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

    • 资源ID:5240211       资源大小:24.2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

    1、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1课 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第2课 地 球、世界上最早提出

    2、“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年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

    3、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第3课 地球仪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2、地球仪都是由( 底座)、( 固定支架)、( 球体)、( 地轴)四部分构成的。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 地面)相交的两点;是( 南极)和( 北极)。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 赤道);与赤

    4、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第4课 地 图1、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与地里有关的各种信息;正确的反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疆界等的分布状况;如实的表达地理特征的图。2、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 了解图例 );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第5课 建立地球档案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 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 面积:3.6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

    5、1.48亿平方千米 结构: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自转方式:自西向东绕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 地球上的自然事件:地球上有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还有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地球的邻居: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是月球;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2、关于地球的现在;你知道些什么?答:1、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冰川地貌、丹霞地貌.2、地球上有各种繁多的动植物。3、地球环境受到了污染;如:山体污染、河流污染。4、人类越来越重视保护地球了。4、查阅资料;了解父辈们30年前生活的环境状况;与我们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造成的?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答:以前河

    6、水清澈见底;人们可以直接从河里提水饮用;房子周围树木成林;空气清新;而现在河水大多被污染了;时常有死鱼漂上来;周围的树木也变少了;这都是工厂增多;人们乱砍树木造成的。建议:1、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2、不乱扔垃圾。3、工厂的废水废气要净化处理后排放。4、农业生产中要尽量少用化肥、农药。6、昼夜交替、“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小时;昼夜交替一次也约为(24)小时。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3、“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答:“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在绕地轴自传的过

    7、程中产生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在自传过程中;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7、谁先看到日出1、全球可以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 1 )个小时;越是( 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2、为什么北京比巴黎先迎来黎明? 答:因为北京在巴黎的东方而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北京比巴黎先迎来黎明。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说出你的理由。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为我国的东部先看到日出;西部后看到日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的。8、昼夜温度的变化1、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

    8、晨(时)左右。2、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点下午点(由低到高);下午点早晨点(由高到低)。3、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4、昼夜温度的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昼夜温度的变化可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5、昼夜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答:通过观察我发现:早晨6:00钟温度最低;从6:00以后温度开始上升;一直到14:00达到最高;从14:00以后温度开始下降;14:0018:00之间温度下降最快。7、昼夜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答:昼夜温度变化与太阳照射的角度、距离、面积等有关。太阳直射大地温度很高;太阳斜射大地;温度较低。9

    9、、一天中的动植物1、人类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猫头鹰则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2、白天开花的植物:牵牛花、牡丹、荷花、睡莲、郁金香 夜间开花的植物:昙花、夜来香、月光花、丝瓜花、蒲公英、3、昼出夜伏的动物(白天活动):鸡、鸭、鹅、牛、羊、鸽子昼伏夜出的动物(晚上活动):老鼠、萤火虫、猫头鹰、蝙蝠、飞蛾4、依据上述动植物的昼夜行为;说一说:它们的昼夜行为受到了昼夜变化的影响吗答:动物和植物各有自己的生物钟;它们的昼夜行为会受到昼夜变化的影响。植物会在不同的时刻开花;而动物有的昼伏夜出;有的昼出夜伏。10、卵石的形成1、 河流上游、中游、下游

    10、的岩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答:上游的石头很大;棱角分明;中游的石头比上游的小一些;下游的石头光滑圆溜。3、河流下游河滩上的卵石又是怎么来的?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的?答:河滩上的卵石是上游石块在流水长期搬运和磨圆作用下形成的;我把一些小砖块装在广口瓶中;并装入半瓶水;盖上盖子用力摇晃;瓶中的水带着小砖块一起转动起来;过一会儿停止摇晃;小砖块沉到瓶底;砖块上的棱角消失了;说明流水具有搬运和磨圆的作用。4、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在重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来到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光滑圆溜的卵石

    11、。11、 溶洞1、溶洞是奇特的(自然)景观;是地下(洞穴)。溶洞内有(石笋、石柱、石花、钟乳石)等。悬垂在溶洞顶部的(钟乳石);从地下往上“生长”的(石笋);有钟乳石和石笋连接起来的(石柱);还有由池水沉淀而成的(石花)2、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带有酸性的雨水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解)作用。溶洞的形成与带有(酸性的水)的长期浸蚀有关。3、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4、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常常会吸收空气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而带有酸性。这些带有酸性的雨水渗透到地下石灰岩的裂缝时;会对石灰岩产生(腐蚀作用);天长日久;由石灰岩构成的岩层;会形成许多(溶洞)。1、溶洞的

