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境工程原理》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资源ID:30853579       资源大小:10.17MB        全文页数:26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工程原理》全套教学课件..pptx

    1、第一章 绪论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二、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三、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章主要内容(一)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1.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悬浮固体(粒径0.10.45m)胶体物质(粒径0.0010.1m)某大型造纸污水处理厂2.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水的物理处理法处理方法利用的主要原理主要去除对象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 蒸发浓缩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阻截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相对密度大于1的颗粒相对密度大于1的颗粒相对密度小于1的颗粒悬浮物粗

    2、大颗粒、悬浮物无机盐等较大分子污染物非挥发性污染物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水的化学处理法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Ref:Zhang YY,Deng JH,He C,et al.Environmental Technology.2010,31,145-154氧化法:FENTON-LIKE氧化法氧化法:FENTON-LIKE氧化法Ref:Tian SH,Tu YT,Chen DS,Chen X,Xiong 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169(2011)3137.氧化法:FENTON-LIKE氧化法生物法: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填料)Kaldenes ca

    3、rriersColumniform carrierBall carrier with finsLinpor and Captor carriersRef:An Li,*Han-Xue Sun,et al.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4,2062-2065吸附法:Superhydrophobic 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水的生物处理法利用的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二)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

    4、危害粉尘烟 飞灰黑烟雾硫化物(SO2,H2S)碳的氧化物(CO,CO2)氮化物(NO,NH3)卤素化合物(HCl,HF)无机物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2.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三)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1.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土壤中的污染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原油等。土壤污染的危害:(1)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2)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3)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一、环

    5、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2.污染土壤净化技术土壤污染净化技术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四)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1.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经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废渣)”、“城市垃圾”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1)通过雨水的淋溶和地表径流的渗滤,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通过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空气;(3)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和最终填埋处理占据大面积的土地等。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2.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

    6、术概述(五)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物理性污染的种类:噪声、电磁辐射、振动、热污染等。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隔离、屏蔽、吸收、消减技术等。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六)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物的资源化途径:物质的再生利用、能源转化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六)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物的资源化途径:物质的再生利用、能源转化一、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Ref:Linjun Kong,Shuanghong Tian,Chun He,Changmin Du,Yuting Tu,Ya Xiong.Applied Energy.2012,98,3339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分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化学

    7、反应、生物反应)稀释1.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隔离(扩散控制)二、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重点阐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等。2分离过程原理:主要阐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机理和基本设计计算理论。3反应工程原理:主要阐述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设计理论等。三、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3.课程学习的目的(1)系统、深入学习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原理(2)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8、(3)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第一章 绪论本章小结(1)水、气、土、固废的净化及污染控制技术(2)环境净化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3)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计量单位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第二节 质量衡算衡算系统的概念总质量衡算方程第三节 能量衡算总能量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一、计量单位二、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本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计量单位是度量物理量的标准物理量数值单位国际单位制,符号为SI7个基本单位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一、计量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M质量

    9、千克(公斤)kKg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国表际2单.1位.1制 的国基际本单单 位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基本单位表2.1.3 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若干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1质量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1质量浓度A,2物质的量浓度cA,c组分A的摩尔质量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2.1.2)(2.1.4)(2.1.5)2.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1)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2.1.6)混合物的总质量组分A的质量分数组分A的质量mol/Lmg/L(2)摩尔分数组分A的摩尔分数组分A的物质的量(2.1.14)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当混合物为气液两相体系时,常

    10、以x表示液相中的摩尔分数,y表示气相中的摩尔分数组分A的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体积流量质量流量速度分布平均速度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2.1.21)(2.1.22)在x,y,z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投影分别为ux,uy,uz2.流量3.流速kg/sm3/s圆形管道在管路设计中,选择适宜的流速非常重要!流速影响流动阻力和管径,因此直接影响系统的操作费用和基建费用。一般地,液体的流速取0.53.0m/s,气体则为1030m/s。速度分布(2.1.24)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主体)平均流速按体积流量相等的原则定义(2.1.25)4.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通

