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检测试题 岳麓版必修3.docx

    • 资源ID:3086054       资源大小:25.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检测试题 岳麓版必修3.docx

    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检测试题 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百家争鸣1、4、5、62、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8、910、11宋明理学12、141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5、171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819、20综合7、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解析:C春秋时期,孔

    2、子的学说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B项是手段;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专制制度,“巩固”之说错误,A项错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张,D项错误。2.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B春秋原书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并无评价类内容。孔子在修订整理春秋过程中,对历史事件根据儒家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评判,反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3、”,这样就给社会树立了道德评价标准,B项正确。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解析:DA项要求大一统,而老子主张“小国寡民”;B项强调尊卑等级关系,而墨家强调“兼爱”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项正确。4.“君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有能则举之,

    4、无能则下之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解析:C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君权,号令统一,令行禁止,这属于法家的思想。A项是墨家的尚贤思想;B项是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C项是法家的思想;D项强调礼、忠义,这是儒家的思想。5.有人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B朱元璋对孟子的不满,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6.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

    5、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A.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B.推动各国的变法运动C.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D.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解析:C材料中该学派主张“绝圣弃智”,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项错误;B项是法家思想的影响,与道家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C项正确;D项是儒家思想的主张,与道家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7.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

    6、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解析:B通过题干可知,在不同时期,政府都有“尊老”行为,主要的目的在于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8.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7、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解析:C“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表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重在限制君权,而非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重灾异并以警示统治者自省,而非表祥瑞,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为近代思想。9.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A.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B.崇尚天人合一C.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D.主张君权神授解析:C“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

    8、”体现的是大一统的伦理观,故C项正确。10.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A.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B.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D.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解析:D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反映出儒法的融合,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A项“否定了”表述绝对;B项是在汉武帝时期,而材料为“两汉”;C项法律仍为调整社会矛盾的工具,材料体现的是以礼入法。11.有学者说:“儒家思想自先秦到汉代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完成了

    9、一次从山中客到朝上臣的转变。”导致这次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A.汉初实行了“独尊儒术” B.“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董仲舒新儒学的创立 D.太学教育体系的建立解析:C材料中“这次转变”是在汉武帝时,而非汉初,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是“这次转变”的结果,而非“导致这次转变”,故B项错误;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践,故C项正确;太学是“这次转变”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12.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10、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D.树立宋明理学的独尊地位解析:C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成贤成圣”“齐家平天下”,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故C项比A、B两项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断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

    11、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四书”倍受重视,正因为其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能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14.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

    12、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解析:B材料表明尊师亲友、日常礼节皆为修养之根本,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体现的是儒学世俗化,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A项;伦理道德的确是儒学的主要内容,但材料并未表明这一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表述理学的终极目标,排除D项。1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反对尊崇孔子 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 D.批判程朱理学解析:B李贽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反对尊崇孔子”与材料“读孔子之书”“学仲尼之精神”不符,A项错误;材料

    13、中“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说明李贽反对孔子的权威,主张个性解放,提倡独立思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皇权的态度,C项错误;“批判程朱理学”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6.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唐甄“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A.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B.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C.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D.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解析:A由材料可知顾炎武主张以“众治”代替君主一人“独治”,王夫之

    14、主张“公天下”,唐甄反对神化君主,这说明他们对传统封建专制政治都做了反思,A项正确;顾炎武、王夫之、唐甄都只是对传统封建专制统治的初步反思,不可能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因而不可能描绘民主政治的蓝图,B项错误;顾炎武、王夫之、唐甄都只是对传统封建专制统治的初步反思,并未深刻剖析君主专制的弊端,C项错误;材料中三人都反对君主专制,但未主张扩大相权,D项错误。17.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A.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C.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学者主张从根本推翻宗法专制制度解析:A由材料中“

    1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以看出该学者主张经世致用,A项正确;材料主张知识分子做学问在于对国家社会有益,而非指“君主文学救世”,B项错误;材料中学者反对空谈,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推翻宗法专制制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还只是对儒家思想的弊端或者君主专制抨击,D项错误。18.公元2世纪初,主管皇家制造局的尚方令蔡伦总结了以前的造纸经验,在作坊里以锉、煮、浸、捣、抄等法,生产出的“蔡侯纸”最终传遍了整个世界。这主要表明()A.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B.技术革新需要有利的社会环境C.官营手工业品质地精良D.蔡伦推动了造纸术广泛传播解析:B蔡伦主要是总结了以前的造纸经验,不完全是“创新”,故A项错误;蔡伦主管皇家制造局,这为其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造纸术的改进,不是官营手工业品质地精良,故C项错误;蔡伦的主要贡献是改进造纸术,不是推动造纸术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故选B项。19.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古代中国科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检测试题 岳麓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