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4章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选择-ppt文档资料.ppt

    • 资源ID:30843305       资源大小:5.85MB        全文页数:1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4章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选择-ppt文档资料.ppt

    1、矿山电工学矿山电工学主讲:主讲: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第四章 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选择 第四章 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选择 第一节 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及对开关的要求第一节 电气设备中的电弧问题及对开关的要求第二节 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第二节 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第三节 矿井高压供电设备及其选择第三节 矿井高压供电设备及其选择第四节 井下低压配电设备及其选择第四节 井下低压配电设备及其选择第五节 矿用电缆及其选择第五节 矿用电缆及其选择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第一节 电气设备的电弧问题及对开关要求 第一节 电气设备的电弧问题及对开关要求 一、电弧的特点一、电弧的特点(1)能量集中,温度高。)能量集

    2、中,温度高。电弧中心温度高达电弧中心温度高达 10000 以上,电弧表面温度以上,电弧表面温度也可达也可达 30004000 以上。以上。电弧高温造成触头表面金属的融化或烧蚀。电弧高温造成触头表面金属的融化或烧蚀。烧毁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烧毁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强烈的弧光可能损伤人的视力,严重的可致人失强烈的弧光可能损伤人的视力,严重的可致人失明。明。(2)电弧是束游离的气体,质轻易变形)电弧是束游离的气体,质轻易变形。在油流、气流及。在油流、气流及电磁等外力作用下迅速发生变形、移动与伸长,在强磁场作电磁等外力作用下迅速发生变形、移动与伸长,在强磁场作用下

    3、速度可达用下速度可达 300m/s。(3)电弧一旦产生,只需很低电压即可维持其继续燃烧而)电弧一旦产生,只需很低电压即可维持其继续燃烧而不会熄灭。不会熄灭。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1 1 产生电弧的根本原因产生电弧的根本原因 开关触头在分断电流时会产生电弧,根本的原因在开关触头在分断电流时会产生电弧,根本的原因在于于触头本身及触头周围的介质中含有大量可被游离的电子触头本身及触头周围的介质中含有大量可被游离的电子。当分断的触头之间存在足够大的外施电压的条件下,这些电当分断的触头之间存在足够大的外施电压的条件下,这些电子就有可能强烈电离而产生电弧。子就有可能强烈电离而产生电弧。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

    4、目录2 2 产生电弧的游离方式产生电弧的游离方式(1)热电发射)热电发射 当开关触头分断电流时,阴极表面由于大电流逐渐收 当开关触头分断电流时,阴极表面由于大电流逐渐收缩集中而出现炽热的光斑,温度很高,因而使触头表面分子中外层电子缩集中而出现炽热的光斑,温度很高,因而使触头表面分子中外层电子吸收足够的热能而发射到触头的间隙中去,形成自由电子。吸收足够的热能而发射到触头的间隙中去,形成自由电子。(2)高电场发射)高电场发射 开关触头分断之初,电场强度很大,高电场作用下 开关触头分断之初,电场强度很大,高电场作用下,触头表面的电子可能被强拉出来,使之进入触头间隙,也形成自由电,触头表面的电子可能被

    5、强拉出来,使之进入触头间隙,也形成自由电子。子。(3)碰撞游离)碰撞游离 当触头间隙存在着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时,其中的自由 当触头间隙存在着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时,其中的自由电子以相当大的动能向阳极移动。在高速移动中碰撞到中性质点,就可电子以相当大的动能向阳极移动。在高速移动中碰撞到中性质点,就可能使中性质点中的电子游离出来,从而使中性质点变为带电的正离子和能使中性质点中的电子游离出来,从而使中性质点变为带电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些被碰撞游离出来的带电质点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继续参自由电子。这些被碰撞游离出来的带电质点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继续参加碰撞游离,结果使触头间介质中的离子数越来越多,形成“雪崩”

    6、现加碰撞游离,结果使触头间介质中的离子数越来越多,形成“雪崩”现象。当离子浓度足够大时,介质击穿而发生电弧。象。当离子浓度足够大时,介质击穿而发生电弧。(4)高温游离)高温游离 电弧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达 电弧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达 3000 4000,弧心,弧心温度可高达温度可高达 10000。在这样的高温下,电弧中的中性质点可游离为正。在这样的高温下,电弧中的中性质点可游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据研究,一般气体在离子和自由电子(据研究,一般气体在 9000 10000 时发生游离,时发生游离,而金属蒸气在而金属蒸气在 4000 左右即发生游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电弧中的左右即发生游离),从而

