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docx

    • 资源ID:3569801       资源大小:35.33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docx

    1、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内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通过一些具体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用连除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练习这方面的内容。练习指导、形成技能1完成练习二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所求问题。2完成练习二第7题。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说说每种做法的意思。3完成练习二第8题。(1)7226(2)7262不提倡第一步用乘法计算,学生没有

    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4完成练习二第9题。师:这道题的信息真多。请大家把问题读2遍,找找问题中什么地方要注意一下,把它读出来。.练习二思考题。第1题:要使商中间有0,百位一定要整除,现在这个条件已经符合,84=2;十位上的数字要比除数小,所以( )里只能填0-3。第2题:要使商的末尾有0,首先要考虑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起来正好可以整除,百位上的数字可以从1开始依次考虑,一直到9,这样剩下2、5、8是可以的;再考虑个位上的数字,只要比3小就可以了,所以可以填0-2。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每一步的意义学生交流,注意是要求每块蛋糕的价钱,而不是每盒蛋糕的价钱。学生交流当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第9页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怎样的新收获?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九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内容。复习一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计算方面:让学生把估算与笔算相结合,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这第一单元的知识。想一想,在这一个单元里,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

    4、讨论交流二、练习指导、形成技能1口算,老师在改作业的时候,发现经常有学生错在“0”的问题上。为了减少这一错误,要加强估算意识,做题前做题后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想一想。口算下面各题:8002 2807 6903 3006 3208 5005 44042题组练习:84842 90023 90933848890069099出示该题组,问,你有经验对付这类题吗?可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还会遇到学生不会判断这题。板书:84842 8488这题你觉得可以怎么判断?(根据它们之间关系直接判断,不用计算。)板书:1204 1505请大家分别把两个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再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该决定哪个算式比较大

    5、?为什么?那如果是都有余数呢?学生计算,发现规律学生交流回答三、当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第10页。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内容复习二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题目的意思,掌握技巧。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回答二、练习指导、形成技能1.完成“复习第6题”。买东西:大型积

    6、木132元、轨道火车408元、大型拼图116元、遥控汽车214元、遥控坦克150元。今天商店搞活动,一律按半价出售。“一律按半价出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我们快来算一算半价之后,这些商品的价钱吧,怎么算半价? 现在如果给你200元,你能买到哪些玩具?怎么想的?最多能买几件?你该怎么选商品?选一选,把你选中的商品告诉大家。一起算一算,选对了吗?指出:能买的东西的总的价钱应该是少于或等于你有的钱,超过了,那这商品就买不成了。2. 完成“复习第7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然后列式计算。3. 完成“复习第8题”。可以沟通连乘题与连除题的联系,认真读题注意联系与区别。4完成“复习第题”。这道题又该怎么解决?

    7、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一起算一算。互相交流。学生交流回答指名学生板演三、当堂检测完成练习册第11页。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年 月 日教材分析: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教材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学情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

    8、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且充分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经历同伴交流、观察、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缩小知识的差距。 第二单元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教学内容课时授课类型备注1认识年月日1新授课2认识平年、闰年1新授课3生日快乐1实践活动课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科书第17-18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2、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

    9、月、日,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知道大月、小月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教学准备光盘、年历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谈话导入、引入新知1、出示20XX年的日历。谈话:这是20XX年的日历,年历上的1、2、3和一、二、三分别表示什么?你能在这张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吗?2、交流:介绍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出)3、做“想想做做”第1题。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利用这张20XX年的年历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学生交流二、探究体验,攀登新知1、整体观察年历,你发现些什么?在小组内交流。2、交流反馈,师随机板书:一年

    10、有12个月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28天(2月)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一张年历上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便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们怎样把刚才发现的有用信息整理出来呢?学生讨论交流。师:用列表的方法把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整理出来简洁明了。教科书上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表格,就请同学在20XX年的年历卡上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填在P17页的表格里,填好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认识大月、小月。1、那么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哪个月的天数是28天呢?(引导学生继续认真看年历,并填写第17页上的表格)2、反馈交流,师完成

    11、板书: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28天:2月3、这些有31天或30天的月份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齐读第17页表格下的文字)4、把第17页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记住它们。5、这么多的大月、小月怎样才能记住它们,不产生混淆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充分交流后出示下面的两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A: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十一天永不差。B: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6、介绍拳头记忆法。(1)老师示范;(2)学生跟着数;(3)学生练习。学生集体观察交流反馈学生讨论交流。

    12、学生交流记忆方法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1做“想想做做”第1、2题。(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2)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指名学生板演说说原因四、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1页认识平年、闰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及季度;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年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13、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基本训练,引入新知1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吗?小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过生日呢,小明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可20XX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交流讨论二、探究体验,攀登新知1探究活动一。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卡,对比着找一找,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哪一天出生的? 小结:20

    14、XX年2月的天数和20XX年2月的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问:谁来说一说,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 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2探究活动二。 观察199720XX年的2月的天数,完成下面的问题。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你还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小结: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4的倍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3知识链

    15、接:“你知道吗?”从年历卡中圈出来指名学生回答学生集体计算并指明板演学生交流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问:他们说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你还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一些值得纪念的时间是在哪一年发生的吗?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讲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2做“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问题: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问: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3做“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问:看了这个问题后,你知道了什么?说明: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

    16、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要求: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讲解: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5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班级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学生独立完成,班级交流。指名读题,独立思考,班级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生日快乐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

