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骄儿诗》李商隐古诗赏析.docx

    • 资源ID:4988151       资源大小:22.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骄儿诗》李商隐古诗赏析.docx

    1、骄儿诗李商隐古诗赏析骄儿诗李商隐古诗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骄儿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此诗是作者为自己的儿子李衮师写的,诗中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灵巧的儿童形象。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1。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2。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3。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4。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5。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6。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7。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8。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9。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10。豪鹰毛崱屴,猛马气

    2、佶傈。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11。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12。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13。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14。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15。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16。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17。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18。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19。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20。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21。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22。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23。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24。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25。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诛赦两末成,将养如痼疾26。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27。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3、28!【注释】1衮师:作者的儿子的名字,大约生于会昌六年(846年),此时约四岁。骄儿:宠爱的男孩。无匹:无比。2文葆:包裹婴儿有的绣花小被。葆同褓。周晬:周岁。知六七:知道六、七的数目。3这句说他和一般儿童不一样,不热心于食物。这里反用了陶潜责子诗:“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之意。4窥观:从旁暗自观察。丹穴物:指凤凰。山海经丹穴山上有凤凰。这里比喻衮师。5前朝:指魏晋南北朝。方:比。此言魏晋南北朝人很看重仪表风度。如果衮师生在当时,定会评比为第一流。6不然、不尔:类似“要么是要么是”燕鹤骨:贵人相。以上六句是客人们的赞美话。以下两句自谦。7妍和月:温暖的季节。浑甥侄:

    4、辈份乱了。8造次:匆忙间不顾礼节。9问所须:问他想要什么。10归来四句:送客后,衮师冲进门来,拿起父亲的笏板,模仿客人的面相。不是嘲笑客人长得像张飞那样黑,就是打趣客人像邓艾一样口吃。11崱屴:高耸。佶傈:健壮。篔筜:竹子。这四句写他有时学雄鹰,有时学骏马,有时折根竹子当马骑。唐突:横冲直撞。12参军、苍鹄:唐代参军戏中的主角和配角。13稽首:叩拜。14罥:挂。15争:比。谢:让。16六甲:一种棋类游戏。这两句说他缠着姐姐玩六甲,但总输。17凝走:硬是跑过去。金屈戍:梳妆匣上的铜扣环。18抱持四句:别人抱他离开,他挣扎反抗。大人发火他也不怕。用力拉住窗子,用唾沫去擦琴上的漆。19临书:临摹书法

    5、。商隐能书法,字体似黄庭经。20古锦两句:写他喜欢书卷。见到古锦就请求允许他裁剪书衣。看到卷书用的玉轴也要索讨。21爷:父亲。此对着儿子自称。春胜:古时在立春这一天,士大夫家里剪彩绸作成小幡,上写“宜春”二字,挂在花枝上,叫作春胜。22这两句说斜卷着的笺纸像未展开的芭蕉叶。低低递过来的笔像未开放的辛夷花。辛夷花又名木笔花,含苞未放时形似毛笔头。以上八句写衮师喜欢文字书籍。23甲乙:唐朝科举制度,录取进士分为甲、乙两第,明经科则分甲乙丙丁四等。24穰苴司马法: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将,喜欢研究兵法。因他曾任大司马,通称为司马穰苴。齐威王命人整理古代司马兵法,把穰苴兵法也附在其中,称为司马穰苴兵法,

    6、简称司马法(参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张良黄石术: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年轻时曾在下邳桥上遇到一位老人(即黄石公),送他一部太公兵法,并且对他说:“你读了这部书,便可以作帝王之师了。”25假:依靠,凭借。纤悉:细微,这里指繁琐的儒家经书及其注释。26羌戎:指党项、回纥及吐蕃贵族。这四句说西北异族作乱,征讨或安抚都无效果,就像人生了病,久难治愈。27雏:此指小老虎。这句暗用汉代名将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意,希望衮师长大为国安边。28一经帙:经即儒家的经典。帙:书衣。【白话译文】衮师啊,我最爱的骄儿,你美好聪敏,无人能比。裹在绣褓中未满周岁,就已经知道“六”和“七”。四岁便知道自己的姓名,不再眼睁

    7、睁贪馋梨栗。朋友们常常暗地里端详,说你像丹穴山的凤凰。说在重视仪容风度的六朝,这孩子的品级定评第一。说他要不就是神仙般的风姿,要不就是燕颌鹤步的贵骨。朋友们怎能这样夸奖呢?无非让我这衰朽的人欢喜。孩子们在这和美的春天,结伴嬉游,不分舅甥叔侄。绕着厅堂追逐,又穿过树林,闹声像铜锅中的开水翻溢。每当门前有大人来访,衮师便急忙抢先迎接。客人上前去问他想要些什么,他却隐藏心意不把实话说出。送客回来就学客人的样子,破门而入,拿着阿爸的朝笏。有时嘲笑客人像张飞那样大胡,有时嘲笑客人像邓艾那样口吃。他像雄鹰般展翅耸立,又像骏马般气概奇崛。有时砍下了青竹子,骑上竹马恣意驰突。忽然又学做参军戏,压低嗓子呼唤“苍