    7、进一步加强了电弧中的游离。触头越分开,电弧越大,高温游离也越显著。游离。触头越分开,电弧越大,高温游离也越显著。以上几种游离方式的综合作用使触头在带电开断时产生的电弧得以维以上几种游离方式的综合作用使触头在带电开断时产生的电弧得以维持。持。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三、电弧的熄灭三、电弧的熄灭1 电弧熄灭的条件电弧熄灭的条件 使触头间电弧中的去游离率大于游离率使触头间电弧中的去游离率大于游离率,即其中离子消失的,即其中离子消失的速率大于离子产生的速率。速率大于离子产生的速率。2 电弧熄灭的去游离方式电弧熄灭的去游离方式(1)正负带电质点的“复合”)正负带电质点的“复合”复合就是正负带电质点重新结

    8、 复合就是正负带电质点重新结合为中性质点。这与电弧中的电场强度、电弧温度及电弧截面等合为中性质点。这与电弧中的电场强度、电弧温度及电弧截面等因素有关。电弧中的电场强度越弱,电弧的温度越低,电弧的截因素有关。电弧中的电场强度越弱,电弧的温度越低,电弧的截面越小,则带电质点的复合越强。此外,复合与电弧所接触的介面越小,则带电质点的复合越强。此外,复合与电弧所接触的介质性质也有关系。如果电弧接触的表面为固体介质,则由于较活质性质也有关系。如果电弧接触的表面为固体介质,则由于较活泼的电子先使介质表面带一负电位,带负电位的介质表面就吸引泼的电子先使介质表面带一负电位,带负电位的介质表面就吸引电弧中的正离

    9、子而造成强烈的复合。电弧中的正离子而造成强烈的复合。(2)正负带电质点的“扩散”)正负带电质点的“扩散”扩散就是电弧中的带电质点向 扩散就是电弧中的带电质点向周围介质中扩散开去,从而使电弧中的带电质点减少。扩散的原周围介质中扩散开去,从而使电弧中的带电质点减少。扩散的原因,一是由于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温度差,另一是由于电弧与周围因,一是由于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温度差,另一是由于电弧与周围介质的离子浓度差。扩散也与电弧截面有关。电弧截面越小,离介质的离子浓度差。扩散也与电弧截面有关。电弧截面越小,离子扩散也越强。子扩散也越强。上述带电质点的复合与扩散,都会使电弧中的离子数减少,使上述带电质点的复合与扩散

    10、,都会使电弧中的离子数减少,使去游离增强,从而有助于电弧的熄灭。去游离增强,从而有助于电弧的熄灭。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3 3 交流电弧的熄灭交流电弧的熄灭 由于交流电流每半个周期要经过零值一次,而电流过零时由于交流电流每半个周期要经过零值一次,而电流过零时,电弧将暂时熄灭,所以交流电弧每一个周期(,电弧将暂时熄灭,所以交流电弧每一个周期(2 电角度)要暂电角度)要暂时熄灭两次,如图时熄灭两次,如图 4-1 所示。电弧熄灭的瞬间,弧隙温度骤降,所示。电弧熄灭的瞬间,弧隙温度骤降,高温游离终止,去游离(主要是复合)大大增强。这时弧隙虽然高温游离终止,去游离(主要是复合)大大增强。这时弧隙虽然处

    11、于游离状态,但是阴极附近空间差不多立刻获得很高的绝缘强处于游离状态,但是阴极附近空间差不多立刻获得很高的绝缘强度。随后弧隙的电场强度又可能使之击穿,使电弧复燃。但是由度。随后弧隙的电场强度又可能使之击穿,使电弧复燃。但是由于触头的迅速断开,电场强度的迅速降低,一般交流电弧经过若于触头的迅速断开,电场强度的迅速降低,一般交流电弧经过若干周期的熄灭、复燃的反复,最终完全熄灭。因此干周期的熄灭、复燃的反复,最终完全熄灭。因此交流电弧的熄交流电弧的熄灭,可利用交流电流过零时电弧要暂时熄灭这一特性,来加速电灭,可利用交流电流过零时电弧要暂时熄灭这一特性,来加速电弧的熄灭。弧的熄灭。低压开关的交流电弧显然

