盾3强调心灵的同时亦重视肉体4对个人价值与尊严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希腊神话的特色-世俗性和民主性 希腊诸神同人类一样有七情六欲及各种优劣品质。希腊人的神像人一样,能行善也会作恶,有时还蒙骗俗人做出蠢事。他们未必都有非凡之力,甚至人们可以与之平等攀谈。具有人的身体和性情以及人性的一切弱点和智慧,还有像俗人一样的生理需求。神灵之间乃至人神之间争吵时时发生;他们还需要睡眠和吃喝拉撒;神和人自由地混在一起,甚至跟俗人结合

    22、生儿育女 。 希腊神话具有世界性的原因1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源泉之一, 欧洲(欧罗巴(Europa)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灵)这一名称的来历反映出希腊的影响。2希腊神话有别于其他民族神话,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所具有的人性 。3西方文化对最近几个世纪的全球文明有着全面的影响。希腊神话的特征 1高度的人格化 2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3无可比拟的地位和影响4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希腊神话和宗教的主要来源 1荷马史诗2荷西奥德的神谱3其他文献作品 希腊神话中的12位主神 1雷电之神众神之父宙斯2天空之神(天后)宙斯之妻赫拉3海神波赛东4智慧之神雅典娜5太阳之神阿波罗6月神(狩猎女神)阿蒂米斯希腊神话中的12位

    23、主神1爱与美之神(爱情女神)阿芙洛狄特2战神阿瑞斯3火神(工匠之神)赫菲斯特4商旅之神赫尔墨斯5农神(谷物女神)狄墨特尔6灶神荷斯提亚诗歌和戏剧 1诗歌或民歌-源于希腊神话 2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戏剧 3田园诗 荷马史诗 1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2伊利亚特是以历史上出现过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阿基琉斯的愤怒和息怒对战事的影响。3奥德赛描述了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海上十年流浪以及返乡后与妻子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1荷马史诗篇章宏大,每部史诗均由24卷组成,各长万余行。2荷马史诗的存在除了它所具有的巨大文学意义外,更主要的是希腊文化的象征和希腊精神、希腊民族的象征。希腊

    24、文化的独特性始于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1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掌管葡萄栽种、葡萄酒酿造的神)。2悲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3喜剧起源于祭祀活动后的“逛欢游行”。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1埃斯库里斯(Aeschylus,约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欧洲悲剧之父2索福克利斯(Sophocles, 约公元前496公元前406年) 3幼里庇德斯(Euripides, 约公元前485公元前406年) 埃斯库里斯的主要作品1波斯人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3七将军攻打底比斯 埃斯库里斯作品特点1歌颂民主自由,反对专制和暴君统治,提倡爱国主义。 2故事情节简单,抒情成分占有重要地位。3矛盾冲突非常尖锐

    25、,很能感动人。4悲剧英雄形象高大,赋有坚强的自由意志和战斗精神。5语言庄严雄伟,带有夸张色彩。 索福克利斯的主要作品俄狄浦斯王安提格那厄特克特拉 索福克利斯作品的特色完美的境界。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整的结构。鲜明的人物性格。简洁自然的风格。优美的合唱。幼里庇德斯的主要作美狄亚特洛伊妇女阿尔克斯提斯 幼里庇德斯作品的特点深切关怀妇女的命运。 善于描写炽烈的感情。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得特别鲜明,特别广泛。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别是妇女的心理。语言自然流畅,接近口语,富于感情。其他艺术成就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约公元前445公元前380年) 抒情诗。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古希腊

    26、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 喜剧通过嘲笑而起教育作用。 阿里斯托芬和平骑士云 阿里斯托芬作品的特点触及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描述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 世界观基本上反映了自由民中的农民的利益。 戏剧情节是虚构的,往往流于荒诞,但主题很现实。 喜欢采用象征和夸张手法。善于使用谐音字 。三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西方“历史学之父”历史(即希波战争史) 修昔底德(Thucydides,公元前460公元前395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公元前350年)希腊

    27、史、长征记、斯巴达政体论、回忆苏格拉底 希罗多德的历史 1希腊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的著作。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2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 3文学价值极高,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4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 古典哲学1米利都学派2毕达哥拉斯学派 3德谟克里特西方归纳逻辑学的奠基人 4智力大革命与“智者学派” 米利都学派 1创始人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2认为万物起源于水并复归于水,否认神创世界说。3打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神创世界的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 1古希腊最早

    28、的形而上学体系。2创始人数学家毕达哥拉斯。3将数字运用到哲学领域,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切,万物均源于数。如果没有数,人们就无法认识事物,也就不能思考。强调思辨的生活是最幸福的,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清除对肉体上的邪恶欲念。德谟克里特1著名的原子论者。 2一切事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运动为原子所固有。 3幸福乃人生之目的,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感官享受而在于精神愉悦;人的幸福不是有神所赐而是由人们自己选择决定。智者学派1哲人学派、“诡辩学派”。2真理是存在的,也是实在的;真理就是绝对的真实和存在。 3主将是苏格拉底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 希腊哲人1苏格拉底(Socr

    29、ates,约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 2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3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苏格拉底1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的初步基础;2是有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3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4树立了西方伟大教师的风范。 5以哲学的思辨成就闻名于世 。柏拉图1最著名的学说是理念论,认为在人们感觉到的现象世界的后面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它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是抽象的、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与现象世界相比,理念世界是完善、理想的。理念

    30、是原型,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它的摹本。世界有三种存在方式;理念、形式和感觉。 2代表作理想国 理念论 理想的国家应有三个阶层: 1. 哲学家居统治地位-他们拥有真正的知识,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 2. 军人是第二阶层-主要职责是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3. 第三阶层由社会生产者组成-从事物质生产,保障社会需求。 只要三个阶层的人各尽其责,各安其位,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柏拉图的理想国反映了他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也代表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治学愿望: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1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2在哲学上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概念不能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只能是个别事物的抽象,一般只有依据个别才能存在。为此,他提出了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观点。他认为客观世界是先于人的感觉、独立于人的感觉的真实存在,人的感觉和理念都是第二位的,只是客观世界的某种反映。 亚里士多德1创立了形式逻辑学-确立了演绎法推理和三段论形式的论证法 。2天文学-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亚里士多德1物理学-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2生物学-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文化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