    12、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石灰岩地貌;、有含酸性的水流过)2、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的雨水和地下水常带有酸性;当它流经石灰岩或沿裂缝透到岩石中去时;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解作用。天长日久;石灰岩就会在这种酸性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形成很多洞穴;而且相互连通;不断扩大;一旦地下水退却;在石灰岩构成的山中;就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第12课 升高的河床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长河。2、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3、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米以上;是因为(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

    13、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5、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的泥沙主要是从(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向下游的(途中)带来的。6、 黄河两岸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过度放牧)(植被破坏)造成的。7、黄河下游河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答:黄河下游河床会发生升高的变化。因为黄河向下游流的途中;带走了大量泥沙;长期淤积;所以会升高。8、为什么黄河的水是浑黄的?答: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土质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9、根据44页的实验;说说黄河下游河床的升高与那些因素有关?答:第一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第二河水的冲刷;第三黄河水带着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流

    14、向下游;第四泥沙在水流中慢慢沉淀;导致了黄河底部日益升高;慢慢的抬高了河床。10、升高的河床会有什么危害?答:黄河下游的河床已经远远高出两岸民居的房顶。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一旦遇上大雨;黄河泛滥;大堤决口;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自然灾害。例如:田地淹没;房毁人亡等。11、怎样治理黄河;让河水变清?请谈谈你的想法?答: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将开垦的农田还原成草地森林。有计划的开展畜牧业;不过度放牧。第13课 沙尘暴1、沙尘天气分为:(浮沉 扬沙 沙尘暴 强沙尘暴 )四类。2、沙尘暴形成至少需要的两个条件是:(强风 )(沙尘源 )。3、沙尘暴多发于(沙漠) (沙地)( 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4、沙

    15、尘暴天气发生时;(空中沙尘飞扬)(空气浑浊);(能见度差)5、沙尘暴天气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恶劣天气。6、在形成沙尘暴的天气的基本条件中;(人为破坏植被);(开垦作耕地)等人类活动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有关。7、产生沙尘暴的原因是(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8、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有哪些现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答:风将地面的沙尘吹起;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沙子;空气很浑浊;车上、建筑物上、人的身上都是沙子;天气灰暗;看不见阳光;人们行走很困难。因为它处在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这里的空气容易受热;而其上空的空气相对较冷;造成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空气

    16、对流。当出现了长时间的大风天气时;就容易将地面沙尘卷至高空;并被强风吹到其他地方;形成沙尘暴天气。9、沙尘暴天气有哪些危害?答:1、沙尘暴天气使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 10、 为什么会出现沙程暴天气不断上升的情况?答:土地沙化面积不断上升;扩展来了沙源;使气候变得恶劣;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增加。11、 如何防止沙尘暴的发生?答:1、大量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2、建立防护林;阻止土壤、沙尘的运动。3、在城市中种植花草树木;增大绿化面积。4、科学放牧;保护草场。第14课 唐山地震1、填空1、唐山地震发生

    17、于(1976年7月28日);震级(7.8)级。2、唐山地震发生时出现(建筑物倒塌);地面出现大量(裂缝带);以及(喷水冒沙)、(井喷)、(滚石)、(崩塌)、(地基沉陷)等现象;造成严重灾害。3、地震前的征兆有:(地下水突然升降、变色、变味)、(动物惊恐不安)、(气候反常)等。2、问答1、地震发生后有哪些现象?答:地震发生后有房屋、道路、桥梁、水渠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裂缝带;以及喷水、泥沙、滚石、崩塌;地基沉陷等现象。3、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震是怎样产生的?)(P49)答:地表以下有许多岩石层;而地壳内部物质是不停运动的。当坚硬的岩石层受到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并且承受不住时;岩石层就会

    18、发生弯曲;有时甚至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面后;就会发生地震。4、如何应对地震?(P50)答: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关掉炉火);不慎着火应(迅速扑灭);邻里之间要(互相呼唤)、勿靠近(围墙)或其他建筑;按正确指示撤离到(宽阔地带);要协助(受伤的人)逃离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 逃离可蹲在桌子旁或桌子地下;在家里来不及逃离选择(墙角)等建筑物最牢固不易坍塌的地方;保护好(头部)等待救援。第15课 庞贝城的毁灭1、填空1、庞贝城的毁灭原因是(火山喷发)。2、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3、火山分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三种。4、地球内部

