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资料.docx

    • 资源ID:3225567       资源大小:37.9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资料.docx

    1、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资料1.前言1.1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受云南广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西山区城中村5号片区改造项目建筑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工程位于昆明市西山区5号片区白马庙城中村,工程属拆旧建新工程,南侧为大观路,西侧为白马小区,工程属拆旧建新工程,拟建场地被西园路分为西区和东区,其中:西区东侧为西园路,西侧为白马小区,由5栋高层建筑(3栋28F办公楼(编号分别为、及)及2栋34F住宅楼(编号分别为和)和3栋多层建筑(2栋6F商业办公楼及1栋4F配套建筑)组成;拟建东区西侧为西园路,南侧为大观路,由5栋高层建筑(1栋30F办公楼(编号为)及4栋2

    2、7F32F住宅楼(编号分别为、和)和1栋4F商业建筑组成。均含3F地下室,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由于场地旧房拆迁工作较困难,野外施工进度较缓慢,东区现有建筑物未拆除,本次勘察范围为西区。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中等复杂,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中等,综合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1.2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地质资料。1.2.2勘察任务(1)查明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整治方案建议,

    3、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2)查明场地内埋藏的河道、沟滨、墓地、溶洞、孤石等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塌陷、潜蚀等不良地质作用;(3)查明场地内地基岩土的成因类型、厚度、分布范围及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及承载力;(4)评价成桩的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变化幅度、规律与渗透性;(6)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指出所处抗震地段,划分场地土类型;(7)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及金属的腐蚀性;(8)预测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及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9)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1

    4、.2.3依据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1)静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23

    5、-2000);(12)抽水试验规程(YS52162000)。1.3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概况1.3.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互配合、补充、验证。本次勘察以钻探为主,辅以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抽水试验)及室内岩土、水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1.3.2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点据建设方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按建筑物周边轮廓线布设。钻探孔:本次房建共布置勘察钻孔65个,其中: 28F办公楼(编号分别为、及)布置钻孔27个,控制性钻孔9个,设计孔深60m,一般性钻孔18个,设计孔深55m;34F住宅楼(

    6、编号分别为和)布置钻孔18个,控制性钻孔6个,设计孔深75m,一般性钻孔12个,设计孔深70m;多层建筑充分利用高层区钻孔的同时增布钻孔20个,控制性钻孔7个,设计孔深40m,一般性钻孔13个,设计孔深35m;孔旁静探孔:高层区布置孔旁静力触探孔10个,设计孔深50.00m,多层区布置孔旁静力触探孔2个,设计孔深35.00m,基坑部分布置孔旁静力触探孔19个,设计孔深35.0040.00m,。勘探点定位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西山区城中村5号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平面图进行,采用全站仪定位放线。勘探点坐标和高程均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2F667:X=2571437.650、Y=883785.447,H=1

    7、888.830;2F668:X=2571281.037、Y=883878.336、H=1889.281)进行引测,为昆明城建坐标系。1.3.3勘探工作完成情况我院受委托后于2011年2月16日进行钻孔测量放线, 2011年2月17日组织钻机进场并开始勘探,2011年4月8日完成的房建部分野外勘探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内存在一栋建筑物未拆除,拟建4F配套建筑位于该位置,受场地现有建筑物限制,钻孔ZK43、ZK44、ZK45不具备施工工作面,经建设方及我院共同研究协商后,建议现有房屋拆除后在原位置补充钻探。完成实物工作量见插表1。序 号项 目单 位完成工作量备 注1钻 探m/孔3464.43

    8、/62合计勘探工作量4089.83m,2静力触探m/孔625.40/113标准贯入试验次/孔287/834波速测试m/孔200/105地脉动测试点46原状样组3717扰动样组718静三轴剪切试验(UU)组359高压固结试验组5810水质分析组611抽水试验层/次512勘探点测量点6213钻孔水位测量点62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插表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昆明冲湖积盆地西部,昆明市西山区5号片区白马庙城中村,西侧为白马小区,东侧为西园路;场地地貌属昆明冲湖积地貌类型。原主要为白马庙村居民用房用地,建筑层数为4F6F,拆除后,现在为空地,堆积的填土较松散,大部分为新近回填杂

    9、填土,场地内地形相对平坦、开阔,外围被围墙包围,本次勘察钻孔地面标高为1887.481890.44m,高差2.96m。地形的变化起伏不大。2.2地基岩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地基岩土的成因类型、工程特性及室内试验成果,场地地基土可划分为3个主层,10个亚层及15个透镜体。现按自上而下顺序分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活动层(Qml)1杂填土:杂色,土体结构松散、欠压实,含大量建筑垃圾及砖、瓦碎片等,局部地段上部为混凝土路面。该层填土为原有房屋建筑时回填土,厚度0.2010.50m,平均2.06m。整个场地场地均有分布。2素填土:褐黄、褐红色,底部褐灰、灰色,高压缩性(a1-2=0.89MPa-1)

