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案314副本.docx

    • 资源ID:5111375       资源大小:754.42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案314副本.docx

    1、教案314 副本 必修三 第一单元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单 元 整 合单元知识网络(一)单元知识网络(二)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极广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 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3.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属于主观唯心主义。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

    2、用不大,只能 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5.甲骨文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最成熟的汉字。6.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 浪漫主义。7.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还有短篇小说。8.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 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而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教学目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 和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

    3、正统思想的史实。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表现、性质及 影响;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的 表现。高考重难点:(考纲要求)1.早期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时期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孔子、孟子、 荀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历史意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早期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 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值得重点掌握 2.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精 神和观念,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仁爱、尚义、

    4、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在融洽国际关系、促进国家发展、导正社会风俗、完善个人道德、提升民族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要求:早期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时期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历史意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早期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值得重点掌握五课时:“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2)代表(3)特点: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同时又彼此吸收、融合。(4)影响2先秦诸子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思想儒家孔子核心:“仁”,即“爱人”;政治: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秩序:主张“克己复礼”;教育

    5、: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伦理观点主张“性本善”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思想;伦理观点提出“性恶论”道家思想老子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观: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有无、难易等相互依存,不断转化开创了道家学派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道家思想得到了发展法家思想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

    6、家的历史发展趋势:高考知识的提升 本知识点概括为“一、二、三、四”史观史论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重点解析实录一 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实录一 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实录二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

    7、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实录三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时期,表现在: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文化上学术发展、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1.背景(1)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2)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2内容(1)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3措施(1)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2)教育上:儒家经

    8、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结果(1)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本知识点归纳为:“一统、一独、一目的”实录一 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实录 早期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不适应,因此不能被统治者重用。后来由于儒家思想吸收了其他思想的合理成分,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被统治者重用。由此可以看出,思想为政治服务。“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从百家争鸣至儒家一家独尊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各阶级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派相互诘难、学习的“

    9、百家争鸣”局面。孔子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此后,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角度1 儒、道、法思想在中国产生的历史影响(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 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角度2 “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学术文

    10、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 后 作 业1角度 儒家思想的影响(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BA B C D本题设问的角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是儒家贞节观的体现,是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体现,均属于儒家的伦理思想。是佛教寺院,是道教圣地,均不符合题目设问的角度。1读图: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B当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募人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

    11、面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A B C D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导致教育和思想界的巨大变化,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思想家异常活跃,各国统治者为强大自身而极力招募人才,因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皆正确,不符合史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朝建立以前的300多年里,儒学因不符合最高统治者的要求而不受重视。汉代董仲舒在借鉴道、法、阴阳五行等各派学说基础上,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时代要求,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角度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12、。(2)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角度2 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 (2011课标,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

    13、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C)。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点拨董仲舒宣扬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局面而服务的,是实现“大一统”局面的历史依据,故C项为正确答案。A、B两项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仅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课 后 作 业22阅读材料:请回答:(1)观察上图,推断一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的核心是什么?民间授经讲学最早出现于何时?(2)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儒家思想。春秋时期。(2)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

    14、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考纲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第一层级考情感悟 早期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时期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历史意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早期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值得重点掌握 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各地也多有涉及第二层级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现实角度: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在融洽国际关系、促进国家发展、导正社会风俗、完善个人道

    15、德、提升民族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示范1】(原创题)2011年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走进芝加哥全美唯一一所面向中小学生的佩顿孔子学院,受到师生热烈欢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评论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B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C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D是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有效冲击和抵制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儒家文明走向世界不仅体现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普遍性,也有利于中国的复兴和融入世界,儒家文明是一种和谐文化,整体上不存在对西方文

    16、明的抵制问题,故D项理解错误。【示范2】(原创题)下图是于丹教授及其著作论语心得,于丹教授讲座在国内引发了一阵学习论语的热潮,在国外论语也很受欢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主要表明()。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走向一致 D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一层级考情感悟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近几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百家争鸣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的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历史影响也需要重点掌握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山东、上海、浙江、重庆均有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 从历史

    17、角度: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从现实角度: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示范3】(改编题)读图:上图三家的观点按顺序排列应是()。A儒、道、法 B儒、墨、法 C儒、墨、道 D儒、道、墨【示范4】 右图为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为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供了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其重要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推动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到来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

    18、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B选项“社会大变革局面”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条件,不是其意义, (5年8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层级考情感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重要措施,属于课标规定的重点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及儒学正统地位的形成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 上海、江苏、重庆、宁夏都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安徽、海南、北京也在此处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从现实角度: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要坚持

    19、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个性和思想自由,倡导文化的多元化【示范5】 (南阳月考)如图所示图书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王永祥的名著,书中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A董仲舒为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C主张君主必须按民意施政 D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示范6】 (原创题)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

    20、逮、吏之不称也。”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定条件是汉武帝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天人感应”。天子代表上天管理民众,但是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上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两课时: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教学要求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的概况及影响;数学成就;天文历法,

    21、农业、医学成就。2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的地位、内容及评价;楚辞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特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发展的原因、代表人物、代表作。3古代中国的艺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艺术发展;中国画的演变过程;京剧的形成过程。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成就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

    22、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2.数学与天文历法(1)数学(2)天文(3)历法3农学与医学成就书籍作者(朝代)地位农学氾胜之书氾胜之(西汉)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农书王祯(元朝)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朝)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早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医学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被誉为“万世宝典”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三、二、一”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发展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又改良。隋唐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威名扬。一不小心炼火药,唐末军事试锋芒。北宋抵御辽夏金,此物派上大用场。指南仪器初司南,

    23、宋代指针助远航。四大发明传欧洲,封建主义被埋葬。高考提升实录一 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蔡伦制成的植物纤维纸,对于纸的使用与推广具有关键性意义。实录一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在欧洲,火药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这些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实录二 历法与农学著作与农业发展联系密切,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一种表现,也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文学(1)诗经(2)楚辞(3)汉赋(5)宋词(6)元

    24、曲(7)明清小说2艺术(1)汉字(3)中国画时期特点代表人物及成就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风俗画成就突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4)京剧的出现戏曲的演变京剧 本知识点归纳为“四大类别”,“五大阶段”4京剧的发展过程史观史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实录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

    25、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实录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唐诗的繁荣是由当时大唐帝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繁荣,政治统一稳定等社会历史条件状况决定的。不同阶段的唐诗,其风格和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反映了唐朝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实录二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而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实录三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实录四

    26、中国“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其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实录五 书画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抒发个人主观性情,体现东方特有的审美情趣。书画同源,一方面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尤其在笔墨运用上有共同规律性。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最具代表意义的科技成就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它们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中国传统科技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实用性,重视经验总结,轻视理论概括。角度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提示: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术有利于我国

    27、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印刷术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角度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刷术 (2011江苏单科,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

    28、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点拨材料显示明代才开始使用活版印制邸报,这说明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活版印制邸报始于明朝,并不能说明活版技术使用始于明朝,故A项错误。1读图:下列能和古代四大发明有联系的是()。答案A古代中国的文学文学领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除出现大批风格迥异的传世作品外,还具有向平民化、通俗化发展演变的特点,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现实。 角度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编订诗经推行德行教化,屈原以离骚抒发

    29、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角度 古代文学的史料价值(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


    注意事项

    本文(教案314副本.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