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docx

    • 资源ID:3687353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docx

    1、内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内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主讲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指以体循环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分期目前国内仍沿用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

    2、,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体检、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在73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 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 轻度:舒张压12.71.9kP(950mg) 中度:舒

    3、张压4.0152kP(1054mHg) 重度:舒张压15.2kP(115mH) 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一)“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 (二)“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而干、薄苔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三)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淡嫰、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紧。 诊断依据 1.收缩压40mHg或舒张压9mHg,且持续

    4、存在,可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14-160mm或/和舒张压90-95mH,为临界性高血压。2单纯血压升高,不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一期高血压;同时合并上述器官任一的结构损害者为二期高血压;出现上述器官任一的功能衰竭或失代偿者为三期高血压。.除外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治疗原则 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低盐、低脂饮食。 2.选用降血压药,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扩血管药、受体拮抗剂等的其中一种,再加用一个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再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减降血压的药物,使得24小时血压理想控制。 3

    5、使用抑制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4根据有否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情况,调整用药。 5.戒烟,积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轻型无靶器官损害者,应先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则药物治疗。2.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遵循长期、系统、个体化的原则,以期稳定、安全地控制血压。同时应高度重视对靶器官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除服降压药外,应注意不宜紧张、接烟、食物中限制食盐。 用药原则.在开始正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所有病例均应接受6月的以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治疗阶段。 2药物治疗宜从单一种类、小剂量开始并逐步调整以达持续、稳定控制血压的目标,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应考虑年龄、性别

    6、、职业、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因素,坚持个体化原则。4治疗过程应防止过度降低血压,以免影响器官灌注。中医疗法糖尿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重症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未收录医院中医风湿免疫科王世彪2.什么人较容易患上糖尿病?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向心性肥胖人士;身体活动不足;四十岁或以上的人士。3糖尿病有几种类型?型(胰岛素依赖型):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若不每天注射胰岛素,一型糖尿病会迅速引起死亡。型(非胰岛素依赖型):是人

    7、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结果。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4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小便及夜尿频繁,排尿量增加;常感感饥饿,食欲增加;体重下降。(2)视力下降;四肢出现麻木刺痛;(3)皮肤干燥、搔痒,皮肤疥肿溃疡经久不愈,多见足部。()精神不振、容易疲倦。5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患了糖尿病后如不注意控制,可出现血脂升高,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剥离而失明,肢端坏死等。6.正确治疗糖尿病“五驾马车”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7.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1)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主食以豆类

    8、(如豆面、豆粉等)、谷类(如荞麦面、玉米面、燕麦等)为主。(2)掌握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牛奶半斤,鸡蛋一个,瘦肉或禽鱼肉二两,豆制品一两。(3)严格控制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食用油以植物油、鱼油、橄榄油和花生油为主。(4)最好少饮酒或不饮酒。(5)可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时间应在两餐之间。预防糖尿病四个点多懂点:健康知识、防治措施多懂点。少吃点:油脂食物(黄油及煎炸食品、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少吃点。营养科学,平稳膳食。勤动点:每周锻炼五天以上,每天运动分钟。放松点: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冠心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

    9、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平均患病率约为64%,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世纪我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预防。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王启贤冠心病的临床

    10、分型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三型 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是多因素的疾病,为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年龄:本病多见于4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性别: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 D水平升高,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 (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

    11、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者,易患本病; ()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8)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9)糖尿病: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在以上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或过低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 3为什么A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什么是A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为什么易患冠心病呢?国外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林曼把人的性格分为A、B两种类型。

    12、具有型性格的人动作匆忙,办事的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另一方面,由于A型性格的人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却常常忽视个人的健康状况,他们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恰恰相反,具有B型性格的人,他们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随和易处,没有争强好胜的压力。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与心理紧张有关。因为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精神刺激因素而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皮层容易发生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使得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也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增高;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3、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等。如果人们长期地、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极易形成冠心病。因此,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保持乐观的态度,使精神放松,情绪稳定,遇事不要急躁,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4.冠心病的患病率男女有别吗,为什么?世界各国的资料表明,冠心病的患病率一般男性高于女性,住院冠心病人中男女差别显著,男女=.5。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5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 2倍于女性,654岁者2.倍于女性。白人中女性冠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高的趋势比男性晚10年,在非白人中晚7年,这种男女差别主要发生在0岁之前。女性在50岁之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比男性轻且进展缓慢;但50岁之后,由于雌激

