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沙江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分析评估报告.docx

    • 资源ID:3810319       资源大小:31.4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沙江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分析评估报告.docx

    1、金沙江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分析评估报告金沙江 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枢纽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第一期)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四年三月审 定: 黄光明核 定: 王文远 洪永文 陈及新审 查: 于 跃 李开德 陈 江 张 波编 制: 高 强 杨 华 陈 江 目 录1 工程概况 12 预可研报告审查意见 32.1 水工部分 32.2 地质部分 43 可行性研究设计依据及工作思路 53.1 设计依据 53.2 可行性研究工作思路 64 勘察目的及要求 104.1 目的 104.2 要求 115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115.1 枢纽工程区 115.2 施

    2、工临时建筑物区 135.3 天然建筑材料 136 勘察试验工作量 146.1 枢纽工程区 146.2 天然建筑材料场区 157 勘察成果 157.1 报告 157.2 报告附图及主要附表 157.3 报告附件 168 进度要求 169 配合工作要求 1610 安全生产 1711 附图 171 工程概况观音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与四川省攀枝花市交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为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八个梯级电站的最末一个梯级,上游与鲁地拉水电站相衔接。工程以发电为主并兼有提高下游攀枝花市的城市防洪标准等综合利用效益,电站建成后可发展库区航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电站地理位置适中,对外交通十分便利。电站坝

    3、址距攀枝花市直线距离约20km,距华坪县城公路里程约42km,距昆明市公路里程约350km。坝址左岸有简易公路与华坪至攀枝花市的公路相接。成昆铁路支线格里坪站距坝址10余km,小型机动船可从格里坪通至坝址。观音岩水电站坝址以上金沙江河道长2703km,落差4385m,河道平均坡降1.62,控制流域面积256518km2,多年平均流量1880m3/s。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推荐上坝址混合坝方案为代表方案。该方案由混凝土重力坝和心墙堆石坝组合而成,包括左岸非溢流坝段、坝后厂房坝段、右岸溢流坝段及右岸心墙堆石坝段。溢流坝段初期设底孔导流。正常蓄水位为1136m,相应库容21.75亿m3,其中调

    4、节库容5.74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3000MW。电站具有一定的防洪效益,经过水库调洪能有效削减攀枝花市的洪水,并将其防洪标准从3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观音岩水电站预可研选定坝址为上坝址。上坝址位于塘坝河河口上游河段,长约3km。河道向西凸出,流向由北西向转为北东向。坝址地形相对开阔,冲沟不发育,岸坡完整,右岸分布有较大的干坪子台地,有利于枢纽及施工布置。坝址部分主要出露岩石为J2S2、J2S3砂岩、砾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岩石坚硬,泥质粉砂岩相对软弱。河床冲积层厚约16.0m21.0m,组成物质较均一。坝基构造简单,表现为干坪子向斜在右岸舒缓展布,大平坝背斜在左岸舒缓展布,

    5、主要建筑物布置在向斜和背斜公共翼部位,岩层产状N2535E,SE5575。无级及以上结构面发育,级结构面不发育,强风化带岩体埋深一般为12m15m,弱风化带岩体埋深一般为30m45m,岸坡岩体卸荷作用明显,卸荷深度一般可达弱风化中下部。岩体除右岸干坪子台地风化卸荷相对较深,岩体完整性差外,总体上风化卸荷浅,坝基范围岩体完整性中等至好。地下水位线平缓,岩体弱至强透水性。其工程地质条件对混合坝或当地材料坝均较适宜,并有布置其它枢纽建筑物的地形地质条件,坝址左岸坝基主体部位为逆向坡,左岸地形平缓,岸坡稳定,开挖边坡稳定问题不突出。但应注意顺层挤压错动面对混合坝方案中的混凝土重力坝局部地段的深层抗滑稳

    6、定以及右岸台地平缓裂隙对坝基开挖深度的影响。金沙江中游河段水能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从1992年开始,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于1999年12月联合完成了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2002年4月16日19日,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审查会,“会议基本同意规划提出的金沙江中游河段一库八级方案,即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和观音岩”;“会议基本同意推荐上虎跳峡、金安桥、观音岩水电站为金沙江中游河段近期开发工程”;“金安桥、观音岩水电站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对外交通便利,工程规模适中,技术难度不大,具

