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docx

    • 资源ID:4812364       资源大小:64.7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docx

    1、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精细化工第一章 绪论1、简述精细化工的特点。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密集度高、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大量采用复配技术、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2、名词解释: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的产值在化工总产值中的比重。3、名词解释:专用化学品:具有特定用途的功能性化学产品。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是一种能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它的单位为 mN/m 。2、名词解释:表面张力:垂直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与液面相切,使表面收缩的力。3、表面张力是液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不变。( )4、表面张力反映了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强弱,作用力越大,表面张力也就越大。( )

    2、5、在常温常压下,乙醇、水银、水几种液体其表面张力大小排序为: 水银 水乙醇 。6、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都是表面活性剂。( )7、名词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这样一类物质,它能吸附在表(界)面上,在加入很少时即可显著改变表(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表面张力),从而产生一系列应用功能(如润湿、乳化、破乳、起泡、消泡、分散、絮凝、增溶等)。8、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表现为 具有亲油亲水双亲性的结构 。9、表面活性剂按照亲水基团在水中能否解离分为 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和 非离子型 表明活性剂。10、根据表面活性剂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分为: 阳离子 、 阴离子 、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1、简述表面活

    3、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原理。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中以后,由于它具有亲水亲油结构,它就会吸附于水的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亲油基朝向疏水的空气,亲水基朝向水中,使原来的水/气界面变成了表面活性剂/气界面,从而降低表面张力。12、描述胶束的结构。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一种自聚体结构。这种结构表现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朝内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疏水的内核,亲水基朝外形成一个亲水的外壳。表面活性剂的这种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能够稳定的存在于水中。13、列举出表面活性剂的6种应用性能。 乳化,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湿,洗涤,渗透,柔顺,抗静电,防水,缓蚀,杀菌。14、名词解释: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当表

    4、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结构会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内部发生自聚:疏水基团向里靠在一起形成内核,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以达到稳定存在状态。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这种自聚体结构就叫做胶束。 把表面活性剂开始大量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也就是达到饱和吸附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叫做临界胶束浓度。15、胶束的大小可以用胶束量来表示,胶束量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缔合度 。16、名词解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是指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与亲油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关系,反映这种平衡程度的量就称之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17、人为规定石蜡的HLB值为 0 ,油酸的HLB值为 1 ,油

    5、酸钾的HLB值为 20 ,十二烷基磺酸钠的HLB值为 40 ,亲油基越大、亲油性越强、HLB值越 小 ,相反,亲水基越大、亲水性越强,HLB值越 大 。18、一般HLB值小于 10 认为其亲油性好,大于 10 则认为亲水性好。19、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其亲油性越强。( )20、名词解释:克拉夫特点 也叫克拉夫特温度或临界溶解温度。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会急剧增加,这一温度称之为克拉夫特点。 它表征的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参数。21、名词解释:浊点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6、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由透明变为浑浊,出现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之为浊点。22、克拉夫特点是 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参数,浊点是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参数。23、 阴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中发展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产品。24、润湿作用:凝聚态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与其不相混溶的流体取代的过程。一般就是指固体表面被液体覆盖的过程。25、润湿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沾湿 、 浸湿 、 铺展 。 26、固体的表面张力越大,液-固界面张力越小,润湿越容易发生。( ) 27、接触角 液体滴在固体表面上,在液滴的固、液、气三相交界处(O点)自固液界面(OB)经液体内部到气液

    7、界面(OC)的夹角(contact angle),用表示。24、名词解释:乳状液 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液珠)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25、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不同,乳状液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 水包油型 、 油包水型 、复合乳状液。26、乳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27、简述表面活性剂的乳化稳定作用机理。(1)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从而降低乳状液体系的界面自由能;(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膜,增加界面强度、形成空间位阻,防止液滴之间的聚结;(3)静电排斥效应: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O/W乳状液,表面活性剂吸

    8、附在油/水界面形成双电层结构,使油滴带上同性电荷,形成静电排斥效应,阻止液滴之间的聚结,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28、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29、根据亲水基的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主要有 羧酸盐型 、 磺酸盐型 、 硫酸酯盐型 、 磷酸酯盐型 等几种类型。30、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俗称为 皂类 。31、在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抗硬水能力有下面顺序: B 。a硫酸盐 磺酸盐磷酸盐羧酸盐;b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c磺酸盐磷酸盐 硫酸盐羧酸盐;d硫酸盐羧酸盐磷酸盐磺酸盐。32、脂肪酸皂根据反离子的不同有钠皂、钾皂、镁皂、钙皂、胺皂等,其中 钾皂 质地比较柔软

