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诗歌阅读专练.docx

    • 资源ID:30832993       资源大小:247.09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歌阅读专练.docx

    1、诗歌阅读专练诗歌阅读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浣溪沙苏轼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其三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写了一组浣溪沙词记途中观感。茜罗裙:红色的罗裙。赛神:也叫迎神赛会用仪仗、鼓乐、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捣麨(cho):炒干后捣成粉末。软:本字为“餪”,有“送食”之义。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

    2、项是( )A.“道逢醉叟卧黄昏”,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在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B.古诗有云“弄妆梳洗迟”,“旋抹红妆”四字正表达此意。使君驾到,姑娘们争相一睹风采,但爱美之心又使她们精心梳洗打扮之后才三五成群出门。C.其三这首诗从多方面反映初夏时节农村的生活情趣:煮茧的清香、络丝娘娇语、白发老翁捋新麦等。D.两首词都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2.两首词的上阕同是写农村的女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词简要分析。(6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

    3、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4.同样是写渔夫,明代的孙承宗有渔家诗写道:“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试分析两首诗描绘的渔夫形象有何

    4、不同。答: 三、语言文字应用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 甲 ,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 乙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A),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 丙 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

    5、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 丁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6.下列

    6、在文中括号(A)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甲、乙、丙、丁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8.看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1)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10个字)答:

    7、 (2)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答: 诗歌阅读专练(二)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2题。南乡子秋暮村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路空山万木齐”,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B.“试上小楼极目望”,词人眼中的景象很分明: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这为下一个层次的推出提供了极佳的背景。C.“吠”“鸣”声把词人的注意力从远处拉到了眼前,但是这“鸡鸣狗吠”可能不是

    8、现实情状,而是词人的一种情趣寄托和精神追求。D.最后三句,写远山时而远近延缩,时而东西变换,而柴扉“独掩”,表明词人需要的是与世隔绝的那份淡定。2.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 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34题。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注】李宣远,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德宗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秋季,在远离家乡的并州,看到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不由的思念起故乡。B.颈联从

    9、近处写起,军营的帐幕,远处的流水,更遥远的山峦,以及那些正在从山峦上归家的牛羊,从而含蓄地表达出征人的思想之情。C.这首诗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借边塞之景,写战争,写思乡,是一首比较典型的边塞诗歌。D.尾联写到“征人正垂泪”,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烽火起云间”: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4.诗中出现的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10、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霜,大多在晴天形成。深秋的夜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掀开了被,散热颇多,_,水气就会凝结形成细细的冰针,或是六瓣的霜花。霜非霜冻,见霜时的温度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_,危害庄稼。霜降时节,百花凋零,_,争奇斗艳,“撑住残秋是此花”。漫步于菊花丛中,虽寒意盈怀,仍似融入一片春光烂漫里。_6.“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答: 诗歌阅读专练(三)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齐己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

    11、点此身。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注】齐己(863年937年),唐朝晚期著名诗僧。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题画诗,也是咏物诗,首联既照应标题,也蕴含诗歌的主题。B.颔联交代画中的鹭鸶没有用金粉精细描画,也未用丹青加以细致点染。C.颈联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荻花”意象均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D.本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艺术风格与作者的僧人身份相吻合。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鹭鸶的形象特征。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34小题。落梅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

    12、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起首两句便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伤的基调。B.“可堪平砌更堆墙”一句与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意近,都写出了落梅之多。C.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当作“迁客”和“骚人”来写,颇具新意。D.“乱点莓苔”讥讽曾经高洁的梅花如今却与莓苔为伍,“偶粘衣袖久犹香”笔锋一转,感慨梅花的香气经久不灭。4.这首咏梅诗是咏物诗的上乘之作,诗人却因此“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请结合诗尾联谈谈原因。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

    13、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B.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D.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6.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概括达尔文的研究、成书过程。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

    14、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写出了一些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我认为正确的结论。(选自达尔文导言)关键词: 、 、 、 诗歌阅读专练(四)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注】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鸂鶒(xch):水鸟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

    15、、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草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

    16、数字而已【注】。陆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蘋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陆游在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据梦中所作而补写,时年作者72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乘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C.“偶经”“却拣蘋”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D.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