    7、备近期建设条件,可视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开发”。云南省计委于2002年4月29日下发了云南省计委关于开展观音岩水电站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抓紧时间开展观音岩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2002年10月,我院与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观音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可行性研究合同。2002年8月我院即开展了观音岩水电站预可研阶段的勘测工作,根据下坝址的工程地质较差的实际情况,建坝条件明显较上中坝址差,选择在上、中两个坝址开展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在上坝址布置有两条勘探线,根据上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坝型、枢纽主要建筑物规模并结合施工导流方式,对混凝土坝和当地材料坝两类坝型的多个枢纽总体布置方案

    8、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坝方案为代表性坝型。在中坝址布置有两条勘探线,根据中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枢纽主要建筑物的特点,提出以勘探线处的混凝土坝布置方案为代表性方案。2 预可研报告审查意见2003年12月14日2003年12月20日,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会同云南、四川两省计委在昆明主持召开了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预可研报告通过了会议审查。相关意见如下:2.1 水工部分(1) 在观音岩坝段上、中、下三个坝址初选的基础上,排除了建设条件明显较差的下坝址,设计就上坝址、中坝址进行了多种可能的枢纽布置方案的研究和比较,同意上坝址以混合坝枢纽布置为代表性方案、中坝址以混凝土重力坝

    9、枢纽布置为代表性方案。上、中坝址均具备建坝条件,不存在难以预料和不可克服的工程技术问题,两坝址枢纽建筑物的主体工程量、总工期和工程投资没有明显差别。相比而言,上坝址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建筑物布置协调,施工条件较优,建设风险小,经从坝区地形地质条件、建筑物布置、施工导流和度汛、工程难度、工期和投资等诸方面综合分析,并考虑水库淹没损失等影响因素,同意推荐上坝址为选定坝址。(2) 同意推荐勘线、勘线之间的折线型混合坝枢纽布置方案为本阶段的代表性方案。(3) 下阶段应结合规划、地质、施工、机电等专业的研究,深入开展坝线、坝型和枢纽布置的多方案比较工作。 根据本工程特点,应综合考虑施工导流要求,重点

    10、研究比较混凝土重力坝和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及其相应的枢纽布置方案。 根据大坝布置和施工导流要求,研究比较两岸厂房和全部机组坝后厂房、左岸岸边厂房及右岸岸边厂房等的合理布置方案。 根据枢纽工程发电、泄洪、排沙、供水、防洪和施工导流等要求,研究泄水建筑物的布置及合理组合方式,研究比较溢洪道下游消能方式。 针对基本选定的坝型及其枢纽布置方案,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推荐方案的合理性。(4) 鉴于上坝址左岸处于大平坝背斜的轴部,右岸位于干坪子向斜轴部,岩层软硬相间、层间错动和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对坝肩边坡稳定性和坝基的抗滑稳定、变形稳定和渗透稳定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下阶段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研

    11、究边坡稳定和坝基的抗滑稳定,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5) 坝区两岸地下水位较低,坝基和坝肩相对隔水层埋藏深,下阶段应在进一步查清坝区水文地质条件和软弱结构面渗透稳定性的基础上,开展三维渗流场分析,研究确定坝基和坝肩防渗帷幕的深度和延伸长度。2.2 地质部分(1) 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边缘,外围地震地质背景复杂,但近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新构造活动以整体间歇性抬升为主。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完成的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观音岩水电站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12g,100年超越概率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29g。此成果尚应通过国家地震安全性

    12、评定委员会的审定。(2) 基本同意对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水库回水长约l00km,为峡谷型水库,水库总体封闭条件较好,不存在永久渗漏。库区河谷岸坡相对较平缓,基岩裸露,整体稳定条件较好,库周不存在较大的浸没问题,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库尾有小型泥石流发育,但不会对水库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下阶段应结合水库移民工作着重查明库区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可能产生浸没的范围。(3) 同意对下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下坝址深大冲沟发育,地形狭窄,岩体卸荷强烈,左坝肩防渗工程量大,河床覆盖层厚,距活动的汗蚱滑坡近,其建坝条件明显不如上、中坝址。(4) 同意对上、中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上、中坝址均具备建

