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3492488       资源大小:23.4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重点聚焦】课文所选12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包括第1、2、4、5章,学习方法有:复习法、反省法、学思结合法;二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包括第7、9、10章、学习态度有:要以学习为乐、诚实谦虚、善于取长补短、珍

    2、惜时间;三是关于修身做人的,包括第1、2、3、6、9、11、12章。在这几章里孔子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方法,那就是宽以待人、忠实守信、顺心而为、安贫乐道、择善而从、坚守志向、博学人德。【难点突破】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意思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主要谈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即经常复习,学思结合。【走进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3、,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拓展链接】出自论语的成语积累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自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自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自论语八佾: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板书设计】论语十二章学习方法:勤于复习学思结合学习态度:以学为乐诚实谦虚珍惜时间修身做人:宽厚仁义坚贞守节启示:学习时为了更好的做人【自主学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yn) 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i) 不亦说(yu)乎三省(xng) 传(chun)不习乎 逾矩(yj) 箪(dn) 好(ho) 肱骨(gng) 笃(d)2.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3.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君子: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可以:古:可以;凭

    5、借今:可能、许可)饭疏食饮水(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数词,三)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5.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

    6、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6.特殊句式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7.成语归纳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不舍昼夜:日夜不停。逝者

    7、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8.【走进文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悟?答: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许多有益的教诲。如:看到别人的短处而反省自我。加强自律;要贫贱不移;要意志坚定;交朋友要讲诚信等待。聆听古人的教诲,真是受益匪浅。【合作探究案】1.【重点段落】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答:第一章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也是一种学习态度。2.【关键词语】“温故”与“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答: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

    8、为只“温故”而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得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3.【文本探究】这十二章语录在内容上、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答:这十二章语录不仅内容丰富,文字上也别具特

    9、色。比如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用三个反问句,把学习的乐趣和所达到的境界层层展开,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这十二章语录对学子的勤奋自励、谦虚进取,学习方法的机敏灵活,品德修养的自律豁达,论述得言简意深,富有哲理。它像一个路标,给每位求学之子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学法指导古今异义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

    10、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再如:“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在古代是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现在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同学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老师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地发挥集体优势,省时省力。【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A.吾(w) 不愠(yn) 不亦说乎(yu)B.罔(wng) 三省(shng) 不逾矩(y)C.殆(di) 不堪(kn) 好之者(ho)D.箪(dn) 曲肱(gng)

    11、传不习乎(zhun)解析:B选项里“三省”的“省”应读“xng”;C选项里“好之者”的“好”应读“ho”;D选项里“传不习乎”的“传”应读“chun”。故选A。2.下列句子停顿无误的一项是(A)A.可以/为师矣B.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必有/我师焉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与“则其善者而从之”中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学而时习之B.思而不学则殆C.三十而立D.温故而知新4.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学而”章告诉我们:对学习要认真,要按时复习,对人要热忱,要大度。B.“温故”章提示大家: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有新的体会。C.“学而不思”章阐述的是:读书与

    12、思考二者不可偏废。D.孔子认为:“四十而不惑”,意思人活到四十岁,是个全才,什么都知道,不再感到迷惑。5.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完成第611题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时习(按一定时间)不亦说乎(通“悦”,愉快)不愠(生气,发怒)吾日三省吾

    13、身(每天;反省)不信(真诚,诚实)传不习(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故(旧的知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诲女(通“汝”你)7.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划一处)学而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答: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答: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9.根据要求写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和内容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

    14、格的一句:_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从本文找

    15、出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答:成语:温故知新;三省吾身;择善而从;三十而立解释: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三省吾身:泛指时时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11.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答:任选一则,谈出体会则可。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了这则,我学习到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

    16、真知。应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解析: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学习了论语十二章,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一次走进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学习所得,参入本次活动。1.如果本次活动语文老师让你设计活动方案,请你补充完整下边的设计。活动目的:让同学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活动准备:确定活动主题并进行活动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安排各小组活动内容。活动展示过程:开班会汇报交流活动成果。活动总结:请语文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2.在活动准备

    17、阶段,老师给你们小组分配了两个课题,请完成:简介孔孟:A孔子:名丘字,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孟子:名轲,战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了解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最突出的有七十余人,如子贡、曾参、颜回。二、阅读理解阅读【甲】【乙】【丙】,完成第37题【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

    18、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知之为知之(是)是知也(这)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则覆(翻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诲女知之乎?答: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答:孔子问守庙的人说5【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6.【丙】文中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

    19、水试之”?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答: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敧器)的特点;有必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7.【丙】文中孔子“恶而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读书)与(实践)应该相互结合.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本文档仅用于XX文库的上传使用。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