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针灸学.docx

    • 资源ID:5302909       资源大小:34.3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针灸学.docx

    1、针灸学针灸学习题1一 选择题A型题1 现存最早的经络文献是: A.灵枢素问 B.内经难经 C. 甲乙经 D. 脉书 E.脉经2 十二经在腹部的有关经路由内向外依次是: A.足少阴, 足阳明, 足厥阴, 足太阴; B.足阳明, 足少阴, 足厥阴, 足太阴; C.足少阴, 足阳明, 足太阴, 足厥阴; D.足太阴, 足少阴, 足厥阴, 足阳明 E.足少阴, 足阳明, 足太阴, 足少阳3 手足三阴经穴位能治疗头面部疾病, 主要是因为:A. 经脉与经别的内在联系. B.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关系 C.阴经与阳经有交会关系 D.心, 肝经经脉上达头部. E.经脉与络脉的内在联系4 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

    2、 A. 十二经脉 B.十五络脉 C. 十二经别 D.奇经八脉 E.以上均是5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滑伯仁 E.杨继洲6. 针经指南的作者是:A. 王执中 B.王惟一 C.滑伯仁 D.窦默 E.杨继洲 7十四经发挥的主要蓝本是: A.甲乙经 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C.针灸资生经 D.金蓝循经取穴图解 E.针灸大成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内经难经 B.灵枢素问 C.脉经 D.脉书 E.甲乙经9. 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A. 无名指 B. 小指 C. 中指 D. 食指 E. 拇指10. 关于针灸经络著述最多的朝代是:A. 唐 B.宋 C.元 D.明 E.

    3、清11.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的作者是: A. 杨继洲 B. 皇甫谧 C. 华佗 D. 李学川 E. 高武12 针经是指: A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B 素问 C 灵枢 D 针灸甲乙经 E 针灸大成13十二经的命名,主要包涵了哪些内容? A 阴阳、五行、脏腑 B 五行、手足、阴阳 C 手足、阴阳、脏腑 D 脏腑、手足、五行 E 以上均非14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A 李学川 B 王叔和 C 华佗 D 孙思邈 E 皇甫谧15足三阳经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 B 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 C 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 D 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 E 阳明在前

    4、,少阳居中,太阳位后16下列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 A 肝与心 B 胆与心包 C 肾与大肠 D 心包与三焦 E 脾与肺17在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 额头部 B 头面部 C 上肢部 D 胸部 E 下肢部18在经络系统中,离、入、出、合是指下列哪个的循行特点? A 奇经八脉 B 十二经筋 C 十二皮部 D 十五络脉 E 十二经别19十二经筋的命名,主要包涵哪些内容?A手足、阴阳 B阴阳、手足 C 手足、阴阳、脏腑 D 手足、脏腑、阴阳 E 阴阳、手足脏腑20奇经八脉考的作者为: A 杨继洲 B 高武 C 何若愚 D 李时珍 E 孙思邈21同名经在下列何处连接A 胸 B 腹 C

    5、手足 D 头面 E 背部22在心中衔接的经脉是A 足厥阴肝和手太阴肺 B 足少阴肾和手厥阴心包C 手少阳三焦和手少阴心D 足太阴脾与手少阴心 E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23在无名指处连接的是A 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B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阳明大肠经C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D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经 24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衔接于A 心中 B 肺中 C 小指 D 大趾 E面25营气从足阳明胃经流注到的下一条经是A 胃经的同名经B 胃经的表里经C 足少阳胆经D 足少阴肾经 E 手太阳肠经26从足太阴脾经运行到的下一条经是A 脾经的同名经B 脾经的表里经C 足少阳胆

    6、经D 手少阴心经 E 手阳明大肠经27在鼻旁衔接的经脉是A 一对表里经B 一对同名阳经 C 一对同名阴经D 一阴一阳经E 以上都不对28在食指衔接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经B 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C 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D 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E 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阴心经29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衔接于A耳旁 B 耳中C 外眦D 内眦E 目中30位于腹部第三侧线的为A 胆经B 膀胱经C 肾经D 脾经E 胃经B型题A 黄帝内经 B 灵枢 C 素问 D 难经 E 针灸大成1 其成书标志着针灸理论的形成2 内经中最详尽记载经络的书为A 364 B 354 C 360 D 365

    7、 E 3613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4 针灸逢源载穴A 扁鹊神应玉龙经B 针经指南 C 圣济总录 D 明堂灸经E 针灸聚英5 “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初见于6 属明代的针灸专著A 医学指归 B 针经指南 C 针经 D 明堂流注E 脉书7 将经络与药物结合起来的书为8 九卷又称A 黄帝针灸甲乙经B 针经指南C 难经D 经络分野 E 奇经八脉考9 “流注八穴”初见于10 首先提出“奇经八脉”名称的是A 阴跷与阳跷脉 B足少阴与足太阴脉C 手少阴与手太阳脉D 任脉与督脉 E 手太阴与手少阴脉11 有表里关系的为12 无所属穴位的脉是A 十二经别 B 十二经脉C 奇经八脉D 十五络脉 E 十二经筋1

