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物态变化.docx

    • 资源ID:4305783       资源大小:24.5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态变化.docx

    1、物态变化物态变化一、基本介绍1、物态: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的状态称为物态。2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3物态变化的过程(简介):由于物态有三种(实际上有好几种,但在这里我们只研究三种。其他物态如:等离子态。),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六种(简记为:三态六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具体详解见下面说明)。4如何判断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找到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再根据定义

    2、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变化过程三态六变及吸热放热情况: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注意: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热值、比热容等热力学概念。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1三、重要性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3、,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如石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

    4、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5、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气中不会熔化。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四、变化现象更多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5

    6、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蒸发)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16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21、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

    7、得清晰起来(先液化后汽化)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24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26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29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34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36雨的形成:汽化(或

    8、蒸发)液化凝华熔化;汽化(或蒸发)凝固熔化汽化(或蒸发)液化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五、知识梳理物态变化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注意: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第四节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知识合并在一起的)一、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物态变化:定义:物质由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物体三态:固体、液体、气体种类:a.熔化:物质由固态变到液态

    9、的过程b.凝固:物质由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c.汽化:物质由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d.液化:物质由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e.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到气态的过程f.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简记为“三态六变”)。水循环:雪、雨、水蒸气是水的三态;雨、雪、雹统称降水水循环过程:海水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或汽化凝华熔化)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森林、海洋。物态种类: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体(气体被加热至上万时,将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组成的集合体)、超固态(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软物质(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物质)【液晶:a.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晶体结构的液体b.特点:用极其微小

    10、的电流就能控制和改变其分子排列c.应用:液晶电视机、液晶电脑、移动电话、电子地图】补充:(在新物态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朗缪尔发现等离子体,热纳发现软物质)物态变化的利用:热管:a.构造: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属管,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他液体; b.工作原理:热端受热,液体吸收热量汽化,蒸汽在管子里跑到冷端,在管壁遇冷液化,放出热量,冷凝后回到热端,循环往复;c.优点:把高温部分的热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使物体各部分温度基本均匀。先汽化吸热,再液化放热)人类文明进展: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时代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水污染会造成赤潮和

    11、水华等灾害。温度计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单位换算:T(表示热力学温标)=273.15+t(表示摄氏温度),T(表示华氏温度)=1.8t(同上)+32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温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的正常体温为37C或310K。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因此0K的温度又称为“绝对零度”或“绝对度”。温度计:定义:能

    12、够快速准确测量出物体温度的仪器工作原理:a.常用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是根据液体(如汞、水银、酒精、煤油)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数字式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c.彩色温度表:根据物体在高温条件下所发的光的颜色来估测温度注意:a.一切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在4以上会热胀冷缩而在4以下会冷胀热缩。这意味着,冰将会浮在水面b.汞(又称水银)是唯一一种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物质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寒暑表量程-2060,分度值2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6.337.3使用方法:a.观察其量程、分度值

    13、、零刻度线b.要使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c.要待其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凸液面最高处相平,且要注意示数是在零刻度线的上部还是下部(用负数读数)d.记数由数字和单位构成体温计特点:玻璃泡上端有缩口,使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温度稳定不变(第二次测量时只需轻轻甩动使温度降至正常温度即可)【除体温计外,其他温度计不可以甩动】错误操作:a.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燃烧的酒精灯的温度;b.用寒暑表测量沸水的温度;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南北两极的温度;d.使用时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等。【拓展:(摄氏温度的由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在0100之间由

    14、100个分度值划分,每个分度值表示1】熔化和凝固固体的分类:晶体:a.定义:有规则结构的固体;(有熔点叫晶体)b.实例:雪花、钻石、食盐、糖、海波、许多矿石和所有金属; 非晶体:a.定义:无规则结构的固体;b.实例:玻璃、松香、蜂蜡、沥青、塑料、橡胶等。【注意: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晶体,可见,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固体的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时是固液共存态;而非晶体是由硬变软,然后逐渐