    14、素水平下降,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甚至赶上男性。女性冠心病患病率之所以低于男性,主要是因为: (1)绝经前内源性雌激素可起保护作用。有资料表明,女性自然绝经后HL?有相当程度的降低,而LDL?却升高。同时发现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不良作用在绝经后加重。用己烯雌酚治疗的冠心病人,血脂紊乱得到改善。女性在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明显减弱,所以,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2)男性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在吸烟、饮酒的同时,也摄入了大量高胆固醇饮食。 5为什么说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者70% 以上合并高

    15、血压。上海7例调查说明:血压大于2./4.kP(60/110m)者,冠心病患病率比血压正常高5倍。国外流行病学家根据70人的资料得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发病因素,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高血压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高血压患者,由于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必然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张力的增高,也易导致弹力纤维断裂,并且血压越高,这种损伤就越严重,血管内膜损伤和弹力纤维断裂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和附壁血栓形成的前提,因此,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基础。其二,高血压病时,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

    16、,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过多。儿茶酚胺增多可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同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6为什么说吸烟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类、醛类、重金属元素等,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与冠心病有关的化学物质有0余种,能激惹和加重冠心病发病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刺激肾上腺,促使其释放更

    17、多的儿茶酚胺,从而增加心肌的应激性和心率,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同时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纤维蛋白含量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堵塞小动脉。尼古丁还可使血中胆固醇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高2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时,它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动脉壁缺氧,使动脉壁水肿,促进脂质渗入和沉着,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特别严重的是,吸烟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导致心肌缺氧,甚至引起心肌梗塞。 7饮酒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目前仍

    18、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有报道认为,饮酒与冠心病死亡率的关系呈 “U”字型,并认为轻中度饮酒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死亡。国内曾报道一组2564岁男性,每月饮白酒.551.kg时,HDLC含量显著高于非饮酒组,如继续加大酒量时,则HDL也不再升高,且随饮酒量增加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2倍。近年来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凝而起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美国研究人员对3名近期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进行的调查表明,适量饮酒能使人体血液中HDL-的含量增加15,心肌梗塞发病的可能性则有所减少。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大量饮酒可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大量酒精能直接损害心肌和血管内壁,造

    19、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脏合成前脂蛋白,血中脂蛋白(即DL,主要含胆固醇)消失减慢,甘油三酯上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我们提倡少量饮用优质白酒,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现代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0年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有大幅度的下降,直至现在。究其原因,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0、但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吸烟等易患因素的影响,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素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9肥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基本占据了饮食的主导地位,加上活动量减少,以致于摄入的能量大于机体消耗的能量,剩余部分便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从而形成了胖人越来越多的局面。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肥胖有增加冠心病发病的趋势。这是因为:(1

    21、)肥胖者摄取过多的热量,在体重增加的同时,使心脏负荷和血压均升高,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2)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3)肥胖者体力活动减少,妨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侧支循环的形成;(4)肥胖者常使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在某些人群中被削弱,即这些人的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为了维持较正常的血糖水平,便形成高胰岛素血症,最终导致机体血糖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DL降低,胰岛在长期的高负荷压力下,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减弱以至衰竭,形成了糖尿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无一不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于是冠心病便接踵而至。 因此,我们必

    22、须清楚地认识到肥胖所带来的多种危害,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肥胖,以清除冠心病产生的土壤。 10.治疗冠心病的目的是什么,治疗方法有哪些?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绞痛发作时的止痛治疗和平时的预防治疗。以预防治疗为主。 冠心病的治疗必须止痛治疗与预防治疗相结合,发作时的止痛治疗以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为主。而预防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发作期使用西药较好,平缓期应该合理选用中药。目前中医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功,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寿命。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和贯穿心肌管重建术(又称激