    8、3 经络系统的主体是14 不进入胸腹腔的是A 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 B 足少阴肾与手厥阴心包 C 手太阴肺与足厥阴肝 D 手太阳小肠与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经15在胸中连接的有16在内眦连接的为A 足阳明胃 B 手阳明大肠 C 手少阴心 D 手少阳三焦 E足少阳胆17 接续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是18 接续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是A足太阳经别 B 任脉 C足太阳经脉 D 带脉 E 手太阴经筋19 加强与心和头联系的是20 与胸膈联系的是A 十五络脉 B 十二皮部 C 十二经脉 D 十二经别 E 十二经筋21 均起于四肢末端,不属络脏腑的是22 具有“离、入、出、合”分布特点的是A枢儒

    9、B害蜚 C关蛰 D 枢持 E害肩23 阳明皮部名称为24 少阴皮部名称为A关中 B 关折 C 关枢 D 枢儒 E 枢持25 太阳皮部名称26 少阳皮部名称A 手少阴经筋 B 足少阴皮部 C冲脉 D手太阳经脉 E 脾之大络27 别道奇行的为28 加强表里及脏腑联系的是C型题A 从四肢部开始 B 手足各经脉互相衔接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 脉书记载脉气的运行特点是2 内经记载脉气的运行特点是A 李时珍 B 叶天士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3 注重分经辨证用药的医家是4 奇经八脉考的作者是A 胸 B 腹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5 足三阳联系6 手三阴联系A 身前 B 身后 C 两者

    10、均是 D 两者均不是7 足阳明经行于8 足少阳经行于A背腰第二侧线 B 胸腹第一侧线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9 肾经10 胃经A 肝经 B 胆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1 循行于胁侧的经脉是12 循行于阴部的经脉是A 手阳明B 足阳明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3循行于肩部的经脉是14循行于面周的经脉是A 肺 B 脾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5 循行于胸腹第三侧线上的经脉是16 循行于颈部的经脉是A 手少阳经B 足少阴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7 与手厥阴经互相衔接的经脉是18 足太阳经的表里经是A 2 寸 B 4寸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19 躯干前第一

    11、侧线距胸正中线是20 躯干前第二侧线距正中线是A 直属脏腑 B 具有沟通表里作用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21 阴维脉和阳维脉22 少阴络脉与太阳络脉K型题1 “一源三歧”指的是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2 经络理论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包括 分经用药 分经辨证 循经取穴 分经切脉3 经络系统的主干是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4 膀胱经在背腰部的循行线距正中线为 2.5寸 1.5 寸 2寸 3寸5由于经别的联系,突出了哪个器官的重要性 头 耳 心 咽喉6下列属于奇经八脉的是带脉 阴维脉 阳蹻脉 瘛脉7 属于络脉的为 脾之大络 任脉络 督脉络 冲脉络8 胸腹第三侧线上的经脉是1 心包经

    12、肺经 心经 脾经9在躯干部的第二侧线有经脉胃经 脾经 膀胱经 肝经10 在四肢末端衔接的经脉有 手太阴与手阳明 手少阴与手太阳 手厥阴与手少阳 足太阳与足少阴11 在头面部衔接的经脉有 手阳明与足阳明 手太阳与足阳明 手少阳与足少阳 手少阳与足太阳12 “联系内脏,沟通表里”是下列哪个的特点1 十五络脉 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X型题1 被称做“十四经”的是A 手太阴肺 B 足阳明经筋C 手少阴经别D 任脉2 于四肢末端衔接的经是A 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B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 C 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D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3 从脏走手的经脉是A 手太阴肺 B 手阳

    13、明大肠C 手少阴心D 手厥阴心包4 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A 足太阴与足太阳 B 阴跷脉与阳跷脉 C 手太阴和手阳明 D 足厥阴与足少阳5到达头目的经筋是A 手太阳经筋 B 手少阴经筋C 足太阴经筋 D 足少阳经筋6 经络理论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包括A 分经用药 B 分经辨证 C 分经切脉 D 分部诊络7 能加强表里及脏腑之间联系的是A 足少阴肾经 B 手厥阴络脉 C 手阳明经别D 足阳明经筋8 下列哪些书是针灸学专著A 医学指归B 针灸大成C 针灸聚英D甲乙经9 从头面走足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 B 足太阴脾 C 阴维脉 D 足少阳胆10 多血少气之经有A 小肠经 B 肝经 C 心包经 D 膀胱经11