    19、温度特别(高);压力特别(大);那里有一种想烧熔的玻璃一样的物质叫(岩浆)。5、地球内部的温度大约可达20003000;压力可达大气压的300万倍。2、问答1、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你能推想出地球内部的哪些事情?答:从喷出的物质可以知道地球内部有灰、气体、岩浆;从火红的岩浆推想地球内部温度非常高;从喷发的高度可联想地球内部压力很大。3、火山爆发时有什么现象?答:火山爆发时常会听到巨大的声响;地面产生剧烈震动;随后许多气体、石块、火山灰从地面的裂缝中喷出;接着火红的岩浆喷出。火山喷发时周围还伴随着地震。4、火山喷发后;地球表面有哪些变化?答:火山喷发的岩浆会破坏地表植被;冷却后形成坚硬的岩石。火

    20、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火山灰能使附近的土地变肥沃。5、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地壳深处内部的岩浆在地壳内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底层的薄弱处、裂缝上升、喷发;最后冲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爆发。6、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害处和益处各是什么?答:害处: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火山喷发时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的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益处:火山喷发时;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火山拥有大量

    21、热量;常常有大量热水;热气蕴藏在地下;是有价值的资源。 喷发的热能可以发电、可以供暖。 火山喷发带来了很多矿物质。第16课 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1、地震、火山喷发等许多自然力量能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如:(岩层碰撞挤压形成高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等。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3、地震和火山等地表变化带给我们的许多信息;如:(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地球内部压力很大)等。4、地质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把全国分成(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第17课

    22、四季星空一、填空1、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我们就可以找到北极星。2、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3、(星图)是找星座的好帮手。4、不同的季节;我们看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冬季最明亮的星座是(猎户座)。春季最明亮的星座是(狮子座)。 夏季最明亮的星座是(天鹅座)。秋季最明亮的星座是(飞马座)。5、地轴的北极正指(北极星);因此(北极星)在正北方向;与之相反的是(正南);面向北极星;右面是(正东);左面是(正西)。6、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且(方向不变)有关。7、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象一把勺子)2、问答 1、为

    23、什么不同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位置不一样?答: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不同的季节里转到不同的位置上;所以我们看到星座的位置不一样。2、找北极星的方法:答: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在北方天空形成一个很大的勺子;勺子的末端两颗星连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出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便是北极星。3、找到北极星怎么确定东南西北呢?答:北极星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由于北极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所以可以确定它所在的位置是北方;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确定方向。第18课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2、根据统计发现;从(冬至)到(立春)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阶段;从(夏至)到(立秋)是一年中气温

    24、最高阶段。1、结合自己的体验;分析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答: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和秋季温度适中;一般在立春前后温度最低;立春过后;温度逐渐升高;在立秋前后;温度达到最高;立秋之后;温度又慢慢降低。第19课 水结冰了一、填空1、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水的冰点是(0);冰和霜是固体状态的水。3、(钢铁)和(岩石)也有像水一样的三态变化。4、霜是怎么形成的?(P66)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到时会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物体上就形成了霜。5、水的三态在什么条件下发

    25、生的?(P67)答:水遇冷(0)结成冰;遇热变成水蒸气。冰遇热变成水和水蒸气。水蒸汽遇冷变成水;冷到0以下变成冰晶。6、雪是怎样形成的?答: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以下的环境中时;会凝结成小冰晶;当小冰晶聚集变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了雪。4、露是怎样形成的?答:当地面温度下降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地面或花草上;形成露水。第20课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一、填空。1、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过冬的有(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冬眠过冬有(蛇;青蛙、乌龟等)。迁徙过冬有(大雁;燕子;黄鹂等);贮存食物过冬有(松鼠、蜜蜂、蚂蚁等);产卵过冬有(螳螂、蝗虫等);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有(苍蝇、蚊子等。)2、 冬眠的动物:青蛙、蛇、蜗牛、乌龟、刺猬3、 不落叶的树:雪松、香樟树、万年青、冬青树、广玉兰2、问答1、植物怎样过冬的?答:(1)、用落叶方法过冬如;杨树、柳树、梧桐。(2).用种子方法过冬如;向日葵、大豆、花生(3).用地上死亡地下活着过冬如(4).用蜡质膜或油脂过冬如:松树、柏树。(5).用根过冬如;大丽花、甘薯、地瓜、土豆。(6).用幼苗过冬如;小麦、菠菜、油菜。


    注意事项

    本文(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