    17、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瞧,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出示图),他的朋友们都来为他祝贺,你们想对小明说点什么?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朋友表示感谢,并询问了他们是哪一天过生日的,四位朋友都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日,各说了一句有关自己生日的话,你们愿意猜一猜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学生集体读一读二、组织活动,攀登新知1猜课本中小朋友的生日。 2让学生猜自己的生日。谈话: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也猜猜你的生日吗?先编一句话,暗示自己的生日,要想办法增加一点儿难度,使别人不那么容易

    18、猜出来。3统计全班学生的生日。 谈话:下面我们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我们怎样对同学们的生日分类?你们打算怎样收集数据?请大家各自画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记下各个月份出生的人数。在课本上把统计图绘制完整画出直条。 问:根据统计图,你们能回答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问: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给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确定是几月几日。然后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猜生日,并把猜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交流三、活动总结,评价反思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活动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谈收获四、课外活动,反思感恩谈话:

    19、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吗?老师还想知道你打算怎样为自己的长辈庆祝生日呢?学生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体系。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或图形运动形式的感性认识,但只是个初步的印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

    20、在整个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单元教学进度安排表序号教学内容课时授课类型备注1平移和旋转1新授课2美丽的图案1实践活动课第十四课时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教科书第24-26页内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区分平移和旋转;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21、。教学重难点认识平移和旋转,能区分判断。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却各不相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1课件展示,引出平移现象。2提供更多更贴进学生生活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引出旋转现象。二、探究体验,攀登新知(一)认识平移和旋转1出示学习菜单: (1)举三个旋转的例子,用手指表现;(2)举三个平移的例子,用手指表现;(3)用一句话说说你理解中的旋转和平移。2小组交流想法和算法。注意: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看看是否有

    22、效。3集体交流。(1)学生小组回答旋转和平移的现象,组员补充,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疑问提出来。(注意:注重学生之间团体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健康良性的合作交流!比如,意见不统一时,该使用文明婉约的用语。)(2)手脑合用,理解旋转和平移的运动。(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探索小房子平移的方向。师指出:用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图形在移动前用虚线表示,在移动后用实线表示。2小房子平移的距离。(1)大胆猜测。(2)动手探究,验证结果。(3)完成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填空。(4)你们小组还有问题吗?学生小组交流时,师在一组仔细倾听。集体交流时,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幅图在同样位置上的点,叫做一组“对

    23、应点”。小结:1找点。2数格。(三)画平移后的图形,同桌交流1和同伴交流画的步骤。2独立画图。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学生动手探究交流步骤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1完成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小组说做的步骤,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师小结。2完成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小组说做的步骤,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师小结。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十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内容。美丽的花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设计花边,进一步认识平移的特点,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2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欣

    24、赏和创作花边。学会欣赏和想象,培养创新意识。教学准备光盘、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增删调补)一、创设情境,谈话揭题出示手抄报,请同学们当评委,说说谁的作品更漂亮。为什么?1让学生比一比,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花边在这里起到的美化作用。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花边”。二、探究体验,攀登新知1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花边有什么特点,猜猜是怎样制作的?教师巡视指导。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这些花边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图案重复连续而成。(2)可能运用了前面学到的平移知识,通过图案平移得到这条花边的。3P27“画一画”第一个图案,请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4请同学们评一

    25、评,谁的花边画得最漂亮。5提出要求,请学生尝试,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在制作花边时,你觉得哪些地方最不容易画好?请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制作花边时都注意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三、拓展运用,美化生活我们想更换黑板报,还想装扮一下我们教室的门窗,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创作的美丽花边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绚丽多彩好吗?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 乘法教材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032页)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学生首次遇到需要分两步进行计算的类型,所以很容易犯错误。例题以订牛奶为题材,为了计算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列出算式2812

    26、。例题不急于教学竖式的算法,仍然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为学习笔算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学生可以估计,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计算来解决。这时学生可能出现多种算法:(1)估算比280多;(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再合起来;(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4)用竖式计算,当然这一种方法学生还不会,多数学生只会算出第一步。交流时我们教师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对第三种方法的理解,因为这种思路和竖式算理是一致的,让学生有意识地先说2个月是282=56元,再交流10个月是2810=280元,最后合起来是56+280=336元。接着引导学生用

    27、竖式计算,努力架设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的桥梁。这一部分教学重点要解决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架设三座桥梁。第一,通过有意识地交流第三种解法,为笔算算法的算理做好铺垫。第二,通过问题“算的是什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中,数形对应,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并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逐步抽象出算法。第三,安排学生尝试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简化竖式。这样,学生充分体验了从算理到算法的演变过程,学生才能学得轻松,理解得更深刻。“试一试”中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既让学生独立进行一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又让他

    28、们看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也是不变的,并应用这个规律验算乘法。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要求是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计算,一般不提速度要求。教材认为,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学生能理解并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需要再以文字叙述的法则指导学生怎样算。教材这样处理,并不是不要总结法则,而是要组织学生在自己体验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想想做做”避免了大量的机械训练,如果学生能把教材中的题算对、算好,既能减轻负担,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发生错误,较多地集中在进位上。教材“想想做做”里的题,一般都不连续进位,先让学生学会算法,树立信心。然后从练习三起安排一些需要连续进位的题。为了减少进位时的计算错误,教学时要经常组织一些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如372、685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基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