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4放射性事件.docx

    • 资源ID:4386411       资源大小:72.8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4放射性事件.docx

    1、04放射性事件04 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牵头编制部门:修 订 人 员: 审 核 人: 目 录1 总则1.1 术语定义1.2 适用范围2 事件风险分析2.1 风险分析2.2 事件分级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指挥机构3.2 职责4 应急处置程序4.1 信息报告4.2 应急响应5 应急处置措施5.1 处置原则和要求5.2 分类处置措施6 附件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 术语定义1.1.1本预案的放射性事件系指在XX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单位或为公司服务的外雇单位在公司施工及生活区域内发生的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失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

    2、放射性污染事件。1.1.2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包括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1.3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1.1.4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1.1.5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项目部。2 事件风险分析2.1 风险分析公司现有无损探伤室3处,类射线探伤机8台,主要用于工艺管道、长输管道、压力容器、球(储)罐、钢结构等

    3、施工项目的焊接质量检测。个别施工项目还存在使用放射源进行焊缝无损检测情况。放射性事件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一是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或人员放射性损伤甚至死亡;二是造成负面的社会和政治影响,破坏企业形象。2.2 事件分级2.2.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公司级放射性事件:a)类、类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b)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不含10人)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2.2.2各所属单位/项目部应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及自身应急能力等因素,结合机构设置情况,对本单位/项目部的突发事件进行层层分级,做到上下衔接。3 应急指挥机构及

    4、职责3.1 应急指挥机构放射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处置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警戒组、医疗救护组、专家组、抢险组、检测组、信息公开组、联络与后勤保障组等专业处置组。事发单位工作组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在各组的领导下继续开展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总指挥:公司分管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担任,或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指派。成员:由安全环保部、生产管理部、总经理办公室、宣传部、安保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专家组成。3.2 职责3.2.1 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是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机构,实行总指挥负责制。公

    5、司现场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时,事发单位现场指挥部要立即移交指挥权,并继续按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a)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工作,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应急处置情况;b)明确各专业处置组负责人和组成人员,下达处置任务;c)到达现场前,指导事发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d)到达现场后,迅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控制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评估和调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必要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提出扩大应急请求;e)根据现场处置需要,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上报应急资源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应急资源和救援力量到达现场;f)保持与地方政府、辐射工作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g)按照

    6、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信息公开工作;h)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3.2.2 警戒组由安保服务中心牵头,事发单位组成。a)负责事件现场治安、保卫工作,封锁、保护现场,协调当地公安部门做好警戒; b)负责疏散现场无关人员;c)实施现场交通管制。3.2.3 专家组由安全环保部牵头,运行管理部、安保服务中心、事发单位组成。a)进行现场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现场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b)评估现场处置效果和进展情况,提出现场处置方案调整措施和建议,并交现场指挥部决策;c)对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受到或可能受到意外照射人员的医疗救治进行指导。3.2.4 抢险组

    7、由运行管理部牵头,安保服务中心、事发单位组成。a)根据应急处置方案排查与搜寻,做好相关事件的侦察、侦破、追缴、协查工作; b)配合事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侦破;c)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配送;d)负责放射性沾染物、失控放射性同位素的回收处置;e)负责失控射线装置控制措施的实施。3.2.5 检测组由安全环保部牵头,安保服务中心、事发单位组成。a)负责事件现场环境辐射水平、污染物检测并上报现场指挥部;b)负责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并对污染区域进行标示;c)负责放射性沾染物、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处置技术支持,并监督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沾染物的妥善处置。3.2.6 信息公开组由党群工作部牵头,

    8、事发单位组成。a)对舆情进行监控、研判;b)撰写新闻通稿,做好媒体接待和信息引导;c)依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对外发布信息。3.2.7 联络与后勤保障组由总经理办公室牵头,运行管理部、事发单位组成。a)负责与上级和地方政府协调联络,根据胜利油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请求支援;b)负责现场的后勤保障。3.2.8 医疗救护组由安保服务中心牵头,事发单位组成。a)开展医疗救护;b)负责意外的异常照射人员的隔离、诊治。4 应急处置程序4.1 信息报告4.1.1 事件接报4.1.1.1 报告程序a)事发单位/项目部发生公司级事件时,在实施本单位/项目部应急处置的同时,迅速向公司管理部(电话: )报告,最多不

