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棉纱的上浆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x

    • 资源ID:3950183       资源大小:307.45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棉纱的上浆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x

    1、棉纱的上浆性能研究毕业论文棉纱的上浆性能研究毕业论文目 录引 言4第1章 概 述5 1.1 Coolmax纱的概述51.1.1coolmax的来源51.1.2性能介绍51.2浆料的种类与发展趋势5第2章 浆纱的原理与工艺原则142.1浆纱目的和要求142.2浆液配方与调浆152.3上浆工艺流程及原理202.4提高浆纱产质量的技术措施21第3章 浆纱实验233.1实验的目的、原料及仪器233.2实验内容23第4章 浆纱性能测试264.1毛羽测试264.2耐磨性能测试264.3强力性能测试274.4本章结论28结论与展望29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录32 引 言 Coolmax 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开

    2、发的一种具有四凹槽截面结构的新型聚酯纤维。独特的异型截面, 使该纤维具有强烈的毛细作用, 能在人体出汗时迅速地将汗水排至织物表面, 而且由于这种纤维的比表面积较大( 比同旦普通圆形截面大19.8%) , 当汗水排至织物表面时, 能快速蒸发 。此外, 由于该种纤维之间的空隙较大, 在将湿气排出的同时, 还能导入空气, 使人感觉干爽和舒适, 成为内衣、夏季织物和运动服的理想原料之一。浆纱工序是Coolmax 织物开发的关键和重点。Coolmax 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 浆液对纤维的粘附性相对较低, 而其独特的截面会增加对浆料的吸附能力, 又要求所用浆料是可降解的。因此, 只有对其浆纱工艺进行认真分析

    3、研究, 才能确保浆纱质量。第1章 概 述1.1coolmax的概述 Coolmax是杜邦公司独家研究开发的功能性纤维,不仅截面形状独特-四管状,又是中空纤维,而且纤维的管壁还透气。正是由于这种纤维的独特物理结构,导致了它的吸湿、排汗、透气特性,也就是面料有很好的毛细效应。可随时将皮肤上的汗湿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和舒适。通过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与其它面料干燥率的比较,发现无论在短时间或较长时间内,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的干燥速率都明显好于其它面料,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的干燥率差不多是棉的2倍。将CoolMax功能性纤维面料应用于牛仔织物上,其

    4、强大的透气性和良好的吸湿控制,将使穿着者的皮肤保持干燥,减少体能消耗,使出汗不再成为一个扰人的课题。 1.1.1coolmax纱的来源 CoolMax® 是杜邦公司研制的、专利技术的四管道纤维材料。四管道 纤维及纤维之间形成最大的空间,保证最好的透气性,把皮肤表面散发的湿气快速传导至外层纤维。纯棉与其相比虽可吸汗,但其排汗能力不高,而普通化纤在吸汗的能力上有很差,CoolMax® 纤维在吸汗和排汗方面都很出色。CoolMax® 纤维材料可用于衬衫、裤子、袜子、内衣、帽子、背包。1.1.2coolmax纱性能介绍 人在运动或做其他活动时,人体常常会产生汗水与湿气,天冷时汗

    5、水让你感到寒冷不适;汗水和湿气更使人闷热难受。杜邦公司高科技纤维COOLMAX是通过四管道纤维迅速将汗水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并向四面八方分散,让汗水挥发更快,时刻保持皮肤干爽舒适。于是人体流汗,皮肤表面与服装都不留汗。持久舒爽透气,冬暖夏凉,倍感轻松。特点:1.可以把身体产生的热湿气导出,调节身体温度,既产生热 调节效应,使你保持凉爽。 2.快干,干燥速度是纯棉的5倍。 3.耐久,易护理,允许多次洗涤、不缩水、不变形,不霉变。 4.感觉柔软、舒适、透气,不会带来皮肤的不适。1.2浆料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经纱上浆是纺织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纤维相继问世,新型高速织机

    6、也如雨后春笋. 纺织产品的更新换代, 品种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促使经纱上浆技术也在日益更新, 不断前进.经纱上浆的三大要素是浆料、浆纱设备和浆纱工艺, 三者相辅相成. 好的浆纱不仅要靠好的浆料和配方, 也要靠先进的浆纱工艺和设备, 而浆料的选择与配合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 合理选择现有浆料, 积极开发新浆料, 研究科学的浆液配方, 既要满足浆纱工艺的要求, 又要节约能源,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浆纱成本,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 1.2.1浆料的分类 经纱上浆所用的浆料主要有淀粉、聚乙烯醇(PVA ) 和丙烯酸类三大类. (一)淀粉 淀粉作为主粘着剂,在浆纱

