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

    • 资源ID:5476678       资源大小:892.4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

    1、天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地形单元中,平均地壳厚度最厚的是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答案】A2. 下列各组天体系统中,均包含太阳和地球的是A. 太阳系、地月系 B. 河外星系、总星系C. 银河系、太阳系 D. 地月系、总星系【答案】C.3. 下列地貌类型中,易出现在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的是A. 海沟 B. 海岭 C. 岛弧 D. 海岸山脉【答案】B【解析】板块的运动形成板块的两种边界

    2、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处为生长边界,常形成海岭、裂谷或海洋,B正确;板块碰撞挤压处为消亡边界,常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ACD均错误。故选B。4. 造成浙江省7、8月份炎热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7、8月份雨带移到东北、华北地区,此时长江流域受副高控制,即反气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故选D。2017年9月15日,著名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宇宙飞船以极超音速坠入土星大气层,经几分钟熔解后化为灰烬,就此结束了13年土星探索的使命。完成下列各题。5. 太阳系各大行星中其体积与土星最为接近的是A

    3、. 金星 B. 火星 C. 木星 D. 海王星6. “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从地球飞向土星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A. 流星体 B. 小行星 C. 彗星 D. 行星际物质【答案】5. C 6. D【解析】5.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和土星体积、质量最大,称为巨行星。故选C。6. 行星际物质是填充在太阳系的物质,太阳系内较大的天体,如行星,小行星和彗星都运行在其间。行星际空间虽然空空荡荡,但并非真空其中分布着极稀薄的气体和极少量的尘埃。“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从地球飞向土星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故选D。2

    4、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下图所示),其中第二次强度达到惊人的X9.3级,上一次出现等级达到X9级的耀斑爆发还要追溯到2006年。完成下列各题。7. 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内核区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8. 耀斑的剧烈爆发最有可能引起A. 无线短波通讯大面积中断 B. 高纬度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 全球的平均气温明显上升 D. 全球大范围地区农业歉收【答案】7. C 8. A【解析】7. 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光球层的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色球层中主要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主要是太阳风。故选C。8. 耀斑爆发释放的高能带电

    5、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使无线短波通讯大面积中断,A正确;黑子影响地球的气候,主要是对降水的影响,CD错误;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故选A。1719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自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这就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著名火山景观一一五大连池(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9. 组成图示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A. 地壳 B. 上地幔 C. 地核 D. 下地幔10.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砂砾岩 D. 大理岩【答案】9. B 10. C【解析】9. 据图可知,图示为火山喷发,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6、之一,软流层属于上地幔。故选B。10. 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经过外力作用可转化为沉积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C正确;大理岩属于变质岩,D错误;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B错误。故选C。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的各岩层中,其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 D层)页岩 B. 花岗岩 C. (N层)砂岩 D. (0层)石灰岩12. 图示断层现象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风化侵蚀 B. 搬运沉积 C. 岩浆活动 D. 地壳运动13

    7、. 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则图中从E层到G层地壳升降的变化过程是A. 先降后升 B. 先升后降 C. 一直上升 D. 一直下降【答案】11. B 12. D 13. B【解析】11. 据图可知,DNO均属于沉积岩层,而花岗岩均穿过它们,因此形成最晚。故选B。12.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现象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故选D。13. 据图可知,E代表石灰岩,F代表砂岩,G代表页岩。据材料可知,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则从E到F即从深海变为河湖沉积,说明地壳抬升;从F到G即从河湖沉积到浅海,说明地壳下降,因

    8、此图中从E层到G层地壳升降的变化过程是先升后降。故选B。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各题。14. 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15. 形成图中干仞峭壁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答案】14. D 15. C【解析】14. 据景观图可知,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为断层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因此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故选D。15. 断层有两大基本形态地垒和地堑。地垒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地堑在地貌上常形成盆地或谷地。故选C。积雨云也叫雷暴云,是由于空气以对流运动形式造成绝热冷却,使水汽饱和凝结而成。完成下列各题。16.

