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仿生机械学PPT课件.ppt

    • 资源ID:30853321       资源大小:2.41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仿生机械学PPT课件.ppt

    1、 仿生机械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仿生机械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并具有生物特征的机械。制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并具有生物特征的机械。仿生机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生物力学、控制体和机器人。仿生机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生物力学、控制体和机器人。生物力学研究生命的力学现象和规律,包括生物体材料力生物力学研究生命的力学现象和规律,包括生物体材料力学、生物体机械力学和生物体流体力学;控制体是根据从学、生物体机械力学和生物体流体力学;控制体是根据从生物了解到的知识建造的用人脑控制的工程技术系统,如生物了解到的知识建造的用人脑控制的工程技术系统,如机

    2、电假手等;机器人则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工程技术系统。机电假手等;机器人则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工程技术系统。仿生机械学是以力学或机械学作为基础的,综合生物学、仿生机械学是以力学或机械学作为基础的,综合生物学、医学及工程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把工程技术应用于医医学及工程学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把工程技术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又把医学、生物学的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学、生物学,又把医学、生物学的知识应用于工程技术。它包含着对生物现象进行力学研究,对生物的运动、动作它包含着对生物现象进行力学研究,对生物的运动、动作进行工程分析,并把这些成果根据社会的要求付之实用化。进行工程分析,并把这些成果根据社会的要求付之实用化

    3、。第7章 仿生机械学7.1 7.1 仿生机械学定义仿生机械学定义1-1515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世纪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认为人类可以模仿鸟类飞行,并绘制了扑翼达芬奇认为人类可以模仿鸟类飞行,并绘制了扑翼机图。到机图。到1919世纪,各种自然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世纪,各种自然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翼机和双翼滑翔机。制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翼机和双翼滑翔机。1903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生物与机器之间到底有什么共了飞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生物与机器

    4、之间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还缺乏认识,因而只限于形体上的模仿。直到同之处还缺乏认识,因而只限于形体上的模仿。直到2020世纪中叶,由于原子世纪中叶,由于原子能利用、航天、海洋开发和军事技术的需要,迫切要求机械装置应具有适应能利用、航天、海洋开发和军事技术的需要,迫切要求机械装置应具有适应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而以往的各种机械装置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寻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而以往的各种机械装置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寻找一条全新的技术发展途径和设计理论。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找一条全新的技术发展途径和设计理论。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生物在能量转换、控制调节、信息处理、辨别方位、导航和

    5、探测等方面有着生物在能量转换、控制调节、信息处理、辨别方位、导航和探测等方面有着以往技术所不可比拟的长处。同时在自然科学中又出现了以往技术所不可比拟的长处。同时在自然科学中又出现了“控制论控制论”理论。理论。它是研究机器和生物体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奠定了机器与生物可以类比的它是研究机器和生物体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奠定了机器与生物可以类比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19601960年年 9 9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并提出了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仿生学讨论会,并提出了“生物生物原型是新技术的关键原型是新技术的关键”的论题,从而确立了仿生学学科,以后又形成许多仿的论题,从而确立了仿生学学科,以后

    6、又形成许多仿生学的分支学科。生学的分支学科。19601960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召开了生物力学学术讨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召开了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论会。19701970年日本人工手研究会主办召开了第一届生物机构讨论会,从而确年日本人工手研究会主办召开了第一届生物机构讨论会,从而确立了生物力学和生物机构学两个学科,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仿生机械学。立了生物力学和生物机构学两个学科,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仿生机械学。第7章 仿生机械学7.2 7.2 仿生机械简史仿生机械简史2-仿生机械研究的主要领域有生物力学、控制体和机器人,生物力学研究生命的力学现象和规律,控制体和机器人是根据从生物了解到的

    7、知识建造的工程技术系统。其中用人脑控制的称为控制体(如肌电假手、装具);用计算机控制的称为机器人。仿生机械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有拟人型机械手、步行机、假肢以及模仿鸟类、昆虫和鱼类等生物的各种机械。第7章 仿生机械学7.3 7.3 仿生机械学研究领域仿生机械学研究领域3-7.4.1生物形态与工程结构生物形态与工程结构 自然界中巧妙的薄壳结构具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弯曲表面,不仅外自然界中巧妙的薄壳结构具有各种不同形状的弯曲表面,不仅外形美观,还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在建筑工程上,人们已广泛采用形美观,还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在建筑工程上,人们已广泛采用这种结构,如大楼的圆形屋顶、模仿贝类制造的商场顶盖等。