    9、, 纳皂 较硬, 胺皂 最软, 钙皂,镁皂 在水中产生沉淀。33、肥皂制备的传统工艺是用 天然油脂 与氢氧化钠等碱类通过 皂化 反应制得。34、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抗硬水能力比十二烷基聚氧乙烯(10)醚硫酸钠强。( )35、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酸、耐碱性较差,热稳定性好( )36、高级醇硫酸酯盐是由 高级醇 与硫酸化试剂经过硫酸化反应再经碱中和得到的产物。37、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简式为: R-SO3M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简写为 LAS 。38、 烷基苯磺酸盐 是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占到整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的90左右。39、磷酸酯盐有 高级醇磷酸酯盐 、聚氧乙

    10、烯醚磷酸酯盐 和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几种类型,其中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0、目前工业化生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大都是含 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 铵盐 和 季铵盐 两大类,其中最重要的又是 季铵盐 类。41、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式:42、下面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式,其中 d 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c 是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a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3、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特点。 a.PH适应范围宽,在相当宽的PH值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b.复配性好,可以同所有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 c. 对眼睛和皮肤

    11、的刺激性低。 d.具有极好的耐硬水性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甚至在海水中也可有效使用; e.对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f.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起泡、润湿能力; g.具有一定的杀菌性。44、两性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是 氨基酸 型和 甜菜碱 型两类。4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许多应用性能都与其 阳离子吸附性 有关。4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应用性能包括 杀菌 、 柔软 、 抗静电 等。47、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点。(1)稳定性高,不受酸、碱、盐影响,耐硬水性好。 (2)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的相容性好。(3)具有浊点现象。(4)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临界胶束

    12、浓度小,胶团聚集数大,增溶作用强,具有良好的乳化、去污能力。(5)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其起泡能力较差。(6)毒性低,对皮肤刺激性小。(7)产品大部分呈液态或浆态,使用方便。4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 聚乙二醇型 和 多元醇型 两大类.49、在合成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氧乙烯单元数又称为环氧乙烷加成数,简称为EO 数。50、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是 多元醇羟基 ,其亲油基一般是 羧基 ,通过羟基与羧基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将亲油基与亲水基结合起来。51、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是 单脂 或 单酯和双酯 的混合物。52、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商品名为 司盘 ,根据脂肪酸的差异

    13、,Span有系列产品,常用的有Span-20(月桂酸)、Span-40(棕榈酸)、 Span-60(硬脂酸)、Span-80(油酸),均为油溶性产品。53、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商品名为 吐温 。5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更多的是基于它的 吸附 性能而具有一些特殊的用途。55、洁尔灭是 阳 离子表面活性剂,AEO、OP是 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LAS是 阴 离子表面活性剂,BS-12是 两性 离子表面活性剂。第三章 高分子加工用助剂1、合成材料助剂(高分子加工用助剂)是为 改善生产工艺 、 提高产品质量 或 赋予产品某些特殊的性能 在合成材料或产品的生产、加工或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添加的各种

    14、辅助化学品。2、合成材料助剂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七类:(1) 抗老化作用的稳定化助剂;(2) 改善机械性能的助剂;(3) 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 4 )柔软化和轻质化助剂;(5) 改善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 6)阻燃添加剂;(7)改善流动和流变性能的助剂3、名词解释:喷霜与出汗。:喷霜是指固体助剂从材料中析出,后者是指液体助剂从材料表面析出,也称为渗出。4、交联剂在橡胶工业中称为 硫化剂 。5、助剂从合成材料中损失的途径主要包括 挥发 、 抽出 、 迁移 。6、助剂在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那些方面?(1)助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2)助剂的耐久性;(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4)

