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州省习水县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docx

    • 资源ID:3821277       资源大小:153.5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省习水县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docx

    1、贵州省习水县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韩非子在韩非子中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表明韩非子 A注意维护宗法人伦关系 B具有民本思想 C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主张 D强调忠君思想2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

    2、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A特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 B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 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 D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3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 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 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 D清政府注

    3、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4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5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 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 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 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 6

    4、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7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8 “光荣属于

    5、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希腊罗马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人们的A. 航海与建筑 B. 民主与法律C. 自由与强权 D. 殖民与征服9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为十六万八千人 B.约四万五千人C.约三万人 D.约一万人10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

    6、实质是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11宗教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一次“社会革命”,因为它深入家家户户,影响及于社会生活,人们的眼界、思维方式都因此发生变化。它本身是宗教问题,但它的彭响要深广得多。材料旨在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思想方式出现重大转变B.彻底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C.促使人类理性思维走向成熟 D.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12 1931年后四川军阀仍有内战,七七事变后,地方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战初期,4O 万川军出川参战,统帅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

    7、,安可在后方苟安!”这说明A.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加强了中央的权威B.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C.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的矛盾得以调和 D.抗日战争期问中囚民族主义教育深刻131896年9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曾对当地记者说,清国报纸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惜,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所以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材料反映了清朝A.报纸的编辑学识水平低下 B.政府对媒体监督控制严格C.报纸对文明传播没有影响 D.近代大众传媒开始出现14维新变法初期,康有为曾倡导民权说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今日开国会,尚非

    8、其时,民智不开,邃用民权,则举闰聋瞽”,前后态度转变说明康有为A.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较大 B.已经彻底放弃君主立宪主张C.维新与守旧思想的矛盾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15他们鲜明地提出“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的口号,并着力塑造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均具有“巨人”风采的崭新形象。这表明“他们” 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 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16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 C对广大民众的影

    9、响较小 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171215年6月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叫要确立相关法定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这反映了大宪章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保护了公民的基本人权 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 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 18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 19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

    10、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A1个 B2个 C3个 D4个20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征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其中“空想到科学”指的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十月革命21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_;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苏联的这一做法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11、 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2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所述属于挑战范畴的是 A原始社会先民以刀耕火种进行集体劳动 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C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希腊创造城邦文明 D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建设采取苏联模式 2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

    12、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包括欧洲走向联合 日本崛起 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241947年3月,美国总统在国会上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历史上将其称为A“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 D雅尔塔体制25邓小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具体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说明“一国两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祖国统一问题 B香港问题C

    13、国际争端问题 D台湾问题26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他所说的“精神财富”不包括A“法制化建设” 意识 B“强化阶级斗争”意识C“民主建设”意识 D“加强党建” 意识27下列有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表述确切的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正副主席C.制定了共同纲领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8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

    14、因为(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29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支持联合国的工作30“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

    15、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二、综合题(40分)31(24分)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活动主题:走进美俄天地步骤一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他们曾经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

    16、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4分)(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4分)(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最终的结局是什么?(4分)步骤二 画面回放,再现历史(4)图1、图2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5)从图3到图4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并再举出两例。(4分)步骤三 关注现实,展望未来(6)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17、分)材料一材料二 1955 年4 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 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材料三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材料一中的分别与哪

    18、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4分)(2)材料一中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分)(4)根据材料三 ,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是天下的正常法则,注重的是宗法人伦关系,故A项正确;民本思想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它是儒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对儒家的道德教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是强调“三者顺则天下治”,非单独强调“臣事君”,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

    19、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

    20、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可以看出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不符合;C项中的“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时期的思想西学东渐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A项中的“宗法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由“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可以分析出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故本题答案选B项。国家观念主要确立的是主权概念,既

    21、赋予国家以人格化的权力。近代民族观念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成员。这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天朝上国”与材料无关。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都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

    22、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可以分析出监察官员位卑,由“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可以看出其权力较大,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监察官员主要是监察职能;C项监察机构庞大臃肿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中的行政效率材料没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监察制度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是不断加强的;B项错误,不符合史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宋代,坊市界限打破,推动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所述与城市变化是没有关联的。考点:

    23、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城市中的是“市”有着严格的控制,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严格控制外,政府还有专门的官员对市进行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市也不再进行直接监管了。所以古代的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可知此派提倡节俭,结合所学能判断出是墨家学派,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排除AB;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正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核心

    24、是仁与礼,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和墨家【名师点睛】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见儒家思想的形成。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道家老子(春秋)“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提出“齐物”;“逍遥”,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法家商鞅韩非子(战国)君主集权的集权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发展观、改革观。7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教

    25、材即可知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防止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的关键措施是实行陶片放逐法,而不是设立公民大会、成立五百人议事会等选项,本题就是考查教材的识记能力,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 【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26、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律制度提供了蓝本。其它各项明显不符题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罗马法、雅典民主政治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约四万五千人,即男性成年公民,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因此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公民【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公民概念。学生需掌握相关知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

    27、公民是统治者,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它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1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的信息可得出元代中央集权的程度加强,再依据“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的信息可得出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CD与题干的信息不符,

    28、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从“社会革命”的角度交代了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说明它在思想方式的转变上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B项说法错误;C、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作用。所以答案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日本全面侵华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出现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选B项;题干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的关系,且C项说法较为绝对,故排除 A、C两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

    29、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3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李鸿章认为由于清朝报纸的编辑只爱讲事件的部分真实情况,而不爱将事件的所有真实情况告诉读者,所以报纸没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工具,这说明清政府对报纸等媒体监督控制严格;A、C两项说法太绝对,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自19世纪70年代起,国人办报陆续出现。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展【名师点睛】中国近代化:(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

    30、建的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1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A项与材料中的“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矛盾;材料只是提及康有为没有开国会的意图,不是放弃君主立宪主张,故B项错误;康有为属于维新派,不是守旧派,故C项错误;康有为前后的态度转变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15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人不认识自己,就不能认识上帝”、着力塑造“巨人”等信息,得知本题考查的是文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故A项正确;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是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新教派的政治主张,故B项错误;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中心,但并不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故C项错误;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是17、18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主张,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名师点睛】启蒙运动的影响:1、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习水县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