    14、 经气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续的经脉有A 手少阳经B 手太阳经 C 足少阳胆 D足少阴经12 少血多气之经是A 足太阴脾 B 手少阳三焦C 足少阴肾 D 手太阴肺二 填空题1循行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寸,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 寸。2经脉的衔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在 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 部衔接,阴经 与阴经在 部衔接。3循行于胸腹第一侧线的经脉是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 距离前正中线 寸,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 寸。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阳经 ,足三阳经 。5. 经在手足部衔接, 经在头面部衔接, 经在胸部衔接。6 . 循行于胸腹第三侧线的

    15、经脉是_,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距离正中线 _寸, 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_寸.7灵枢海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_,外络于_。8临床使用_、_和_等方法治病是运用了皮部理论。9针灸甲乙经是汇集了_、_和_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10针灸甲乙经的全称 。 11经络系统,包括_、_、_、_、_和_。12十二经脉的名称由_、_和_组成。13阴阳经脉中阴气最盛为_、其次为_、再其次为_。阳气最盛为_、其次为_、再其次为_。14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对应为三组:_和_,_和_,_和_。15经络的作用有 、 、 、 。16经络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分为下列四方面: 、 、 、 。17十二经脉“外络于支节”此处“

    16、支节”是指 。18手三阴在上肢的排列前为 中为 后为 。19足三阳在下肢的排列前为 中为 后为 。20足三阴在下肢的排列至内踝上 寸处, 经脉和 经脉交叉后排列为 在前 在中 在后。21 四肢部的十二络主要起 和 作用。22躯干部的三络主要起 作用。23“阴脉营其藏”之意是 ,“阳脉营其府”之意是 。 24. 皮部具有 、 和 、 作用。25. 任脉和督脉不再有皮部名称是因为 、 。三 名词解释1 脈2 氵3. 脉 4一源三岐5经络6关枢7浮络8孙络9血络10关蛰11药物归经12六合13枢持14十四经15奇经八脉16 分部诊络17害蜚18枢儒19害肩20关枢21筋22腱23正经24衇25别行之

    17、正经四 问答题1 简述十二经别与十五络脉有何异同?2. 试述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及作用。3. 试述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及作用。4为何分经辨证有临床意义?5举例说明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6十二经脉间的流注关系是怎样的?其“脉行之逆顺”有何规律?7何为十二皮部?皮部理论有何临床价值?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A型题1 D 2 E 3 A 4 A 5 D 6 D 7 D 8 E 9 B 10 B 11 B 12C 13 C 14 A 15 E 16 D 17 D 18 E 19A 20 D 21D 22 B 23 D 24 B 25 B 26 D 27 B 28 C 29 C 30DB型题1A 2B 3B

    18、 4E 5A 6E 7A 8C 9B 10C 11C 12A 13B 14D 15B 16D 17C 18D 19A 20E 21E 22B 23B 24A 25C 26E 27C 28DC型题1A 2B 3B 4A 5D 6A 7A 8D 9B 10D 11C 12A 13A 14B 15C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答案分析:15C肺经在胸部循行在第三侧线的上端。答案分析:17C与手厥阴经衔接的是两条经肾经和三焦经。答案分析:20C“躯干前”包括胸部和腹部。答案分析:21C阴维和阳维脉虽以阴阳命名,但它们属奇经八脉,无表里属络关系。K型题1A 2B 3D 4C

    19、 5B 6A 7A 8C 9B 10E 11B 12D答案分析:9B“躯干”包括身前和身后的两条第二侧线,所以涉及胃经和膀胱经。X型题1A,D 2B,D 3A,C,D 4C,D 5A,D 6B,C,D 7A,C 8B,C,D 9A,D 10A,B,C,D 11B,D 12A,B,C,D 答案分析:7A,C络脉虽联系表里二经,但不入内脏,经筋与内脏无连属关系。答案分析:10A,B,C,D太阳经及厥阴经为多血少气之经。二 填空题1循行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足阳明胃经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 4 寸,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 2 寸。2经脉的衔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在 手足 部衔接

    20、,阳经与阳经在 头面 部衔接,阴经与阴经在 胸 部衔接。3循行于胸腹第一侧线的经脉是 足少阴肾经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 距离前正中线 2 寸,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 0.5 寸。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阳经 从手走头面 ,足三阳经从头面走足 。5. 阴经与阳 经在手足部衔接, 阳经与阳 经在头面部衔接, 阴经与阴 经在胸部衔接。6 . 循行于胸腹第三侧线的经脉是_肺经和脾经_, 其分布在胸部的穴位都距离正中线 _6_寸, 分布在腹部的穴位都距离前正中线_4_寸.7灵枢海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 藏 ,外络于_支节_。8临床使用 皮肤针、 刺络 和敷贴等方法治病是运用了皮部理论。9

