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docx

    • 资源ID:30834145       资源大小:31.7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docx

    1、届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2018届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私人讲学的历史常常要追溯到孔子的杏坛讲学。而实际上,在孔子之前有没有私人讲学的历史还很值得探究。自汉武帝取董氏的“独尊儒术”后,孔子一下子从诸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官方载体,在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终极文化理想,而后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以至于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大多都归于孔子。就孔子

    2、对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来看,这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那么私人讲学,其肇始之归于孔子,就有特别的意义。既有私学,就一定有官学。而且据可考的史料记载,官学要远早于私学。能够冲破“学在官府”的垄断,想来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可以想见,只有以孔子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决定性地打破这一垄断局面,而且私人讲学之风确确实实在孔子之后开始勃兴。我们所说的书院,正是私人讲学的殿堂。而书院的兴盛直至高峰,都是和时代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当然,私学的这种勃兴常常伴随着与官学的博弈。官学自然教授经史,然而总其归途,总还是要落实在教化上。一时之官学有一时之教化,一朝之官学便有一朝之教化。经史本身自不变,然讲经讲史之

    3、法却实在一代有一代的侧重。这种重教化的教学育人,虽然也在历史上培养了从郑玄到孔颖达等许多大儒,然而古代政治的教化之弊还是渗透其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在于官学选士的存在。自周代起,官学的基本体制便已完备,而选士则是官学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这样官学和取士便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私学无法比拟的。史籍可见的私人书院,是建于唐朝的张九宗书院。而其正式完备,则是在宋代。而宋代的书院则蔚为大观。为何在宋代,书院才得以兴盛,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得回到其从官学的突围。正因为官学与朝代的紧密联系,所以在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经济凋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混乱的朝堂更迭,处于下层的文

    4、人士子根本无从施展才华和抱负,统治者忙于稳固政权,眼中只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官学。史料记载,从北宋初年直到范文正的庆历新政的官学复兴,在这八十余年期间,官学没有任何进步。中央官学仅有一个国子监,地方上更是凋敝不堪。乱世过去,文化开始复兴,在宋代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之同时,科举名额也大大增加,官学无法满足大量学员读书的需要,于是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都已经成熟。而在官方,书院既迎合了崇文抑武的中央集权趋势,又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的渴望,解决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书院自然是提倡的。于是,就在北宋时期形成了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四大书院。然而随着明清科举制的高度制霸,出仕必由学校的铁律最

    5、终确立下来,当文人士子只有一条科考之路可走的时候,书院还是衰落下去了,可是它带给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风景却始终光彩熠熠。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私人讲学的场所就是书院,孔子只有凭借自己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建立私人书院。B虽然有待探究,但因孔子在中国学术文化中的巨大贡献,人们对“私人讲学肇始于孔子”这一结论是很可以理解的。C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都大多归于孔子,是因为孔子在“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D官学与选士的政治关系,导致私学比之而衰。每朝的官学教化都不同,这源于官

    6、学要为朝廷服务,官学的教化之弊就显而易见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私学和官学均教授经史,但官学侧重于教化育人,其目的在于政治的需要,官学要为选士服务,所以“学在官府”长期垄断。B官学最重要的职能在于选士,不同朝代的选士标准不尽相同,其官学的教化也就有了不同,但是总体上看,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宋代文化复兴,官学无法满足知识分子读书的需要,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书院的投资建设力度,由此四大书院走向兴盛。D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恰恰在这个时期,战乱、朝代更迭等社会现象致使私人书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7、)A从孔子设立私学的经历看,开办者个人的学识对于私学的存亡兴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官方的政策、学子的求学需要等因素也不可或缺。B官学的政治教化之弊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官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大儒,而是培养官府需要的后备力量。C书院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官府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制霸,而宋代的书院满足了官方崇文抑武的政权需要,所以宋代书院的发展蔚为大观。D晚唐五代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官学发展停滞不前,因而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成熟起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扎西的菜园子邢庆杰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扎西本来对

    8、种菜不感兴趣,他已经习惯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放牧生涯。可当他看到老马什么都亲自动手,从翻地、施牛粪、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辞了。扎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来的时候就特别卖力气。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他定了定神,说:“扎西,别着急,慢慢说,哪里出事了?”“是、是菜园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

    9、什么毒药,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老马一听,这个问题严重了,现在,他们这个援藏点上的技术人员都回家过节了,只有自己跑一趟了。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前除了萝卜土豆,根本就没有别的蔬菜,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

    10、红柿,这是很正常的。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莱,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以后,这就是你的一项家庭收入。”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老马知道,传

    11、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老马就耐心地对扎西说:“扎西,这些东西都是你花力气种出来的,还有大棚、种子等成本,别人拿去吃,给你报酬是应该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换青稞一样。”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离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集市。老马望着