    15、助剂对制品用途的适应性;(5)助剂之间的配伍性7、增塑剂总产量的8090消耗在 PVC 制品中。8、增塑剂通常是一些 沸点 较高、凝固点较 低 的难挥发的 液体 物质。9、名词解释: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能与树脂高度相容、添加量可以很大的的增塑剂就是主增塑剂也叫溶剂型增塑剂。 与树脂的相容性小而不能添加多量的增塑剂就是辅助增塑剂或叫做增量剂,这种增塑剂单独使用时会出现喷霜或出汗的现象,它们只能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10、在所学过的几类增塑剂中(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环氧化合物、含氯增塑剂),哪几种是辅助增塑剂?属于辅助增塑剂的是: 环氧化合物类、含氯增塑剂、脂肪族二元酸

    16、酯类11、名词解释: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能与高分子聚合物反应,使之成为高聚物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一类增塑剂为内增塑剂。外增塑剂则不外与高聚物发生化学反应,直接掺入到高聚物中起增塑作用12、简述DBP增塑PVC的机理。由于Cl的吸电子作用,PVC分子上形成很多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使得PVC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大,PVC分子的移动性差,表现出可塑性差,发硬发脆。DBP双酯结构中的氧原子电负性大,而苯环容易极化,因此DBP分子内形成偶极子。温度升高,DBP分子插入到PVC分子链之间,DBP的酯型偶极与PVC的偶极相互作用,部分代替PVC分子间偶极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PV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另外,D

    17、BP非极性的亚甲基链不被极化,夹在PVC分子链间,削弱了PVC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使得PVC分子链容易移动,从而使得PVC的可塑性增加13、名词解释:塑化效率与相对塑化效率比值。增塑剂的塑化效率是指使树脂达到某一软化程度时所需要的增塑剂的用量。 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基准,各增塑剂塑化效率增塑剂量与DOP增塑剂量的比值就为相对效率比值。相对效率比值越小,塑化效果越好14、衡量一种增塑剂的增塑能力可用 塑化效率 或 相对塑化效率比值 表示。15、增塑剂的相对塑化效率比值是以 DOP 为基准。 16、DBP、DOP和DOA的化学名称分别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

    18、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17、在下面各类增塑剂中,产量和用量最大、约占增塑剂总量的80的一类是: a ,耐寒较好的是 b , C 阻燃性好, d 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a、苯二甲酸酯类b、脂肪族二元酸酯c、磷酸酯类d、环氧化合物类E、聚酯类增塑剂。18、名词解释:合成材料的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其物理化学性能改变而逐渐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之为材料的老化)19、胺类和酚类抗氧化剂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抗氧剂。 胺类抗氧剂 被广泛应用在橡胶工业中,常用的主要是一些 仲芳类 抗氧剂,塑料中主要应用 酚类 抗氧剂。2

    19、0、高聚物的氧化老化是自动氧化反应,是自由基连锁反应。根据抗氧机理的不同,将抗氧剂分为两类: 自由基抑制剂 和 过氧化物分解剂 21、防老剂A的化学结构式是:22、防老剂A与防老剂D是 同分异构体 (常用胺类抗氧剂) 。23、常用的热稳定剂包括:铅稳定剂 、 金属皂类 、 有机锡热稳定剂 、 液体复合热稳定剂 ,它们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机理是 热稳定剂能接受PVC降解时脱出的HCl,从而终止其热催化降解作用 。 24、铅系稳定剂主要是 :盐基性铅盐 。25、简述铅系热稳定剂的特点。铅系热稳定剂的耐热性好、尤其是长期热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优良,具有白色颜料的性能,覆盖力大,耐侯性好,价格低廉。缺点

    20、是得到的制品不透明,含重金属铅,毒性大,在塑料中的相容性与分散性比较差26、脂肪酸皂热稳定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的钡、镉、铅、钙、镁、锌、锶等金属盐,在聚合物中除具有热稳定作用外,还有 润滑剂 作用。27、在日光中引起塑料老化的主要是 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紫外光(290-400nm)。28、光稳定剂从作用机理,可以是 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激发态分子淬灭剂或者自由基捕获剂,其中又以 紫外线吸收 最重要。29、工业上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等。30、名词解释:氧指数(OI);是指聚合物试样在象蜡烛状持续燃烧时,在氮氧混合气流中所必须的最低含氧量31、判断:

