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docx

    • 资源ID:4986869       资源大小:64.53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docx

    1、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 (1)小班科学教案昆虫运动会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 班级里自学习“昆虫”这一主题活动之后,孩子们对于各种各样的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与昆虫有关的小游戏,认真而专注。而数学活动是相对比较枯燥的活动,如果在一个特定的孩子们喜欢的氛围里学习的话,孩子们会更加感兴趣。今段正好要开展学校运动会,这可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啊!本活动融合了校运会精神,巧妙地把两者合二为一,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昆虫运动会”的情境

    2、,由于孩子们对于昆虫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校运会的期盼,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愉快地探索着、学习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4、模仿昆虫的动作姿态,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昆虫运动会的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难点: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以作出判断。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昆虫图片及头饰、昆虫课件 活动

    3、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那我们赶紧准备好一起去郊游吧。 二、说一说: 1、在大自然里你都看到了什么虫虫?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虫虫,我们看一看他们都有些什么特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三、总结虫虫一样的地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嘴,一对触角,眼睛,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膀)像有这样特征的小虫虫就叫昆虫。 四、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师:夏天来了,昆虫们要在这美丽的季节开个运动会,小昆虫们都来了,你们猜一猜,会有哪些昆虫来参加那?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贴出图片) 提问:为什么小蚂蚁要

    4、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 (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主要特征)!.快思.教案网出处! 3、(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他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 4、为什么毛毛虫能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那? 5、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五、活动延伸:模仿游戏 模仿昆虫动作姿态比赛,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协调性。 活动反思: 多元整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也把学习活动的内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把孩子对昆虫积累的经验和对体育运动有那些等方面经验的收集进行有机整合,使孩子对两个不同的内容出发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活动目标也是

    5、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把对昆虫特征的感知与不同运动的操作的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孩子在思索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观察昆虫的特征,还要寻求不同运动的玩法,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更能适合这个昆虫参加比赛。 还有组织形式的有机整合,活动中通过集体交流、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的有效运动,使得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表现得欲望,使得孩子的一有经验在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梳理、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 (2)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礼物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礼物 设计思路: 这是一次幼儿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进行分类的数学活动。小班幼儿的分类特点是能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颜色、形状)或量的差异(大小

    6、、长短)进行分类;会从一堆物体中把具有某一特征的归并在一起。我班幼儿已初步学会从明显的特征进行分类,而对隐性特征比较忽略。根据本班孩子分类水平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可以自由地组合分类对象,形成多种分类结果,有意引导观察隐性特征,有助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次活动采用探索型的学习模式。以“礼物”为主线,学习分类,分享参加数学活动的愉悦。活动开始,我提供了各种玩具和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激发他们动手分类的愿望。然后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积累感性经验,为理解和掌握本次活动内容作必要的心理准备。分类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结合其特点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

    7、要求。能力弱的孩子能按明显的特征(颜色、大小)分;能力强的可以按隐性特征(有没有籽、口袋等)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提高小班孩子观察和操作的兴趣。同时,老师能有的放矢地指导不同能力的幼儿,鼓励孩子大胆操作,共同交流,发现礼物的多种分法,促进了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的制作礼物成为幼儿迁移经验,提升了认识。材料丰富又有层次性,让孩子自由组合,大胆探索。初步尝试二维分类和二级分类的探索,激发孩子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在数学游戏中,尝试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礼物口袋(各类大小、颜色、形状各异的玩具)、操作板15套 2.分组

    8、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找礼物”(引起兴趣) 1师生寻找礼物,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提问:有些什么礼物?这些礼物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礼物大小、颜色、种类等不同。 2师生共同按玩具的一种特征分类。 二.“分礼物”(自由分类) 1鼓励孩子在教室里寻找其它礼物,坐在地毯上整理。 指导语:找找它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然后把一样的放在一起,分在两边。它们都有许多种分的方法。 2幼儿分礼物,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孩子寻找不同处,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类,愿意与同伴交流。 (2)分层指导:引导能力弱的幼儿根据明显的特征分出12种方法。(如大小,颜色)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按比较隐性的特征分。(长短、有没有口

