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余姚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4006933       资源大小:105.7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余姚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浙江省余姚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木讷(n) 棱(lng)角 角(jio)斗士 纵横捭(bi)阖B. 体(t)己 屏(bng)气 青蒿(ho)素 拈(nin)轻怕重C. 打烊(yng) 聒(gu)噪 自动挡(dng) 绿(1)林好汉D. 书箧(qi) 稍(sho)息 一炷(zh)香 扣人心弦(xi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最近网络上对节日促销抽奖活动吐嘈声一片,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堵塞作弊和暗室交易的渠道,破除网民对黑幕的质疑和

    2、想象。B“抢红包”成了部分国人新的过年方式,为了抢红包,通宵达旦戳手机,头晕眼花也再所不惜。眼疾手快抢到者,就炫富、晒幸福;反之,则唉声叹气。C岁月的山峦积淀着沧桑,生命的泉水涤荡着澄澈,心灵的花草弥散着芳香;优雅地行走在时光中,享受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高旷远。D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教师大多非常感性,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总是爱不释手,很想与学生一起分享,在授课时也总是能上得得心应手,行云流水。B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熏风习

    3、习,泗水河边一片桃红柳绿,春意阑珊。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师生共同畅谈起自己的人生志向。C青石板是下石壕的瓦。一座座石屋湮没在树海里,那青石板错落有致地铺排,似神龟出海;那石板上斑斑驳驳的水痕恰似出海归来的祖先沧桑的容颜。D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是在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并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B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

    4、界学识、经验阅历、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D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这只能使人由疲

    5、倦而厌恶。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A B C D6.下面文字是对“绿道”的阐述,请简要概括“绿道”的三个主要特征。(3分) 从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引用查理斯莱托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

    6、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随后,Ahern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将“绿道”定义为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答:(1) (2) (3) 7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设计元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说明寓意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设计元素: (2分)寓意: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电

    7、子阅读削弱人文学科魅力难以“细嚼慢咽”与作者“对话”如今,人文学科日益衰微引发很多人的思考与讨论。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内奥米S巴伦(NaomiSBaron)从技术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角度对此做了解释。巴伦表示,人文学科的衰微显而易见。例如,曾经学习文学的本科生如今扎堆学习经济学,为日后去华尔街作准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对新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更多新生上大学的理由是期望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巴伦认为,这只是人文学科衰微的一个表现,另一个表现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日常教学中,巴伦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更倾向于阅读篇幅短的作品和文章。近年来,大学教授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任务也呈减少趋势,从卷本减至章

    8、节甚至一篇文章。巴伦认为,这对人文学科的伤害是很大的。毕竟,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一就是大量阅读,是否读原著、是否专心地读原著并尝试着与作者“对话”,差别是很明显的。巴伦表示,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阅读方式及其对阅读内涵的理解。她表示,电子阅读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包括便利、经济实惠、更容易传播等。但电子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最大的问题是读者容易分心,很难进行深入阅读;与此同时,作者和出版商的作品也为了迎合读者需求在发生变化。对此,巴伦强调,并非所有材料都适合电子阅读。在过去5年,她一直在分析研究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孰优孰劣。她表示,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读者很少会仔细思考或翻回去再读一遍,一些被要求“深

    9、入阅读”的文字往往纸质阅读效果更佳。对此,她曾对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大学生做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长篇幅的文本,约92%的学生更倾向于纸质文本。就电子阅读是否会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92%的美国和日本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更有高达98%的德国学生表示电子阅读让人容易分心。巴伦表示,人文意味着更长篇幅的阅读,更专心致志的阅读,更多慢读停下思考、翻回去再读读、细嚼慢咽、与作者“对话”。巴伦表示,电子设备更多是信息与交流的机器,不是为深入阅读设计的。而且,现代技术,包括电脑和智能手机在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写作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写作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不正式。人们对写作正变

    10、得“无所谓”。这种不在乎态度也归因于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快速浏览使作者对写作的心理预期和写作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精雕细琢、不再关心语法是否精准。写作正越来越突出其交流功能,而不是希望雕琢一篇篇被保存、流传的精品。8.下列不属于“人文学科日益衰微”的表现的是A巴伦表示,曾经学习文学的本科生,现在扎堆学习经济学,为日后去华尔街作准备。B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上大学的新生更多了。C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们不太倾向于阅读篇幅较长的作品和文章。D现代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以及出版商对作品的选择取向。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A电子阅读不仅使读者容易分

    11、心,很难进行深入阅读,而且也让作者不再注重去雕琢那些值得被保存、流传的作品。B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电子阅读。因为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读者很少会仔细思考或翻回去再读一遍,所以纸质阅读效果更佳。C巴伦对一些国家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长篇幅的文本,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会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更倾向于纸质阅读。D电子设备更多的是信息与交流的机器,电脑和智能手机改变我们阅读方式、写作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根据文意,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请你为读者提两点意见。(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姑苏看水 张宏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