    13、坝的基本地形地质条件,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略优于中坝址,同意以上坝址作为本阶段的代表坝址。上坝址地形开阔,右岸分布有宽缓台地,岸坡完整;基岩主要为砂岩、砾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岩性软硬相间;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主要为宽缓的背斜、向斜,断层不发育,但存在顺层的挤压错动带、挤压错动面和三组构造裂隙。岩体风化卸荷深,地下水位低平,透水性较大,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上坝址具备修建当地材料坝和混凝土重力坝的地形地质条件,但存在坝基坝肩渗漏、混凝土坝抗滑稳定及坝基岩体变形不均一、工程开挖边坡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建议下阶段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查明不同岩性组的分布、产状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进一步查明坝址区地质构

    14、造发育规律,特别是顺层挤压面、缓倾角裂隙和溶蚀裂隙的分布范围及其性状;查明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深层和浅层抗滑稳定的边界条件,以评价其抗滑稳定性。 进行不同岩性组、软弱夹层和结构面的现场力学试验和分析研究工作。 进一步查明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大坝防渗设计提供地质资料。(5) 同意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工程地质评价。下阶段需根据建设要求在坝区附近调查新的土料和混凝土骨料料源,并开展相应的地质勘察,进行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试验工作。3 可行性研究设计依据及工作思路3.1 设计依据(1) 云南省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2)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与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

    15、3年10月22 日签定的观音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技术开发合同书。(3) 2003年1月8日我院下达的观音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科研试验任务通知书”。(4)观音岩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科研技术/工作大纲(5) 相关法津、法规、规范、规程。3.2 可行性研究工作思路3.2.1 整体工作思路在观音岩电站预可研工作成果基础上,根据审查意见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电站工程的实际特点及业主的有关要求,经研究,拟分两阶段开展电站可行性阶段的研究工作。(1)第一阶段(选坝阶段) 2004年1月12月主要开展并完成以下工作: 完成可研阶段项目策划及相应的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大纲、勘测设

    16、计科研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水工、施工、地质、规划、机电及造价等各专业紧密配合,开展坝型、坝线及枢纽布置格局方案的比选与研究,力争在三季度末完成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格局专题报告; 完成对水文基本资料与计算分析成果的复核与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的水文、泥沙设计参数和成果资料; 分别编制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大纲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完成正常蓄水位及其它特征水位的比选,初步确定工程规模并明确运行要求; 初步确定电站总装机容量及机组单机容量,明确电站接入系统方式及输电线路落点。(2) 第二阶段(可研报告阶段) 2005年1月12月主要开展并完成以下工作: 在第一阶段可研工

    17、作成果基础上,根据选坝报告审查意见,对所选定的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主要建筑物的布置与型式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比较,对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深入计算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地勘、科研、试验及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使其内容与深度满足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 完成观音岩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观音岩电站环境评价报告、观音岩电站水库淹没补偿及移民安置规划专题报告、观音岩电站劳动卫生与安全专题报告及观音岩电站防火设计报告等专题报告的编制。3.2.2 地勘工作思路按可行性研究分二阶段进行的总体思想,地勘任务配合枢纽布置也按两阶段进行:(1) 2004年2月布置可研阶段的总体勘测任务,以及为满足可研阶

    18、段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方案选择的第一期工程地质勘察及试验工作。2004年6月完成第一期野外地质勘察及试验工作,并配合设计提出相应的中间成果。2004年8月30日,提出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比选专题报告地质部分及相关附件、附图和试验成果。(2) 在确定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的条件下,结合枢纽主要水工及导流建筑物有针对性的布置第二期工程地质勘察及试验任务,时间为2004年10月2005年4月底。3.2.3 枢纽布置工作思路按电站预可研报告审查意见,本工程的可研阶段枢纽布置将不再进行坝址的比较,而只集中在所选定的坝址进行坝线及坝型比较。为使可研阶段工作分层次、高效率地进行,根据可研阶段工作总体思路,拟将可行性

    19、研究阶段的枢纽布置比较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坝线、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搜索与筛选阶段,计划于2004年5月完成,主要目标是水工、地质、施工及造价等专业密切配合,筛选出34个方案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坝线、坝型及其枢纽布置格局代表方案比选阶段,拟于2004年9月底完成,主要目标是结合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上阶段筛选出的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完成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格局专题报告提交审查。第三阶段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在2005年9月完成,主要目标是根据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格局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对推荐方案、比较方案的各项设计进行全面深化研究,并针对主要工程问题,配合科研试验,确定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