    8、这种结构,如大楼的圆形屋顶、模仿贝类制造的商场顶盖等。动物界中,辛勤的蜜蜂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建筑工程师。它们用蜂蜡动物界中,辛勤的蜜蜂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建筑工程师。它们用蜂蜡建筑极规则的等边六角形蜂巢,无论从美观和实用角度来考虑,都是建筑极规则的等边六角形蜂巢,无论从美观和实用角度来考虑,都是十分完美的。它不仅以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利用空间,而且还以十分完美的。它不仅以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利用空间,而且还以单薄的结构获得了最大的强度。单薄的结构获得了最大的强度。在蜂巢的启发下,人们仿制出了建筑上用的蜂窝结构材料,具有在蜂巢的启发下,人们仿制出了建筑上用的蜂窝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和刚度

    9、大、绝热和隔音性能良好的优点。同时这一结构重量轻、强度和刚度大、绝热和隔音性能良好的优点。同时这一结构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建筑界,它已应用于飞机的机翼,宇宙航天的火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建筑界,它已应用于飞机的机翼,宇宙航天的火箭,甚至于人类日常的现代化生活家具中。箭,甚至于人类日常的现代化生活家具中。第7章 仿生机械学7.4 7.4 仿生设计仿生设计4-7.4.2生物形态与运动生物形态与运动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舰船等,均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但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它们的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特别适合在某种恶劣环境下运动,并

    10、有着惊人的速度。第7章 仿生机械学7.4 7.4 仿生设计仿生设计5-7.5.17.5.1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仿生机器人是仿生机械学中的一个最为典型的应用实例,其发展现状基本上代表了仿生机械学的发展水平。日本和美国在仿生机器人的研究领域起步早,发展快,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比如,日本东京大学在1972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个蛇形机器人,速度可达40cm/s;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于1996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仿人步行机器人,可行走、转弯、上下楼梯和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1999年研制的仿袋鼠机器人采用纤维合成物作为弓腿,被动跳跃时的能量仅损失2030,最大奔跑速度超过1

    11、m/s。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6-我国对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在仿生机器人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研制出了相关的机器人样机,而且有些仿生机器人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于2002年研制出拟人机器人,具有自律性,可实现独立行走和太极拳等表演功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于200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条可用于实际用途的仿生机器鱼,其身长1.23米,采用GPS导航,其最高时速可达1.5m/s,能在水下持续工作23小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架能在空中悬浮飞行

    12、的空中仿生机器人扑翼飞行器;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1年研制的仿人多指灵巧手具有12个自由度和96个传感器,可完成战场探雷、排雷以及检修核工业设备等危险作业。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7-7.5.2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仿生机器人的研究1.1.运动机理仿生运动机理仿生 运动仿生是仿生机器人研发的前提。而进行运动仿生的关键在于对运动机理的建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应首先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技术需求,有选择地研究某些生物的结构与运动机理,借助于高速摄影或录像设备,结合解剖学、生理学和力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建立所需运动的生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学分析

    13、和抽象,提取出内部的关联函数,建立仿生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各种机械、电子、化学等的方法与手段,根据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加工出仿生的软、硬件模型。生物原型是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基础,软硬件模型则是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目的,而数学模型则是两者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只有借助于数学模型才能从本质上深刻地认识生物的运动机理,从而不仅模仿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两足、四足、六足以及多足行走方式,同时还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所不存在的一足、三足等行走模式以及足式与轮式配合运动等。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8-(1)无肢生物爬行仿生无肢运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轮式或有足行走的独

    14、特的运动方式。目前所实现的无肢运动主要是仿蛇机器人,具有结构合理、控制灵活、性能可靠、可扩展性强等优点。美国的蛇形机器人则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2)双足生物行走仿生两足型行走是步行方式中自动化程度最高、最为复杂的动态系统。世界上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是日本在1971 年试制的Wap3,最大步幅15mm,周期45s。但直到1996年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仿人步行机器人P2。1997年本田推出P3,2000年推出ASIMO,索尼也相继推出机器人SDR23X 和SDR24X。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9-(3)四足等多足

