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脑主板维修入门21660doc.docx

    • 资源ID:3584337       资源大小:86.66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脑主板维修入门21660doc.docx

    1、电脑主板维修入门21660doc 电脑主板维修入门一、查板方法: 1观察法:有无烧糊、烧断、起泡、板面断线、插口锈蚀。2表测法:5V、GND电阻是否是太小(在50欧姆以下)。 3通电检查:对明确已坏板,可略调高电压051V,开机后用手搓板上的IC,让有问题的芯片发热,从而感知出来。4逻辑笔检查:对重点怀疑的IC输入、输出、控制极各端检查信号有无、强弱。5辨别各大工作区:大部分板都有区域上的明确分工,如:控制区(CPU)、时钟区(晶振)(分频)、背景画面区、动作区(人物、飞机)、声音产生合成区等。这对电脑板的深入维修十分重要。 二、排错方法: 1将怀疑的芯片,根据手册的指示,首先检查输入、输出端

    2、是否有信号(波型),如有入无出,再查IC的控制信号(时钟)等的有无,如有则此IC坏的可能性极大,无控制信号,追查到它的前一极,直到找到损坏的IC为止。2找到的暂时不要从极上取下可选用同一型号。或程序内容相同的IC背在上面,开机观察是否好转,以确认该IC是否损坏。3用切线、借跳线法寻找短路线:发现有的信线和地线、5V或其它多个IC不应相连的脚短路,可切断该线再测量,判断是IC问题还是板面走线问题,或从其它IC上借用信号焊接到波型不对的IC上看现象画面是否变好,判断该IC的好坏。4对照法:找一块相同内容的好电脑板对照测量相应IC的引脚波型和其数来确认的IC是否损坏。 5用微机万用编程器(ALL03

    3、07)(EXPRO80100等)中的ICTEST软件测试IC。 三、电脑芯片拆卸方法: 1剪脚法:不伤板,不能再生利用。2拖锡法:在IC脚两边上焊满锡,利用高温烙铁来回拖动,同时起出IC(易伤板,但可保全测试IC)。 3烧烤法:在酒精灯、煤气灶、电炉上烧烤,等板上锡溶化后起出IC(不易掌握)。4锡锅法:在电炉上作专用锡锅,待锡溶化后,将板上要卸的IC浸入锡锅内,即可起出IC又不伤板,但设备不易制作。5电热风枪:用专用电热风枪卸片,吹要卸的IC引脚部分,即可将化锡后的IC起出(注意吹板时要晃动风枪否则也会将电脑板吹起泡,但风枪成本高,一般约2000元左右)主板维修基础 主板是电脑的关键部件,用来

    4、连接各种电脑设备,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出现故障,你的电脑就不能正常使用了。目前主板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维修主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检测设备才能完成,不过掌握全面的主板维修技术,对迅速排查主板故障还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如今主板所集成的组件和电路多而复杂,因此产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对较多。常见主板故障很多是环境不良造成的,不过由于主板自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也比较多,另外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用户人为造成的。 1、主板运行环境不良 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可以造成信号短路等故障。如果电源损坏,或者电网电压瞬间产生尖峰脉冲,就会使主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损

    5、坏,从而引起主板故障;另外,静电也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引起故障。 2、主板本身质量问题 由于主板上的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好,使用时间一长器件就会老化损坏,从而导致主板故障。 3、人为故障 热插拔硬件非常危险,许多主板故障都是热插拔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烧毁了键盘、鼠标口,严重的还会烧毁主板。带电插拨I/O卡,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二、主板常用的检修方法 主板故障的确定,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实际维修时,经常使用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 1、观察法 检

    6、查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如果在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导电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就可能会导致“保护性故障”。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检查主板电池:如果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检查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有些杂牌主板将北桥芯片上

    7、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安装自制的散热片,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检查主板上电容: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仔细检查主板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借助万

    8、用表量一下。 2、除尘法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然后重新插接。 3、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9、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发生意外。判断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最低也不应低于100。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要找出击穿的芯片,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

    10、在。 4、拔插交换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是在主板上,还是在I/O设备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或芯片相互交换,然后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所在。它主要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操作方法是:先关机,然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就是该插件板有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静态/动态测量法 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根据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

    11、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以便判断故障部位。由于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因此其逻辑正确性,已经很难通过测量来判断。建议你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然后再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6、程序测试法 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总线必须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

    12、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或者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不过,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能够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主板常用维修方法 主板故障的确定,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即可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实际维修时,经常使用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 1、观察法 检查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如果在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导电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就可能会导致“保护性故障”

    13、。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检查主板电池:如果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检查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有些杂牌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安装自制的散热片,或加个散

    14、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检查主板上电容: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影响机子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 仔细检查主板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借助万用表量一下。 2、除尘法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容易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

    15、、芯片采用插脚形式,也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 建议用羊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一定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动作过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贴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动以致虚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的灰尘,否则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脚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对于插卡插脚,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然后重新插接。 3、检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发生意外。判断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

