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docx

    • 资源ID:5427607       资源大小:166.9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docx

    1、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 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 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 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2、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以及多种细胞器,由真核细胞构成生物是真核生物;3、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骨架,细胞骨

    2、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多种功能有关,A正确;B、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水绵细胞中具有叶绿体,B错误;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伞藻和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中具有细胞核,C错误;D、黑藻是植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根瘤菌是细菌,其细胞也具有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具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A。2.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B. 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C. 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

    3、经核孔进入细胞核D. 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4)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正确;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

    4、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D、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这些DNA也能作为模板转录合成RNA,所以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经核孔输出,D错误。故选D。3.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B. 染色质中的DNA比裸露的DNA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C. 纸层析法分离叶

    5、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D. 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答案】B【解析】【分析】1、检测还原糖时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检测蛋白质时使用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采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DNA会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会被吡罗红染成红色;3、在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实验中,采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采用纸层析法,利用层析液分离不同的色素;4、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性,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详解】A、斐林试剂分为甲液和乙液,甲液为质量浓度0.1g/mL

    6、的NaOH溶液,乙液为质量浓度0.05g/mL的CuSO4溶液,检测时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再与底物混合,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双缩脲试剂分为A液和B液,A液为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B液为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检测时先加A液,再加B液,目的是为Cu2+创造碱性环境,A正确;B、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在用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之前,要用盐酸处理,目的是让蛋白质与DNA分离,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裸露的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B错误;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用到的层析液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

    7、苯酚混合而成,C正确;D、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微小,具有避光性,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然后统计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正确。故选B。4.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B. 和是自由扩散,和是协助扩散C. 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提供能量D. 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将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分解或

    8、排出细胞,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运输更多的氧气;2、分析题图可知,和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A正确;B、和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C、为红细胞

    9、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提供能量,C正确;D、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能更新,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D错误。故选D。5.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C. 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D.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10、的过程,是严格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程序性死亡;2、体内产生的自由基是导致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3、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长期暴露在过强的紫外线下会导致细胞癌变;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详解】A、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B、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紫外

    11、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照射会导致DNA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正确;D、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就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A。6. 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向雌蝇提供食物;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B. 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C. 是雌蝇对雄蝇

    12、长期选择的结果D. 可能由进化而来【答案】B【解析】【分析】雄性动物的求偶是为了繁殖后代,在求偶过程中,雄性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交配机会,以便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下去;生物的求偶行为是一种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性行为。【详解】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一方面为了获得交配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雌性获得更多营养物质繁殖后代,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适应性行为,A正确;B、根据题意,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虽然是一种仪式化行为,但对缝蝇繁殖也具有进化意义,B错误;C、在求偶过程中,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更受雌蝇的青睐,容易获得交配机会,留下后代的机会多,这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C正确;

    13、D、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不需要食物也能求偶成功,与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可推测可能由进化而来,D正确。故选B。7. 图中、和为三个精原细跑,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为正常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 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 和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答案】C【解析】【分析】1、精原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含有A、a、R、r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可知,精原细胞发

    14、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R基因和a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2、精原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A正确;B、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最终产生的配子为1/12AR、1/12Ar、1/12aar、1/12aaR、1/6AaR、1/6Aar、1/6ar、1/6aR,其中正常配子为1/12AR、1/12Ar、1/6ar、1/6aR,刚好占一半,B正确; C、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种基因型,为AR、AR、

    15、ar、ar或Ar、Ar、aR、aR,C错误;D、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故选C。8. 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 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 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D. 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

    16、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RNA病毒的蛋白质由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编码合成,A错误;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进行转录,移动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B错误;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正确;D、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配对,故tRNA不能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D错误。故选C。【点睛】9.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 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 细胞分裂

    17、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答案】A【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

    18、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A错误;B、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正确;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

    19、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确;D、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故选A。【点睛】10.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和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 和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和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 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分析】分

    20、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详解】A、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B、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C、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

    21、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点睛】11. 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 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 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 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有多个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2、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

    22、经细胞外钾离子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4、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详解】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A正确;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内外离子浓度差,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内外一定的K+浓度差导致的,B正确;C、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是K+外流,内环境K+浓度升高,K+顺浓度梯度外流减少,膜电位差减小,C错误;D、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有谷氨酸、一氧化氮、肾上腺素等,都可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C。【点睛】12.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

    23、确的是( )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鸟类丰富度2517129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 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B. 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C.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 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随着湿地退化,退化程度越严重,积水越少,并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都下降。【详解】A、严重退化的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

    24、网结构最简单,A错误;B、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物种数目减少,B错误;C、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D、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D。【点睛】13.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

    25、瑰邻作1.40.20.11.82.2A.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 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玫瑰邻作,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烟粉虱成虫数量,降低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同时增大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指数。【详解】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

    26、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C、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故选B。【点睛】二、多项选择题14.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B. 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

    27、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C. 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 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答案】A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但是,前者需要氧和线粒体的参与,有机物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后者多。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储藏蔬菜、水果时采取零上低温、一定湿度、低氧等措施延长储藏时间,而种子采取零上低温、干燥、低氧等措施延长储存时间。【详解】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中的低温均

    28、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降低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减弱,从而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A正确;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中的低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降低氧气浓度,其中酶的活性降低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影响,B错误;C、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C正确;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应起到除去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不是去除乙烯的作用,以抑制果蔬的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AC。【点睛】15. 杜氏肌营养不良(DMD

    29、)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2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家系甲-1和家系乙-2分别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B. 若家系乙-1和-2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C. 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2和家系乙-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8D. 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4000【答案】AB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

    30、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也是伴X隐性遗传病,这两种病均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连锁遗传。根据家系甲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可知,-2个体基因序列正常,-1个体基因序列异常,假设DMD的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2的基因型为XBXB,-1的基因型为XbY,则-1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父亲或者母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根据家系乙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可知,用a表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则-2的基因型为XABXab,-2的基因型为XabY。【详解】A、据分析可知,家系甲-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家系乙-2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A错误;B、若家系乙-1XABY和-2XABXab再生

    31、育一个儿子,由于ab基因连锁,交叉互换的概率较低,因此,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高于患一种病的概率,B错误;C、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2的基因型为XBY,家系乙中-2的基因型为XBY,-2的基因型为XBXb,则-1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是1/2,家系甲-2和家系乙-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D、由于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性DMD患者(XbXb)频率远低于男性(XbY),由题干可知,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即Xb=1/4000,则XB=3999/4000,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21/40003999/40001/2000,D错误;故选ABD。【点睛】16. 许多抗肿瘤药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