    15、生物行走仿生与双足步行机器人相比,四足、六足等多足机器人静态稳定性好,又容易实现动态步行,因而特别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 多个国家的学者的青睐。日本Tmsuk 公司开发的四足机器人首次实现了可移动重心的行走方式。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0-(4)跳跃运动仿生 跳跃运动仿生主要是模仿袋鼠和青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模仿袋鼠的弓腿跳跃机器人,重2.5kg,腿长25cm,重0.75kg,采用1000NM/g 的单向玻璃纤维合成物作弓腿,被动跳越时能量损失只有2030%,最高奔跑速度略高于1m/s。日本Tamiya 公司开发了一种袋鼠机

    16、器人,全长18cm,低速时借助前后腿步行,高速时借助后退和尾部保持平衡,可通过改变尾部转向。明尼苏达大学的微型机器人可跳跃、滚动,可登楼梯,跳过小的障碍,两个独立的轮子可帮助机器人在需要时滚到一定的位置。美国太空总署和加州理工大学研制的机械青蛙重约1.3kg,有一条腿,装有弹弓,一跃达1.8m,可自行前进及修正路线,适合执行行星、彗星及小行星的探索任务。(5)地下生物运动仿生 江西南方治金学院袁胜发等人模仿蚯蚓研制了气动潜地机器人,由冲击钻头和一系列充气气囊节环构成,潜行深度10m,速度5m/min,配以先进的无线测控系统,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导向性,能在大部分土壤里潜行,但还不能穿透坚硬的岩石

    17、。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1-(6)水中生物运动(游泳)仿生海洋动物的推进方式具有高效率、低噪声、高速度、高机动性等优点,成为人们研制新型高速、低噪音、机动灵活的柔体潜水器的模仿对象。突出的代表有美国MIT 的机器金枪鱼和日本的鱼形机器人。机器金枪鱼由振动的金属箔驱动外壳的变形,模仿金枪鱼摆动推进。继机器金枪鱼之后,他们还研制出机器梭子鱼和一种涡流控制的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日本东海大学的机器鱼利用人工前鳍来达到前进及转弯等相关动作,相对于机器金枪鱼而言摆动较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器鱼重800g,在水中最大速度为0.6m,能耗效率

    18、为70%至90%。上海交通大学模仿水蛭节状结构研制出了水下蠕虫机器人。(7)空中生物运动(飞行)仿生目前对飞行运动进行仿生研究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剑桥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也在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制造了机器人苍蝇,翼展3cm,重量300mg,依靠3套不同的复杂机械装置来进行拍打翅膀、旋转操作,每秒振翅200次。Georgia理工学院与剑桥大学合作研制了类似飞蛾的昆虫机器人Entomopter,体宽1cm,每秒振翅30 次,靠化学“肌肉”驱动。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2-2.2.控制机理仿生控制机理仿生控制仿生是仿生机

    19、器人研发的基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仿生机器人必须具备强大的导航、定位、控制等能力;要实现多个机器人间的无隙配合,仿生机器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群体协调控制能力。要解决复杂的任务,完成自身的协调、完善以及进化,仿生机器人必须具备精确的开放的系统控制能力。如何设计核心按制模块与网络以完成自适应、群控制、类进化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仿生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的首要难题。自主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在未知环境中,系统的有限人为介入或根本无人介入操作的情形,它应具有与人类似的感知功能和完善的信息结构,以便能处理知识学习,并能与基于知识的控制系统进行通讯。嵌套式分组控制系统有助于知识的组织,基于知识的感知与控制的实

    20、现。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3-3.3.信息感知仿生信息感知仿生感知仿生是仿生机器人研发的核心。为了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代替人完成危险、单调和困难的工作任务,机器人必须具备包括视觉、听觉、嗅觉、接近觉、触觉、力觉等多种感觉在内的强大的感知能力。单纯地感测信号并不复杂,重要的是理解信号所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必须全面运用各时域、频域的分析方法和智能处理工具,充分融合各传感器的信息,相互补充,才能从复杂的环境噪声中迅速地提取出所关心的正确的敏感信息,并克服信息冗余与冲突,提高反应的迅速性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21、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4-仿生系统需要的最重要的感觉能力可分为以下几类:(1)简单触觉:确定工作对象是否存在;(2)复合触觉;确定工作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它的尺寸和形状(3)简单力觉:沿一个方向测量力;(4)复合力觉:沿一个以上方向测量力:(5)接近觉:工作对象的非接触检测;(6)简单视觉:孔、边、摄角等的检测;(7)复合视觉:识别工作对象的形状等。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5-仿生系统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是:(1)精度高、重复性好。传感器的精度往往直接影响仿生系统(机器人)的工作质量,机器人系统