    15、变成液态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液体的凝固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相同使劲吸收相同的热量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有固液共存态,而非晶体没有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液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缺一不可)补充: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为0b.晶体的熔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熔化时体积变大的物体,在气压增大时熔点升高c.晶体中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会发生变化(当冰中含有酸碱盐糖时,其熔点会降低)火山喷发与太空材料(如砷化

    16、镓)的制造过程:先熔化后凝固。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叫汽化。、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的温度;b.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c.液体的表面积d.液体的种类特点: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从外界吸热(缺一不可)影响沸点的因素: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液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态。两种方式:

    17、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亦可简称为“降温”或“加压”)液化要放热降低温度适用于所有气体,而压缩体积只适用于部分气体补充: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得见的“白汽”“白雾”都不是水蒸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判断物态变化是不是升华或凝华,要看变化中间是否经历了液态,若经历了液态,则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若没有经历液态,则一定是升华或凝华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灯丝(或钨丝)变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衣箱中的樟脑丸(或卫生球)渐渐变小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也可

    18、用来人工降雨、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结的冰花北方冬天的树挂霜的形成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灯泡(或钨丝)发黑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六、新型物态等离子态朗穆尔,18811957,于1925年首次提出“等离子态”概念。固态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液态,液态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气态,气态继续加温将变成等离子态。这是气体在约几百万度的极高温或在其它粒子强烈碰撞下所呈现出的物态,这时,电子从原子中游离出来而成为自由电子。等离子体就是一种被高度电离的气体,但是它又处于与“气态”不同的“物态”“等离子态”。太阳及其它许多恒星是极炽热的星球,它们就是等离子体。宇宙内大部分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地球上也有等

    19、离子体:高空的电离层、闪电、极光等等。日光灯、水银灯里的电离气体则是人造的等离子体。超固态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固态。一块乒乓球大小的超固态物质,其质量至少在1000吨以上。已有充分的根据说明,由原子构成的质量较小的恒星发展到后期阶段的白矮星,由中子堆砌成的中子星,以及至今人们了解非常有限的黑洞都处于这种超固态。它的平均密度是水的几万到一亿倍。中子态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原子核也能被“压碎”。我们知道,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从原子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大的压力下,质

    20、子吸收电子,和电子结合成为中子。这样一来,物质的构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是原子核和电子,此时此刻却都变成了中子。这样的物质呈现出中子紧密排列的状态,叫做“中子态”。这种形态大部分存于一种叫“中子星”的星体中,它是由大质量恒星晚年发生收缩而造成的,所以,中子星是小得可怜的、没有生机的星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80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这里的“凝聚” 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一般是基态)。即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种状态。软物质1

    21、99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德热纳(P. G. De Gennes)在诺贝尔奖授奖会上以“软物质”为演讲题目,用“软物质”一词概括复杂液体等一类物质,得到广泛认可。从此软物质这个词逐步取代美国人所说的“复杂流体”,开始推动一门跨越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的交叉学科的发展。软物质如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体系等,在自然界、生命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存在。它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橡胶、墨水、洗涤液、饮料、乳液及药品和化妆品等等;在技术上也有广泛应用,如液晶、聚合物等;生物体基本上软物质组成,如细胞、体液、蛋白、DNA等。在我们日常所说的“软”的概念里,主要的特征就

    22、是容易形变。在软物质这个名词里也有类似的含义。例如:熔化:铁变成铁水,石蜡变成液态,海波变成液态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液化:露,雾,“白气”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凝华:霜,雾凇,冰花,雪除此之外,还有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七、学习口诀温度计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XX计。温度计的使用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熔化和凝固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汽化和液化汽化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液化气态变液称液化,液化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能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液化现象要放热,雾、露、白气是液化。升华和凝华固态变气是升华,气态变固是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樟脑变小因升华。紫碘微热便升华,凝华雪花和霜花。


    注意事项

    本文(物态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