    8、鹘”。又走到纱灯的旁边,学人叩头礼拜夜佛。举起鞭子撩取蛛网,低下头来吸尝花蜜。要跟蝴蝶比比轻盈,要和柳絮赛赛快捷。在台阶前面遇到了阿姐,跟她赌赛六甲频频输失。硬要跑去翻弄她的妆奁,把匣子的铰链一下拉脱。抱开他还反复挣扎,威吓他也无法制屈。弯着身子去拉窗户的网格,把唾沫吐在琴上拭亮表漆。有时看大人临写碑帖,挺直腰杆不移动两膝。拿来古锦要裁制书衣,见到玉轴也想要讨乞。请求阿爸书写春胜,知道春胜最宜春日。未展的芭蕉像斜卷着的笺纸,含苞的辛夷像他递来的毛笔。阿爸从前喜欢读书,勤奋刻苦独自著述。如今憔悴衰老年近四十,身上无肉特别害怕蚤虱。儿啊千万不要学阿爸,读书应举求科名甲乙。应去学学司马穰苴的兵法,还

    9、有黄石传给张良的战术。只要这样就能做帝王之师,不须依靠其他琐细的学识。何况现在国家的西北,羌戎正在猖狂地叛逆。征讨或安抚都毫无成效,好比养痈为患终成痼疾。儿啊你要快快长大成人,为探得虎子要深入虎穴。应当用武功去博取万户侯,不要一辈子死守一部经帙。【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是李商隐为自己的儿子衮师写的。这一年诗人年近四十岁(“憔悴欲四十”),已经走过了一大段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自从开成二年(837年)登进士第,开成四年(839年)释褐入仕以来,由于政治的腐败,党争的牵累,诗人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直到这时,依然困顿沉沦,屈居县尉、府曹一类卑职。由于仕途上的不得志,诗人深感

    10、宦海沉浮,想到自己的爱子正值无忧无虑的好年华,不禁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多了几分担忧。此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赏析】西晋诗人左思写过一首娇女诗,描绘他的两个小女儿活泼娇憨的情态,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杜甫北征中有一段描写小儿女娇痴情状的文字,就明显受到娇女诗的启发。李商隐这首骄儿诗,更是从制题、内容到写法都有意学习娇女诗,但它又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有自己的独特风貌。诗分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欲慰衰朽质”,写骄儿衮师的聪慧和亲朋对他的夸奖。“衮师”两句总提,“美”侧重于外在的器宇相貌,“秀”侧重于内在的灵秀聪敏,以下两层即分承“秀”、“美”。“文葆”四句反用陶潜责子诗:“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

    11、七;通子垂九龄,但觉梨与栗。”顺手接过陶潜责备儿子愚笨的事例,变作夸赞骄儿聪明灵秀的材料,驱使故典,如同己出。“交朋”六句,转述亲朋对衮师器宇相貌的夸奖,说他有神仙之姿,贵人之相,是第一流人品。亲朋的这种夸奖,不过是寻常应酬,但诗人却似乎很相信它的真诚,不然不会那样兴会淋漓,连亲朋的口吻都忠实地加以传达。尽管接下去诗人又说:“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似乎认为亲朋的过分夸奖只是为了安慰自己这个蹉跎半生、衰朽无用的人,实际上在貌似自谦的口吻中流露的恰恰是对爱子的激赏。田兰芳评道:“不自信,正是自矜。”这是很能揣摩作者心理的。但在对爱子的这种激赏中,也隐含着诗人蹉跎潦倒的悲哀。末段自慨憔悴和对骄儿

    12、的希望都于此伏根。第二段,从“青春妍和月”到“辛夷低过笔”,描写骄儿的各种活动和天真活泼的情态。“青春”四句,先总写“朋戏”的喧闹,以下再具体写衮师。“门有”四句,写来客时衮师抢着要出去迎接(在好客之中可能隐含着某种不自觉的愿望),但当客人问他想要什么时,他却隐藏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说(出于懂事而产生的羞怯),这和上段的“眼不视梨栗”一样,都是对儿童心理神情的传神描写。“归来”十二句,描绘衮师如何摹仿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有趣情事:捧着父亲的手版摹仿客人急匆匆地进门,摹仿大胡子张飞的形象和邓艾口吃的神情(可能是摹仿说书人的表演),摹仿豪鹰和猛马的气势和形状,摹仿参军戏里参军和苍鹘的表演,摹仿