    17、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4.颈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艺术特点?请简要赏析。答: 5.下面是某小区一则通知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近期有业主反映小区内有养狗的随意遛狗,给大伙儿带来了安全隐患。面对这种情况,物业管理处决定,在小区东北角划定遛狗区域。望每个养狗业主遵照本小区遛狗规定,共同营造小区的和谐氛围。(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诗歌阅读专练(五)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注】此词是作

    18、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首两句从总体上写出了词人夜宿驿舍的气氛和感受。“遥夜”即长夜,不仅讲出是夜深,而且表现出一种客舍之夜漫长难度的情味。B.“梦破鼠窥灯”中的“窥”字得神,一方面表现了老鼠偷油时那种胆小警惕的神态,一方面也表现了驿舍的环境气氛和词人的主观心境。C.“门外马嘶人起”,结得余意不尽。一夜的清净冷寂,到此方显示出暖意和生气。这意味着词人即将踏上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旅程。D.这首词很短,却十分精练生动地勾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流程,由沉沉遥夜,到梦破难眠,再到马

    19、嘶人起,而在这流程中自然地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2.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6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34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眼前宏观景象:虎穴龙潭,山川险要,正是兵家必争之地。B.颔联顺势转入怀古:赤壁形胜,造就了三国一代英雄,但是这万事功业终

    20、究被大江的波涛所涤荡,深长的感喟里包含着对追逐功名的失望。C.颈联又回到现实,写眼前微观景物,作者描摹宿鹭的悠闲、飞鸿的远引,透露出内心的羡慕之情。D.尾联间接抒情,用“渔竿客”这一归隐的典型意象,表达自己的感情寄托;最后勾勒出一幅烟雨归船的想象画面,传达出对归隐江湖的无限向往。4.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

    21、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

    22、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

    23、起来了。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8.下面是一段生日答谢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感谢各位参加令尊的的生日晚会。敝人看见桌上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我想起了父亲的好友张小波,他是一个多好的小肥猫啊!为了鼎力相助我学习数学,他竟然放弃了辅导他女儿奥赛的赛前训练。如今,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他玉成此事深感冒昧。(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诗歌阅读专练(六)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24、完成下面小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为颔联的景物描写作了铺垫渲染。B.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苍茫明净、深沉悲凉的暮秋图景。C.颈联巧用伯牙、阮籍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无聊的苦闷。D.全诗因景寄慨,层层关联,意味隽永,体现了诗人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2.有人说“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理由。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34题。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25、。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清新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B.首联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参观的这座宫殿于1917年建成,原本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其皇太子夫妇修建的宫邸,遂以王储妃切

    26、齐琳的名字命名。( ),走近看,并没有看到的奢华,而是赭墙红瓦的质朴,宫殿周边林木葱郁、碧草如茵,静雅恬适。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水澹澹,_。切齐琳宫中间正厅装潢高雅又颇具历史韵味,展示了欧洲当时最高水准的工匠技艺,波茨坦会议就在这里召开。走进四方形大厅,_。大厅面积约40平方米,中央摆放着一张栎木大圆桌,这张桌子是原件,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会议厅内设有楼廊,还有供各国记者采访用的新闻席。大厅两侧原本是王储伉俪的卧室、书房、会客厅、育儿房等,不过波茨坦会议期间,已被改为三国领导人的工作室和会客室。这些对外开放参观的房间布置,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

    27、。穿行在廊道里,洁白的墙壁上悬挂着波茨坦会议的现场照片,还有装裱的波茨坦公告全文。在中文手抄本前驻足细读,第六条写着“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我不由得陷入沉思,_啊!5.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B.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复古,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C.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D.基本按照原样保存着当年会议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宫殿,还不如说是英式

    28、的官邸B.与其说是英式的官邸,还不如说是宫殿C.与其说是宫殿、英式的官邸D.说是宫殿,实际就是英式的官邸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雕梁画栋 山清水秀 茅塞顿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雕梁画栋 风光旖旎 豁然开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C.绫罗绸缎 风光旖旎 茅塞顿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D.绫罗绸缎 山清水秀 豁然开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诗歌阅读专练(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万里桥江上习射陆游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注】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

    29、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欃(chn)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笴,箭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D.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2.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日感怀于谦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


    注意事项

    本文(诗歌阅读专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