    16、阻一般应为300,最低也不应低于100。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主板有短路发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损坏的电阻电容、或者有导电杂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要找出击穿的芯片,你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是在主板上,还是在I/O设备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或芯片相互交换,然后根

    17、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所在。它主要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是:先关机,然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就是该插件板有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静态/动态测量法 静态测量法:让主板暂停在某一特写状态下,根据电路逻辑原理或芯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万用表或逻辑笔测量相关点电平,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动态测量分析法:编制专用论断程序或人为设置正常条件,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用示

    18、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并与正常的波形进行比较,以便判断故障部位。 由于主板上的控制逻辑集成度越来越高,因此其逻辑正确性,已经很难通过测量来判断。建议你先判断逻辑关系简单的芯片及阻容元件,然后再将故障集中在逻辑关系难以判断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6、程序测试法 该法主要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以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总线必须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你可以使用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或者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

    19、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不过,你编写的诊断程序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能够显示记录出错情况。 主板故障维修故障一:一杂牌810主板,故障现象开机测试卡“FF”,经测量为CPU 无主供电输出。 检修思路:先找到给主供电供电的场应管Q1、Q2并将其控制极断开,测量电源管理芯片(RT9227A)22针与24针,仍无电压输出,查5V经112电阻进入芯片20脚,12V经100电阻进入1脚,此两点电压均正常,故确定为RT9227A坏,更换后有主供电输出。加电上CPU、内存测可以点亮机器,可是加上硬盘测时,画面只显示第一屏,第二

    20、屏(显示CPU、硬盘等信息)没有,光标一直在闪动,拨掉硬盘可以显示第二屏,于是确定故障出现在IDE接口附近。找同样的主板测IDE附近的电压,发现正常主板此处在4V左右,而故障主板在1.5V,因此判断为供电不正常,经查发现此主板的反面有断线,客户自己连上,显得有些粗糙,于是把线重新补一下,开机再测此处电压正常,加硬盘测故障消除。在点复位时发现主板不复位,查复位开关处,复位进14门电路,测其输入电压仅为1.3V,在门电路中1.3V是低电位,由此想到复位针脚的电位不对,故找了处2.5V供电经飞线后与复位针脚相连,再测有2.5V,开机测试,复位正常。致此主板一切正常。 故障二:一TNT2显卡,故障现象

    21、为测试卡代码走26,开机不亮。 故障分析:这种情况首先是用对地打阻法来判断接口的三基色和行、场信号是不是正常,如果都正常,接下来看看晶振的两脚的对地阻值,正常时应该是一边为500左右,一边为700左右。结果测得都正常。接下来考虑的就是供电了,插到主板上测晶振有1.?V的起振电压,给芯片供电的由TL431给3055一个控制级电压,测得有12V,然后测3055的D极发现只有0.5V左右,这里正常时为3.3V左右,无意间测到D极下的电路板上有3.3V电压,至此判断为3055与PCB板虚焊,经加焊后,D极供电恢复正常,S极有2.5V输出,此时机器也能点亮,故障排除。 故障三:主板型号:TU815EP主

    22、板(主板基色为红色,一长型板) 故障现像:进系统死机维修方案:针对这种现象,根据以住经验,怀疑可能是内存供电不足、时钟频率不对、电容滤波不良、主板虚焊等造成的。 排除过程:按照维修方案中提到的,先测量内存供电,发现3.3V正常,用频率计测内存时钟为44MHZ左右,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0.9V,怀疑时钟芯片的供电有问题,经测量发现供电3.3V正常(此主板没有2.5V供电),再查内存与时钟之间相连的排阻为22欧姆,其阻值正常。用二极管档测量与其相连的贴片电容,发现其两端阻值只有6欧姆,时钟芯片有轻微的发烫,更换此电容,故障排除。内存时钟恢复到100MHZ,电压为1.5V。 故障四:一杂牌810主板,

    23、插上电源后主板自动开机,测试卡上的复位灯常亮;偶尔重新插上电源后,测试卡代码可正常显示,到“26”自动关机,代码显“FF”复位灯常亮时不关。 排除思路:一般出现这种故障首先想到的是复位电路,有可能是PG相连的元件稳定性不好,经查它过了一个14的非门,通过逻辑电平测量排除14损坏的可能性,于是想到会不会是监控电路出的毛病,因为有时它能正常跑代码,就是跑到一半自动关机。再看主板上用到的是W83627HF-AW的I/O,这款I/O是一个多功能的芯片,它集成监控功能,于是将其更换,加电测试故障排除。 故障五:主板型号:杂牌AMD板子,黄色PCB板. 故障现像:复位灯常亮,主板无复位信号.排除过程:根据