    20、,并此基础上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专题报告。3.2.3.1 方案筛选阶段工作思路上坝址地形开阔,右岸存在适宜布置溢洪道的地形条件;左岸存在顺坡层面和层间挤压结构面,对边坡稳定不利,不宜深开挖。两岸岩体风化相对较深,又处在两个褶皱之间,层间错动形成的软弱夹层较多,岩体完整性差,坝基不同岩性的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相差较大,坝基存在较严重的透水层,因此,该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在预可阶段,石料场选择有腊乌度沟砂岩石料场,储量可满足堆石料设计要求。龙洞灰岩石料场的质量、储量可满足砂石骨料的设计要求。上坝址混合坝方案坝基及泄槽开挖料与腊乌度沟石料场石料相同,根据不同坝料分区要求进行适当分选储存后,可作为

    21、堆石料。土料场主要选择干箐和石坝土料场为主土料场。上坝址具有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和当地材料坝的材料条件。根据上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导流布置,同时考虑兼顾两省的需要,搜索可能的坝线及与其相适应的枢纽布置方案,并据此布置第一期地勘任务。根据第一期地勘成果,对搜索出的各方案进行主要水工建筑物布置,对抗滑稳定、结构、水力学、渗流、工程量等进行初步计算。最后提供筛选阶段方案比选成果。上坝址预可研阶段共有三个坝线,即坝线、坝线和混合坝折坝线,混合坝折坝线位于坝线、坝线间。坝线搜索主要坝线、坝线间进行。勘线水工建筑物绝大部分处于岩性较差的J2S1、J2S3上,因此针对该坝线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两岸厂房

    22、、左岸全部机组厂房、右岸全部机组厂房与泄洪方案的组合,进行面板堆石板的不同方案布置。勘线、混合坝折坝线水工建筑物绝大部分左岸、河中部分处于岩性较好的J2S2上,右岸处于岩性相对较差的J2S3上。预可阶段在混合坝折坝线布置的左岸、河中重力坝,右岸当地材料坝的方案适应了本坝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经济地解决了施工导流问题。本阶段将在补充地勘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本坝线及其枢纽布置格局的合理性。同时仍将搜索本坝线存在的其它枢纽布置方案。另外,为解决左岸存在的深层滑动问题,本阶段将根据最新地勘成果对本坝线进行局部调整,探索是否存在更为合理的坝轴线及其枢纽布置。勘线相对混合坝折坝线来说,有离铅厂滑坡近,左

    23、岸风化深,施工导流比较困难等劣势。勘线可仅进行全部重力坝方案的研究。为加快工作进度,在本阶段的过程中,对明显占优方案可进行水力学、渗控、稳定、应力方案的科研试验。对搜索出的各坝线及其枢纽布置格局,首先进行定性分析,去掉明显处于劣势的方案,争取留下67个方案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初步的抗滑稳定、结构、水力学、渗流、工程量、经济计算。最后筛选出34个处于优势的方案进入枢纽布置格局及方案比较阶段的工作。根据现有地形、地质条件及预可研审查意见,结合施工导流布置,初步拟定以下8个方案:方案1: 勘线左岸全部地面厂房、右岸溢洪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方案2: 勘线左右岸地面厂房(各三台机)、右岸溢洪道混凝土面板

    24、堆石坝方案方案3: 勘线右岸全部地面厂房、右岸溢洪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方案4: 折坝线1河中厂房、右岸溢洪道、右岸当地材料坝(心墙或混凝土面板)、左岸重力坝方案(混合坝)方案5: 折坝线1河中溢洪道、右岸厂房、右岸当地材料坝(心墙或混凝土面板)、左岸重力坝方案(混合坝)方案6: 折坝线1河中厂房、右岸溢洪道重力坝方案方案7: 折坝线2河中厂房、右岸溢洪道、右岸堆石坝(心墙或混凝土面板)、左岸重力坝方案(混合坝)方案8: 勘线河中厂房、右岸溢洪道混凝土坝方案上述方案中,折坝线1即为预可研阶段的混合坝折坝线,折坝线2为对原混合坝折坝线进行微调的坝线。上述方案只是初拟成果,在方案筛选过程中,可据实