    11、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量通量,单位为J/(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某组分的质量,成为该组分的质量通量,单位为kmol/(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单位为N/m2。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本节的主要内容一、衡算的基本概念二、总质量衡算第二节 质量衡算分离、反应分析物质流迁移转化?某污染物输入量输出量转化量=积累量输入量1输入量2输出量降解量积累量第二节 质量衡算一、衡算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质量衡算宏观微观 环境设备或管道中一个微元体微分衡算一、衡算的基本概念(一)衡算系统定义:用于分析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衡算的系

    12、统宏观 反应池、车间、湖泊、河流、城 市上方的空气,整个地球总衡算第二节 质量衡算一、衡算的基本概念(二)总衡算与微分衡算总衡算:研究一个过程的总体规律而不涉及内部的详细情况;可以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物料平衡、能量转化与消耗、设备受力,以及管道内的平均流速、阻力损失等。微分衡算:探求系统内部的质量和能量变化规律,了解过程的机理;研究微元体各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关系第二节 质量衡算一、衡算的基本概念(三)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稳态流动的数学特征:非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非稳态流动的数学特征:划定衡算的

    13、系统某组分确定衡算的对象衡算的范围总衡算和微分衡算某组分,和全部组分单位时间,某时间段内,或一个周期第二节 质量衡算二、总质量衡算1.需要划定衡算的系统2.要确定衡算的对象3.确定衡算的基准4.绘制质量衡算系统图5.注意单位要统一一定时间t内:输入物料质量输出物料质量=内部积累物料质量以物料的全部组分为衡算对象第二节 质量衡算(2.2.4)输入速率输出速率=积累速率一般方程一般方程稳态过程(m)单位时间内:单位:kg单位:kg/s二、总质量衡算 质量衡算的一般方程转化速率或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因生物反应或化学反应而转化的质量。组分为生成物时为正值,质量增加单位时间:输入速率输出速率转化速率=积累速

    14、率以某种元素或某种物质为衡算对象第二节 质量衡算(2.2.4)二、总质量衡算(2.2.8)反应速率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经常被视为一级反应,即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与其质量成正比。假设体积V中可降解物质的浓度均匀分布,则物质质量浓度,kg/m3反应速率常数,s-1或d-1负号表示污染物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体积,m3第二节 质量衡算【例题】一条河流的上游流量为10.0m3/s,氯化物的质量浓度为 20.0mg/L,有一条支流汇入,流量为5.0m3/s,其氯化物质量浓度为40.0mg/L。视氯化物为不可降解物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计算汇合点下游河水中的氯化物质量浓度,假设在该点流体完全混合。解:首先划定衡算系统

    15、,绘制质量平衡图第二节 质量衡算(三)稳态非反应系统氯化物的输出速率为氯化物的输入速率为第二节 质量衡算氯化物河水补充:常用物理量之一质量浓度与质量分数质量分数%kg/kg某物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在水处理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一般较低,其密度近似为纯水的密度1000 g/L,所以实际应用中,常常将质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加以换算,即质量分数4%时质量浓度=4/(100/1000)g/L质量浓度 1mg/L时质量分数=1mg/1000g 110-6=1ppm思考:污水浓度高时如何换算?质量浓度mg/L某物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01243【例题2.2.2】某污水处理工艺中含有沉淀池和浓缩池,沉淀池用于去除

    16、水中的悬浮物,浓缩池用于将沉淀的污泥进一步浓缩,浓缩池的上清液返回到沉淀池中。污水流量为5 000m3/d,悬浮物含量为200mg/L,沉淀池出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0mg/L,沉淀污泥的含水率为99.8%,进入浓缩池停留一定时间后,排出的污泥含水率为96%,上清液中的悬浮物含量为100mg/L。假设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过程中没有生物作用。求整个系统的污泥产量和排水量,以及浓缩池上清液回流量。污水的密度为1000kg/m3。排水?排泥上清液?根据需要划定衡算的系统第二节 质量衡算第二节 质量衡算污泥含水率为污泥中水和污泥总量的质量比,因此污泥中悬浮物含量为(100-96)/(100/1000)4