    9、超过半个小时,公司生产管理部立即向应急处置办公室/生产管理部主任报告,应急处置办公室/生产管理部主任初步研判后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值班领导或业务分管领导报告;b)外部市场发生放射性事件时,项目部可直接向当地政府部门、甲方报告和求援,同时向公司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接受指令。c)事发单位随时了解事件进展情况并及时上报公司应急处置办公室。4.1.1.2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见表04-01(放射性事件报告表)。4.1.1.3 报告方式报告以书面报告为主,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影音、影像的形式。情况特别紧急时,可先用电话口头初报,1小时内书面报告,发送传真后必需电话确认是否收到。4.1.2 事件上报4.1.2

    10、.1 上报程序发生公司级放射性事件后,各职能部门按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对口的上级公司主管部门报告上报:4.1.2.2 上报内容a)向上级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内容见表04-02(放射性事件报告表)。b)向事发地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内容见表04-03(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4.1.2.3 报告方式报告以书面报告为主,必要时可采用影音、影像的形式。特别紧急的,可电话口头初报,2小时内再上报经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审核的书面报告。4.2 应急响应4.2.1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程序a)初期研判:应急处置办公室根据事发单位的事件报告情况,迅速组织安全环保部、专家组等有关单位人员进行初期研判,结合公司级放射性事件

    11、分级条件,提出是否需要启动公司级预案的建议; b)汇报与通报:应急处置办公室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初期研判意见,同时通报各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各专业处置组牵头部门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准备;c)决策与启动: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作出决定是否启动公司级放射性事件应急预案。4.2.2 应急指挥程序:见图04-01(应急指挥程序图)。 表04-01 放射性事件报告表事故单位地 址电话邮编许可证号许可证审批机关发生时间发现时间发生地点事 件类 型人员受照丢失、被盗、失控放射性污染事 件级 别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人员受照情 况最大受照剂量外照射人数内照射人数死亡人数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

    12、的人数急性轻度放射病的人数受超过年剂量限值剂量的人数事故源数量污染面积(m2)序号身份编码核素名称出厂活度事故时活 度密封/非密封源用途生产厂家固/液态出厂日期事故经过及影响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报告人报告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报告签发人签发时间表04-02 放射性事件报告表事故单位地 址电话邮编许可证号许可证审批机关发生时间发现时间发生地点事 件类 型人员受照丢失、被盗、失控放射性污染事 件级 别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人员受照情 况最大受照剂量外照射人数内照射人数死亡人数急性重度放射病或局部器官残疾的人数急性轻度放射病的人数受超过年剂量限值剂量的人数事故源数量污染面积(m2)序

    13、号身份编码核素名称出厂事故时活 度密封/非密封源用途生产厂家固/液态出厂日期事故经过及影响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报告人报告时间年 月 日 时 分报告签发人签发时间表04-03 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事故单位名 称 (公章)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地 址 邮 编电 话传 真联系人许可证号许可证审批机关事 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 故类 型 人员受照 人员污染受照人数 受污染人数 丢失 被盗 失控事故源数量 放射性污染污染面积(m2)序号事故源核素名称出厂活度(Bq)出厂日期放射源编码事故时活度(Bq)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状态(固/液态)序号射线装置名称型 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所在场所主要参数事故经过情况报

    14、告人签字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注:射线装置的“主要参数”是指X射线机的电流(mA)和电压(kV)、加速器线束能量等主要性能参数。 图04-01:应急指挥程序图 4.2.3 资源调配程序4.2.3.1 选调应急专家a)应急处置办公室根据启动专项预案种类,从所启动专项预案专家组中选择参加应急处置的专家,并根据事件发展态势选择其他有关专项预案的专家,报现场应急总指挥批准后,通知相关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b)必要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从公司外部邀请专家,或请上级公司选派专家,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4.2.3.2 协调应急物资a)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各专业处置组、专家组,根据现场处置需要,调配装备物资及应急救援

