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耳廓表面解剖21页.docx

    • 资源ID:3379722       资源大小:19.8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耳廓表面解剖21页.docx

    1、1耳廓表面解剖21页1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2、。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2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

    3、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主治】呃逆,黄疸。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穴位名称:尿道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遗尿,尿急,尿痛,尿血,尿潴留。穴位名称:外生殖器耳穴【定位】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部(在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阳痿,睾丸炎,阴道炎。穴位名称:耳尖耳穴【定位】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

    4、顶端处。【针刺方法】点刺放血。【主治】目赤肿痛,目翳,视物模糊。自汗,心悸,发热,高血压,炎症。穴位名称:轮16耳穴【定位】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中部的下缘等分成6点,分别为轮1、2、3、4、5、6。【主治】炎症,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穴位名称:指耳穴【定位】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穴位名称:腕耳穴【定位】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穴位名称:肘耳穴【定位】在腕与肩穴之间。【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穴位名称:肩耳穴【定位】与屏上切迹同水平之耳舟部。【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穴位名称:肩关节耳穴【定位】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主治】相应部位疼痛

    5、或疾病。穴位名称:锁骨耳穴【定位】在与屏轮切迹的耳舟部,同水平偏耳轮尾侧。【主治】相应部位疼痛或疾病。穴位名称:荨麻疹点耳穴【定位】在指、腕两穴之间。【主治】止痒,抗过敏。穴位名称:踝耳穴【定位】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穴位名称:膝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主治】相应部位疾病,如扭伤、疼痛等。穴位名称:臀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后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名称:坐骨神经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上缘前1/2处。【主治】坐骨神经痛。穴位名称:交感耳穴【定位】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主治】对内脏有解痉镇痛作用。推拿按摩中常用

    6、的耳穴.一、耳轮脚1、耳中【曾用名】零点、膈、神经官能症。【位置】耳轮脚。【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症、咯血等。二、直肠【曾用名】直肠下段【位置】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同水平。【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等。3、尿道【位置】直肠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等。4、外生殖器【位置】尿道上方,与交感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睾丸炎、副睾炎、外阴瘙痒症等。5、肛门【曾用名】痔核点。【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耳轮处。【主治】痔疮、肛裂等。6、耳尖【曾用名】扁桃体1。【位置】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

    7、粒肿等。7、肝阳【曾用名】肝阳1、2,枕小神经。【位置】耳轮结节处。【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8、轮1轮6(共六穴)【位置】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五等分,共六个点,由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三、耳舟9、指【曾用名】阑尾1。【位置】将耳舟分为五等分,自上而下,第一等分即为本穴。【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等。10、风溪【曾用名】过敏区、荨麻疹点、结节内。【位置】指、腕二穴之间。【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等。11、腕【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二等分即腕。【主治】腕部疼痛等。12、肘【曾用名】睡眠诱导点

    8、。【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三等分即肘。【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等。13、肩【曾用名】阑尾2。【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四等分即肩。【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14、锁骨【曾用名】肾炎点、阑尾3。【位置】耳舟五等分之第五等分即锁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四、对耳轮15、趾【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后上方近耳尖部。【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16、跟【位置】对耳轮上脚的前上方,近三角窝上部。【主治】足跟痛。17、踝【位置】跟、膝两穴之间。【主治】踝关节扭伤。18、膝【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主治】膝关节肿痛。19、髋【位置】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20、臀【位置

    9、】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21、坐骨神经【位置】对耳轮下脚的前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22、交感【位置】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3、颈椎【曾用名】甲状腺。【位置】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输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为本穴。【主治】落枕、颈椎综合症等。24、胸椎【曾用名】乳腺。【位置】按上述分法,中1/5为本穴。【主治】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等。25、腰骶椎【位置】按上述分法,上2/5为本穴。【主治】腰骶部疼痛等。26、颈【位置】颈椎前侧耳甲缘。【主治】落枕、

    10、颈项肿痛等。27、胸【位置】胸椎前侧耳甲缘。【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腺炎等。28、腹【位置】腰骶椎前侧耳甲缘。【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等。五、三角窝29、神门【位置】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症等。30、盆腔【曾用名】腰痛点。【位置】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主治】盆腔炎等。31、角窝中【曾用名】喘点、肝炎点。【位置】三角窝中1/3处。【主治】哮喘等。32、内生殖器【曾用名】子宫、精宫、天癸。【位置】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等。33、角窝上【曾用名】降压点。【

    11、位置】三角窝前上方。【主治】高血压等。六、耳屏34、外耳【曾用名】耳【位置】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等。35、外鼻【曾用名】鼻眼净、饥点。【位置】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主治】鼻前庭炎、鼻炎、减肥等。36、屏尖【曾用名】珠顶。【位置】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主治】发热、牙痛。37、肾上腺【位置】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等。38、咽喉【位置】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39、内鼻【位置】耳屏内侧面下1/2处。【主治】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七、对耳屏40、对屏尖【曾用名】平喘、腮腺。