    17、0 g/L40000 mg/L(100-99.8)/(100/1000)2 g/L2000 mg/L(1)求污泥产量以沉淀池和浓缩池的整个过程为衡算系统,悬浮物为衡算对象,取1d为衡算基准,因系统稳定运行,输入系统的悬浮物量等于输出的量。单位时间内的质量衡算方程输入速率输出速率=22.5 m3/d4977.5 m3/d01243第二节 质量衡算悬浮物污水(2)浓缩池上清液量取浓缩池为衡算系统,悬浮物为衡算对象污泥含水率从99.8降至96,污泥体积由472.5 m3/d减少为22.5m3/d,相差20倍。=450 m3/d472.5 m3/d输入速率输出速率01243第二节 质量衡算第二节 质量

    18、衡算(三)稳态反应系统(2.2.8)物质质量浓度,kg/m3反应速率常数,s-1或d-1负号表示污染物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体积,m3(2.2.9)(二)稳态反应系统【例题2.2.3】一个湖泊的容积为10.0106m3。有一流量为5.0m3/s、污染物浓度为10.0mg/L的受污染支流流入该湖泊.同时,还有一污水排放口将污水排入湖泊,污水流量为0.5m3/s,质量浓度为100mg/L。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20 d-1。假设污染物质在湖泊中完全混合,且湖水不因蒸发等原因增加或者减少。求稳态情况下流出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解:假设完全混合意味着湖泊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等于流出水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第

    19、二节 质量衡算第二节 质量衡算(二)稳态反应系统解:假设完全混合意味着湖泊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等于流出水中的污染物质量浓度输出速率输入速率降解速率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质的浓度。例如mL/m3,则此气态污染物质浓度为10-6。1mol任何理想气体在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有着同样的体积,因此可以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质的浓度,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同时,该单位的最大优点是与温度、压力无关。例如,10-6(体积分数)表示每106体积空气中有1体积的污染物,这等价于每106mol空气中有1mol污染物质。又因为任何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有着相同数量的分子,10-6(体积分数)也就相当于每1

    20、06个空气分子中有1个污染物分子。常用物理量之二质量浓度与体积分数对于气体,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和压力、温度以及污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对于理想气体,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即:(2.1.9)式中:p绝对压力,Pa;VA体积,m3;nA物质的量,mol;R摩尔气体常数,8.314 Pam3K-1mol-1;T热力学温度,K。常用物理量之二质量浓度与体积分数0.082 atmL/(mol K)根据质量浓度的定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常用物理量之二质量浓度与体积分数(2.1.13)摩尔质量,即分子量g/mol【例题2.2.4】在一个大小为500m3的会议

    21、室里面有50个吸烟者,每人每小时吸两支香烟。每支香烟散发1.4mg的甲醛。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常数为k0.40 h-1。新鲜空气进入会议室的流量为1 000m3/h,同时室内的原有空气以相同的流量流出。假设混合完全,估计在25、101.3KPa的条件下,甲醛的稳态质量浓度。并与造成眼刺激的起始体积分数0.0510-6相比较。第二节 质量衡算输入速率5021.4140 mg/h输出速率10001000 m3/h第二节 质量衡算降解速率0.40500200m3/hmg/m3第二节 质量衡算mg/m3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的换算关系造成眼刺激的起始体积分数0.0510-6【例题2.2.5】一圆筒

    22、形储罐,直径为0.8m。罐内盛有2m深的水。在无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打开底部阀门放水。已知水流出的质量流量与水深Z的关系为kg/s,求经过多长时间后,水位下降至1m?第二节 质量衡算(二)非稳态系统解:根据质量衡算方程(2.2.3)kg/skgt=1518 s第二节 质量衡算(二)非稳态系统第二节 质量衡算本节小结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衡算系统,衡算对象,衡算基准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一级反应:第二节 质量衡算各种情况下的质量衡算稳态系统非稳态系统组分发生反应组分不发生反应以某组分为对象以全部组分为对象以总质量表示以单位时间质量表示1.用热水或蒸汽加热水或污泥