    15、队伍,并报告胜利油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b)按照以上程序,做好应急物资的后续调整、补充等工作。4.2.3.3 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渠道:a)从公司内部调配;b)请求上级公司协调调配;c)请求地方政府调配;d)从国内、国际紧急采购物资装备。4.2.4 应急救援程序:见图04-02(应急救援程序图)图04-02:应急救援程序图4.2.5 扩大应急程序4.2.5.1 扩大应急条件a)公司内现有的救援力量、物资装备、技术手段等不能满足应急处置的要求;b)当事件扩大或处置无效时。4.2.5.2 当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出现4.2.5.1的任何一种情况时按如下程序响应:a)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态发展、

    16、现场处置等情况,研判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提出扩大应急请求;b)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组织专家研判确定后,向上级公司、地方政府及其他外部力量请求支援;c)当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现场后,公司现场应急指挥部移交指挥权,按照上级指挥机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4.2.6 应急终止程序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满足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终止要求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指令:a)丢失、被盗放射性同位素(或其制成品)已经找回;b)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c)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 应急处置措施5.1 处置原则和要求5.1.1 优

    17、先保护原则a)安全防护:严格遵循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的原则开展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及事件伤害人员健康安全;d)控制污染源,减轻对环境的损害。5.1.2 环境目标保护次序a)生活用水取水口;b)自然保护区;d)水产养殖区和重要渔场;e)风景旅游区。5.2 分类处置措施5.2.1 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a) 封锁、保护好现场,组织力量排查与搜寻丢失或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b) 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侦破,禁止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c) 事发单位/项目部准备丢失、被盗放射性同位素宣传资料,必要时在指定区域张贴发布;d) 组织专业机构对疑似受照射人员体检、对疑似污染区域进行环境

    18、监测;e) 与新闻媒体沟通,掌握宣传主动,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5.2.2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失控a) 立即疏散现场防护范围内的人员,切断事故源并封锁现场;b) 对可能受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c) 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的个人防护,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屏蔽、封装方案,安排专业人员对失控的放射性同位素收储;d) 对可能受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人员去污,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e) 收储放射性同位素后,应对收储装置进行检测,确保无射线泄漏及收储装置表面污染。5

    19、.2.3 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a)撤离事件现场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可能造成次生事件的环节;b) 对于受到或可能受到异常照射和放射性损伤的人员,迅速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c) 组织专业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事故现场,核实事故情况,初步估算受照剂量;d) 关注病人的临床症状,详细了解被救治人员的受照射情况,力求对其所受剂量做出合理估计;e) 对超剂量照射人员应建立详细档案并跟踪治疗情况。5.2.4 放射性污染a) 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b) 对可能受放射性污染或者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人员去污,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

    20、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c) 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造成污染;d) 组织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并对污染区域进行标志;e) 对泄漏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区域土壤及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沾染物回收装入专用屏蔽容器内,送交有资质的放射性废物处置机构处置或在通过环评的放射性废物衰减池暂存。6 附件附件04-01:放射源分类附件04-02: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分类附件04-03:射线装置分类附件04-04:应急物资清单附件04-05:放射性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名单附件04-01放射源分类一、放射源分类原则: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

    21、到低分为5类:a)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即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h就可致人死亡;b)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即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c)类放射源为危险源,即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d)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即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e)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即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二、常用放射源分类表(一)核素名称I类源(Bq)II类源(Bq)III类源(Bq)IV类源(Bq)V类源(Bq)Am-24161013610116

    22、101061081104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

    23、1107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Pm-147410164

    24、101441013410111107Po-21061014610116101061081104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9d/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Ra-22641013410114101041081104Ru-106(Rh-106)31014310123101131091105Se-7521014210122101121091106Sr-90(Y-90)110151101311012110101104Tc-99m71014710127101171091107Tl-204210162101321013210111104Tm-

    25、170210162101421013210111106Yb-16931014310123101131091107注:放射性活度单位换算关系为 1Ci3.71010Bq;1Bq10-3kBq10-6MBq10-9GBq10-12TBq。三、常用放射源分类表(二)核素名称I类源(Bq)II类源(Bq)III类源(Bq)IV类源(Bq)V类源(Bq)镅-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镅-241/铍61013610116101061081104金-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钡-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锎-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锔-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钴-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钴-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铯-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铁-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钆-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锗-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氢-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碘-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碘-131


    注意事项

    本文(04放射性事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