    24、这种现像,先查主板供电电路,特别是CPU主供电,发现其为1.75V属于正常范围,再测内存及主板各芯片的供电,没有发现什么不正常现象.用频率计测各时钟点的频率,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能故障在复位部分,测量复位开关只有0.45V,发现明显不对正常应该是3.3V以上.这样低的电压相当于短接复位键,所有复位一直常亮.沿着此条线路查找,它连接一个472电阻,一头进14门电路,另一头通过472电阻连接红线.首先判断门电路是否好坏,更换门电路,故障依旧.472电阻另一头5V正常,但是出来之后只有0.45V,在实际维修当中这样的电阻是很少坏的,有可能是某个东西把它拉低了,仔细查线路发现另外还有一条线连接着三极管

    25、C极,E极是接地的,B极有1.2V电压.故障已确定是因为这个管子把它拉低了.再顺着此三极管的B极查找,发现此三极管的B极又连接CPU座旁边一个三极管E极.经测量发现其E极与C极击穿,造成前面的三极管导通把复位键拉低了.更换此三极管故障排除.点评:在维修当中遇到这样的故障,最好是边跑电路边画图,这样有利于分析故障原因.不致于跑到前边忘后边.小结:在实际的维修中,我们一定要细心查找问题,特别是对于这种软故障,更是耐住性子查找。另外,在此主板维修过程中,学员可能会认为,时钟芯片供电正常,但输出不对,就认为时钟芯片坏了,而考虑换时钟芯片,却没有考虑到,可能是后级短路性故障,造成电压输出不对。 主板故障

    26、的分析及维修随着主板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及主板价格的降低,其可维修性越来越低。但掌握全面的维修技术对迅速判断主板故障及维修其他电路板仍是十分必要的。下文向大家讲解主板故障的分类、起因和维修。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1根据对微机系统的影响可分为非致命性故障和致命性故障 非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一般给出错误信息;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自检期间,一般导致系统死机。 2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可分为局部性故障和全局性故障 局部性故障指系统某一个或几个功能运行不正常,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仅造成联机打印不正常,并不影响其它功能;全局性故障往往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丧失全部功能,例如时钟发

    27、生器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3根据故障现象是否固定可分为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 稳定性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电路断路、短路引起,其故障现象稳定重复出现,而不稳定性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触不良、元器件性能变差,使芯片逻辑功能处于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的临界状态而引起。如由于I/O插槽变形,造成显示卡与该插槽接触不良,使显示呈变化不定的错误状态。 4根据影响程度不同可分为独立性故障和相关性故障 独立性故障指完成单一功能的芯片损坏;相关性故障指一个故障与另外一些故障相关联,其故障现象为多方面功能不正常,而其故障实质为控制诸功能的共同部分出现故障引起(例如软、硬盘子系统工作均不正常,而软、硬盘控制卡上其功

    28、能控制较为分离,故障往往在主板上的外设数据传输控制即DMA控制电路)。5根据故障产生源可分为电源故障、总线故障、元件故障等 电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电源和Power Good信号故障;总线故障包括总线本身故障和总线控制权产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则包括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二、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1人为故障:带电插拨I/O卡,以及在装板卡及插头时用力不当造成对接口、芯片等的损害2环境不良:静电常造成主板上芯片(特别是CMOS芯片)被击穿。另外,主板遇到电源损坏或电网电压瞬间产生的尖峰脉冲时,往往会损坏系统板供电插头附近的芯片。如果主板上布满了灰尘,也会造成信

    29、号短路等。3器件质量问题:由于芯片和其它器件质量不良导致的损坏。 三、主板故障检查维修的常用方法 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下面列举的维修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往往结合使用。 1清洁法 可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上的灰尘,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脚形式,常会因为引脚氧化而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2观察法 反复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借助万用表量一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异常

    30、发烫,可换一块芯片试试。 3电阻、电压测量法 为防止出现意外,在加电之前应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最简捷的方法是测芯片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电阻。未插入电源插头时,该电阻一般应为300,最低也不应低于100。再测一下反向电阻值,略有差异,但不能相差过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导通,就说明有短路发生,应检查短的原因。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系统板上有被击穿的芯片。一般说此类故障较难排除。例如TTL芯片(LS系列)的5V连在一起,可吸去5V引脚上的焊锡,使其悬浮,逐个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采用割线的方法,势必会影响主板的寿命。 (2)板子上有损坏的电阻电

    31、容。 (3)板子上存有导电杂物。当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的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特别是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当手头上有一块好的同样型号的主板时,也可以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的疑点,通过对比,可以较快地发现芯片故障所在。当上述步骤均未见效时,可以将电源插上加电测量。一般测电源的5V和12V。当发现某一电压值偏离标准太远时,可以通过分隔法或割断某些引线或拔下某些芯片再测电压。当割断某条引线或拔下某块芯片时,若电压变为正常,则这条引线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来的芯片就是故障所在。 4拔插交换法 主机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总线上的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采用交换法实质上就是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


    注意事项

    本文(电脑主板维修入门21660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