    23、水或污泥吸收热量温度升高2.用冷水吸收电厂的废热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预热系统用量?加热时间?流量?温度?一、能量衡算方程第三节 能量衡算分析能量流?3.流体输送中,通过水泵对水做功,将水提升到高处4.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于黏性产生摩擦力,消耗机械能,转变为热量?两大类问题:主要涉及物料温度与热量变化的过程冷却、加热、散热系统对外做功,系统内各种能量相互转化流体输送机械能衡算热?量衡算第三节 能量衡算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能被创造。在给定的过程中,能量会发生形式上的改变能量输入输出的方式:1系统与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交换2系统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热,功)开放系统封闭系统第三节 能量衡算物料所具有的各

    24、种能量之和,即总能量物料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正为正系统内部物料能量的变化第三节 能量衡算任何系统经过某一过程时,其内部能量的变化等于该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与它对外所作的功之差,即对于物料总质量:物料对外界(2.3.1)所作的功,第三节 能量衡算内能:e,物质内部所具有的能量,是温度的函数静压能:流动着的流体内部任何位置上也具有一定的静压力。流体进入系统需要对抗压力做功,这部分功成为流体的静压能输入系统。若质量为m、体积为V的流体进入某静压强为p、面积为A的截面,则输入系统的功为这种功是在流体流动时产生的,故称为流动功。输出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输入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系统内能量的积累系统从外界吸收的

    25、热量对外界所作的功热量第三节 能量衡算做功对于单位时间:单位时间输出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单位时间输入系统的物料的总能量单位时间系统内能量的积累单位时间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单位时间对外界所作的功第三节 能量衡算对对于于单单位位质质量物料:量物料:冷却、加冷却、加热热、散、散热热涉及物料温度与热量变化的过程热量衡算0能量可用能量可用焓焓表示表示单位时间输出系统的物料的焓值总和,即物料带出的能量总和,单位时间输入系统的物料的焓值总和,即物料带入的能量总和单位时间系统内能量的积累单位时间环境输入系统的热量,即系统的吸热量对于单位时间:第三节 能量衡算(2.3.4)二、热量衡算方程单位:kJ/s物质的焓定

    26、义为焓值是温度与物态的函数,因此进行衡算时除选取时间基准外,还需要选取物态与温度基准,通常以273K物质的液态为基准。单位质量物质的焓,J/kg单位质量物质的内能,J/kg单位质量物质的(2.3.5)体积,m3/kg物质所处的压强,Pa第三节 能量衡算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封闭系统与环境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单位J/kg(2.3.4)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内部能量的积累对物料总质量进行衡算,J内部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物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第三节 能量衡算单位质量物料焓的变化,kJ/kg物料温度改变物料的比定压热容即物料的质量第三节 能量衡算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kJ/(

    27、kgK)恒压时:比定压热容,恒容时:比定容热容,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无相变情况下表现为温度的变化(1)恒压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焓的增加,(2)恒容、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体系的内能,即物料的比定容热容第三节 能量衡算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对于固体或液体:热量衡算方程第三节 能量衡算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有相变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潜热潜热(L):溶解热或汽化热,单位质量物质在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kJ/kg系统吸收的热量来自发热元件,加热时间为Q1.5t1.5t kWh水中能量的变化为,输入的热量为2014.18(6515)4180 kJ输入的能量等于

    28、水中能量的变化水0.77 h第三节 能量衡算【例题2.3.1】热水器发热元件的功率是1.5kW,将水20L从15加热到65,试计算需要多少时间?假设所有电能都转化为水的热能,忽略水箱自身温度升高所消耗的能量和从水箱向环境中散失掉的能量。解:以热水器中水所占的体积为衡算系统,为封闭系统。第三节 能量衡算该数值约为地球表面对太阳能的平均吸收率的一半。【题2.3.2】据估计,每年全球的降水如果均匀分布在5.10114 0 m2的地球表面,则平均降水量为 1m。求每年使这些水汽化所需要的能量,与 1987 年世界的能源消耗(3.31017 kJ)以及与地球表面对太阳能的平均吸收率(168W/m2)进行