    10、。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地段相变为粉土。顶板埋深0.203.00m,厚度0.701.60m,平均1.15m。仅钻孔JZK24、JZK26、JZK/J28、JZK30、JZK32、ZK13、ZK16、ZK/J65有分布。(二)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粘土:褐、褐黄色,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a1-2=0.38MPa-1)。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0.508.80m,厚度0.805.80m,平均2.42m,场地的大部分地段有分布。 (三)第四系冲湖积层(Qal+l)1粘土:灰、深褐灰色,软塑可塑状,局部为流塑状,高压缩性(a1-2=0.85MPa-1)。切面光滑,韧性中等,

    11、干强度低,局部含淤泥质土,顶板埋深2.0010.50m,厚度0.307.90m,平均1.70m,场地的大部分地段有分布。1a泥炭质土:黑、灰黑、褐灰色,流塑软塑状,高压缩性(a1-2=3.51MPa-1)。有机质含量3.21%73.41%,平均33.53%,局部相变为有机质土,局部相变为有机质土、泥炭,含未完全腐烂植物碎屑,顶板埋深2.909.60m,厚度0.506.50m,平均2.16m,呈透镜状分布于1层粘土中。2粉土:灰、褐灰,湿很湿,密实中密,中压缩性(a1-2=0.33MPa-1)。局部想变为粉砂,粘粒含量百分率2.00%20.90%,平均8.66%。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韧性低

    12、,干强度低,顶板埋深3.5014.30m,厚度0.507.20m,平均2.31m,场地的大部分地段有分布。2a 圆砾:浅灰、灰色,中密,成分为强风化砂岩,局部相变为砾砂,砾石含量砾径多在2-10mm,大者为20mm,砾石含量4.20%64.10%,呈圆半圆状,分布不均匀,砾石多呈亚圆形,由粉土及粉砂充填,顶板埋深3.3016.50m,厚度0.508.80m,平均2.50m,呈透镜状分布于2层粉土中。2b砾砂:浅灰、灰色,稍密中密,成分为强风化砂岩,局部相变为圆砾,砾石含量砾径多在2-5mm,大者为20mm,砾石含量6.0059.90%,平均26.87%,呈圆半圆状,分布不均匀,砾石多呈次棱角次

    13、圆状,由粉土及粉砂充填,顶板埋深5.0012.40m,厚度0.607.50m,平均2.06m,呈透镜状分布于2层粉土中。3粘土:兰灰、灰色,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a1-2=0.43MPa-1),偶夹薄层泥炭质土,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7.3015.80m,厚度0.5012.50m,平均4.76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3a粉质粘土:灰黑、灰色,可塑状,中压缩性(a1-2=0.34MPa-1)。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9.0016.50m,厚度0.506.80m,平均2.39m,呈透镜体分布于3粘土中。3b粉土:灰、灰褐,湿,密实中密,中压缩性(a1-2=0

    14、.25MPa-1)。粘粒含量百分率4.00%21.70%,平均11.23%。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顶板埋深10.9017.90m,厚度0.502.60m,平均1.28m,呈透镜体分布于3粘土中。4粉质粘土:兰灰、深灰色,可塑状,中压缩性(a1-2=0.47MPa-1)。偶夹薄层泥炭质土及粉土,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16.5026.50m,厚度0.5013.00m,平均4.20m,场地的大部分地段有分布。4a粘土:灰色,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a1-2=0.45MPa-1)。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17.0029.00m,厚度1.00

    15、10.10m,平均3.99m,呈透镜体分布于4粉质粘土中。4b粉土:灰、灰褐,湿很湿,中密,中压缩性(a1-2=0.30MPa-1)。粒含量百分率3.60%17.30%,平均9.29%。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中等,顶板埋深18.2028.50m,厚度0.307.60m,平均2.35m,呈透镜体分布于4粉质粘土中。4c泥炭质土:黑、灰黑色,软塑可塑状,高压缩性(a1-2=1.32MPa-1)。有机质含量5.32%60.38%,平均18.53%,局部相变为有机质土、泥炭,含未完全腐烂植物碎屑,顶板埋深16.0031.00m,厚度0.506.00m,平均1.90m,呈透镜体分布于4粉质粘土中。4d砾砂:褐灰、灰色,中密,成分为强风化砂岩,局部相变为圆砾、中砂,砾石含量砾径多在2-5mm,大者为20mm,砾石含量35.40%35.40%,平均35.40%,呈圆半圆状,分布不均匀,砾石多呈亚圆形,由粉土及粉砂充填,顶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勘查报告内容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