    7、工程中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它具有良好的上浆性能,并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退浆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浆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淀粉粘着剂一般为天然淀粉和变形淀粉。 1.天然淀粉 天然淀粉(以下简称淀粉)有很多种,纺织生产中常用的为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米淀粉、木薯淀粉等。 (1)淀粉的一般性质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含几百个葡萄糖单元,支链淀粉含几千个葡萄糖单元。在天然淀粉中直链的约占2226,它是可溶性的,其余的则为支链淀粉。当用碘溶液进行检测时,直链淀粉液呈显蓝色,而支链淀粉与碘接触时则变

    8、为红棕色。 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存在于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大米中含淀粉6286,麦子中含淀粉5775,玉蜀黍中含淀粉6572,马铃薯中则含淀粉1214。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咀嚼米饭等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二糖-麦芽糖。食物进入胃肠后,还能被胰脏分泌出来的淀粉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成为人体组织的营养物。支链淀粉部分水解可产生称为糊精的混合物。糊精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胶水、浆糊,并用于纸张和纺织品的制造(精整)等。 (2)淀粉浆的粘度 淀粉浆(俗称淀粉糊)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浆最为常

    9、用;若物料可压性较差,可再适当提高淀粉浆的浓度到20%,相反,也可适当降低淀粉浆的浓度,如氢氧化铝片即用5%淀粉浆作粘合剂。淀粉浆的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所谓糊化(Gelatinization)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的温度是77)。糊化后,淀粉的粘度急剧增大,从而可以作为片剂的粘合剂使用。具体说来,冲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少量(11.5倍)水中,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糊化而成;煮浆是将淀粉混悬于全部量的水中,在夹层容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焦化),直至糊化。因为淀粉价廉易得且粘合性良好,所以凡在使

    10、用淀粉浆能够制粒并满足压片要求的情况下,大多数选用淀粉浆这种粘合剂。 淀粉的粘度是描述浆液流动时的内摩擦力的物理量。粘度是浆液重要的性质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了浆液对经纱的被覆和浸透能力。粘度越大,浆液越黏稠,流动性越差。这时,浆液被覆能力加强,浸透能力削弱。上将过程中,粘度应保持稳定,使上浆量和浆液对纱线的浸透与被覆程度维持不变。 (3)淀粉浆的浸透性 未经分解剂分解作用的淀粉粘度很高,浸透性极差,不适宜经纱上浆实用。经分解剂分解作用后,部分支链淀粉分子链裂解,浆液粘度下降,浸透能力得以改善。 (4)淀粉浆的粘附力 淀粉大分子中含有羟基,因此具有较强的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它含有相同基团

    11、或及性较强的纤维材料有高的粘附力,如棉、麻、粘胶纤维等亲水性纤维,相反,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力就很差,不能用于纯合纤的经纱上浆。 (5)淀粉浆的成膜性 淀粉浆的浆膜一般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但弹性较差,断裂伸长小。玉米淀粉的浆膜机械性能优于小麦淀粉,其强度较大,弹性也稍好,因此玉米淀粉上浆效果比小麦淀粉好。但是,玉米淀粉浆膜手感粗糙,上浆率不宜过高。 天然淀粉的缺点: (1)淀粉大分子链是有环状结构的葡萄糖剩基构成的,大分子的柔顺性差,玻璃化温度高,所成的浆膜脆硬; (2)由于淀粉的分子链较大,流动性较差,在较低浓度时,流动性就开始表现很差,上浆过程中对纱线的渗透能力低。相对而言,淀粉浆料粘度很

    12、大,且粘度不稳定,随时间的延长,有较大的波动; (3)淀粉浆料的调浆时间较长,且易凝胶。 2.变性淀粉 天然淀粉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其上浆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常需用各种辅助浆料加以弥补,或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使淀粉变性,或与其他浆料混合使用。 变性淀粉- 通过物理、化学或其它方式使天然淀粉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而形成的产品。 表1-1 各种变性淀粉的变性方式及变性目的 主要变性淀粉: a.酸解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大分子中的甙键对酸很不稳定,遇酸后迅速发生水解反应,使甙键断裂。 上浆性能:淀粉的聚合度下降,粘度也降低,浆液的流动性好,浸透性增加。 b. 氧化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中的甙键被强氧化