    12、【位置】对耳屏的尖端。【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睾丸炎、副鼻窦炎等。41、缘中【曾用名】脑点、遗尿点。【位置】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等。42、枕【曾用名】晕点。【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主治】头晕、头痛、哮喘、癫痫、神经衰弱等。43、颞【曾用名】太阳。【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等。44、额【位置】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45、皮质下【曾用名】卵巢、睾丸、兴奋点。【位置】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等。八、耳甲腔46、心【位置】耳甲腔中央。【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

    13、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等。47、肺【曾用名】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位置】耳甲腔中央周围。【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48、气管【位置】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主治】咳喘等。49、脾【位置】耳甲腔的后上方。【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等。50、内分泌【位置】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痤疮、间日疟等。51、三焦【位置】耳甲腔底部内分泌穴上方。【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等。52、口【位置】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

    14、断综合征等。53、食道【位置】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癔性球。54、贲门【位置】耳轮脚下方后1/3处。【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等。55、胃【曾用名】幽门、下垂点。【位置】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等。九、耳甲艇56、十二指肠【位置】耳轮脚下方后部。【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等。57、小肠【位置】耳轮脚上方中部。【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58、大肠【位置】耳轮脚上方前部。【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等。59、阑尾【位置】大、小肠两穴之间。【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等。60、肝【位置】在耳甲

    15、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假性近视眼、单纯性青光眼等。61、胰胆【位置】肝肾两穴之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等。62、肾【位置】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泄等。63、输尿管【位置】肾与膀胱两穴之间。【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64、膀胱【位置】肾与艇角两穴之间。【主治】膀胱炎、遗尿症、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等。65、艇角【曾用名】前列腺。【位置】耳甲艇前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等。66、艇中【曾用名

    16、】脐中、腹水、醉点、前腹膜、后腹膜。【位置】耳甲艇中央。【主治】腹痛、腹胀、胆道蛔虫症、腮腺炎等。十一、耳垂67、目1【曾用名】青光。【位置】耳垂正面,屏间切迹前下方。【主治】假性近视。68、目2【曾用名】散光。【位置】耳垂正面,屏间切迹后下方。【主治】假性近视。69、牙【曾用名】拔牙麻醉点、牙痛点、升牙点。【位置】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二条等距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一区即本穴。【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等。70、舌【曾用名】上颚、下颚。【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二区为本穴。【主治】舌炎、口腔炎等。71、颌【曾用名】上颌、

    17、下颌。【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三区为本穴。【主治】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72、垂前【曾用名】拔牙麻醉点、神经衰弱点。【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四区为本穴。【主治】神经衰弱、牙痛。73、眼【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等。74、面颊【位置】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交界线周围为本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等。75、内耳【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六为本穴。【主治】耳鸣、内耳眩晕症、听力减退。76、扁桃体【曾用名】扁桃体4【位置】按上述分区之八区。【主治】扁桃体炎、咽炎。十二、耳背77、上耳根【曾用名】郁中、脊髓1。【位

    18、置】耳根最上缘。【主治】鼻衄。78、耳迷根【位置】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鼻塞、心动过速、腹痛、腹泻等。79、下耳根【位置】耳根最下缘。【主治】低血压。80、耳背沟【曾用名】降压沟。【位置】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干在耳背面呈“Y”字形凹沟部。【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症等。81、耳背心【位置】耳背上部。【主治】心悸、失眠、多梦。82、耳背脾【位置】耳轮脚消失处的耳背部。【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83、耳背肝【位置】在耳背脾的耳轮侧。【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84、耳背肺【位置】在耳背脾的耳根侧。【主治】咳喘、皮肤瘙痒症等。85、耳背肾

    19、【位置】在耳背下部。【主治】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图例)常用耳穴关于耳甲腔耳甲艇部各穴分区的说明1、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下缘与耳轮的交点之间作一弧线,其上、中1/3交界处为A点。2、设耳轮脚消失处向对耳轮耳甲缘作一水平线,其外、中1/3交界处为B点。3、设外耳道口后壁上1/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4、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该线与对耳轮耳甲缘交界处为D点。(1)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2)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3)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三等分。前1/3为口、中1/3为食道、后1/3为贲门。(4)AB线前段与耳轮脚

    20、(及部分耳轮)上缘间分成三等分。前1/3为大肠、中1/3为小肠、后1/为十二指肠。(5)耳轮脚消失处AB曲线的前方为胃。(6)对耳轮下脚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艇角。(7)对耳轮下脚后1/3与AB线之间为肾区,肾与艇角之间为膀胱区。(8)B点与轮屏切迹连线,该线后部的耳甲腔为脾区。(9)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间的距离为直径所作之圆为心区。心区与外耳道口之间为气管。5、将外耳道口的最下点与对耳屏和耳甲腔交线的中点相连,再将该连线与屏间切迹间的区域大致分为上、下两等分。下1/2为内分泌,上1/2为三焦。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注意事项

    本文(1耳廓表面解剖21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