    12、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

    13、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你住下了,就越发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

    14、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

    15、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十年浩劫中,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时被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

    16、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11. 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3分)12. 第五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越发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其中“好”与“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13. 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2分)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2

    17、分)14. 举例简析文章有哪些写作技巧?(4分)15. 水滋养了姑苏的风物人情,造就了姑苏人水一样的性格,孕育了姑苏独特的文化属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认识。(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

    18、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

    19、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戴帽子。瞷(jin):窥视。刺:名帖。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16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晨起,即科头 甫:刚刚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 间:缝隙C. 客伺久,辄大怒诟 诟:责骂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 赞:帮助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客有吹洞箫者B. 竹床一,坐以之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C. 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 余怅然久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21、的心态。B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对丈夫的“醉书”也持几分赞赏的态度。C. 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考虑到积习难改,最终还是找了个借口自我安慰,顺其自然了。D作者不仅嗜书,而且嗜酒,后来他本想戒酒,但妻子认为他和刘伶一样根本无法将酒戒掉,于是他打消了戒酒之念,并且将书斋命名为“醉书”。19用斜线(/)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盖 余 性 既 严 急 家 中 人 启 事 不 以 时 即 叱 出 而 事 之 急 缓 不 更 问 以 故 仓 卒 不 得 白 而 家 中 盐 米 诸 琐 物 皆 内

    22、 子 主 之 颇 有 序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4分) 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7分)春游湖 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2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3分)22.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4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3、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日:“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注解】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23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24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24、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是鸟也, 。(庄子逍遥游)(4)丰草绿缛而争茂, ;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5)呜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

    25、下,她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B A角(ju)斗士 C打烊(yng) D稍(sho)息 2答案C A吐槽 B在所不惜 D蜂拥3答案D A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B春意阑珊:指春天快要过去了。属误解词义,此处应用“春意盎然”。 C湮没:一般用于抽象事物,此处应用“

    26、淹没”4答案C A语序不当。应改为“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并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B搭配不当。“经验阅历”与“大幅度提升”搭配不当。 D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星际穿越,不明确。5答案B(语段起句写日光下景物,结尾处总结句先后写“日光下的景物”和“月下的景象”,行文层次分明。五个句子中,写“视觉刺激”,属于“日光下景物”层次;根据中“这”指代作用,两者顺序应是。属于“月下的景象”的层次。“而在晚间”标明进入第二个层次叙写;句中的“便”承句的色调变化,“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指代中的描写;承句,由“我”到“物我”。)6【答案解析】(1)

    27、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2)绿道的最主要特征是连接:(3)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7设计元素:以数字符号“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2分)寓意: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祝,(1分)也代表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共同抗敌。(1分)五只和平鸽,表现对和平的向往,(1分)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1分)8D【该项不是其“表现”,而是“原因”】9B【从第5段中说的是“一些被要求深入阅读的文字往往纸质阅读效果更佳”。选项太绝对】10、(1)利用电子阅读便利、经济实惠、更容易传播等特点,更广泛

    28、的阅读。(2)专心地读大量原著,慢读,并尝试着与作者“对话”。【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11. “惧怕”指北方人对南方湿漉漉生活环境的不适应。(1分)作用:欲扬先抑,与后文作者对姑苏之水的赞美形成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12. 答案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浸润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执倔刚韧的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灿烂的吴文化、吴文明(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共4分)13. (1)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动,暗示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分)(2)运用比喻(借喻)(1分),具体可见,说明姑苏水具

    29、有两种鲜明特点:“碧螺春”喻指姑苏水的温柔,“三白酒”喻指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1分)。14. 答案:欲扬先抑。文章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有些惧怕,是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拟人。文章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文化。(答对3点即可得4分)15. 答案:同意这种说法,(1分)一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所需的生存条件,而且也滋养出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并且孕育着本地人的体形、心理、性格、气质和精神,以及特定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乃至于社会

    30、的风气、民俗和习惯。譬如:外形上,北方人身材高大,身体壮实;南方人身材矮小,身体瘦小;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口味重,南方人以米和薯类为主,口味淡;性格上,北方人爽朗耿直,爱憎分明,南方人则比较含蓄委婉;生活方式、文化喜好等等(2分)(道理说明和举例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16.B (这里的“间”,解释为“机会,时机”)17.C (A.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C均作连词,况且。D音节助词,无义/代词,我。)18.D (作者并没有嗜酒,只是个书痴)19.盖 余 性 既 严 急/ 家 中 人 启 事 不 以 时/ 即 叱 出 /而 事 之 急 缓 不 更 问/ 一以故 仓 卒 不 得 白/ 而 家 中 盐 米 诸 琐 物 皆 内 子 主 之/ 颇 有 序(3分)20.(1)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共4分,采分点:悉、罔、所指、窃、俟、始)(2)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余姚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