    13、剂氧化断裂,并使其羟基氧化成醛基和羧基。 上浆性能:氧化后,淀粉大分子裂解,聚合度下降,粘度也降低,浆液的流动性好,浸透性增加;同时,由于羧基的存在,提高了浆液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 c. 酯化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大分子中的羟基与无机酸或有机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化物。一般来说,可用任何已知的酯化反应的方法来实现,所得产物为淀粉酯衍生物。 上浆性能:淀粉酯的酯化程度以取代度表示。取代度表示淀粉的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的氢被取代的平均数。由于每个葡萄糖剩基上有三个羟基,因此取代度的平均值在0-3之间。由于酯化淀粉的大分子中带有疏水性酯基,对疏水性合纤的粘附性、亲和力加强。 d. 醚化淀粉 变性

    14、机理:淀粉大分子中的羟基被各种试剂(醇、卤代烃等)醚化,所得产品叫淀粉醚衍生物。 上浆性能:取代度:醚化淀粉的醚化程度也用取代度表示。淀粉醚的亲水性和水溶性改善程度与取代基性能及取代度有关。淀粉醚浆液粘度稳定,浆膜较柔韧,对纤维素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低温下浆液无凝胶倾向。具有良好的混容性。 e. 交联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大分子间通过酯化、醚化等化学反应,形成与化学键连接的交联状大分子,即成为交联淀粉。 上浆性能:交联淀粉的聚合度增大,粘度增加,粘度的热稳定性好,一般用于以被覆为主的经纱上浆。也可用做混合浆料,与低粘度的合成浆料混合。 f.接枝淀粉 接枝淀粉是一类新型的变性淀粉,它是天然高分子化

    15、合物与合成聚合物用化学键彼此联结而成的一种共聚物。 其反应机理为: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首先在淀粉的大分子上产生游离基(自由基),然后将高分子聚合物接上形成支链,其分子结构可用下列模型表示,如图1-1所示: 图中AGU为葡萄糖剩基,M表示接枝上去的聚合物链节,通常循环次数为10一30。因淀粉分子上接入了大分子支链,如乙烯或丙烯类单体,改善了淀粉的粘接能力 接枝淀粉的反应过程为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首先在淀粉的大分子上产生游离基(自由基),然后接上高分子聚合物的链而形成支链。 接枝支链的形成,在反应的过程中经历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阶段,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二)聚乙烯醇(

    16、PVA)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等。1.性质: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 聚乙烯醇1792简称PVA 1792,白色颗粒或粉末状。易溶于水,溶解温度7580。其他性能基本与PVA1788相同。用作乳液聚合的乳化稳定剂。用于制造水溶性胶粘剂。贮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内,防火、防潮,聚乙烯醇1799又称浆纱树脂(Sizing resin)

    17、,简称PVA1799。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絮状物固体。玻璃化温度85,皂化值312mgKOH/g。溶于9095的热水,几乎不溶于冷水。浓度大于l0%的水溶液,在室温下就会凝胶成冻,高温下会变稀恢复流动性。为使粘度稳定,可于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硫氰酸钠,硫氰酸钙、苯酚、丁醇等粘度稳定剂。PVA1799溶液对佣砂引起凝胶比PVA17-88更敏感,溶液质量的01%的硼砂就会使5%PVA1799水溶液凝胶化,而引起同样浓度PVA 1788水溶液凝胶化的硼砂量则需1%。对于相同浓度、相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硼砂比硼酸更易发生凝胶。PVA1799比PVA1788对苯类、氯代烃、酯、酮、醚、烃等溶剂的耐受能力

    18、更强。加热至100以上逐渐变色,150以上时很快变色,200以上时将分解。聚乙烯醇加热时变色的性质可以通过加入05%3%的硼酸而得到抑制。耐光性好,不受光照的影响。具有长链多元醇的酯化、醚化、缩醛化等化学反应性。通明火会燃烧,有特殊气味。无毒,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 2.PVA的上浆性能 溶解性:PVA溶于水,水温越高则溶解度越大,但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PVA溶解性随醇解度和聚合度而变化。部分醇解和低聚合度的PVA溶解极快,而完全醇解和高聚合度PVA则溶解较慢。一般规律,对PVA溶解性的影响,醇解度大于聚合度。PVA溶解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即:亲和润湿一溶胀一无限溶胀一溶解。 成膜性:PVA易成

    19、膜,其膜的机械性能优良,膜的拉伸强度随聚合度、醇解度升高而增强。 粘接性:PVA与亲水性的纤维素有很好的粘接力。一般情况,聚合度、醇解度越高,粘接强度越强。 热稳定性:PVA粉末加热到100左右时,外观逐渐发生变化。部分醇解的PVA在190左右开始熔化,200时发生分解。完全醇解的PVA在230左右才开始熔化,240时分解。热裂解实验表明:聚合度越低,重量减少越快;醇解度越高,分解时间越短。 混溶性: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在与其他浆料混用时,能良好均匀地混合,混合液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分层脱混现象。但与等量的天然淀粉混合时很易分层,使用时应十分注意。 (三)丙烯酸类浆料 1.丙烯酸类浆料概况