    13、大人在纱灯旁拜佛。摹仿是儿童的天性,但不同性别的儿童摹仿的对象却很不相同。诗人的骄儿在聪慧灵巧、活泼天真中显出男孩子的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有时还不免带点滑稽和恶作剧的成分。这一节的句法也错综多变,既与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孩子的兴趣不断转移变换)相适应,又使这段描写不显得平板沉闷。“仰鞭”四句,写骄儿举鞭牵取蛛网、俯首吸吮花蜜为戏,形容其动作的轻捷。“蛱蝶”、“柳絮”是“饮花蜜”、“蛛网”产生的自然联想。“阶前”六句,集中描写因“赛六甲”(比赛书写六十甲子,也有说是赛“双陆”的)而引起的一场风波:赛输了“六甲”,就硬是要跑去弄翻姊姊的梳妆盒,拗脱了上面的铰链;当阿姊要抱开他时,他死命挣扎,索性赖在

    14、地上,对他发怒威吓也不能制止。这一节活动的场所又从室外移到室内,把小儿女玩耍嬉闹的情景和衮师恃宠仗幼、故意耍赖撒泼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充分体现出题目中的那个“骄”字既明写衮师的骄纵,又暗透父亲的骄宠。在诗人眼里,孩子的耍赖撒泼也别有一番可爱的情趣。当读到“威怒不可律”时,读者也不禁要和在一旁观赏这场趣剧的诗人一样,露出会心的微笑。“曲躬”十句,写衮师进入书房后的活动:顺手拉过窗纱,吐口唾沫拭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父亲临帖,要求用古锦裁作包书的书衣,用玉轴作书轴,递过纸笔请父亲在“春胜”上写字。这些行动,既充满孩童的天真稚气,又表现出对书籍、文字、音乐的爱好,上承“丹穴物”的赞誉,下启末段关于读

    15、书的议论。其中象“咳唾拭琴漆”、“挺立不动膝”和“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斜卷之笺如未展之芭蕉,低递之笔如含苞之木笔)等句,都是绝妙的写生。整个一大段描写,虽然在孩子活动的场所和内容上略有线索可循,但并无严密的结构层次,似乎是有意用这种随物赋形、散漫不拘的章法笔意,构成一种自由活泼的情趣,以适应所要表达的生活内容儿童的天真与活力。以“青春妍和月”开始,以“芭蕉”、“辛夷”结束,中间似不经意地插入“蛱蝶”、“柳絮”等事物,使孩子的嬉戏在春意盎然的气氛中展开,更衬托出孩子的生气与活力。而在这一系列不断变换的嬉戏画面后,则隐藏着一个始终跟随着活动中的骄儿的镜头,这就是诗人那双充满了爱怜之情的眼睛。

    16、最后一段,抒写因骄儿引起的感慨和对骄儿的期望。“爷昔”四句,慨叹自己勤苦读书著述,却落得憔悴潦倒,困顿失意。“无肉畏蚤虱”,是幽默的双关语。明说身体消瘦,暗喻遭到小人的攻讦。南史文学传载:“卞彬仕不遂,著蚤、虱等赋,大有指斥。”诗人自己也写过一篇虱赋,其中有句说:“汝职惟齧,而不善齧.回臭而多,跖香而绝。”这首诗里的“蚤虱”大概正是指这种专门攻讦穷而贤者的小人。“儿慎”六句,告诫儿子不要再走自己走过的读经书考科举的道路,而要读点兵书,学会辅佐帝王的真本事。“况今”八句,更进而联系到国家而临的严重边患,希望孩子迅速成长,为国平乱,立功封侯。这一段蕴含的思想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文章憎命达,魑魅

    17、喜人过”式的牢骚不平,也有“请君试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一类的深沉感慨,更有徒守经帙,于国无益,于己无补的深切体验与痛苦反省。诗人未必认为学文一定无用,也未必真正否定“读书”、“著述”,但对死守经书、醉心科举的道路确有所怀疑。左思的娇女诗止于描绘娇女的活泼娇憨,李商隐的骄儿诗则“缀以感慨”,有人曾批评这首诗“结处迂缠不已”(胡震亨)。这种批评恰恰忽略了骄儿诗的创作背景、创作特色,把学习看成了单纯的摹仿。和左思以寻常父辈爱怜儿女的心情观察、描绘骄女不同,李商隐是始终以饱经忧患、身世沉沦者的眼光来观察、描绘骄儿的。骄儿的聪慧美秀、天真活泼,正与自己“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的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18、从而加深了身世沉沦的感慨;而自己的困顿境遇又使他对骄儿将来的命运更加关注和担扰:自己的现在会不会再成为孩子的将来?“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的感慨和期望正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产生的。屈复说:“胸中先有末一段感慨方作。”这是很精到的。正因为有末段,这首诗才不限于描摹小儿女情态,而是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对“读书求甲乙”的生活道路的怀疑,抒发了困顿失意的牢骚不平,其思想价值也就超越了左思的娇女诗。诗选取儿童日常生活细节,纯用白描,笔端充满感情。轻怜爱抚之中时露幽默的风趣。但在它们的后面却饱含着诗人的沉沦不遇之泪。全诗的风格,也许可以用“含泪的微笑”来形容吧。【作者介绍】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溪)生、樊南生。汉族,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著有李义山诗集。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注意事项

    本文(《骄儿诗》李商隐古诗赏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