    12、是比较容易熄灭的。低压开关的交流电弧显然是比较容易熄灭的。具有较具有较完善灭弧结构的高压断路器,交流电弧的熄灭一般为几个周期;完善灭弧结构的高压断路器,交流电弧的熄灭一般为几个周期;而真空断路器灭弧只需半个周期而真空断路器灭弧只需半个周期,即电流第一次过零时就能使电,即电流第一次过零时就能使电弧熄灭。弧熄灭。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图图 4-1 4-1 开关断开交流电流是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开关断开交流电流是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4 4 开关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法开关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法(1 1)速拉灭弧法)速拉灭弧法(2 2)冷却灭弧法)冷却灭弧法(3 3)吹弧灭弧法)吹

    13、弧灭弧法(4 4)长弧切短灭弧法)长弧切短灭弧法(5 5)粗弧分细灭弧法)粗弧分细灭弧法 (6 6)狭沟灭弧法)狭沟灭弧法(7 7)真空灭弧法)真空灭弧法 (8 8)六氟化硫()六氟化硫(SFSF6 6)灭弧法)灭弧法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四四.对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对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开关电器可靠工作,触头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为保证开关电器可靠工作,触头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1)满足正常负荷的发热要求)满足正常负荷的发热要求 (2 2)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3 3)具有足够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具有足够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 (4 4)具有足够的断流能力)具有

    14、足够的断流能力 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第二节 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第二节 矿用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一、煤矿井下的环境特点及对矿用电气设备的要求一、煤矿井下的环境特点及对矿用电气设备的要求1 井下有瓦斯、煤尘等易爆环境下矿用电气设备必须具有井下有瓦斯、煤尘等易爆环境下矿用电气设备必须具有防防爆性能爆性能。2 电气设备应尽可能电气设备应尽可能体积小、重量轻体积小、重量轻,以便运输、安装、移,以便运输、安装、移动。动。3 电气设备应有电气设备应有坚固的外壳,加强绝缘及防护,有较强的抗坚固的外壳,加强绝缘及防护,有较强的抗震能力震能力。4 要求电气设备要求电气设备防潮性能好,较高的绝缘水平防潮性能好

    15、,较高的绝缘水平。5.电气设备应电气设备应尽量选择铜材作导体,并采用较高的绝缘等级尽量选择铜材作导体,并采用较高的绝缘等级。6.要求电机等拖动设备要求电机等拖动设备有较大的启动力矩和较强的抗过载能有较大的启动力矩和较强的抗过载能力力。7.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及设备必须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及设备必须采用各种预防措施,同时设置采用各种预防措施,同时设置完善的保护系统。完善的保护系统。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二、瓦斯、煤尘爆炸条件分析 二、瓦斯、煤尘爆炸条件分析 瓦斯浓度(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瓦斯浓度(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5%16%,遇到温度达,遇到温度达650750 的点火源,如明火、灼热导体、电火

    16、花等,就可能发的点火源,如明火、灼热导体、电火花等,就可能发生爆炸。最容易引爆的瓦斯浓度是生爆炸。最容易引爆的瓦斯浓度是 8.5%,爆炸压力最大的,爆炸压力最大的瓦斯浓度是瓦斯浓度是 9.5%;当瓦斯浓度低于;当瓦斯浓度低于 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瓦斯浓度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瓦斯浓度在 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煤尘的粒度在煤尘的粒度在 1m1mm 范围内,挥发分指数(即煤尘中所含范围内,挥发分指数(即煤尘中所含挥发物的相对比例)超过挥发物的相对比例)超过 10%,其在空气中

    17、的悬浮含量达到,其在空气中的悬浮含量达到302000g/m3时,便具有爆炸性,浓度在时,便具有爆炸性,浓度在 300400g/m3时爆炸力时爆炸力最强。煤尘引燃温度在最强。煤尘引燃温度在 6101050 之间,一般为之间,一般为 700800。引。引燃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炸。燃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炸。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瓦斯、煤尘爆炸条件瓦斯、煤尘爆炸条件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必须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同时具备以下 2 2 个条件个条件:(1 1)瓦斯、煤尘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之内。)瓦斯、煤尘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之内。(2 2)存在足够高温度的点火源。如明火、高热导体、电

    18、火花等)存在足够高温度的点火源。如明火、高热导体、电火花等。当瓦斯中含有煤尘时,会使爆炸浓度的下限降低。当瓦斯中含有煤尘时,会使爆炸浓度的下限降低。瓦斯浓度下限瓦斯浓度下限/%0.51.42.53.54.5煤尘浓度下限煤尘浓度下限/(g/m3)34.526.415.56.10.4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引爆延迟时间引爆延迟时间瓦斯煤尘从接触点火源引起发生化学反应到发生爆炸要经瓦斯煤尘从接触点火源引起发生化学反应到发生爆炸要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引爆延迟现象,该时间称过一个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引爆延迟现象,该时间称为引爆延迟时间(也称瓦斯爆炸的感应期)。为引爆延迟时间(也称瓦斯爆炸