    20、 聚丙烯酸类浆料(Polyacrylate Sizing Agent)在国内纺织行业使用,至今还不到三十年;由于它对各种纤维的优良粘附力,已使它成为国内外纺织上浆工作者注意的焦点之一。国内已有不少地区和工厂在生产和使用丙烯酸类浆料,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浆料商向我国市场推销的主要商品也是这类浆料。1995年世界丙烯酸酯的生产能力约为264.92万吨/年,美国、德国和日本为最大的生产国,三国的总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能力的63.07。在世界众多的丙烯酸及酯的生产厂商中,BASF公司以64.6万吨/年(不包括新建装置)位居榜首,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4.38。我国丙烯酸及其酯类产品的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6

    21、0年代),生产能力、产量都较小。1984年北京东方化工厂引进日本技术,建成年产4.5万吨丙烯酸装置,从此我国丙烯酸酯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北京东方化工厂、吉化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等,生产工艺均采用丙烯二步氧化法。目前我国丙烯酸年产能力为15万吨,丙烯酸酯年产能力为15万吨。但按国内市场需要仍有4万吨的缺口,需进口来弥补。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对丙烯酸及其酯类产品需求量为38万吨,其中化纤用需求量为4.5万吨,纺织用4万吨,皮革用3万吨,涂料用7.5万吨,胶粘剂用9万吨,其它为10万吨,依目前装置开工率难以满足国内需求。由于聚乙烯醇(PVA)的上浆性能上的缺陷和环境保护问题

    22、看,研究与开发丙烯酸类浆料也是势在必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丙烯酸酯浆料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欧洲不少纺织厂经纱上浆的浆料配方模式已是:变性淀粉+丙烯酸类浆料+少量柔软剂。2.上浆性能 1)粘附性与成膜性 - 对疏水性纤维具有优异的粘附性,成膜性好。浆膜具有弹性,伸长大,强度较低。 2)水溶性和混溶性 - 水溶性主要取决于取代基团的极性及数量。与淀粉、CMC、PH-PVA的混溶性好,与FH-PVA的混溶性 差,易发生分层现象。 3)吸湿性与再粘性 - 吸湿性较其它浆料强,单独使用时再粘现象严重。 4)粘度 - 稳定 。 3.常用的丙烯酸类浆料介绍 1)聚丙烯酸甲酯(又称“甲酯浆”) 它由

    23、丙烯酸甲酯(85%)、丙烯酸(8%)、丙烯月青(7%)共聚而成。 聚丙烯酸甲酯的上浆性能: a)对疏水性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一般用于涤棉纱上浆中)。 b)浆膜强度低、伸长大,柔而不坚。再粘现象严重。 2)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它可分为完全水解型和部分水解型。 聚丙烯酰胺的上浆性能:聚丙烯酰胺的成膜性很好,浆膜的机械强度略高于PVA,但柔软性,弹性,伸长和耐磨都较PVA差。聚丙烯酰胺浆料适用于亲水性的天然纤维上浆,有良好的粘附性;但对合成纤维的粘附性不足。单独使用或以主体浆料使用于经纱上浆,刚出烘房时的浆纱手感硬挺;放置时间略长后,手感变软。这主要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吸

    24、湿性强,对周围空气的湿度相当敏感,吸湿后出现发软及再粘现象。因此,织造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得低一些;在北方地区应用,这问题不突出。聚丙烯酰胺与其他浆料的混溶性较好,一般常与淀粉或PVA混合使用。用于细号高密纯天然纤维面料(全棉织物,人棉布,以及轻薄型羊毛织物等)中的经纱上浆;也可用于涤/棉混纺纱上浆。聚丙烯酰胺水溶性好,退浆容易,生化降解快。 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但因有吸湿大、再粘严重的缺陷,通常都是与变性淀粉浆料混合使用。它的价格也比其他丙烯酸类浆料低。预计,聚丙烯酰胺浆料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将会获得更大发展。 3)聚丙烯酸及其盐类 聚丙烯酸:a)溶于水,对聚酰胺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25、b)浆液的酸性强,必须使用耐酸性调浆和上浆设备。 c)很少单独使用,常用作共聚浆料的组分,以提高浆料的水溶性。 聚丙烯酸钠:a)水溶性好,但浆膜柔而不坚,再粘性严重。可用于棉纱上浆,但不单独使用。 b)与淀粉混用时使淀粉易于糊化,且能提高浆纱耐屈曲性能。1.2.2浆料的发展趋势 淀粉是传统的经纱上浆材料, 它对亲水性的天然纤维有较好的粘附性, 在织造中基本满足了工艺上的要求, 但浆膜脆硬. 50 年代后期, 由于各种新型纤维的出现及各种新型织机的发展, 原淀粉已不能适应经纱上浆的工艺要求, 继而出现了化学浆料(CMC 及变性淀粉) 和合成浆料. 1.变性淀粉 为克服原淀粉水溶性差、粘度大、浆膜