    9、袋、有没有籽、形状、数字等特征) 3展示礼物(交流讨论) (1)按种类归到展示板上的标记。 (2)讲评:找出礼物的不同分法,及时表扬观察仔细,能和别人有不同分法的幼儿。 (3)小结:这些礼物可以按大小、颜色、形状来分,还可以按有没有口袋、数量、长短、用途来分。 三.“做礼物”(迁移应用) 1(做礼物送给哥哥姐姐)介绍礼物材料,幼儿自由选择 2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制作,迁移已有经验。(如钮扣可以按颜色穿,还可以按钮扣洞的数量穿,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同时用二个维度进行操作) 3重点指导贴画,能力弱的幼儿能按物体的种类进行一级分类;能力强的幼儿按动物的外形、功用尝试两级分类。 4讲评: (1)请幼儿介绍自

    10、己做的礼物,激发幼儿学习分类兴趣。 (2)讨论贴画中二级分类法,让幼儿初步了解二级分类的方法。 活动评析: 小班幼儿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活动能力的增强,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形概念,他们开始关注事物的属性,生活中数形关系的存在。此活动依据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日常生活入手,用“礼物”作为主线,让幼儿在分礼物,送礼物的游戏中学习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感受到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师设计、安排活动时,首先从材料提供入手,用各种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礼物将幼儿吸引到活动中来,激发幼儿主动观察,动手操作的愿望。其次,尊重幼儿认识依赖于行动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分礼物中分辨物体大小、颜色、

    11、形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互相观察、互相纠错、共同提高。最后,幼儿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按事物的二个维度分类,初步接触二级分类,感受到分类活动的变化无穷与乐趣。 整个活动,教师追求的不是幼儿分类的最终结果,而是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兴趣,学习分类的过程,因为这样的学习过程,将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同期进行的科学活动小动物爱吃什么,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通过点数幼儿喜欢的兔子以及兔子送来的三种礼物,到后来小朋友给兔子回礼,在故事情境中幼儿主动地反复练习点数。 (3)小班科学游戏教案会变魔术的水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

    12、果真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鼓励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幼儿从实验中体会到操作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 2、白糖、果珍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主题。 1、看情景观察,讨论 一小朋友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问:你们知道他在喝什么吗? 对了,他和的是开水,你们都喝过开水吧,你们觉得开水是什么味道? 小结:白开水淡淡的,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师变魔术: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后将白糖和水混合

    13、,然后让小朋友猜猜水会变成什么味道。 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变呦变呦,变变变! 请个别小朋友尝一尝,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喝了这水有什么感觉,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好喝吗?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直观糖溶解到水里的过程。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杯子,用白糖把淡淡的水变出甜甜的水。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14、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果珍,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师介绍:这是饮料粉,可以做饮料。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淡淡的水中加入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橘子味的果珍,水就变成橘子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柠檬味的果珍,就变成柠檬的味道了,酸酸的,甜甜的。 四、比较糖和盐。 教师出示盐,让幼儿观察,比较盐和糖有什么区别? 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是什么东西吗?把它溶解到水里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幼儿操作,通过尝试比

    15、较得出结论,糖和盐外表相似,但味道不同,一个是甜的一个是咸的。 五、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果真、盐,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4)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内容分析】 能干的小手是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小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这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感

    16、兴趣的活动课题。孩子对自己的小手充满了好奇,本次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表演等,让孩子感知小手的本领,对自己的肢体有所了解,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孩子,有助于孩子拓展思维,从而达到创新课题的实验目的。 【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小手所表现出来的本领能够感知,但由于年龄的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差,无法准确说出来,本次活动,设计了看看、说说、做做等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从而让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感知自己的小手。 【设计思路】 1.游戏导入: 通过做手影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小手的的本领,激发幼儿对认识小手的兴趣,从而为开展活动创设良好的开端.