    21、针灸甲乙经是汇集了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10针灸甲乙经的全称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1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12十二经脉的名称由_手足_、_阴阳_和_脏腑_组成。13阴阳经脉中阴气最盛为_太阴_、其次为 少阴、再其次为_厥阴_。阳气最盛为_阳明_、其次为_太阳_、再其次为_少阳_。14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对应为三组:_太阴_和_阳明_,_少阴_和_太阳_,_厥阴_和 少阳_。15经络的作用有 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16经络在临床的应用主要分为下列四方面:

    22、经络诊法、分经辨证、循经取穴、药物归经。17十二经脉“外络于支节”此处“支节”是指 经脉在所属部位的分支和穴位 。18手三阴在上肢的排列前为 太阴 中为 厥阴 后为 少阴 。19足三阳在下肢的排列前为 阳明 中为 少阳 后为 太阳 。20足三阴在下肢的排列至内踝上 8 寸处, 足厥阴肝 经脉和 足太阴脾 经脉交叉后排列为 太阴 在前 厥阴 在中 少阴 在后。21 四肢部的十二络主要起 沟通表里经 和 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 作用。22躯干部的三络主要起 渗灌气血的 作用。23“阴脉营其藏”之意是 手足三阴联系脏 ,“阳脉营其府”之意是 手足三阳联系腑 。 24. 皮部具有 抗御外邪、 保卫机体 和

    23、 反映病症 、 协助诊断的 作用。25. 任脉和督脉不再有皮部名称是因为 任脉合于少阴皮部 、 督脉合于太阳皮部 。三 名词解释3 脈 是“脉”的异体字,血管之意。4 氵是“脉”的异体字,血管之意。3. 脉指血管。 4一源三岐是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5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6关枢是太阳皮部的专有名称。7浮络为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8孙络是指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9血络是指细小的血管。10关蛰是太阴皮部的专有名称。11药物归经是把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它是经络理论在临床应用的一个方面。12六合是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

    24、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此称“六合”。13枢持是少阳皮部的专有名称。14十四经是手足阴阳十二经加上任脉和督脉的总称。15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其具有特殊作用,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16 分部诊络是指诊察皮部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17害蜚是阳明皮部的专有名称。18枢儒是少阴皮部的专有名称。19害肩是厥阴皮部的专有名称。20关枢是少阳皮部的专有名称。21筋是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22腱是“筋之本”,指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23正经是指手

    25、足阴阳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称。24衇是“脉”的异体字,血管之意。25别行之正经:是指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故称。四 问答题1答: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一般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通过“离、合、入、出”的分布特点沟通了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突出了心和头的重要性,扩大了经脉的循行联系和经穴的主治范围。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十二络脉在四肢部从相应络穴分出后均走向

    26、相应表里经,主要起沟通表里两经和补充经脉循行不足的作用;躯干部三络则分别分布于身前、身后和身侧,起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和经别都是经脉的分支,均有加强表里两经的作用,所不同者:经别主内,无所属穴位,也无所主病症;络脉则主外,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而且络脉按其形状、大小、深浅等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浮络”,“孙络”,“血络”。2. 答:十二经筋,是指人体的外部筋肉受经络支配,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可分成手足三阴三阳。“筋”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腱”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骨骼和关节部,虽然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象经脉那样属络脏腑。其分布特点:手足三阳之筋都到达

    27、头目,手三阴之筋到胸膈,足三阴之筋到阴部。经筋的作用是约束骨胳,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3. 答: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十二经别一般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入、出”的分布特点。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进入胸腹腔称“入”,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在头项部出来称“出”。出于头颈部后,阳经经别合于原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如手阳明经别合于手阳明经脉,手太阴经别也合于手阳明经脉。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经别通过离、合、出

    28、、入的分布,沟通了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突出了心和头的重要性,扩大了经脉的循行联系和经穴的主治范围。4.答:经络“内联府藏,外络支节”。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以经络为纲,分经辨证就是按经络来分析病症。如十二经脉各有“是动则病”说明本经一旦发生病理变化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这其中包括其循行所过部位的所称外经病(证),又有其有关的脏腑病(证);络脉、经筋也各有主病如手少阴络脉“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手阳明经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等等。通过这些病症表现,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指导用穴。皮部之病即经络之病的综合反映,总分为六经病以反应疾病的性质和传变。一般以十二经为正经,主疾病之常。奇经八脉与各经相交会为十二经的错综组合,其所主病症又有其特殊性质,故而主疾病之变。所以通过分经辨证对于经气虚实、经气厥逆甚或经气终厥等症候的观察,可明确病位,了解疾病的性质、程度、发展和预后,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5答:四肢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手足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手足阳经


    注意事项

    本文(针灸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