    21、氧指数越小的材料越易燃。( )32、理论上把氧指数为0.21(21)作为分界标准,氧指数大于0.21为 不燃性 聚合物,小于0.21为 可燃性聚合物。33、氢氧化铝是用量最大的无机阻燃剂,试阐述它的阻燃机理。其阻燃作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吸热降温;对可燃性气体的稀释效应;对可燃性聚合物本身的稀释效应。 在聚合物的燃烧温度下,氢氧化铝发生吸热分解,使燃烧的聚合物温度降低,降低燃烧速度; 分解出大量的水汽,对聚合物燃烧时释放出的可燃性气体具有稀释效应,从而可达到阻燃的目的。 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较差,需要大量添加才能起作用,在塑料中的添加量在40-60份左右,是一种填充型阻燃剂(填料),对聚合物

    22、起到稀释作用,降低其燃烧性。34、常用的阻燃剂主要是一些含 P 、 N 、 Cl 、 Al 、 B 元素的化合物。35、高聚物的燃烧是热氧化过程,伴随着自由基连锁反应,不同的阻燃剂具有不同的阻燃机理,综合而言,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主要通过一下几个途径达到阻燃的目的:(1)吸热冷却效应;(2)覆盖隔离效应;(3)稀释效应;(4)终止连锁反应机理;(5)协同效应36、润滑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 内用 润滑剂和 外用 润滑剂。37、名词解释:内用润滑剂内用润滑剂能够降低塑料材料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力从而降低聚合物熔融态时的粘度增加物料的流动性,还可以防止因剧烈的内摩擦发热导致的物料过热。38、名词解释:外用

    23、润滑剂外用润滑剂是为了降低塑料材料与加工器械之间的摩擦,使得加工过程中的物料具有良好的离辊性和脱模性,使其在加工时容易操作39、外用润滑剂要求润滑剂与聚合物相容性高,内用润滑剂要求润滑剂与聚合物相容性差。( )40、抗静电剂根据其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类: 外用抗静电剂 和 内用抗静电剂 。41、阐述外用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外用抗静电剂是用水、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将抗静电剂配成溶液,采用涂布、喷雾、浸渍等方法使其附着在塑料、纤维等高聚物表面从而起到抗静电作用。目前所使用的抗静电剂大多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亲油端通过疏水作用吸附在塑料、纤维等高聚物表面,亲水端朝外吸收水分,从而在高聚物的表面形成一层导

    24、电的薄膜,提高的高聚物表面的导电性,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42、阐述内部用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内部用抗静电剂在树脂的合成或加工过程中将抗静电剂添加到树脂中,使抗静电剂成为树脂组成中的一部分,又叫做混炼型抗静电剂,由于其耐久性好,又成为永久性抗静电剂。当添加的抗静电剂数量足够时,作为表面活性剂,它会从高聚物内部迁移到高聚物的表面发生聚集(表面吸附),在树脂的表面形成稠密的排列,其亲水基朝向空气,吸收水分,成为一导电层,从而起到抗静电作用43、判断:外用抗静电剂的耐久性比内用抗静电剂好。( )44、抗静电剂应用于树脂中,与树脂的相容性越好,越适宜于作抗静电剂使用。( )45、在实际中应用的抗静电剂一般

    25、为 表面活性剂 。46、名词解释:着色力:着色剂对塑料等的着色能力。着色力大,则用较少的着色剂就能达到着色要求47、名词解释:遮盖力:着色剂遮盖住塑料等制品底色的能力48、遮盖力的大小取决于着色剂与底材折射率差异的大小,差异越大,遮盖力越高。( )49、工业上常用的有机颜料主要有:偶氮类、酞菁类、喹吖啶酮类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 偶氮类 。50、发泡剂根据泡沫形成的机理分为 物理发泡剂 和 化学发泡剂 。51、有机化学发泡剂都是在受热条件下能分解出氮气等气体的物质,主要有 偶氮化合物 、 N-亚硝基化合物 、 磺酰肼类化合物 等。52、发泡剂ADC是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学发泡剂,其化学名称是 偶

    26、氮二甲酰胺 。53、发泡剂DPT的化学名称是 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 。54、名词解释:橡胶的硫化将线性结构的塑性橡胶转化为体型结构的弹性橡胶的过程称为硫化,或者橡胶的硫化是指橡胶线性大分子链通过化学交联而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变化过程55、多硫化秋兰姆作为硫化剂属于硫磺给予体。( )56、松香类树脂是常用的增粘剂。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松香酸,结构中含有共轭双键,反应活性高,不稳定,易氧化,为提高松香稳定性,通常将松香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四种: (1)通过加氢反应制成二氢化(或四氢化)松香,称为氢化松香。(2)通过歧化反应形成苯核,形成比较稳定的脱氢松香酸,即歧化松香。(3)通过酯化反应形