    22、能否准确无误地工作取决于传感器的测量精度。(2)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机器人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机器人能够长期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机器人经常是在无人照管的条件下代替人工进行操作,万一它在工作中出现事故,轻者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重者造成严重的事故。(3)抗干扰能力强。机器人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因此需要传感器能够承受强电磁干扰、强振动,并能够在一定的高温、高压、高污染环境下正常工作。(4)质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可靠。对于安装在机器人手臂等运动部件上的传感器,质量要轻,否则会加大运动部件的惯性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对于工作空间受到某种限制的机器人,对体积和安装方向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

    23、的。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6-4.4.能量代谢仿生能量代谢仿生能量仿生是仿生机器人研发的关键。生物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100,肌肉把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效率也接进50,这远远超过目前各种工程机械,肌肉还可自我维护、长期使用。因此,要缩短能量转换过程,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建立易于维护的代谢系统,就必须重新回到生物原型,研究模仿生物直接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过程。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7-5.5.材料合成仿生材料合成仿生材料仿生是仿生机器人研发的重要部分。许多

    24、仿生材料具有无机材料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并且生物合成材料时技能高超、方法简单,所以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学习生物的合成材料方法,生产出高性能的材料,另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有机元器件。因此仿生机器人的建立与最终实现并不仅仅依赖于机、电、液、光等无机元器件,还应结合和利用仿生材料所制造的有机元器件。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8-7.5.3 康复工程与假肢技术康复工程与假肢技术 一般来说,应用工程技术来帮助残疾人代偿已失去的功能,大致可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它是通过改变或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环境条件,

    25、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得到适应和方便;另一个就是属于康复工程的范畴,它是通过综合应用精密机械、现代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技术来设计高性能的器械,并确立机器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手段,起到代偿功能的作用。特别是由于高级自动化课题中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机器人在康复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将给残疾人带来更多的福音。根据对功能障碍代偿的目的不同,可把代偿器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安装于人体上进行代偿失去功能的器械,如各种假肢、辅助装具等;另一类是装设于人体外、且构成独立系统的、起间接代偿功能的器械,如各种环境控制装置、医疗机械手、机器人、移动机械等。但是,不论是哪一种代偿器械,都要使残疾人自身能够进行操作,所

    26、以器械的动作指令必须利用残疾人残存的机能。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19-7.5.3 康复工程与假肢技术康复工程与假肢技术 目前,可实际有效地利用的残存机能大致有下列三种:(1)人体的机械运动位移。如利用身体某一部分运动所产生的动作位移和部分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膨起位移等,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2)人体的肌肉表面动作电位。肌肉电位是人体的一种生物电,利用这种生物电作为控制信号源已有较大的发展。(3)呼气压力、声音信号等。虽然采用声音作为输入信号尚处于开发阶段,但它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课题。第7章 仿生机械学7

    2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20-1.1.直接代偿的器械直接代偿的器械这种器械,如假手、假足等,都是直接安装于人体上,用来代偿失去的功能,它们设计的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采用与人体一样的形状、功能和动作方式。此外,便于携带也是研制这种器械的一个共同问题。为此,运动自由度的配置、结构的轻量和小型化、以及操作方便、可靠性高,是研制这些器械的主要问题。对于假手来说,根据空间机构学的分折,为了满足残疾人必要的日常生活动作的要求,全臂假手的自由度,除了手指外,必须有67个,即肩部3个、肘部1个、前臂3个自由度。但是,对于这么多的自由度数,是不可能都利用残疾人残存的机能来进