    12、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

    13、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扎西重重地点了点头!老马的眼睛湿润了。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以及小说的主要情节。B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先写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再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C文章第二段在描写老马为扎西建造菜园子时使用了“翻地、施牛

    14、粪、扎棚、育苗”等动词,一方面描写建菜园子需要的各种步骤,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马对种菜的熟练。D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百姓为能吃到新鲜蔬菜不怕花钱,同时也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菜园子。E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内涵十分丰富,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格。5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6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诗文阅读(54分)(

    15、一)课内文言知识考查(15分)7下面对加点实词进行的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只是,只有。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辨”,变化。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于是。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披:掀开。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对表示礼让。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A. B. C. D. 8下列各组句子中,特殊句式分类相同的一项是( )(3分)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仕宦于台阁 幸于赵王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夫晋,何厌之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惟兄嫂是依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6、 A. B. C. D. 9下面对词类活用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籍吏民 籍:登记造册,名词活用作动词。B.进兵北略地 北:向北,名词作状语。C.单于壮其节 壮: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以为先,形容词意动用法。 10下面各句子中加点字古今含义一样的一项是( )(3分)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蚓无爪牙之利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 D.秦王使使者告赵王11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而布衣之交,

    17、即指贫贱之交。B.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

    18、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仇,其意固不小也。今

    19、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0、 )(3分)A.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B.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C.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D.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侍郎,中国古代官名,西汉时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

    21、随从皇帝。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B.丈夫,在古代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等。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开说,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现在才成为国家的代称。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指授予官职时,与下文“寻除南秦州刺史”的“除”用法基本相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弼出身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祖父李贵丑曾任平州刺史,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赠授凉州刺史。B.李弼少有大志

    22、。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不畏艰险,以安定社稷求取功名。”C.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D.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坚守秦州,在李弼的劝说下,其部下归附太祖,侯莫陈悦最终失败。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5分)(2)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早秋山中作【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

    23、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蛩,蟋蟀。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首联中“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诗人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再去拖累政治清明的时代。B颔联中作者运用“岂厌”和“却嫌”强烈地表达出不以家事自累,马上辞官归隐的愿望。C颈联描写出山野林间昆虫的声音,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给人以一种空寂萧瑟的感受。D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

    24、等意象,呈现出诗人生活的山林环境。全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反语、用典、比喻、以动衬静等。语言含蓄,意味悠长。1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分)(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分)(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两句是: “_,枯松倒挂倚绝壁。”(2)苏轼赤壁赋中“_ ,_”两句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3)屈原离骚中“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他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4)在师说中,韩愈提出自己的“师道”思想,其中“_ ,_”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5)庄子逍遥

    25、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方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 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19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经过近10个小时的徒步跋涉,他们终于到达界岭最高点。面对这种地老天荒的远山,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的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考前宵衣旰食、埋头读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要博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必须付出努力。当地时间周三晚,中国长征七号火箭重新

    26、进入大气层,刚好经过加利福尼亚附近,美国人着实吓了一跳。有些人粤犬吠雪,甚至怀疑这些火球是飞机解体。“泥人程”信手拈来一块泥巴,用手来回揉捏,不经意间,一个手拿旱烟袋的老头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面对菲律宾政府单方面向常设仲裁法院提请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好整以暇,时刻准备捍卫国家的海洋主权。A. B. C. D.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B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强调校园足球运动,一些学校积极响应,但随之也出现了用足球项目替代其他体

    27、育项目的不好的苗头。C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D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节日意味着什么?有人回答,洋节是“买买买”, 。这样的答案,或多或少代表着一部分人对节日的刻板印象:消费和“舌尖”的盛宴。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把过节理解为买和吃,无疑

    28、是对节日的一种粗暴解读。君不见,中秋月圆,我们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期盼;重阳登高,我们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农历新年,又有多少人会汇入春运大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节日,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某档电视栏目里,主持人邀请了三位成功人士谈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位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认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认为“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看完这档节目后,人们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29、,不得抄袭。“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分)文中没有提及孔子建立私人书院。“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书院的投资建设力度”于文中无据,文章只是说“对书院自然是提倡的”。根据原文可知,“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成熟起来”是在宋代乱世过去、文化开始复兴以后,并非在“晚唐五代时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项,“小说的主要情节”错误。项,“扎西不喜欢种菜到卖力气种菜”没有使用语言描写。项,“藏区百姓为能吃到新鲜蔬菜不怕花钱”说法不准确。)(4分)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故事

    30、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突显小说主题。(答对两点即可给分)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从扎西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每点分,共6分)二、古诗文阅读(分)(一)课内文言知识考查(分)(通常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通过,经由责备)(被动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宾语前置) (壮,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前进:古义,上前进献。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注意事项

    本文(届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 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