    27、成松香酯。(4)通过聚合反应使松香失去共轭双键,形成稳定的聚合松香。57、名词解释:物理发泡剂与化学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在发泡过程中依靠其物理状态的变化比如低沸点的液体挥发成气体从而在固相中形成气孔,或者高压惰性气体使其在高聚物中膨胀产生气孔,还有直接将固态空心球掺入到高聚物中形成中空的泡沫体系。化学发泡剂:发泡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从而使聚合物发泡,化学发泡剂是一些无机的或有机的热敏型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气体从而使聚合物发泡。58、指出下面配方中各种组分的作用。配方一 农用薄膜组分 用量(份) 用 途PVC 100 树脂DOP 39 增塑剂环氧酯 5 增塑作用,改善PVC制品对

    28、光、热的稳定性和耐候性DOS 8 辅助增塑剂硬脂酸钡 0.5 热稳定剂 硬脂酸铬 0.2 热稳定剂 液体钡/铬/锌复合稳定剂 2.5 热稳定剂 三嗪5光稳定剂 0.3 光稳定剂细二氧化硅粉 适量 防止紫外线降解农药 钛菁蓝 适量 染料,是使用对象产生颜色 配方二 高级人造革组分 用量 用 途PVC 100 树脂DOP 20 增塑剂 聚酯增塑剂 35 增塑剂 DOS 5 辅助增塑剂 环氧硬脂酸辛酯 3 辅助剂、稳定剂 液体钡/铬/锌复合稳定剂 2 热稳定剂 硬脂酸 0.5 硫化活性剂,软化剂,分散剂 着色剂 适量 是使用对象产生颜色 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1、根据食品添加剂的功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

    29、标准将其分为 22 大类。2、名词解释:日允许摄入量(ADI) :指人在连续摄入某种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mg数表示:mg/kg3、半数致死量LD50:也称为致死中量,是指能使一群被实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是衡量急性毒性的指标,LD50越大,毒性越小。4、ADI和LD50分别是指 日允许摄入量 和 半数致死量 。5、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总括起来为: 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强食品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风味品质等。6、下面几种物质中,作为防腐剂的是:a.苯甲酸钠,b.BHA,c.DOP,d.AES7、山梨酸在 c 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防腐

    30、效果。a.中性,b.碱性,c.酸性,d.在酸性和碱性。8、苯甲酸在 c 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a.中性,b.碱性,c.酸性,d.在酸性和碱性。9、对羟基苯甲酸酯又叫 尼泊金酯 。10、丙酸及其丙酸盐作为防腐剂主要应用在 面包 、 糕点 等需酵母发酵的产品中。11、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一些高分子亲水的 多糖类物质 和 蛋白质类物质 。12、明胶的主要成分就是 蛋白肽 ,明胶的生产主要采用 碱法 。13、下面几种食品增稠剂中,那种是从微生物中提取的( A )A、黄原胶,b、果胶,c、海藻胶,d、明胶14、在海藻酸钠加入少量的 a 离子可增大粘度甚至凝胶。a. 钙离子;b. 钠离子;c. 钾离子

    31、15、果胶的工业生产一般是用 柑橘类果皮 为原料。16、果胶分子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半乳糖醛酸 ,根据其酯化度分为 HM 和 LM 。17、NaCMC是 羧甲基纤维素钠 的简称。18、一般而言,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的着色力更强,合成色素比天然色素更稳定( )19、合成色素一般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合成的,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 )20、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合成色素有10种,它们是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诱惑红、酸性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21、BHT的化学名称是: 二丁基羟基甲苯 。22、BHA、BHT、PG这三种抗氧剂在应用中两种或三种混合使用混合使用效果比较好。( )23、下面几种抗氧剂中,属于水溶型抗氧剂的是 d :a.VE,b.PG,c.BHA,d.VC。24、下面几种抗氧剂中,不属于酚类抗


    注意事项

    本文(精细化工工艺学的习题和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