    19、的感应期)。引爆延迟时间随点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瓦斯煤尘的引爆延迟时间随点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瓦斯煤尘的浓度的降低而增大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一般不超过几秒。,一般不超过几秒。引爆延迟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却有着十引爆延迟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制造矿用电气设备时,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制造矿用电气设备时,常用点燃温度常用点燃温度来确定电气设备及导电体的最高允许温度,而利用引爆延迟来确定电气设备及导电体的最高允许温度,而利用引爆延迟时间来确定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时间来确定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实现在引起爆炸前切断点,实现在引起爆炸前切断点火源。火源。

    20、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三、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三、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1 1)严格控制瓦斯和煤尘的浓度在规定浓度以下。)严格控制瓦斯和煤尘的浓度在规定浓度以下。(2 2)采取一切措施杜绝井下高温火源的产生。)采取一切措施杜绝井下高温火源的产生。(3 3)设置完善的井下供电保护系统。)设置完善的井下供电保护系统。(4 4)加强技术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技术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四、矿用电气设备的类型与防爆原理四、矿用电气设备的类型与防爆原理矿用电气设备分为矿用一般型和矿用防爆型矿用电气设备分为矿用一般型和矿用防爆型1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21、 只能用于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只能用于井下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如低,如低沼气矿井的井底车场、主进风巷道及井下中央变电所等区域沼气矿井的井底车场、主进风巷道及井下中央变电所等区域可以选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在其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可以选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在其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金属凸纹红色晰的永久性金属凸纹红色标志“标志“KY”。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防止任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防止任何人员从外部直接接触带电体;何人员从外部直接接触带电体;有良好的封闭性,满足防水、防潮、防外物的要求有良好的封闭性,满足防水、防潮、防外物的要求;有电

    22、缆引入装置,引入电缆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空有电缆引入装置,引入电缆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空气间隙和漏电距离的要求,并能防止电缆扭转、拔脱和损伤气间隙和漏电距离的要求,并能防止电缆扭转、拔脱和损伤;开关手柄和门盖之间有机械闭锁,有内外接地螺栓开关手柄和门盖之间有机械闭锁,有内外接地螺栓,并标有接地符号。,并标有接地符号。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2 2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2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指采取了特别的防爆措施,可以在爆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指采取了特别的防爆措施,可以在爆炸危险环境场所正常安全使用的电气设备。炸危险环境场所正常安全使用的电气设备。其按

    23、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两类:其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两类:I 类: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气设备。能在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类: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气设备。能在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炸危险的场所使用。II 类: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有各种爆炸性气体或可类: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有各种爆炸性气体或可燃物的化工厂、石油开采、石油炼制、舰船等场所使用。燃物的化工厂、石油开采、石油炼制、舰船等场所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为“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为“Ex”。将不同防爆电气设备。将不同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类别、级别和组别连同防爆设备的总标志“的类型、类别、级别和组别连同防爆设备的总标志“Ex”一起,一起

    24、,构成防爆标志。要求在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设有清晰的永久构成防爆标志。要求在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设有清晰的永久性金属凸纹红色防爆标志,如“性金属凸纹红色防爆标志,如“Exd I”。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2 2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GB3836-2000 将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的不同分为将防爆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的不同分为10 种基本类型:种基本类型:(1)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类型代号)。它是一种具有隔爆外壳类型代号)。它是一种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该外壳既能承受其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的电气设备。该外壳既能承受其内部爆炸性气体混

    25、合物的爆炸压力,又能防止爆炸产物穿出隔爆间隙点燃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力,又能防止爆炸产物穿出隔爆间隙点燃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物。(2)增安型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对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对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采取加大绝缘、增大电气间隙和漏电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采取加大绝缘、增大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安全程度,防止内部发生短路及接地故距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安全程度,防止内部发生短路及接地故障,并严格控制外壳的表面温度,以达到防爆的目的的设备。障,并严格控制外壳的表面温度,以达到防爆的目的的设备。(3)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本质

    26、安全型电气设备(i)。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采用的电气设备。采用 IEC76-3 火花试验装置,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火花试验装置,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2 2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4)正压型电气设备()正压型电气设备(p)。将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充入密封。将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充入密封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并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阻止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并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阻止设备外部的爆炸性混合物进入