    17、2.认识小手: 让幼儿说出刚才的手影表现的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的手上有什么,从而真正认识小手,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小手上来.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说出手指的本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感知体验: 你的小手会做事情吗?让幼儿玩身边的物品,感受小手的本领. 4.发散思维: 你的小手除了这些,还会做什么事? 5.操作活动: 手掌手指印画,通过操作,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认识到小手的,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

    18、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5个 老师: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真是好宝宝”。 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 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

    19、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幼儿: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再见或不要。 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

    20、意思? 幼儿:来来来。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5)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活动圆形滚得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圆形积木比方形、三角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养对探索

    21、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长方、圆、方、三角积木各一块。 2、圆柱体铁罐、铅笔、电池、玩具轮子等能滚的物体若干。 3、活动前搭好每人一组斜板。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操作和观察: 1、小朋友你们喜欢滑滑梯吗? 2、许多积木也想来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状的积木? 3、请小朋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滑梯上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等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并提出下一步

    22、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三角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举行个滑滑梯比赛,三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最快、更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讨论: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比赛时,谁滑得最快? 2、老师也来玩滑滑梯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谁滑得最快。 3、老师总结:圆积木比方积木、三角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样能滚得快的东西。 2、你选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滚得快的? 3、请小朋友把你选的东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教学反思:

    23、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6)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我是小小魔术师含反思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看到各种鲜艳的颜色总是很好奇,而颜色对幼儿的吸引也很大。本节活动我是小小魔术师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等幼儿喜欢的活动,采用让幼儿自己探索和与老师一起探索、图谱结合等方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让

    24、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紫色、橘色、绿色的颜色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幼儿明白色彩不仅仅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身边的事物中。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幼儿在做做玩玩中知道混色后的结果,并尝试说儿歌。 活动准备: 1、红黄蓝图片 2、红黄蓝及其他颜色水粉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1、今天,我是一个小小魔术师,

    25、你们知道魔术师是干嘛的呀?我带来了颜色宝宝,我今天要用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2、师幼认识颜色(主要认识红黄蓝)。 二、幼儿自由探索颜色,初步感受颜色。 请小朋友们自己使用水粉颜料自由涂鸦,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颜色,初步感知混色。 1、将红、蓝倒入一起,幼儿观察变色)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变成紫色(在里面加了蓝色)。紫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用图片(红色宝宝和黄色宝宝拉手变成紫色宝宝)将实验过程表示出来。 四、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师幼一起操作将红色和黄色宝宝拉手,看看变化。 2、为什么会变成橘色(在里面加了黄色)。

    26、橘色像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3、同样也用图片表示出来。 五、幼儿自己操作黄色和蓝色宝宝拉手的实验,师指导。并用图片表示。 六、师幼一起看图谱念唱儿歌,并以游戏猜出下一句结束活动。 自我评析: 我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我是小小魔术师。这节课的目标是 1、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幼儿学习看图谱说儿歌。 本次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孩子自由探索来发现颜色的奥秘,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相比较前一次老师直接示范试验,幼儿更喜欢自由探索,也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 整节活动

    27、,我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老师的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老师通过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这个魔术,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感官,使幼儿兴趣高昂。第二个环节就让幼儿自己尝试与老师一起配色,感知体验颜色的变化。再次以变魔术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调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第三个环节我便彻底放手,让幼儿自己完成了整个实验,层层递进,幼儿真正感受了一次做魔术师的快乐。最后都通过图片配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很快的记住了颜色的变化。这次,我将图片做的拟人化了,孩子的眼球立刻就被吸引了,在两种颜色混色之后的颜色像什么这个环节,我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去想象、表述,孩子们

    28、很高兴。真正让孩子做到在做中玩,玩中学,将一节原本枯燥无味的科学活动变得让孩子感兴趣并且喜欢。但是,上完课之后我发现依旧存在的不足是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表情在生动一点就更好了。作为年轻教师的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认真上好每一节活动课。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

    29、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7)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找相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一组物品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教具: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教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学具: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教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教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

    30、,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小熊 1、教师:我身上藏了许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教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教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教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请找出和她们手上


    注意事项

    本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数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