    26、脆硬及对合成纤维缺乏粘附性等缺点, 通过化学、物理或其它方法使原淀粉在性能上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类产品统称为变性淀粉. 变性淀粉的发展十分迅速, 种类也很多, 但从化学结构上的变化来看, 可归纳为如下三代: 第一代变性淀粉转化淀粉 变性方式: 通过物理方法(加热) 或化学方法(用酸或氧化剂) 使淀粉大分子降解. 变性目的: 降低聚合度及粘度; 提高水分散性和粘度稳定性; 增加使用浓度. 主要品种: 酸解淀粉、糊精及氧化淀粉. 第二代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 变性方式: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天然淀粉的大分子上引入低分子化学基团. 变性目的: 扩大使用价值, 提高对合成纤维的粘附性, 增加浆膜的柔韧性;

    27、 降低粘度;提高水分散性和粘度稳定性.主要品种: 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及阳离子淀粉. 第三代变性淀粉接枝淀粉 变性方式: 通过化学或高能射线辐照的方法, 活化淀粉大分子, 使具有一定聚合度的高分子化合物, 成为一个“支链状”接到淀粉大分子 变性目的: 使其具有淀粉和合成浆料的双重特性, 对合成纤维的粘附性较好, 浆膜柔韧, 用于疏水性纤维上浆, 可部分或全部取代合成浆料. 主要品种: 各种接枝淀粉 国内酸解淀粉和氧化淀粉已广泛用于纯棉织物并作为经纱上浆的主浆料, 在涤棉织物经纱上浆中, 一般可取代30% 的PVA. 转化淀粉的用量约占变性淀粉总用量的70% 以上; 酯化淀粉主要产品有醋

    28、酸酯淀粉和磷酸酯淀粉, 目前生产中磷酸酯淀粉用的较多, 一般用于涤棉织物经纱上浆, 可取代PVA 达50% 以上. 醚化淀粉主要有羧甲基淀粉钠(CM S) , 羟乙基淀粉和羟丙基淀粉等. CM S 属低浓高粘浆料,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不易受微生物侵蚀,但浆膜耐磨性差, 纱线易起毛, 所以在浆纱中一般替代CMC 作为乳化剂和增稠剂. 羟乙基淀粉和羟丙基淀粉主要与PVA 混合用于纯棉、涤棉品种, 一般用量不超过PVA 用量的50%. 实践证明, 醚化淀粉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改善不大, 上浆性能不及酸解、氧化及酯化淀粉, 且上浆成本较高; 接枝淀粉是近年来开发的新产品, 并且是变性淀粉

    29、开发的重点. 目前, 已有多种接枝淀粉开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纺织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接枝淀粉用于涤棉纱上浆时尚需与少量合成浆料混用, 使用比例可达70%. 随着接枝技术的不断完善, 使用比例还可进一步提高, 以至于达到100% , 即不需与合成浆料混用. 2.聚乙烯醇(PVA) 新型合成纤维出现后, 由于结构、性能的差异, 传统淀粉已无法满足其上浆的工艺要求, 于是新型的合成浆料应运而生, 首先出现的是PVA。纺织浆料从淀粉、CMC 到PVA 实现了经纱上浆的第一次飞跃。 由于PVA 对合成纤维也有较好的粘附性, 浆膜强韧, 耐磨性好, 而一度被认为是理想的浆料。70 年代初期, 国际市场上PVA 的价格曾与变性淀粉价格相近, 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三大浆料之一, 广泛用于各类纤维织物的经纱上浆。 随着纺织产品品种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PVA 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 由于在我国用于经纱上浆的PVA 仍以纤维级为主, 其聚合度、醇解度都很高, 调浆时需经高温烧煮较长的时间, 造成能源和设备的巨大浪费, 并且对疏水性纤维粘附力不足. 另外, 因其内聚力大大超过其粘附力, 上浆过程中不仅浆液表面易结皮, 造成浆斑, 影响上浆质量, 并且干分绞困难, 还不易退浆。 PVA 的致命缺陷是对环境的污染, 其


    注意事项

    本文(棉纱的上浆性能研究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