    25、际枢纽布置情况对方案进行增减。3.2.3.2 坝线、坝型及其枢纽布置格局代表方案比选工作思路针对上阶段优选的34个方案,首先对各方案结合施工导流进一步研究的各主要建筑物的合理布置方式。根据各方案的布置,有针对性地确定第二批地勘任务的内容。然后进行抗滑稳定、结构、应力、变形、水力学、渗控等计算及一定量的科研实验,研究各方案的工程问题及其工程措施;对各方案进行全面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最后编写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格局专题报告。在该报告中,提出明显占优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3.2.3.3 可研报告编制思路根据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格局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结合本阶段的特征水位、单机容量与装机容量、水轮机的选择,

    26、结合必要科研试验,对选定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的主要建筑物布置及型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对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计算、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最后编写达到规范要求深度的、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审查。4 勘察目的及要求4.1 目的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水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作出水库渗漏、库岸稳定、水库淹没及浸设、固体径流的地质评价。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发震地段及震级上限。在选定的上坝址开展对坝线、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比选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其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枢纽工程布置格局的选定提供地质资料、有关参数。针对选定的坝型及枢纽布置格局,查

    27、明大坝、地面厂房、溢洪道等的地基及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坝基及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与分类,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查明引水隧洞、导流洞、冲沙泄洪洞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其进出口边坡及围岩稳定性、围岩质量类别评价;提出各类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提出支护处理的地质意见和建议。初查天然建筑材料,在选定的料场详查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储量、质量、有效层和无效层等,以及开采运输条件等,提出天然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及进行地质评价。4.2 要求本次勘察工作的内容及深度要求按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进行,满足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报批稿)的规定,地勘工作方法及要求应遵

    28、循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5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5.1 枢纽工程区5.1.1 挡水建筑物查明坝址的地形、地层特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与卸荷、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着重查明不同工程岩组的分布、产状及其工程特性;结合枢纽区构造特点、工程岩组分布规律,重点查明顺层挤压面、缓倾角裂隙和溶蚀裂隙的分布范围及其性状。查明及分析坝址各比较坝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着重查明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深层和浅层抗滑边界条件并分析其抗滑稳定性。查明枢纽区地下水类型,埋藏分布规律,岩体透水率及渗透特性,分析比较各坝线的渗透边界条件和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确定渗透边界。提出坝型、坝线的选择

    29、意见。评价选定坝址的坝基岩土体的变形、抗滑、渗透稳定性、渗漏量和坝肩边坡开挖的稳定条件;进行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提出坝基开挖原则、建议开挖深度和基础处理的意见,提出坝基防渗范围的建议意见。对面板堆石坝方案,重点分析左岸高边坡稳定及开挖、支护问题,提出建议的开挖坡比及工程处理措施;对建筑物开挖范围以外的自然山坡,提出稳定判断及处理措施建议;提出趾板基岩开挖与处理标准及工程措施的建议。5.1.2 泄水建筑物调查各比较方案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特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岩土体的透水性、地下水位、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查明选定泄水建筑物地段的主要工程

    30、地质条件,评价堰基、边坡和洞室围岩的稳定条件以及下游消能段抗冲刷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措施的意见。对上坝址重点查明右岸缓坡台地(推荐方案溢洪道位置)的地形地貌、地层特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岩土体的透水性、地下水位、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建筑物的布置及对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5.1.3 引水建筑物调查各比较方案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特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查明并评价选定的引水建筑物线路、进出口地段、地基、边坡和洞室围岩的稳定条件及渗透稳定性,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

    31、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基础处理措施的意见。对面板堆石坝方案,应重点研究电站进水口及引水线路的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其稳定性(主要是层间挤压面的不利影响),提出方案选择及基础处理等意见和建议。5.1.4 厂房和开关站调查各比较方案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特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查明并评价选定建筑物地段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对敞开式开关站方案调查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就方案选择提出地质意见和建议。5.2 施工临时建筑物区调查施工临时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评价。调查各比较方案导流洞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查明选定方案导流建筑物(隧洞方案或明渠方案)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边坡、基础和围岩的稳定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隧洞支护处理措施、基础处理的意见和建议;对隧洞方案和明渠方案的比选提出地质意见和建议。就明渠方案应结合大坝建基面选择、坝基开挖、基础处理等提出地质建议和意见。对各比较方案,调查上、下游围堰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及问题,提出方案选择意见。对选定方案,查明上、下游围堰的地


    注意事项

    本文(金沙江中游河段观音岩水电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分析评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