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pdf

    • 资源ID:3177136       资源大小:469.8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pdf

    1、-18-附件 3 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 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指导原则,供各地参照执行。一、基本条件(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二)设置急诊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介入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与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三)有创伤综合救治团队,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四)急诊抢救室具备一定数量、满足需求的抢救床位和复苏床位。(五)设置创伤复苏单元,一定数量的创伤重症监护室(ICU)病床,及创伤普通病床。(六)具备创伤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设备、床旁检测和诊断设备。(七)能 够 快 速

    2、完 成 创 伤 重 点 超 声 评 估(Focused Assessment Sonography in Trauma,FAST)、胸片、骨盆 X 线 -19-检查、全身快速 CT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力争做到介入时间及手术时间提前,特殊患者能够在 1 小时内实施急诊手术。(八)具备开展紧急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术、开腹探查、开胸探查、颅脑外伤急诊手术、肠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胃肠造口术、吻合术、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胃肠吻合术、肝脾损伤的处理、直肠切除术、回盲部切除术、多发性肋骨骨折、连伽胸内固定、胸廓成形术、膈肌修补术、胸壁外伤扩创术、开胸探查术、心包开窗引流术、肺大泡

    3、切除修补术、肺禊形切除术、四肢及骨盆外架外固定术、四肢骨盆及脊柱脊髓损伤急诊手术、肢体残端修整术、大腿截肢术、小腿截肢术、足踝部截肢术、截指术等相关能力和条件。(九)建立院前登记系统与院内登记系统,建立统一的患者确认码,做到创伤患者的全病程追踪。(十)具备严重创伤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二、组织管理(一)成立由院长或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创伤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 工作制度并负责创伤中心的日常管理。(二)成立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综合救治团队,并按照创伤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创伤相关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20-(三)与所在地医联体机

    4、构、院前急救中心(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创伤患者协同救治协议,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四)建立专人负责的创伤患者信息登记制度、诊疗数据记录、随访、健康宣教制度,并定期对创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总结提高医疔服务质量和加强患者安全的措施。三、建设要求(一)建立以创伤救治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二)建立创伤中心绿色通道,及时接诊创伤患者。对于需 要紧急救治的创伤患者,实施“先救治、后付费”。(三)按照创伤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 路径,制定各类创伤相关疾病的救治和转诊标准流程。(四)建立院前救治与院内救治之间的无缝衔接流程,经 院前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和基层转诊的

    5、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直接送达创伤复苏单元、重症监护室,必要时可直 接送达手术室。(五)建立针对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院前急救中心(站)、区域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教育体系,提高相关创伤救治人员的协同救治能力。四、服务要求(一)建立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检伤分类和分级诊疗机制,对创伤患者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早识别、早诊断、早-21-治疗”。(二)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创伤规范化诊治能力。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重点提高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综合救治能力,提高群发伤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三)创伤中心能够常规开展急诊创伤的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气道管理等),并能高效联动院前急救和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四)能够对全部的创伤患者进行确定性治疗。(五)向签订协同救治协议的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和远 程教育,建立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六)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急救和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健康意识、自救和互救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