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docx

    • 资源ID:3875419       资源大小:126.2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docx

    1、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通史坐标通史综述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史实要点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选修远古禅让制、公天下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原始文字、绘画夏商西周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奴隶集体耕作;生产工具:金石并用;手工业:青铜;商业“

    2、工商食官”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改革变法、郡县制雏形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铁犁牛耕;重农抑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诗经、离骚、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孔子、商鞅变法阶段特征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1 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

    3、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2 经济上(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3 思想文化上(

    4、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解题探究(2013江苏高考,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

    5、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解题思路审材料材料大意是推崇、强调家庭成员间“孝悌”、“伦理等级观念”。找题眼儒家思想中有塑造民族道德规范的主张与作用是本题命题立意所在,也就是题眼。审设问“列举”与“归纳”是两大限定词,“列举”重心在于再现所学知识,“归纳”技巧在于概括提炼材料观点,切记多角度概括,切记不要照抄原文内容,要有适当概括高度。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

    6、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史实要点政治经济文化选修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秦始皇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1 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秦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

    7、的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所开创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到了汉代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并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体制的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无可分割性和世袭性。2 经济上(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国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3 思想文化上: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

    8、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受了打击并实现复兴,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解题探究(2013北京高考,节选)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2)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解题思路审材料数据变化体现了地方行政中心区域变化。找题眼经济重心南移及江南经济发展。审设问数据“变化”及变化“原因”是限定语,前者需概括材料中数据的变化趋势、空间变化趋势,后者

    9、需多角度整合所学回答。答案(2)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原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907年)史实要点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选修魏晋南北朝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孝文帝改革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农业:筒

    10、车、曲辕犁;手工业:南青北白、唐三彩;商业:坊市制、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鼻祖王维、印刷金刚经唐太宗阶段特征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上,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11、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2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解题探究(2012江苏高考)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

    12、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

    13、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解题思路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运用所学知识答出汉代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进步性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如“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

    14、,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第(2)问科举制的政治功能可以结合科举制为政治服务的思路分析,科举制的思想功能和整体的统合功能可以结合材料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分析。第(3)问从材料中概括归纳,抓住关键信息“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即可分析出正确答案。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15、考场阅卷抽样阅卷专家寄语(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主观题通常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2)答案要“三化”: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教师一目了然。(3)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难以得高分。因此答主观题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4)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四、宋元时期(从公元907至公元1368年)史实要点政治经济文化选修宋:二府(

    16、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知州、通判、转运使;元:行省制、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瓦肆;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的南移宋词、元曲、元杂剧;程朱理学;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木活字、转轮排字盘、青花瓷王安石变法阶段特征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1 政治上,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1)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大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另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2)元朝

    17、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 经济上(1)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4)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空前水平。3 文化上(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解题探究(2013四川高考,节选)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解题思路审材料一读:材料一简介了西周、唐、宋、明清不同时期对行政权力分权制约的概况,材料二宋英宗的作为则表明监察效果有限。二标:标段落: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号至少意味一层信息或几层信息;标关键词:朝代信息西周、唐朝、宋朝、明清、宋英宗。主题关键词“行政法典”、“完善监察”、“不采纳”。审设问概括特点: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归纳,材料一第一句话说明我国监察制度出现早,材料一第二、三句话说明运用法律法规完善监察制度,材料一第四句话体现了在其他行政制度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监察措施。分析作用、局限:“作用”从

    19、约束官员权力、规范执政等方面分析,“局限”根据宋英宗的所作所为概括。答案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五、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史实要点政治经济文化选修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清:军机处、密折制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小说、京剧、心学、八股取士;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西学东渐康熙帝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1 政

    20、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作斗争,正确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2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1)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2)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 对外关系(1)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2)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21、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4 文化(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解题探究(2013全国卷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请回答: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题思路审材料图片信息:“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

    22、所”“白金汉宫”(英国王宫)和“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根据题目的提示“建筑与政治关系”,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英国近现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征角度进行比较。定思路中国:宏大、威严、独尊、明日黄花。英国:朴素、平民化、旭日朝阳。应从历史与现实、风格与影响多角度比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了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下图是中

    23、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宗法观念自然经济皇权专制理学思想社会习俗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的特征。由家庭关系判断正确,由夫为妻纲判断正确,由男耕女织判断正确,由男尊女卑、夫唱妇随、男主外女主内判断正确;材料未体现,故答案为C。2 “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从“进入政府”“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等关键词句推知,科举制为封建政

    24、权培养了大批“顺民”,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此,D项说法最切合题意。3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有两层含义,一是君主专制的刚性,即君主的“私天下”,地位至高无上;另一个是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即官僚都以天下为己任,志在治天下,所谓的“公天下”,D项符合题意。4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

    25、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A隋朝长安 B唐朝长安C北宋东京 D明朝苏州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坊市制被打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可能是北宋。故选C项。5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答案B解析无论王朝怎样更迭,其小农经济的根基未曾动摇,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26、更加强化,故B项符合题意。6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其最大的影响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之后,导致中国近代被动挨打,故选C。7 历史复习课上,老师出示了一组关于百家争鸣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其中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

    27、义:平等、互利、博爱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答案C解析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墨家;体现了“无为”思想,属道家;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法家;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8 有学者指出:“中国存在两种宗教权威天和祖先,一方面是天地组成的宇宙领域,另一方面是人类关系构建的社会领域。皇帝为了取得绝对主权宣布两种权威均归他所有。”与古代中国皇帝的绝对主权和“两种宗教权威”有关的是 ()西周的宗法传统先秦的法家思想汉朝的儒

    28、家学说明清的思想批判A BC D答案A解析题干考查古代皇帝掌握两种宗教权威的具体措施。宗法制的实施,法家、儒家思想的完善发展,都有利于皇帝实现对两种权威的取得,因此正确答案选A。9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数据的原因不包括 ()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A.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B发展农业的需求C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D科举取士的促进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数量多,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技术,重视农业。这和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等相关联,与科举取士无关。

    29、故选择D项。10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政治文明。注意题干中特定的时间信息“公元前6前5世纪”。11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是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答案B解析“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北宋晏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历史二轮同步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