    27、外壳内部,使点火源与周围的爆炸设备外部的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使点火源与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隔离,达到防爆目的。性混合物隔离,达到防爆目的。(5)充油型电气设备()充油型电气设备(o)。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的带电部件浸在变压器油(绝缘油)中,使之不与油面上爆炸温的带电部件浸在变压器油(绝缘油)中,使之不与油面上爆炸性混合物相接触,电弧或火花在油中被冷却熄灭,不致引燃油面性混合物相接触,电弧或火花在油中被冷却熄灭,不致引燃油面上的爆炸性混合物,达到防爆目的。上的爆炸性混合物,达到防爆目的。(6)充砂型电气设备()充砂型电气设备(q)。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

    28、使之在规。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然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然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2 2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7)浇封型电气设备()浇封型电气设备(m)。整台设备或其中部分浇封在浇封。整台设备或其中部分浇封在浇封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剂中,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8)无火

    29、花型电气设备()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备。(9)气密型电气设备()气密型电气设备(h)。具有气密封外壳的电气设备。气。具有气密封外壳的电气设备。气密封外壳是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的外壳。这种外壳密封外壳是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的外壳。这种外壳能防止壳外气体进入壳内。能防止壳外气体进入壳内。(10)特殊型电气设备()特殊型电气设备(s)。是指采用的防爆措施不为上述。是指采用的防爆措施不为上述 9种基本防爆类型所

    30、包括,但经过防爆检验证明确实具有防爆性能种基本防爆类型所包括,但经过防爆检验证明确实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这种特殊的防爆电气设备,是使点火源与爆炸性气的电气设备。这种特殊的防爆电气设备,是使点火源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进行了隔离,即正常或故障时产生的危险因素,不与爆体混合物进行了隔离,即正常或故障时产生的危险因素,不与爆炸性混合物直接接触,一般采用网罩隔爆结构或微孔隔爆结构。炸性混合物直接接触,一般采用网罩隔爆结构或微孔隔爆结构。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五、矿用隔爆型(五、矿用隔爆型(Exd IExd I)电气设备)电气设备 矿用隔爆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利用了间隙防爆原理设计制造,矿用隔爆电气设备

    31、的隔爆外壳利用了间隙防爆原理设计制造,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耐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可能产生的最大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耐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并通过严格控制结合面的间隙、宽度及加工光洁度,使电压力,并通过严格控制结合面的间隙、宽度及加工光洁度,使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的电火花及爆炸不致引燃外部爆炸性混合物。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的电火花及爆炸不致引燃外部爆炸性混合物。即即要求隔爆外壳要有耐爆性和隔爆性能要求隔爆外壳要有耐爆性和隔爆性能。耐爆性也称为爆炸稳定性耐爆性也称为爆炸稳定性,即外壳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外,即外壳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作用下,外壳不致于

    32、被破坏,因而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作用下,外壳不致于被破坏,因而爆炸所产生的火焰不能直接去点燃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产生的火焰不能直接去点燃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试验证明,当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外壳内产生的最大试验证明,当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外壳内产生的最大压力为压力为 0.73MPa,设备外壳净容积不同,所产生的最大压力也不,设备外壳净容积不同,所产生的最大压力也不同,一般都比此值小。所以,必须根据净容积的大小来确定电气同,一般都比此值小。所以,必须根据净容积的大小来确定电气设备外壳的机械强度。隔爆外壳的机械强度要求见表设备外壳的机械强度。隔爆外壳的机械强度要求见表 4-2。上页上页下

    33、页下页目录目录外壳净容积外壳净容积/L应受净压力应受净压力/MPa0.5 以下以下0.30.520.62 以上以上0.8表 4-2 隔爆外壳的机械强度要求上页上页下页下页目录目录五、矿用隔爆型(五、矿用隔爆型(Exd IExd I)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设计隔爆外壳时,应尽量避免具有多个连通空腔的结构,设计隔爆外壳时,应尽量避免具有多个连通空腔的结构,这种结构由于爆炸有先后之分而极易产生压力叠加现象,使这种结构由于爆炸有先后之分而极易产生压力叠加现象,使外壳不能承受而损坏。外壳不能承受而损坏。隔爆性亦称不传爆性隔爆性亦称不传爆性,即当爆炸性混合物在外壳内爆炸所,即当爆炸性混合物在外壳内爆炸所产生的高温气体与火焰,通过外盖与壳体的接合面喷向壳外产生的高温气体与火焰,通过外盖与壳体的接合面喷向壳外时,受到足够的冷却,使之不能将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时,受到足够的冷却,使之不能将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点燃


    注意事项

    本文(第4章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选择-ppt文档资料.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