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题五 诗词解析.docx

    • 资源ID:30829323       资源大小:24.7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题五 诗词解析.docx

    1、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题五 诗词解析专题五 诗词鉴赏特别说明:因时间关系,本资料试题未经校对流程,使用时请注意。一、【 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过南旺守闸刘 基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蔓草须句 国, 浮云少昊 墟。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注刘基 (1311 1375年 ,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 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须句:春秋诸 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4分【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 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 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4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情感, 要从抒情方式入手。 直接抒情的, 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 ,通过意象揣摩情 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 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 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 1分【解析】鉴赏文

    3、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应 用典故的意图,是正用还是反用。二、【沈阳四校 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 8. 9两题。落第长安 常建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杂 诗 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8.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 诗所抒感情的异同。(5分【答案】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1 分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 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恐逢”两句可以看出。(2 分杂诗 不涉具

    4、体情事, 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 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 能在更大范 围内引起共鸣。(2分【解析】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比较中体会诗人感情的异同点。 要抓标 题,抓关键字,抓情感字,从而体会作者意图。9.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6分【答案】“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把不可揽 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其二,“溪”本是名词,用作量词修饰“月”,移用 到这里作定语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其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 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每点 2分【

    5、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炼字题,要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和表达效果。炼 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 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 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三、 【 2012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江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 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 ,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 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

    6、处。 (3分【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 ,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 ;传 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解析】 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这是炼字题, 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 既然是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 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 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 其效果。(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 的。(3分【答案】 两联四句, 每句一景 (或“一事” , 是赋的铺陈手法; 从景物 (环境 和人事 (人 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

    7、 (每点 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 “事 事幽” 统摄全诗, 幽, 僻静、 安闲之意。 如何表现这一特点, 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 第三联,写妻子“画纸” ,稚子“敲针” ,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 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 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 或映衬。(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 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 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 曲折地

    8、表达出漂泊异地的 窘迫; (2分 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 一切就都谈不到了, 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2分【解析】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 为什么尾 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 “但有故 人供禄米 , 微躯此外更何求?” , “但有” ,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 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 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四、【 2012泰安期末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8分 【中吕】 朝天曲张养浩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

    9、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 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1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 (4分 【答案】(1“筛, ,是“用筛子过东西的意思 (1分 ,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将阳光透 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2分 ,化平淡的现象为生动的动作, 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 (1分 。 (4分 【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炼字题, 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 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 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 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比如动静 结合, 化静为动, 化意为象, 化无形为有形, 化无情为有

    10、情, 化平淡为生动, 化腐朽为神奇, 变简单为多样等。(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4分 【答案】 作者通过对“柳堤”“竹溪”“鸥鹭”“农父渔翁”等乡村景与人的描写及最后一 句的议论 (2分 ,表达对田园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寄情田园、山水的闲适隐逸生活的情怀 (2分 。 (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 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 ,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 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五 . 【成都七中高 2012级高三下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

    11、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 。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 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凤团:一种名茶。(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 (3分答:【答案】 1 “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 。用拟人的手法(1分 ,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 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解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炼字题, 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 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 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 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 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比如动静 结合, 化静为动, 化意为象, 化无形为有形, 化无情为有情, 化平淡为生动,

    12、 化腐朽为神奇, 变简单为多样等。(2 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 (至少两个 , 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 (5分答:【答案】 (2 “闲” “静” “又” (答出两个即得 2分 。 “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 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 “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 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 “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 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 (答到意思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 把握诗人的情感, 要从抒情方式入手。 直接抒情的, 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

    13、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 ,通过意象揣摩情 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 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六、【淮南市 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8分 秦楼月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 , 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公元 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 活在这个时期。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8.“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4、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 内涵。(4分【答案】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 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鉴赏评价该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题目。其实,涉及两个问题:诗歌的意象及其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约定性的特点, 什么样的意象寄于什么样思想情感有一 定约定性, 这也是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 不同时代的诗人或同一时 代的不同诗人约定俗成了同一事物差不多的特定的形象

    15、意义, 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特定的语境还是界定了同一意象的不同意义, 这也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 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居 然没有搞清楚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晓风残月”的具体情感内涵。本词只要结合注释, 情感内涵是很容易准确把握的。 9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4 分) 【答案】 “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 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 分) (2 “无边烟水, 无穷山色” 是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 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2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

    16、评价) 虽然题目要求是“赏析”,但还是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抒情手法主要分直接抒情和 间接抒情,词的上片就五小句,仔细读还是能够区分出来的。所以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解答 的关键还是要读懂作品本身。 但还是有不少考生没有搞清楚抒情手法的具体内容, 居然和修 辞手法、表现手法混同了。 七、 【西安市 2012 高三一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9 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 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8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 分) 【答案】 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

    17、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 (5 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 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 分)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 分) (3 (2 【解析】本题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 D 级。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 并不愿做一个遁世隐居的有志之士,是不得不过着无所事事的山林生活的, 解题时要抓住诗 中作者的行径。 9 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 “不怨而怨” 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 。 (6 分) 【答案】 分)同意。 分)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 (6 (1

    18、 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 ,故言“不怨”(2 分)但全诗表面上写 。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愚溪生活的闲适, 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 分)诗中 (1 “幸” 是含着痛苦的笑; “偶 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 “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本题要联系作者被贬的背景来解答。答题时,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步,结合 诗句进行分析,点出字里行间隐含着的孤独的忧愤。 八、【长春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19、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 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 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 到常州 (即“毗 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 指蟋蟀。 8.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 【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 惆怅。(答出一点给 2 分,语意完整给 1 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9.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 分) 【答案】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

    20、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 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 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和“实” 各给 2 分,答出“拓展意境”和“深化感情”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九、 【湖南省重点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分) (7 旅 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

    21、思想感情的?(3 分) 【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 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3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 ,分清虚实: 哪是实景,哪是虚景。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 表达的情感。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4 分) 【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 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 “旅宿”提示读

    22、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 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 “自悄然” ,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 “愁眠” ,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 “家书” ,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 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 “好烟月” “钓鱼 船” ,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 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 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 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

    23、旨。 十、 【福州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 题。 (6分) 长相思 李煜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l)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 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 (3分) 答: 【答案】 (1)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 (1分)“一重山,两重山”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达 作者与他所思之人距离的遥远, “菊花开, 菊花残”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 人分别的长久,从而表达出相思之情的深重。 (2分) 【

    24、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一问可抓住词眼“相思”一词。第二问主要 考查主题思想表现的方式。“一重山,两重山”一句关键要理解“重”字的含义,此处“重” 当以重叠解,一重山,两重山即为一层层的山、两层层的山“菊花开,菊花残”从时间的角 度写菊开、菊残,对比中凸显主题。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 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 (3分) 答: 【答案】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 (1分)这首词以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等共同 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愈发深重,内心更为凄冷。 (2分) 或: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 (1分)“相思枫叶丹”喻示着相思的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 着所思念的人,所以内心是温暖的。 (2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首先应明确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词中写到 的意象主要有山、水、枫叶、菊花、大雁以及月。其次应抓住描写意象的修饰语从不同角度 分析,如“烟” “丹” “高飞”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题五 诗词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