    9、积雨云所在大气层的直接热源是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17. 下列气候区中,最易形成积雨云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16. B 17. A【解析】16. 大气的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地面是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故选B。17. 据材料可知,积雨云也叫雷暴云,是由于空气以对流运动形式造成绝热冷却,使水汽饱和凝结而成。赤道附近空气对流运动旺盛,最易形成积雨云。赤道附近常年赤道低气压控制,对流运动旺盛,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俗话说“一场秋雨一

    10、阵凉,一场自露一地霜”。完成下列各题。18. 引起秋雨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 冷锋 B. 暖锋 C. 低压 D. 高压19. 霜冻主要出现在A. 阴雨的清晨 B. 阴雨的傍晚 C. 晴朗的清晨 D. 晴朗的傍晚【答案】18. A 19. C【解析】18. “一场秋雨一阵凉”,入秋冷空气势力开始增强,因此引起秋雨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天气系统。故选A。19. 霜冻应出现气温最低的时候。晴朗的清晨,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差,地面散失热量多,气温低,容易出现霜冻。故选C。下图中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且PMPN。完成下列各题。20.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0点稳定风向

    11、为A. B. C. D. 21.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0稳定点风向为A. B. C. D. 【答案】20. B 21. D【解析】20. 据题干知,气压值PMPN,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NM,北半球向右偏。若在近地面,要受到摩擦力作用,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形成稳定风后,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即图中为0点稳定风向。故选B。21. 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空气由M流向N。若是南半球,空气将向左偏转,且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即为 0稳定点风向。故选D。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图示风带的名称与风向为A. 东南信风带 东南风 B.

    12、 东北信风带 东北风C. 盛行西风带 西南风 D. 盛行西风带 西北风23. 图示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草原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22. D 23. C【解析】22. 据图中纬度位置和风向可知,图中风带的名称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实际风向为西北风。故选D。23. 据图可知,图中气压带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C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西风带影响形成,ABD均错

    13、误。故选C。双台风般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时出现的两个达到热带风暴或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2017年9月14日,双台风“泰利”和“杜苏芮”逼近东南、华南沿海。完成下列各题。24. 台风“泰利”、“杜苏芮”的水平气流状况为A.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B.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C.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D.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25. 下列作用力中,与台风风力大小成正相关的是A. 地面摩擦力 B. 地球引力 C. 地转偏向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24. A 25. D【解析】24.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据图可知,台风“泰利”、“杜苏芮”的水平气流状况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故选A。25. 台风受水平气压梯度

    14、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和离心力作用形成。其中与台风风力大小成正相关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D正确;摩擦力减弱风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ABC均错误。故选D。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26. 读下图亚洲南部略图,完成下列问题。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1)图示板块边界是亚欧板块和_板块的_边界。(2)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过程分别是_、_。(3)夏季,印度半岛盛行(填风向)_风,其形成原因是_。(4)分析青藏高原夏季比同纬度其他地方气温

    15、低的主要原因。(5)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原理,简述大理岩的形成过程。【答案】(1)印度洋 消亡 (2)地壳运动(或板块挤压抬升) 流水沉积 (3)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 (4)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5)石灰岩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 发生变质作用 而成【解析】(1)据图中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该区域为南亚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属于内力作用;恒河三角洲的形成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3)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

    16、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东北风。(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因此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 (5)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发生变质作用而成。【点睛】本题以世界区域为载体考查地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题需明确:(1)板块的运动形成板块的两种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2)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成因,涉及到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且晴天多,大气的保温效益差,因此气温低。(4)原有的岩石经高温高

    17、压条件下成分和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此形成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27. 读我国局部区域冬季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甲、乙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两地中风力更强的是_地。(2)图示高压系统的名称为_,该高压系统把北半球的_(填气压带名称)切断。在该高压中心的垂直气流特征是_,天气状况为_。(3)未来一段时间内,乙地将受到_(填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_、_、_天气现象。(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_,其气候特征是夏季_,冬季_。【答案】(1)东北风 西南风 甲 (2)亚洲高压(或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下沉 晴朗 (3)冷锋 大风 降

    18、温 雨雪(降水) (4)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低温少雨【解析】(1)据图可知,分别过甲、乙两地作垂直与等压线的垂线,并有高压指向低压,作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北半球向右偏30夹角即为实际风向,经分析可知,甲地盛行东北风,乙地盛行西南风。据图可知,甲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2)据区域轮廓可知,该高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应为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高压系统把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高压控制下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3)据图可知,乙地位于冷锋天气系统的锋前,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乙地将受到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