    28、行控制,而必须采用独立的控制系统。所以,应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全臂电动假手研制的一个主要方向。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21-1.1.直接代偿的器械直接代偿的器械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22-2.2.间接代偿的器械间接代偿的器械当前,由于交通事故、体育故事及工伤事故引起脊椎损伤而造成四肢当前,由于交通事故、体育故事及工伤事故引起脊椎损伤而造成四肢瘫痪或行动不自由的患者日益增多,所以间接代偿器械的研究在许多瘫痪或行动不自由的患者日益增多,所以间接代偿器械的研究在许多国家中

    29、都很重视。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问题是选择操纵方式。由于患国家中都很重视。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问题是选择操纵方式。由于患有高位截瘫的病人,只能利用一些残存的机能来作为动作指令,所以有高位截瘫的病人,只能利用一些残存的机能来作为动作指令,所以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传感器。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传感器。第7章 仿生机械学7.5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康复工程23-7.6.1仿生机器蟹仿生机器蟹 仿生机器蟹的外形和功能以三疣梭子为生物原型,共有仿生机器蟹的外形和功能以三疣梭子为生物原型,共有8 8只步行足只步行足,每只步行足有,每只步行足有3 3个驱动关节,共有个驱动关节,共有242

    30、4个驱动关节,由个驱动关节,由2424台伺服电机驱台伺服电机驱动,形成动,形成2424个自由度。仿生机器蟹模拟海蟹的多种步态,能够实现灵个自由度。仿生机器蟹模拟海蟹的多种步态,能够实现灵活的前行、侧行、左右转弯、后退等活的前行、侧行、左右转弯、后退等1414个动作。步行足配有个动作。步行足配有1616只力传只力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检测足尖落地和步行足是否碰到障碍物等信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检测足尖落地和步行足是否碰到障碍物等信息,为步行足的路径规划提供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架采用嵌入式结构,息,为步行足的路径规划提供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架采用嵌入式结构,以以ARMARM系统、系统、DSPDSP芯

    31、片作为仿生机器蟹的核心控制器,完成复杂运动的芯片作为仿生机器蟹的核心控制器,完成复杂运动的规划和协调任务的运算。该系统采用红外线遥感、力传感器、视觉传规划和协调任务的运算。该系统采用红外线遥感、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时辨别外界环境,使机器蟹具感器等,运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时辨别外界环境,使机器蟹具有较高的智能性,能够实现在沙滩、平地、草地等环境中前进、后退、有较高的智能性,能够实现在沙滩、平地、草地等环境中前进、后退、左右侧行及任意位置、任意角度、任意方向的转弯等。机器蟹利用红左右侧行及任意位置、任意角度、任意方向的转弯等。机器蟹利用红外线遥感控制,具有一定的越

    32、障能力和爬坡能力。外线遥感控制,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和爬坡能力。第7章 仿生机械学7.6 仿生机械实例仿生机械实例24-7.6.1仿生机器蟹仿生机器蟹 第7章 仿生机械学7.6 仿生机械实例仿生机械实例仿生机器蟹结构模型25-7.6.1仿生机器蟹仿生机器蟹 第7章 仿生机械学7.6 仿生机械实例仿生机械实例机械传动示意图26-7.6.2 水母机器人水母机器人 “水母水母”机器人是由德国费斯托公司所研制生产。它机器人是由德国费斯托公司所研制生产。它长有触角,体内充满了氦气,在空中飘浮时就好像水中浮长有触角,体内充满了氦气,在空中飘浮时就好像水中浮动的水母一样。动的水母一样。“空中水母空中水母”的灵

    33、活性与便捷性体现了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体现了人人工智能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在海底勘探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在海底勘探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第7章 仿生机械学7.6 仿生机械实例仿生机械实例27-7.6.3仿生机器鱼仿生机器鱼 水下机器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在机构设计上比陆地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在机构设计上比陆地机器人难度大。在水下深度控制、深水压力、线路绝缘处理及防漏、驱动原难度大。在水下深度控制、深水压力、线路绝缘处理及防漏、驱动原理、周围模糊环境的识别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均需考虑,以往的水下机理、周围模糊环境的识别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均需考虑,以往的水下机器人采用的都是鱼雷状的外形,用涡轮机驱动,具有坚硬的外壳以抵器人采用的都是鱼雷状的外形,用涡轮机驱动,具有坚硬的外壳以抵抗水压抗水压.由于传统的操纵与推进装置的体积大、重量大、


    注意事项

    本文(仿生机械学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