    29、比较。解:全球水体的平均表层温度接近15 oC,因此选用15 oC,作为起始温度。水在15 oC下的汽化热为2457.7kJ/kg,所有水汽化的总能量需求为:KJ这是人类社会所消耗能量的将近4000倍。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全球水循环的平均能量为:开放系统与环境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对于单位时间物料进行衡算,J/s对于稳态过程第三节 能量衡算四、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2.3.12)解:取整个换热器为衡算系统,时间基准为1h,物态温度基准为273K液体。第三节 能量衡算四、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例题2.3.3】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373K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某液体,液体流量为1000kg/h。从29

    30、8K加热到353K,液体的平均比热容为3.56kJ/(kgK)。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后以373 K的饱和水排出。换热器向四周的散热速率为10 000 kJ/h。试求稳定操作下加热所需的蒸气量。=10 000 kJ/h第三节 能量衡算设饱和水蒸气用量为G kg/h,查得373K的饱和水蒸气的焓为 2677 kJ/kg,饱和水的焓为418.68 kJ/kg输入系统的物料的焓值包括:饱和水蒸气的焓:298K的液体:输出系统的物料的焓值包括:373K饱和水的焓:353K的液体:饱和水蒸气的焓353K的液体298K的液体解得G91.1 kg/h373K饱和水的焓Q【例题2.3.4】一污水池内有50m3的污

    31、水,温度为15,为加速 消化过程,需将其加热到35。采用外循环法加热,使污水以5 m3/h的流量通过换热器,换热器用水蒸气加热,其出口温度恒 定为100。假设罐内污水混合均匀,污水的密度为1000kg/m3,不考虑池的散热,问污水加热到所需温度需要多少时间?解:池中污水混合均匀,因此任意时刻从池中排出的污水温度与池中相同,设其为T。以污水池为衡算系统,以0的污水为温度物态基非稳态过程准。输入系统的焓输出系统的焓系统内积累的焓T第三节 能量衡算边界条件:h第三节 能量衡算开放系统稳态过程中能量变化率的计算:第三节 能量衡算(2.3.12)当只有一种物料流经系统输入或输出热量时,因物料进入系统而输

    32、入的能量为(2.3.13)因物料离开系统所输出的能量为(2.3.14)式中:通过系统的物料的质量流量,kg/h 或 kg/s;H1 单位质量物料进入系统时的焓,kJ/kg;H 2 单位质量物料离开系统时的焓,kJ/kg。则系统的能量变化率为(2.3.15)第三节 能量衡算(1)当物料无相变时,若定压比热容不随温度变化,或取物料平均温度下的定压比热容时:(2.3.16)例如:用水对热电厂的烟气进行冷却,表示冷却水的质量流量表 示T冷却水在流经热电厂的冷凝器后温度的升高。(2)当物料有相变时,如热流体为饱和蒸汽,放出热量后变为冷凝液当冷凝液以饱和温度离开系统时:(2.3.17)式中:r 饱和蒸汽的

    33、冷凝潜热,kJ/kg。当物料离开系统时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时,(2.3.18)物料经过系统放出潜热时,r为负值!【例2.3.5】燃煤发电厂将煤的化学能的三分之一转化为电能,输出电能1000MW。其余三分之二的化学能以废热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其中有15%的废热从烟囱中排出,其余85%的余热随冷却水进入附近的河流中。如图所示。河流上游的流速为100m3/s,水温为20。试计算:1若冷却水的温度只升高了10,冷却水的流量为多少?2这些冷却水进入河流后,河水的温度将变化多少?第三节 能量衡算1700MW?水的密度为1000kg/m3,故水的体积流量为40.6 m3/s。第三节 能量衡算解:(1)以冷却水为衡算对象冷却水吸收热量速率为设冷却水的质量流量为 则冷却水热量的变化率为河水温度升高了4.1,变为24.1。第三节 能量衡算(2)以河流水为衡算对象,在100m3/s的流量下,吸收1700MW能量后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工程原理》全套教学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