    23、光打孔术)。搭桥手术适合于弥漫的、有钙化的病变血管患者,尤其适合于三支冠状动脉或左主干病变的患者。贯穿心肌重建术(激光打孔术)主要适合于对药物效果不好,而且其血管病变又不能做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的严重心绞痛患者。此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的血液供给,缓解心绞痛。还有一种介入治疗方法,该方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复发,有造成血栓的可能。到底患者需要做哪种手术或者介入治疗,必须做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一般来说,得了冠心病就要终身用药治疗,即使已经做了相应的手术,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用药。 1你自己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

    24、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

    25、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12.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药主要有哪些? 目前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成药有10多种,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速效救心丸:该药属于活血理气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每日三次含服,每服36粒,急性发作可服105粒。一般在分钟内心绞痛得到缓解。 ()苏合香丸:功能芳香开窍,理气止痛。每次丸,温开水送服。 (3)冠心苏合丸:由苏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冰片、朱砂、白蜜组成,制成小蜜丸。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次1丸,日服3次,口含或嚼服。 ()苏冰滴丸:由苏合香脂,冰片组成,口含或吞服,每次24粒,可以较快地缓解心

    26、绞痛,治疗胸闷气短等。 (5)冠心二号片: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功用理气活血止痛,有强心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每次服5片,1日2次,该药可较长时间服用,一般没有副作用,不属于速效药物。 ()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很少有副作用。口服制剂有复方丹参片及丹参滴丸。可以较长时间应用,该药也不属于速效药物。 3.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有哪些? 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冠心病与营养不平衡有一定关系。因此合理地调整膳食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 (1)控制总热量,维持热能平衡,防止肥胖,。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饱和脂肪

    27、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膳食因素,高血脂又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故应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量225%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以不超过13为宜,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3)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应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其适宜比例为: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一半。 (4)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应以米、面、杂粮等含淀粉类食物为主。应尽量少吃纯糖食物及其制品。 ()多吃蔬菜、水果。因蔬菜、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食物纤维果胶

    28、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6)少量多餐,避免吃得过多、过饱,不吃过油腻和过咸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应控制在35g。 (7)忌吸烟、酗酒、饮浓茶及用一切辛辣调味品。 1冠心病病人为什么要避免饱餐? 饱餐可以诱发和加重心绞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动物实验发现,以扩张胃来模拟饱餐试验,在冠状动脉正常条件下,饱餐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冠状动脉扩张,冠脉血流增加;在冠状动脉狭窄条件下,胃扩张后,虽然同样可以引起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多,但冠状血管却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并可导致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在人类饱餐后血中的儿茶酚胺增高,这种物质极易诱发冠状动脉的痉挛,使冠状血

    29、流急剧减少,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已有报道,饱餐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在猝死有诱因可查病例中,半数以上是饱餐所诱发。所以,冠心病人,特别是在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下,应避免暴饮暴食,以防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发生。 5.何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进行对危险因素的干预,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其措施主要有: (1)控制高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应饮食清淡,防止食盐过多,多吃蔬菜、豆类等含钾高的食物及含钙高的食物,避免饮酒和肥胖,并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愉快。 ()降低血脂。较长时间的维持胆固醇于理想的水平,可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

    30、病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在生活中采取正确的措施。在膳食结构上,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多青菜、素食为主的优点,改变低蛋白、低钙、高盐的缺点,使总胆固醇水平保持在5mol/(2m/)以下,对总胆固醇水平在62mmolL(40mgl)以上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 (3)戒烟。 ()增加体力活动。运动是最有效的健康手段。如能每日或至少隔日作2030分钟的中等程度的活动(达极量的50%7%)就能有效地增强心功能。 (5)调节A型性格。A型性格具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易激怒、缺乏耐心等特点。所以,A型性格的人宜针对性地采用心理调整、气功、太极拳等方法加以调整。 1糖尿病与冠心

    31、病有何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容易引起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多数学者认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高血糖密不可分。肥胖使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在某些人群中被削弱,即这些人的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为了保证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岛细胞必须分泌较正常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但最终又导致了血糖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D-C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这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胰岛素本身也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此外,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的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控制血糖,并定期到医院检查心脏,加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体育锻炼,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注意事项

    本文(内科常见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