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语文doc.docx

    • 资源ID:30828434       资源大小:26.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语文doc.docx

    1、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语文doc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2019年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要点(4)6.九上出师表一、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二、重点字词解释。中道崩殂:死(皇帝) 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时 不懈于内:懈怠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扩大,发扬 妄自菲薄:过于小看自己。菲薄:轻视,小看。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

    2、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陟罚臧否:提升;/惩罚;/善恶,这里指评论人物好坏。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表明;/治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拔;/给予 悉以咨之:都,全;/询问,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不求闻达于诸侯:做官扬名。闻,扬名。达,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身份低微,出身低下。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三顾臣于草

    3、庐之中:三次拜访由是感激:由于这样;/感动激奋。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兵败。有一年:通“又”,表余数。 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 夙夜忧叹:早晚。 恐托付不效:成效。深入不毛: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南方已定:平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武器装备;/勉励和率领。庶竭驽钝:表示希望;比喻低下的才能。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人。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的事。/职责、职务范围中应做的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功效。则责等之慢:怠慢,疏忽。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 陛下亦宜自谋:想想自己

    4、的问题。 咨诹善道:询问察纳雅言: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 临表涕零:面对;/流泪。零,落下。三、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四、古今异义字: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与“感谢”相近。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憎恨。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五、 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恐托付不效(成效)。 不效(功效)则治臣之罪六、 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5、难之间。七、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怎样实施严明赏罚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

    6、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说明蜀国当时所处不利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

    7、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严明赏

    8、罚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三顾茅庐,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文中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20)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2)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

    9、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4)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八、课文内容理解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3、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

    10、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答案要点: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6、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九、开放性试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2、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

    11、到横线上。(2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4、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

    12、”、“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3.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一、重点词语解释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田地。畎,田间小沟。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筑墙用的夹板和木杵。管夷吾举于士: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士:狱官。百里奚举于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责任,担子。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方法。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人恒过:常。/犯过失。 衡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

    13、现在脸色上。征:征验。而后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世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国恒亡:常。 生于忧患:生存发展。二、通假字 1、衡于虑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三、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2、饿其体肤(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 )四、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2、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3、饿其

    14、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颠倒错乱五、中心意思: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六、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15、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8)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举的6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被举荐或任用的原因。 都经受过苦难的磨炼。(9)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10)、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七、开放题。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

    17、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困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3、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张海迪、爱迪生)名言:艰难困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

    18、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2.九下鱼我所欲也 孟子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

    19、忧患,死于安乐二、生字 箪(dn) 蹴(cù) 羹(n)死亦我所恶(wù)三、通假字1、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向”,原先,从前。2、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吗。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四、一词多义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为了。 行拂乱其所为:做。2、行道之人弗受:走。 行拂乱其所为:做(事)。3、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4、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对于。管夷吾举于士:从。 生于忧患:在。五、重点词解释:二者不可得兼

    20、:能够同时得到。 舍生而取义者也:正义或仁义。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不例外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假使。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办法。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某种办法。 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单,不仅;/本性。贤者能勿丧耳 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一箪食:古代盛饭的竹器。/饭。 一豆羹: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呼尔而与之:没礼貌的吆喝。/给。 蹴尔而与之:践踏。乞人不屑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丰厚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万钟于我何加焉:(

    21、有)什么益处。 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是亦不可以已乎: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六、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

    22、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0)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2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七、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例子略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段: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

    24、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7)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比喻(8)“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9)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10)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

    25、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八、开放型试题: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答: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答: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

    26、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观点:舍生取义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

    27、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8、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

    28、字?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10、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答: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11、读

    2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13、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答:我的观点: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14、结合材料思考。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 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答案略)1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语文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