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带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30837571       资源大小:65.37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带答案解析.docx

    1、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带答案解析2017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令狐采学答案解析一、【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ng)绳: 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ru):

    2、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通“曝”,晒干。参:通“叁”,多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知其旨也然后能自强也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翻译下列句子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答案】(1)甘美勉励停止所以,因此(2)C

    3、(3)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解析】(1)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勉励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困:

    4、所以,因此。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的词有:曰:说;学:第一个为“教”,第二个为“学习”其:大概,表示推测句子翻译为: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句中重点的词有:为:变成,凝成;于:比句子翻译为: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

    5、解B。(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观点是教学相长;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考

    6、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甲】 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

    7、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用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

    8、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二、【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9、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2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吾妻之美我者(

    10、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徐公何能及君也( ) (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16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12(1)吾妻/之美我者(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比得上(2)通“熟”,仔细(3)偏爱(4)受蒙蔽而不明14(1)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能够在公共场合

    11、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15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16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解析】13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

    12、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6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

    13、词语还是自己的话。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

    14、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

    15、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四、【2017届中考贵州黔东南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16、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7、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通“避”)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意)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

    18、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身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慈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表现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物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答案】(1)B(2)C(3)A(4)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

    19、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B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加:好处。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先翻译句子: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这样看来,句子停顿一目了然,而且本句又是一个对称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A错误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

    20、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

    21、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

    22、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五、【2017届中考贵州遵义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

    23、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资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北定中原北:庶竭驽钝竭:臣不胜受恩感激胜:临表涕零零: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1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19向北;用尽(竭尽);禁得住;下雨,像雨一样(落下)。(每点1分,共4分)20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4、。(关键词、谨慎、崩、以,倒装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啊)。(关键词:所以、职分、判断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21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事谨慎,知恩图报。(每点1分,共2分)【解析】19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重点考核词类活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1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

    25、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参考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

    26、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六、【2017届中考海南卷】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岳阳楼记(选段)范仲淹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

    27、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浊浪排空(zhu)B虎啸猿啼(xio)C郁郁青青(y)D宠辱偕忘(lng(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连月不开春和景明静影沉壁把酒临风(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4)这两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答案】(1)D(2)放晴(出太阳) 日光(阳光) 圆形的玉(玉、碧玉、玉璧) 持、执(拿)(3)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4)第段写的是阴雨天气,

    28、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解析】(1)试题分析:D项正确读音“chng”。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开:放晴(出太阳)。句意: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景:日光(阳光)。句意: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璧:圆形的玉(玉、碧玉、玉璧)句意:端着酒杯,吹着微风把:持、执(拿)。考点:

    2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去:离开。重点词有:天光:天色湖光。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段文字的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描写语句来分析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对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

    30、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31、(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七、【2017届中考海南卷】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yun)B黄发垂髫(tio)C遂与外人间隔(jin)D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带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